第98章 三顧茅廬
話說太子看重了洛餘,第二日便登門拜訪,來到了洛餘暫住的客棧。
“太子殿下屈尊至此,洛某惶恐,有失遠迎。”洛餘和太子相對而坐,他未曾想到太子不是宣他進宮,而是來到這樣寒酸的客棧。
見洛餘神色嚴肅,沒有像他人那般一見到自己就呈上笑臉一副惟命是從的樣子,太子看後十分滿意:“洛學士的《刺世疾邪賦》,可謂舍得本太子心啊。如今一看,洛學士果然與那些世俗之人不同。”
“太子殿下屈尊前來,難道是和洛某說這些話嗎?”洛某面露一絲不悅,他知道太子能放下身段來這兒,一定有別的話要說。況且除了那次宴會,他與太子并無交集,如今突然登門拜訪,洛餘心中已有了一二。
太子見狀,愣了一愣,忽而展顏一笑:“洛學士坦蕩,令本太子甘拜下風。那本太子便直說了。”說着,太子以茶代酒,敬了洛餘一杯,“本太子十分欣賞洛學士的才能,不知洛學士可否賞臉,入太子府助本太子一臂之力?本太子必定不會虧待洛學士。”
如果是常人,聽到當朝太子這麽對自己說,自然是歡天喜地地答應,跟着當朝太子,得到太子重用,那可是有大好的前途啊!太子将來繼承大統,自己便是朝廷命官,何樂而不為?從此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敢問誰人忍心拒絕?
可是洛餘聞言并未面露欣喜,他眉頭一皺,略微思索一番,随即起身作揖,帶着抱歉的意味:“洛某恕不能從命。”
“為何?”太子沒想到洛餘這麽幹脆就拒絕了自己,看着眼前恭恭敬敬的洛餘,十分不解。
“太子殿下,實不相瞞,本次參加春考,不過是洛某應恩師所言,一探自己的水準,并未準備成為入幕之賓。”
太子聞言,好看的眉毛也蹙了起來:“洛學士如今才幹過人,何不助本太子一力,大展宏圖呢?”
洛餘直起身子,神情篤定:“洛某慚愧,自知學歷尚淺,萬不可當此重任,還需潛心修學。”
“按洛學士的意思,洛學士是準備回鄉修學,參加三年之後的秋闱,入朝為官了?”太子對洛餘的決絕十分不悅,其他人都沒有入他的眼,這個洛餘這般,是不是有些不知好歹?
洛餘點了點頭:“洛某正有此意。還請太子殿下,不要為難。”
太子沒有言語,沉默片刻,随即起身:“時日尚早,也不急于一時,洛學士不妨再好好考慮一番。本太子也今日不打擾洛學士了,改日再來拜訪。”
“恭送太子殿下。”此番洛餘卻沒有拒絕,太子點了點頭,離開了客棧,殊不知這是洛餘以退為進的伎倆。
過了幾日,太子又來到客棧,卻被告知洛餘外出,苦等一個時辰,洛餘未歸,太子值得作罷。再過幾日,太子特意派人打聽了洛餘是否在客棧,得到确切消息,才前往客棧,洛餘卻以沾染時疫為由,閉門不見。
太子十分氣憤,當下便決定去找榮華好好說道說道。
“公主,太子殿下來了。”良辰進來報時,榮華剛午睡起來,正在盥洗。榮華聞言,忙不疊地擦擦臉,放下手中毛巾就前去迎接。
卻見太子臉色陰沉地走進來,看到榮華,心中郁悶霎時宣洩了出來:“這個洛餘,真是不知好歹!”
“哥哥消消氣,怎麽啦?”榮華連忙撫着太子的背,笑意如舊,像安慰小孩子一般陪着他坐下。
她前世從未這般與太子出謀劃策,甚至為了蘇玉辰與太子天人永別,今生定要好好輔佐她的太子哥哥,與他相伴。
太子打量了一眼榮華,發現她臉上還挂着剔透的水珠,想是方才還在洗臉,如今就一副關切的模樣,心中不由一暖:“還是榮華關心我。那個洛餘啊,本太子是學着劉備三顧茅廬,人家諸葛亮好歹賞臉了,他卻不肯!你說,他是不是哪根筋不對勁 ?還是他野心太大,不願意跟着本太子,應要等着三年後,參加秋闱,入朝為官,輔佐父皇?”太子說着,鎖進了眉頭。
榮華聞言,心中思索一番,她沒有看錯人。這個洛餘确實是兩袖清風,絕不攀附權貴,是個好苗子:“哥哥,洛餘雖然執意要參加秋闱,也未嘗不是好事啊。”
太子喝了一口榮華遞過來的雲霧,雲霧的清香沁人心脾,心情也平複了些,聞言疑惑:“為何?”
“哥哥這腦子莫不是被洛餘氣壞了?”榮華故作嘲笑,調皮地将遞到太子嘴邊的綠豆酥取回自己吃下,“洛餘再潛心學習三年,才幹更甚,再有秋闱檢測一番,才知他的真才實學。況且哥哥是當朝太子,以後也是這天下的主人。以後洛餘入朝為官,也是為太子哥哥辦事呀。”
“你這麽說,倒也對……是我心急了……”
太子嘴角挂着一絲苦笑,如今有人與他争奪太子之位,将來是否是他繼承大統,并不确定。
可是榮華沒有想這麽多,在榮華看來,太子哥哥是一定會繼承皇位的。
“古人雲,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還有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洛餘還年輕,也許是有些自視清高,再經過三年的錘煉,韬光養晦,一定會更得哥哥的心。”榮華察覺到哥哥的擔憂神色,以為他還在氣憤洛餘,于是索性搬出了名言警句。
“皇兄知道了。倒是榮華你,為我做了許多事情,皇兄真不知如何感謝你才好。”太子嘆了口氣,如今滿朝上下支持他的人多是看重他的太子之位,只有榮華是真心實意,以親人的身份為他着想。
“哥哥這是哪裏話?”榮華聞言故作不悅,嘟起了小嘴,“這綠豆酥不給你吃了。”說着,生氣似的将桌案上的綠豆酥往自己這邊一挪,對太子敬而遠之。
太子一時哭笑不得:“你啊……”
二人又拉起了家常,氣氛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