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林杜仲沒發現她們的不對, “你回來了,正好,你把藥給這位女同志。”
林川柏默默的走過來, 把藥給高益眉,高益眉一手接過藥, 一手給錢:“謝謝小林醫生。”
看上去一切都跟以前沒有什麽兩樣, 但是他們都知道, 對方的身份已經确定了。
他剛剛叫林醫生是爺爺,那麽他就是他的孫子,家在這裏, 而林川柏那邊知道高益眉是布料廠的, 陪着她過來的俞向安問一問就能知道了。
一出去之後,俞向安立刻就跟高益眉打聽,“剛剛進來的那個人你知道他是誰嗎?”
高益眉:“我知道, 他就是林醫生的二孫子,叫林川柏, 他爸就是進部隊的那個, 他好像在縣醫院工作,抓藥很方便, 怎麽問起他?”
“我沒見過他。”
高益眉想起來了,“之前我一個人來的時候你沒來, 所以你沒遇見他,都錯過了, 是不是看着不錯?雖然他長得不太精神, 個子還挺高的,我記得他好像也沒有對象,跟你差不多大。”
她也考慮過的, 白白淨淨的一個小夥子,雖然長的不是很精神,但是家底不會差,可惜她比他大好幾歲,可能性太小了。
俞向安:“……”
不太精神?這話現在的言下之意就是長得一般。
這時候的審美小夥子是要濃眉大眼,五官端正大氣的才叫做好看,像林川柏這種比較像後世的小鮮肉的,在這時候就不怎麽受歡迎。
很多在後世讓迷妹迷弟尖叫的小鮮肉和美女的長相在這時候有各種偏見。
不過俞向安也沒辦法說什麽,這是時代造成的審美差異,沒啥好說的。
不過看上他了?
她搖頭,趕忙解釋,“不是,你別想太多了,我就是之前來過幾回都沒見過他,有些好奇,我短時間內都不會考慮個人問題。”
Advertisement
聽她這麽說,高益眉想起來了她之前聽到的八卦,看向她的眼神裏有着同病相憐的同情,她們兩個在婚姻這方面感覺都不是很順啊。
現在說起的人是少了,但是要是談婚論嫁,男方一打聽的話肯定能打聽出來。
肯定要經過一番波折。
等到她們兩個出去,林川柏也跟林杜仲打聽了她們的情況,“剛剛那個面生的也是來看病的?”
“不是,陪她朋友過來的。”
“你認識?是不是都是紡織廠的。”
林杜仲想了一下:“不是,好像說過那是她的朋友,食品廠的,叫小安。”
他回憶了一下,确定高益眉曾經說過請她幫忙買了水果罐頭之類的東西。
“怎麽了?人家姑娘是長得挺好的,想談對象了?爺爺幫你介紹。”他打趣了一句,一點都不抱希望。
他開竅的日子還遠着呢。
果然他的孫子拒絕了,“不是,我是看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裏遇見過,你這樣說那我應該是記錯了,我沒去過食品廠。”
“可能是你在醫院裏見過她吧,她之前帶她嫂子來給我看過,她和她嫂子去過醫院,她嫂子就是我之前說過的,懷了雙胞胎的。”
林川柏點點頭,她去過醫院那就好辦了,回頭打聽一下,懷雙胞胎的人可不多。
俞向安也是想着回頭好好打聽一下,不說知根知底,大概了解一下就能知道這是個什麽樣的人了,從大的方面來說,對他的品性不用怎麽質疑,如果他的品性不過關的話,那時候也不會沖過去救人,但是其他的細枝末節呢?
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電視劇裏又不是沒有過那種穿越到了異世界就以為自己是主角,日天日地日空氣的人。
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所以只會是主角的王霸之氣散發,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在現實裏表現出了太多的異常,只會被周圍的人警惕。
俞向安和高益眉照舊去了布料廠,林川柏這件事情不急,以後多的是時間慢慢弄清楚,現在看看能不能去撿漏。
如果能的話,接下來一段時間就不用擔心布料的問題了。
如果可以的話,她想要買一張新的床單,冬天用的厚床單。
她現在的床單也不是說不能用,過新房的時候外婆才送的,還很新,但是這是夏天用的,現在冬天,每次一上床鋪,都要暖好一會兒才暖和。
她也知道,瑕疵布料是面對內部人員的,而且還是內部有一定職位的人。
她來的話,占用的是高益眉的份額,她要把握分寸,同樣,她承她這份情。
俞向安這還是第一回 去布料廠裏,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工人都不在,不過生産車間還是有人的。
工人輪班生産。
過年是訂單最多的時候,他們這還有一些訂單沒有做完。
高益眉說起來也很自豪,訂單越多他們發的補貼和福利也會越高,自然值得自豪。
在這方面,布料廠比起食品廠,還是要遜色一點。
高益眉既然想做這個人情,就不會半途而廢。
帶着俞向安到了目的地,看到這裏有一小塊橘紅色的布之後忍痛放棄。
她是很喜歡,但是她也要為自己的荷包着想。
她一再說自己不要,俞向安就拿了。
這種顏色很好看,做成裙子肯定很好看。
心裏也在計劃着,把她買的一些紅糖分給她一些。
她現在正需要。
俞向安買了布料回去,随即就跟人打聽,不過關于林川柏的信息并不多。
他以前一年都不一定會回來這裏一次,他和他爺爺都是在市裏生活的,據說高中畢業了,然後他爺爺也退休了,才回來常住,考試進了縣醫院。
平時不愛說話,不過是有真本事的。
平時從不遲到早退。
看着是個謹慎的人。
從市裏那個很多熟人的地方來到這裏,能避開很多問題。
林川柏跟葉七佳看診的那個醫生打聽了一下,就知道了俞向安名字,然後一連串的信息就跟着出來了。
他只需要去那些平時愛說閑話的人那邊說個開頭,後面就會有人自動補上。
補上的信息很全,全的他都有些吃驚。
不過……他似乎不經意的問了一句:“她這樣做,跟以前相比是不是太果斷了些,變化有點大。”
說話的人不在意:“這有什麽,經了事,有些變化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真有什麽變化,理由現成的。
林川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雙方現在對對方的做法都感覺比較靠譜。
俞向安把布交給了姚翠芬,請她幫忙做一條裙子,當晚,俞向清回來了,她有15天的假。
她回來的時候,趙巧娘在廠裏還要再做幾天的臨時工,家裏的活還沒幹完,不過已經打掃的差不多了,她和俞向晏的被褥之類的也都曬過了,聞着有太陽的味道。
回來之後,俞向清在床上從晚上躺到了第二天中午才滿血複活。
太累了,同時也是太想念家裏了,她回來前幾天興奮的失眠,在車上人多手雜又不能睡,現在終于回來了,可以放下心了,這一躺就躺的久了點。
大中午的,就只有俞向居在家,她拉着他去外婆那裏。
姚翠芬看到她,拉着她的手,不願意放開。
孩子下鄉了,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過着辛苦的生活,瞧瞧她的手,比下鄉的時候粗糙了多少,再看看她的膚色,黑了這麽多,不用仔細問,看這些就能看得出來,更別說她還遭遇了那樣的事情,姚翠芬不想引起外孫女傷心,只字不提梁湧,只問她在那邊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
俞向清不想讓她擔心,只挑好的說,“我搭夥的那戶人家很好,陳奶奶性子溫柔,幫了我很多忙,我教她的孫子孫女學習,很尊重我,他們家的男丁啊,陳奶奶就一個兒子,在外地當軍人,很少回去,不過他的津貼都有寄回家裏,日子過得還不錯,那邊的人都挺友善的,我還投稿給報社了,不過還沒有報社給我回信,我會繼續努力的。”
“我交到了朋友,我跟大部分的知青都說得來,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很遠很遠,跟大表哥差不多吧,橫跨了大半個國家,回去一趟老折騰了,所以他都很少回去,我跟他們聊天學到了很多。”
回去一趟不僅僅是時間不夠用的問題,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火車票的價錢,辛辛苦苦好幾年,一趟火車票就把荷包掏空了,然後回去兩天又要回來,來去都匆匆,費錢又費力,實在是折騰不起。
每到這時候,她都慶幸自己離家不遠,不到一天就可以回到,省了很多事兒。
“對了,外婆,我記得之前小妹說你很喜歡那邊的糯米蒸出來的糯米飯,我特意帶了一些回來,很香的,今年剛打的糯米。”
俞向清對姚翠芬很是依戀,她沒辦法把趙巧娘當作自己親媽來看待,秦豐蘭媽去世的時候她已經十多歲了,早就記事了,除了還不懂事的俞向居,他們怎麽可能把她當作自己親媽,親媽去了之後,母親的這個角色很多時候都是外婆擔任的。
如果要把這依戀分等級的話,她對外婆的依戀是最深的,沒在她跟前還好,一看到人,就想跟她撒嬌。
“糯米啊,是,小安是帶回來了一些,我吃着比我們這裏本地的糯米要好吃,你自己有嗎,自己留着吃,外婆這個年紀了,什麽東西沒吃過。”
“我有,這是隊裏分給我的,我那邊還有一點兒。”她說着有些心虛。
這些糯米不僅僅有隊裏分給她的,還有她跟別人買的。
姚翠芬怎麽會看不出來,拍了拍她的手:“好,外婆知道你孝順,小安之前買了些布料,我幫她把衣服做好了,你帶回去讓她試試合不合适了,哪裏不對我給她改一改。”
俞向清接過來看了看,“小安的這手藝呀,我看以後都沒辦法長進了,她就是沒這根筋,說來也是奇怪了,她的手又不是不巧,她做的飯菜多好吃啊。”她展開了抖了抖,“估摸着沒問題。”就是這布料不太出彩,藍色的,如果帶花的就好了,适合她們這個年紀。
她收好,姚翠芬又拿出一件衣服:“這是外婆估摸着做的,你試試合不合身,小安自己有工作,她的布料她自己買,你現在難了些,外婆給你買,我們小清比小安也沒大多少,也要穿的精神點。”
俞向清喉嚨裏有些堵,她飛快的眨了眨眼睛,不想不争氣的眼珠子掉下來:“外婆……”
“你啊,別放棄,我們都會給你想辦法的,你現在穿上這件衣服,然後你收拾一下,外婆給你介紹人家。”
俞向清:“……!!!”
介紹對象?
不了不了。
俞向清眼淚縮了回去,幹笑兩聲:“外婆,我不着急。”
姚翠芬:“你這年紀不算小了,要是找個家裏有崗位多的,你就能回來了,你回來了,一大家子又能在一塊了,不好嗎,你姐下鄉後才多久就沒了,女孩子跟男孩是不一樣的,你不知道外婆有多操心你,你媽媽不在了,外婆得要幫她看着點你們。”
俞向清說不出拒絕的話了。
姚翠芬不容拒絕的拉住她的手:“這事你聽外婆的!跟在外婆身邊,讓我那些老姐妹看看你。”
俞向清:“……”
俞向清還沒有怎麽跟家人敘舊,就被外婆拉着到處相看去了。
俞青山知道之後一點沒反對,還默默的拿出了一塊黃色的布料說讓她穿的鮮亮點。
這時候的布大多是那黑藍灰三個顏色,鮮亮點的都是好東西。
也不知道這布俞青山是哪裏來的。
姚翠芬收到這塊布很滿意。
也不着急,白天依舊帶着她到處走,有空了,就指點着她做衣服。
做衣服這塊,她們姐妹兩個大哥不笑二哥,俞向清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
不過她努力一把,應該還能拯救拯救。
對俞向清的遭遇,俞向安深表同情,一共才放假幾天啊,想要在這段時間找到一個靠譜的,又能看對眼的,難。
俞向清水深火熱的時候,俞向晏他們回來了。
因為俞向晏他們沒有寫信回來說是哪一個班次回來的,所以直到他們到家門口了,才知道他們回來了,俞向晏風塵仆仆的進門,臉上的白牙笑得燦爛又張揚,“爸,我回來啦!”
他們當時正在吃飯,看到他們回來了,立刻驚喜的站起來,俞青山放下碗筷,上前去,“你們回來了!”
俞向晏點點頭,“爸,巧姨,滿昌,小清,小安,小居,我回來了。”
俞青山看着他的個頭,欣慰的點頭,“好,好。”
俞向晏拉着溫如真給俞青山敬茶:“爸,我把你兒媳婦帶回來了,這是我小舅子毅真。”
溫如真心裏有些緊張,面上淡定,笑着遞茶:“爸。”
溫毅真也叫了一聲:“伯父。”
俞青山雙手接了茶,随後進去拿了個紅紙包的紅包出來:“好,好孩子,來,快坐下,吃飯,你們餓了吧,你去多做兩個菜,滿昌,你幫我跑個腿,去跟你哥說一聲,說他弟弟回來了,讓他過來說話。”他的态度沒變,溫如真心下一松。
俞青山随即扭頭看着俞向晏,“回來怎麽不提前跟我說,我一直在等着你的信,還在想這是不是在路上耽擱了。”
俞向晏坐下來:“我沒有寄信,沒事的,我們三個人你還擔心有什麽事啊,東西也不是很多,我就沒寫,直接回來比寫信要快得多,不然的話搞不好我人都到了,信慢悠悠的過了兩天才到。”
俞向安端了兩碗湯出來,分別放到她二嫂和她弟弟面前,“今天我熬了骨頭湯,放了些胡椒,吃的慣嗎?”
溫如真道謝,“吃的慣。”天冷的時候喝下這麽一碗湯,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俞向安就近多看了幾眼她的二嫂。
是個出色的美人,就算是穿着舊衣,身上也自有氣度。
她的弟弟也是,就跟漫畫書上的美少年一樣,不用言語,站在那裏,就會自動吸引人的視線。
他們家的基因,是真的好看,就是看着太單薄,很瘦,尤其适合和俞向晏坐在一起的時候,對比太明顯了。
俞向安很快回了廚房,給俞向晏也倒了一碗湯。
趙巧娘和俞向清在廚房多做幾個菜,還下了些紅薯粉。
這時候做飯太慢了。
他們三個都餓了,這湯裏有不少蘿蔔,一口氣吃幹淨才停了下來。
“你們坐火車坐了多久?”
俞向晏哎了一聲,“這回運氣不好,路上不知道出了什麽問題,在一個站那裏停了兩個多小時,晚點了。”
俞青山,“你們肯定累了,等會好好洗個澡,早點睡覺。”
說了幾句話,俞向清和趙巧娘端着粉出來了,每個人的碗裏都有一個雞蛋。
聞上去香噴噴的。
剛一端上來,他們就開動,看這速度,就知道餓得很了。
估摸着可能沒吃午飯。
他們放下碗,俞向海和葉七佳俞明傑過來了。
俞向海給了俞向晏一個熊抱,“你小子,終于回來了。”
“哥,嫂子,這是明傑啊?小孩子長的真快。”俞向晏有些唏噓,“大哥,這是你弟媳婦,這是我小舅子,對,我回來了。”
俞向海對着溫如真笑了笑,“弟妹你好,以後我這弟弟就要麻煩你了。”
這話俞向晏不樂意聽了,“大哥,你這話說的,怎麽就麻煩她了,我這麽好,明明是互相扶持。”
俞向海哈哈笑了,“你這臉皮還是這麽厚。”
葉七佳在溫如真旁邊坐了下來,“弟妹。”
溫如真叫了一聲,“大嫂。”
俞向清走到她們那邊,“二嫂,你長的可真好看,我兩個嫂子都長的好,以後我的侄子侄女樣子肯定醜不了了,不耽誤找對象。”
兩個人都笑了,溫如真看着葉七佳的肚子,聲音都變小了,“是雙胞胎對吧?”
葉七佳,“是啊,你看着是不是肚子比較大?正常的……”
俞向晏和俞向海說了一會兒話,開始拆包袱,他們帶了很多東西回來。
看他的動作,俞青山過來幫忙,“你們帶了什麽?這麽多。”
“都是一些那邊的特産,蘑菇木耳,那裏很多,一到下雨的時候,争先恐後的從土裏冒出來。”
“這裏很多都是我們幾個去山上采的,然後帶回來洗幹淨曬幹,另外還有一些那邊的藥材,煲湯的時候可以放一些進去。”
那邊的蘑菇在糧食不夠的時候就要靠它挺過那段青黃不接的日子。
大家都會采很多。
另外他還帶回來了半只火腿,“這火腿是那邊了一個老婆婆做的,她做的火腿是一絕,每年總有人請她幫忙,我這個是幫她一個小忙之後她才答應給的,我嘗過,味道很香,不管是做湯,還是清蒸,好吃得想把舌頭一起吞進去。”
火腿是用豬後腿做的,是肉。
很容易就吸引人的目光。
俞向安是識貨的,走過來看了看,聞了聞,豎起大拇指,“這是黑豬做的吧。”
俞向晏驚奇,“你怎麽知道?”
俞向安笑着,輕描淡寫,“我之前在我們廠裏食堂師傅那裏見過,跟這個挺像,他可寶貝了。”這種火腿,不便宜。
她這二哥能弄到這麽大只,挺能耐。
俞向晏哦了一聲,“那是,我這個費了不少功夫,我第一次吃的時候就被驚豔了,想着要帶些回來,大家都嘗嘗。”
俞向海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我就知道,你無論去哪裏,都能混得不錯。”
俞滿昌贊同的點頭,他也是這麽認為的。
俞向清去廚房看了看,“水熱了,你們誰先去洗澡?”
溫如真看了看俞向晏,俞向晏也看向她,“你先去洗,我最後一個洗。”
俞向安,“你的房間已經收拾好了,直接可以住,二嫂,我跟我來,這裏就是你們的房間,毅真你睡這個房間。”
他們三個是真累了,臉上的眼圈明顯,所以大家也沒有多說話,他們洗完澡就去睡了,俞向安和俞向清就把他們帶來的東西整理放好。
有些他已經分好了,一些要給外婆他們,一些要給爺爺他們。
趙巧娘沒有一起收拾,她在準備東西,明天家裏做豆腐。
她現在已經沒有臨時工做了,她放長假了,可以預見,她接下來幾個月都會沒有工作。
今年要說起來已經不錯了,做了半年,也得了不少錢。
做豆腐要先把豆子泡上,然後用石磨磨碎,出豆漿,豆漿在用紗布過濾,煮沸,再放到缸裏點鹵水沉澱,最後上模具,用石頭壓出多餘的水,豆腐就做成了。
步驟很多,明天整個上午都要耗費在這上面。
在俞向晏入睡前,俞向海跟他分享了一個消息。
梁湧昨天回來了,他已經準備好了麻袋,就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