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因為要分房, 最近聽到的全都是它的各種消息。
這是常态,無論是哪個廠子,在這種時候, 房子才會是話題中心。
每一次分房,大家都卯足了勁, 只不過因為房子太少, 需要的人太多, 都要從資歷、級別、表現、夫妻是否都是廠裏的工人各個方面綜合考察,然後才會分發下去。
發下去的房子一般也都比較小,比如現在這一批房子, 就不大。
新人基本沒戲, 俞向安就是标準的新人,雖然她也想有個自己的房子。
廠裏距離她家有一段距離,每天都要浪費大半個小時在路上。
在家裏面也沒有足夠的隐私, 因為現在這個時候很少有人關着房門的,家裏人基本都是想進來就能進來, 除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其她時間都不方便做點別要是暴露了她的農場,那就糟糕了。
俞向安被王副廠長叫去幫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大家都不奇怪, 但是她現在能接觸到第一手的資料了啊,一下子她就變得受歡迎了起來。
走在路上, 全都是笑臉相迎,原本不認識的, 也會笑着點頭問好, 一下子她的人緣就好了起來。
甚至還有偷偷送禮請她說好話的。
俞向安:“……”
除了她這邊的變化,她還親眼看到一家十來口,拖家帶口的到王副廠長的辦公室求他批準新房的。
還有偷偷摸摸避着人, 但是心虛動作太明顯,一眼就讓人看出來送禮的。
還有托王副廠長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種親戚來講情的。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Advertisement
毫無疑問,王副廠長是頭痛的,不過他同時也是公正的,不管是誰來,送什麽,都相當鐵面無私,他已經把要求列出來了。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不過也不怪別人想這麽多辦法,這一次建的這一棟二層一共才十六個房。
也就是說頂多能分給十六戶人家,但是他們食品廠員工可是三位數的。
僧多粥少。
這粥少的也太過分了。
嚴餘珍和俞向安交好,她自然也來問她,她有沒有可能分得到房子。
俞向安也不知道,這一次,可以說她對食品廠的員工凡是有一定資歷的都有了一部分的了解,因為要統計,她全部過了一遍。
嚴餘珍這情況,說她沒可能被選中吧不對,說她不可能被選中也不對,模棱兩可,正好踩線。
她得過先進稱號,資歷也有,在這裏工作十多年,但是她不是雙職工,除了她之外,她家的人都沒有在這裏上班,這是一個弱項。
嚴餘珍忐忑的不行,唉聲嘆氣,“我那小兒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紀了,但是因為家裏的住房緊張,實在空不出一間獨立的房間給他,根本沒有哪家的姑娘願意嫁進來。”
雖然小兒子是有了正式的崗位不用下鄉了,但是想要成家,單獨的一間房間那是必須的呀,這都沒有的話,孩子怎麽出生?
俞向安點頭贊同,“是的。”
一大家子一起住,新娘子不能和新郎一起打地鋪吧?
就連她自己都想要一個房子,有個只屬于她的私密地方。
俞向安不由得轉動起了自己的腦筋。
現在這時候她想要買房是找不到地方買的,因為這時候沒有商品房,偶爾有那麽幾間空置的房子,那是公家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家裏住房實在困難的人去申請的話,還有可能會免費分給他們居住,就俞向安家裏這種情況,雖然房子是舊了點,但是能住人,而且她還是一個女孩子,沒有出嫁的女孩子,她去申請了,別人都不會理她。
現在才1970年,距離改革開放,房子自由買賣還有很長時間,她能合法擁有自己房子的唯一途徑就是廠裏分房。
廠裏分房,一種就是像現如今這種情況,廠裏出錢建了房子,會按照員工的各種條件綜合考慮分給他們,還有一種就是員工立了大功,房子有可能會作為獎勵發給他。
第1種情況下俞向安自認她熬不了那麽長時間。
第2種的話也有困難,,這時候評個先進和積極分子都不容易,更別說立下足以讓領導獎勵一個房子的大功勞了。
除了這兩條路還有什麽辦法?
俞向安:“……”
頭禿,但是再頭禿也要想,不能輕言放棄。
最終的名單在大家的千呼萬喚中出來了
名單張貼出來之後,名單上面的人狂喜,沒有上名單的則是嘆息不已,嚴餘珍看了好多遍,沒有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她就很愁,這一次她榜上無名。
想要找茬吧,上面的人她也了解一點,确實比她有資格分到房子。
但是這一次沒有,下一次分房遙遙無期
她家裏又是這種情況,實在是沒有地方隔出來了,這樣子,她兒子怎麽娶媳婦?
連多餘的一張床的空位都擠不出來了,因為這個原因她都不敢給小兒子介紹對象。
嚴餘珍愁,另外的沒有上榜的人也愁,不一部分人不甘心,去找王副廠長了。
在上班的路上,俞向安就親眼見到一對夫妻向王副廠長跪下,讓他可憐可憐他們,他們現在還借住在娘家,沒有地方住,王副廠長十分無奈,“你們起來,這件事已經決定了,大家都有這個迫切的需求,但是廠裏的住房就這麽多。”
俞向安心裏一動,她琢磨了一段時間,覺得要是提出來,有可能會被采納,要是不被采納,她沒有損失,要是采納了那她就有戲了,于是她跟在後面,等王副廠長好說歹說送走了他們,攔住了他。
“王廠長,我有點事想跟廠長說一下,是關于房子的事。”
聽到她說房子,王副廠長眉頭就皺了起來,看着她,“小安你剛進廠裏沒多久吧?”難道她也想要房子?
俞向安笑了笑,“廠長,我當然想要房子,不過我也知道,我分房子是不可能的,我才剛進來,但是我發現,有很多人,家裏不大,人口多,就擠不下了,為此家裏的兒子都沒有辦法成家,我也知道,廠裏實在是有困難,沒辦法滿足全部員工的住房需求,所以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有可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想讓廠長聽聽,您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您才知道,這有沒有實施的可能性。”
“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說來聽聽。”王副廠長來了興趣。
“是這樣的,我看廠裏東南邊那裏有一小塊地是荒着的,以後廠房擴張到那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應該是靠着現在路邊的方向,我覺得那塊地可以利用起來,我們縣城就有磚廠,要是廠裏面願意把那塊地規劃起來,聯系磚廠,建造房子,讓廠裏的正式職工自己出錢認購,就不用等廠裏分房子才能有新房,我覺得可以解決一部分人迫切的住房需求。”
王廠長聽着認真了起來,“出錢認購,什麽意思?”
“就是廠裏提供土地,幫忙聯系磚廠和工人,然後計算成本,以成本價讓工人們出錢購買,這跟廠裏分給大家的福利房是兩碼事兒,廠裏分的是免費的,這個是大家出錢購買的集體房,算是工人福利的一種,有些人沒有這方面的迫切需求的,就不用理會,有那迫切需要房子結婚就可以購買,要是手裏不趁手,還可以提供一部分定金,然後用每個月部分工資償還,直到還清。”
“有的人家裏人口多,兩個房間擠不下的,還可以做大一點,做三居室,然後二居室,一居室,按照不同人的需求統計,要是廠長覺得可行的話,召開工人大會,或者問工人代表,要是大家同意就可以做,不同意就不做,廠長可別笑我,我這是不成熟的想法。”
王副廠長若有所思,“你太謙虛了,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小安,你回去以後用紙仔細的把你說的寫下來,然後給我,我琢磨琢磨,感謝你提出建議,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以後繼續努力!”
俞向安看他這态度,心裏就是一松,看來有戲,“是,廠長,現在要上班了,,我先回辦公室,等會兒我過去找您。”
“去吧去吧。”
王副廠長有些激動,如果廠裏真的有這種福利的話,他自己就會認購。
他愛人不是廠裏的工人,他這個級別雖然也分了房子,但是這房子在生育了三兒一女的情況下根本不夠住。
他小兒子現在還沒有成家,要是有認購的話,他肯定願意出錢認購一個房子給兒子結婚。
反正家裏工人多,拿工資的也多,到時候還可以弄個敞亮的三居室。
到時候搬去新房子,現在的房子就給小兒子結婚用。
有獨立的住房,找媳婦的标準還能往上擡一擡。
想到這裏,他激動了一把,好一會才冷靜下來。
這要琢磨的事多了,比如那塊地,這樣拿出來有沒有問題?
政策允不允許?
房子的造價幾何?
工人會不會同意?
認購怎麽個認購法等等。
他決定好好想想,然後召開會議,讓大家都來讨論這能不能行。
俞向安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接下來就是等消息了,她覺得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有個問題,要是真的成功了,她怎麽光明正大的拿出那訂房子的錢,要是真的可以認購了,她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她現在的工資一部分給家裏貼補家用,一部分自己用,還有一部分存起來。
雖然俞青山并沒有收她的錢,但是她每個月會固定拿出一部分補貼家裏,給家裏買吃的用的。
他讓她存起來說給她當嫁妝,某一方面來說他還是很開明的,或者說足夠的疼愛兒女。
但是他要是想要買房的話,她每個月的工資總額在那裏,她手裏有多少錢,俞青山肯定心裏有數。
俞青山自己手上應該也沒多少,家裏面有兩個下鄉的哥哥姐姐需要補貼,一大家子要吃吃喝喝,花銷并不小,另外還有在鄉下的爺爺和大伯他們。
俞向安把她想到的點寫在紙上交了上去之後一段時間沒有聲息,王副廠長先自己琢磨,補充了很多細節,然後王副廠長才跟廠裏高層召開了會議,談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是沒有先例可循。
争議是難免的。
不過廠裏不少人都跟王副廠長一樣面臨住房不夠的問題,自己本身是有這個意願的。
大部分投票通過之後,決定公開。
俞向安提這個建議的一個月後,終于有了消息,廠裏要召開工人大會,全體工人都要參加。
大家不知道這是什麽事兒,議論紛紛。
有的跟上面的人打聽,口風很緊,不過估摸着不是什麽壞事。
難道是要給大家提工資?
或者是漲福利?
畢竟不是壞事,那就是喜事。
工人大會召開的時候,王副廠長在上面的臺子說了這件事情。
“因着前段時間分房的事,我們這邊有了一個想法……”
把想法仔細的說了一遍之後,“我剛剛說的大家都聽到了嗎?現在招開會議就是想要征詢大家的意見,食品廠是我們共同的家,建造符合每一位員工需求的房子,廠裏的收入無法支撐,所以就有人提起了這個建議,大家覺得怎麽樣?”
“大家看到這個投票箱了嗎?大家寫上你的答案放進去,超過一半人數表示同意,才會通過。”
他給了大家三天的時間考慮。
毫無疑問,他說的在人群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可以這樣嗎?”
“那不是要自己出錢?”
“能有新房子,這個價錢也可以啊。”
“我可買不起,家裏哪有那麽多錢。”
有那真的急缺房子的,又家裏寬裕的立刻就同意了,比如嚴餘珍,她家裏不缺錢,如果有別的地方可以買房子,她老早就買了。
那些沒有住房需求的讨論過後就無動于衷,自己出錢買房?
不、不可能的。
不過看有的人這麽迫切的需求,他們也不會說反對的話得罪別人。
畢竟這也沒有侵害到他們的利益。
只是拿出廠裏一塊不用的空地而已。
甚至還覺得要是那些人已經有房子的話,等到下一批免費福利房分配的時候,他們分到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三天時間過去了,俞向安幫忙登記投票結果,所以第一時間知道了最終結果。
超過了半數的人同意。
她松了口氣。
這一步,成功走出去了。
然後就是有意想要認購房子的員工得到了一張問卷表,不會寫字的就有旁人問,得到答案再填上去。
這是詢問大家想要認購幾居室的房子。
王副廠長專門找了俞向安,問她還有什麽想法。
俞向安就提出了房子設計的問題。
現在的房子千篇一律,沒有跟後世一樣,有獨立的廚房、廁所,她就提出,像之前廠裏分配的房子的建造方法,很多人都會在前面的公用走廊挂衣服,水會滴答滴答的往下流,不方便人行走,還有的會在那裏塞各種東西,阻礙道路。
當然,這種事其實很難杜絕。
她覺得房子的格局可以現在就确定了,不然裏面就是一個大房間,還要自己改,現在既然已經認購的時候就統計了要幾居室,一開始就可以把房間格局确定好。
另外,她覺得後面的那個小陽臺可以擴大,增加使用面積,可以用來晾衣服,種一些姜蔥蒜,還可以根據個人意願改建成一個獨立的廚房,要是住房不夠的話,密封起來,也能當一個小房間。
因為城裏基本不燒木材,大都是燒煤爐的,陽臺擴出去一部分做廚房,完全夠用了。
王副廠長覺得有道理,每家每戶有自己的廚房的話,可以省不少糾紛,比如他們家,要是做了點什麽好吃的,就不用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要是有小孩子不懂事的過來,也不用忍痛給出去了,可以關上門,自己一家人享用。
這個是相當于員工出錢建造的,廠裏不可能出那麽多錢,也就是廠裏只是提供人力和地,還有管理,對廠裏造成的負擔不大,所以認購的錢是一定要給的。
俞向安說的王副廠長聽了,但是如果增加的成本大的話,還是不會通過。
嚴餘珍因為人口多,想要認購的是三居室。
俞向安選了二居室,還跟她和孫慶春各自借了一些錢。
她才工作多久,手裏多少錢大家心裏都有數。
孫慶春家裏有房子,這次他不參與,拿出一個月的工資先借給她,他是沒問題的。
嚴餘珍則是家裏工人多,也能拿出一個月的工資先借給她。
俞向安跟他們約定以後每個月還多少,然後多少個月內還清。
報了名後,俞向安回去就跟俞青山說了,對她這個決定,俞青山沉默了一會兒後,“你想好了?”
俞向安:“想好了,工資存着不如要個房子。”
“現在房子多難得啊,還是2層的樓房,到時候裝上電線,旁邊就能提水,去廠裏工作,擡腳就能到。”
她對食品廠還挺滿意的,暫時不考慮挪窩,現在距離高考和改革開放還有這麽久,她給自己添置一個小窩,做很多事都會方便很多。
俞青山點頭表示贊同,不過她認購的是二居室,“你是想着以後成家用?其實一居室也夠用了,你不是說了,一居室也有十五個平方,住四口人是沒問題的。”
比起一居室,二居室價格比較吃力,他擔心她負擔太大了。
俞向安笑笑,“沒有什麽的,爸爸,我的工資都在自己拿着,我現在除了家裏也沒有其他要花錢的地方,不如用來認購房子,以後不管怎麽說都是一個保障,而且一居室,就我一個人住?要是二居室,我們都能住。”
俞青山想的是,要是以後小女兒找對象這件事不順,把她有房子這件事拿出來,有的人家裏房子缺的緊,看在房子的面上,搞不好入贅都願意了,更別說只是結婚,有這房子在,她以後基本上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俞青山點頭,“現在家裏的錢不多,爸不能幫你,等緩過這一陣就才行。”他之前的錢都給俞向晏了,現在手頭的錢也不多。
俞向安搖頭:“爸,我不用你幫襯,你放心,我心裏有數,我每個月拿出一半的工資還,剩餘的絕對夠我生活,你不用擔心我。”
俞青山算了一筆賬,這才點頭,“那你這樣每個月就別給家裏買東西了知道嗎?你的錢用來買房子,家裏不用你養家,爸還能掙錢。”
之前沒她這份工資也過來了,現在她工作了,自己在廠裏面吃,家裏的負擔小了,沒道理撐不下去。
俞向安點頭了,不過心裏沒同意,以後每個月她還是會拿出一部分給家裏買東西,畢竟她去黑市一趟,出手一點東西就可以把這個給賺回來,沒有必要這樣。
他真誠以待,自然要用真心來對待真心。
俞向海知道了這件事,嘆了一口氣,“要是我們廠裏也有這個就好了。”
現在他是夠住,但是等以後呢?
以後要是孩子多了,長大了,要娶媳婦了,這就不夠了。
“希望以後我們也有這樣的福利。”現在要是有,他也拿不出太多的錢來。
他給俞向安掏出五十:“你跟你同事借了錢是吧,先還了,哥不是很寬裕,幫你二十,三十借你,不要利息,沒有期限,等你寬裕了再還我。”
俞向安忍不住笑了,然後推回去,“要是我有這個需要,我會不跟家裏開口?我這借錢,也是借給那些同事看的,哥,你這錢留着給孩子買吃的,要是我真缺錢了,我第二個找你。”
俞向海:“第二個?”
俞青山咳嗽了一聲,“當然是第二個,第一個是我。”
俞向海:“……”
哦。
他把爸給忘了。
“錢你收回去吧,定金收的不多,等過段時間,沒那麽顯眼了,再慢慢還了,沒那麽紮眼。”
等到秦家那邊知道了消息,外婆也來送錢,沒有一個反對的,俞向安好聲好氣的解釋了,心裏軟的一塌糊塗。
她何德何能,遇到這麽通情達理的家人?
就是在後世,姑娘買房很多人都是不贊同的,認為男方有房子就可以了。
現在這時候的重男輕女比後世要嚴重的多。
俞向安在晚上沒忍住,問了俞青山:“爸,你不反對嗎?”
俞青山擡頭,看着皎潔的月空,“小安,你知道,爸之前就是個出來讨生活的泥腿子,那時候我十幾歲,字認識的不超過二十個。”
俞向安安靜了下來。
“那時候,我給人家跑腿當小厮,後來我才機緣巧合去到商行,而且合了老師傅的眼緣,有機會跟在他身邊學手藝。”
他沒有說的很詳細,有些事,他不想說,也不适合說。
“也是那時候,我才有機會跟你外家認識,跟你媽認識。”說起這段往事,他嘴角不由的帶了笑。
“秦家那時候是不贊同我和你媽的婚事的,我老家在鄉下,還是給奴仆,秦家雖然也不是土生土長的縣城人,但是上一代就已經在這裏紮根了,有一間屬于他們的小房子,後來,g來了,解放了,我也成了自由身,有手藝傍身,我用之前存的一些錢,買下了現在這房子,這才能娶到你媽。”
“雖然你不是男孩子,但是一樣的,我之前在這裏,就跟一個過客一樣,漂浮不定,直到我在這裏有了房子,我才有了根,這段時間,我看着你,你終究還是有些不安的,你長大了,掩飾的很好,但我還能看出來,如果買房能夠讓你安定下來,我為什麽要反對?”
俞向安一下子啞了。
眼眶突然就紅了。
她飛快的眨眨眼睛,把淚意憋回去。
不安?
她……是的,沒辦法欺騙自己,她一直是笑着的,告訴自己,要堅強,勇于面對。
但是突然到了這個陌生的時代,怎麽可能會沒有不安。
只不過被她強壓下去了。
她的不安被他發現了,他什麽都沒說。
只是默默的在背後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