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拜訪
石頭果真領着順娘去看了賣豆芽的棚子,順娘看到了裏面的豆芽差不多都是黃豆芽,黑豆芽較少。
這個時代的黑豆基本都被宋人拿去做豆醬了,所以很少用來發豆芽。
順娘問了問黃豆芽的價格,兩文錢一斤,挺便宜的。但是順娘在心裏早算過賬,知道一斤黃豆能夠發出至少五六斤豆芽,而綠豆呢,她還不知道能發出來多少,不過,就算是照一斤黃豆發出六斤豆芽來算,也是十二文錢,按照四文錢一斤黃豆算,這個利潤也達到了三倍。更何況要真是做豆芽賣的話,去米面店買多點兒黃豆,黃豆的成本價還要下降。其實就算沒有綠豆生豆芽,這個買賣也可以做的。但現在市面上沒看見綠豆芽賣,這其實就是一種商機,因為人們對于新出來的東西總是比較好奇的,而且占領了先機,先做出綠豆芽銷售的人會賺得多些。在賣豆芽的棚子裏面轉了一圈之後,順娘更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盡快把綠豆芽給做出來。
心裏對豆芽的行情有了底之後,順娘跟石頭一起走出來。
石頭問她是不是要發種生來賣,順娘說她想做這買賣,要是真做起來了,石頭就可以常常吃到免費的種生了。
“那我可望着你早些日子種出種生來,如此一來,我爹又要少花兩文錢買菜了。”
“你小子,等着吧,有你的好。”
石頭說他已經跟着順娘閑逛好久了,要去賣果子去了,不然到黑賣不完,回家要挨罵,還說,順娘下次進城他還來找她。
順娘揮手讓他快去,她再逛一逛也要回去了。
石頭笑着跑走了,順娘就去把早起計劃好要買的東西給買了,包括一些廚房用的調料,花椒、茱萸、芥末、胡椒,還買了些辣芥菜,另外她還去買了些白色和深色的麻布,至于發豆芽的大柳條框子在楊柳鎮有賣,她就不在汴梁城裏買了。她打算等到在家裏的豆芽發成功了,再決定買多大的生豆芽的柳條筐子。還有,她記得謝乙夫妻說了在申時之後要到家裏來拜訪的,自己答應了申時之前要回家,所以買完東西,順娘匆匆忙忙往家趕。到家的時候差一刻鐘左右到申時,順娘便對老娘和嫂子說了謝乙夫妻要來喜家拜訪的事情,劉氏和齊氏一聽趕忙把裏裏外外灑掃了一下,又各自去換了幹淨的見客衣裳,齊氏又燒了茶候着謝乙夫妻來到。
順娘來不及洗澡,只是草草洗了臉,換了身幹淨衣裳,逗着小侄子可成玩兒。
申時剛過沒多會兒,謝乙夫妻果然來了,他們不但帶着謝二娘,還帶來一個幫傭的店夥計幫着提着一大塊肥膘肉,以及兩瓶子酒。
喜家的院門兒早就大打開着,一家人坐在堂屋裏面,眼睛都望着外面呢,一見到院子門外有動靜,順娘和劉氏都站起來走了出去,留齊氏在屋子裏照看着兩個孩子。
謝乙一走進喜家的院子,老遠看到順娘就哈哈笑起來,順娘迎上去,行了禮,請謝乙屋裏去坐。
劉氏則是上前去跟吳氏見禮,吳氏回了禮,又叫自己女兒謝二娘上前來向劉氏行福禮,劉氏不免誇贊了謝二娘幾句,比如說贊人家生得好,有禮貌等等。
謝乙進了屋在堂屋的桌旁坐下,順娘坐他對面,殷勤地給他倒茶喝。
Advertisement
劉氏則是請吳氏去旁邊的一張小桌子上坐下吃茶,并說沒來得及準備果子,只有茶水,請吳氏多少喝些。
吳氏說劉氏太客氣了,還說這一趟來喜家,是正式來向順娘道謝的,說順娘救了她家二娘,是二娘的救命恩人等等。
謝乙接着讓店夥計進來把那一大塊肥膘肉和兩瓶子酒奉上,并說這些薄禮還請順娘收下,不要推辭。
順娘哪能夠不推辭,照例推辭一番,然後收了,轉手讓嫂子提到廚房裏去,并說今晚就請謝家人在自家吃晚飯,她讓嫂子去買些菜蔬果子安排下。
謝乙夫妻自然說不用,還說他們也是趁着下晌肉鋪裏面生意清淡的時候來喜家認認門兒,一會兒就要回去的,讓順娘不必麻煩了。
接下來吳氏主要說的就是自家的女兒頑皮,那個陸二郎也是個不着調的,常愛招惹自家女兒,所以女兒見了他面不客氣,說這話的時候,吳氏是朝着順娘說的,仿佛在解釋什麽一樣。
順娘覺得自己都跟陸全結拜兄弟了,也不好說他的壞話的,便只是含笑點一點頭,臉上露出好像了解一切的表情來。
吳氏見狀,滿意了,便又開始轉換話題,當着劉氏的面,大贊順娘勤快踏實,說劉氏有這個兒子真享福,不像自己的兒子還小,要等到享他的福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是個當娘的都喜歡別人稱贊自己的孩子,故而吳氏說的話劉氏覺得極為順耳,對吳氏的映像大好,說改日她也要上謝家去認一認門兒,兩家走動起來才好。
這正是吳氏想要的,所以,劉氏這麽一說,吳氏就說不如明日就到謝家來走一走,她一定好好款待劉氏,兩人定要做一雙好姐妹,并稱呼劉氏為老姐姐了。
順娘全程唇角抿着,臉上帶着些淡淡的笑意聽着,她總覺得吳氏太過于熱情了,就算酬謝自己救了謝二娘也不用頃刻之間就跟老娘打得火熱吧。謝二娘呢,垂着頭,捧着一碗茶,不時淺抿一口,不知道她在想什麽,要是不知道她脾氣的人,看了她這副樣子,必定會認為她是個娴靜的女子。落在順娘嫂子齊氏眼裏,她就這麽認為。
唠叨了小半個時辰,謝乙先是咳嗽一聲站了起來,對順娘說他們這還要回去做買賣,一會兒又有一撥買肉的客人,要割了肉回去做晚飯。說完,他就招呼妻子吳氏和女兒謝二娘一起回去。
一家人随即向順娘等人告辭,這一次包括齊氏在內都出去送客了。
順娘走在最前頭,一直把謝家人送出院子,送出去老遠才停住腳步,看着謝家人走遠,謝乙轉身讓她不必送了回去吧的時候,順娘看到謝二娘那丫頭狀做無意地瞄了自己一眼。等到順娘看過去的時候,她又迅速去看別處,讓順娘在心裏不由得笑她古靈精怪的。
謝家人走遠了,順娘轉身回去,見到隔壁趙家院子門兒開了一條縫,貌似有人在門後看自己這邊,這讓順娘想到多半是趙家那邊的人聽到喜家這邊有外人說話,所以把院子門開一個縫兒,偷看都是些什麽人到喜家了。
自從老娘拒絕了趙家娘子提出的她家三郎向自己學釣魚的要求之後,趙家娘子就再也沒到喜家來串過門兒,後面又出了趙三郎搗亂不讓自己釣魚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趙家院門兒後面到底是誰,可是順娘此時卻是故意挺起了胸脯,趾高氣揚的回家去,她就是想讓趙家人看一看,喜家這個外來戶現如今也有鎮子上的人家來走動了,而且還是坊戶裏面的上等戶謝家。
隔壁的趙家有兩三畝薄地種菜,平時就是賣菜和販賣些雜貨為生,他們的生活水平只不過比喜家好一點兒而已,遠遠比不上謝家。
順娘想,趙家看到謝家跟喜家走動了,趙三郎那厮會不會顧忌一二,不再來找自己的麻煩了?
但願他知道好歹,不要再來招惹自己,不然,哼,會讓他知道厲害。
順娘如此想着回了家,沒想到堂屋裏卻沒人,廚房那邊傳來說話聲,順娘就轉身擡腳走進了廚房,看到她老娘抱着慧兒,可成牽着嫂子的衣襟,都在竈臺跟前看那一盆子肥膘肉呢。
只聽劉氏啧啧地說這一大塊肥膘肉怕是有六七斤,巴掌厚的肥膘,這肉可得賣三十文錢一斤,這麽些肉也得值二百文了,還有謝家送來的酒是上好的雪花酒,兩瓶子也得值一百五十文,這兩樣加起來就三百五十文以上了,謝家可真舍得。
齊氏說三百五十文跟謝二娘的命相比,也不值什麽,只不過,謝家看起來還是懂禮的人家。
劉氏道:“那吳娘子好爽利人,瞧着忠厚得很,想來跟她打交道必不會吃虧的。”
順娘不關心她們說這些,只關心這肉怎麽處理,怎麽吃。
劉氏便說:“肥膘割些下來熬油,剩下的都用鹽和醬腌起來,慢慢吃,到過年都不用買肉了。”
順娘穿過來這麽久除了昨天晚上跟陸全一起下館子吃了個炒菜,都沒吃過炒菜,所以她建議割些瘦肉下來炒一份兒吃。
劉氏馬上說今天晚上不是有魚炖豆腐嗎,還吃什麽炒肉,不能這麽吃,否則就是敗家了,堅決不同意順娘的提議。
順娘堅持不炒肉吃,也得割些新鮮肉下來煮給可成吃,小家夥很久沒吃上肥肉了。
其實何止可成,就是劉氏和齊氏也是很久沒沾葷腥了,身體很缺油水。
拗不過順娘,劉氏只得答應了割上一斤肉下來煮進魚湯裏面。
齊氏便做起飯來,她手腳麻利,很快就把謝家送來的那一大塊肥膘肉收拾出來,除了割下的一斤左右放進鍋裏,跟魚和豆腐一起炖以外,其它的都用醬和鹽腌制起來。
喜家今天就像是過年一樣,劉氏不時進廚房去跟兒媳婦齊氏大聲說笑兩句,順娘逗着兩個孩子嘻嘻哈哈地笑鬧,夕陽西下,喜家院子裏彌漫着濃郁的肉香和魚香。
“喲,做什麽呢,恁香,隔着院子也聞見味兒了……”有人推開喜家院門兒,探頭進來滿臉堆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