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銀糯米丸
第六十五章 金銀糯米丸
這時,張鎮安也發現了站在窗外的安秀兒,他朝她颔首,安秀兒則是朝他眨眨眼,未幾,張鎮安便站起身來,開口問下面學生:“寫好了沒?”
衆孩童聽到他渾厚的嗓音,只覺如蒙大赦,齊聲應道:“夫子,寫好了。”
“寫好了就下課。”張鎮安說了一身,離開了講堂,一直到他走出門外,衆學生才蜂擁而出。
“還沒到時間吧?怎麽這麽早就下課?”安秀兒看着張鎮安走過來,朝他嫣然一笑,道:“不會是因為我來了,所以你才這麽做的吧?”
“怎會,他們早就坐立不安了,強留在那裏也是身在心不在,不如早點下課算了。”張鎮安認真解釋,對安秀兒所言并不承認。
安秀兒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結,只道:“你今天怎麽不戴眼紗了?這光線你眼睛可會不舒服?”
“沒事,以前大夫讓我戴兩年眼紗,如今已經是兩年有餘,取下也無妨,況且,這書院的光線也并不強烈。”張鎮安伸手将她手中的竹籃提過,見從門口走過的安容和,朝他招招手。
安容和如同一只小狗崽一般,撒開腿歡快的跑了過來,見到安秀兒兩人,朝他們行禮,“姑姑,夫子。”
“你這孩子改口真快。”安秀兒聽他這樣稱呼張鎮安不禁是朝他莞爾一笑,拍拍他的小腦袋,問道:“今天你姑父在課堂上的表現怎樣?”
“姑父可威風了。”安容和聽安秀兒問起,繪聲繪色的說道:“今早上裏長過來說有新夫子,大家都很好奇,吵吵嚷嚷,結果看到是姑父之後,連大氣都不敢喘。”
“呀,你姑父就這麽威風?”安秀兒領着他一邊走,一邊說道:“一整個上午,就沒有調皮搗蛋的孩子嗎?”
“當然有。”安容和正欲說,還沒開口,自己想着反而是噗嗤笑出聲來,安秀兒見他一直咯咯笑個不停,便轉頭問道張鎮安,“你做了什麽事情?讓他笑成這樣?”
“沒什麽,就是有人罵我,我索性讓他們雙手持平,站外面罵半個時辰而已。”張鎮安語氣平靜,他說起來一點都不好笑,至少安秀兒是笑不出來,她聽到有人罵張鎮安,便已經是心生氣憤,叱道:
“這群潑孩兒,還是讀書人呢,連夫子都罵,真沒教養,你就應該好好懲罰他們才是!”
“沒事,不生氣。”對于別人的謾罵,張鎮安一向是置之一笑。
Advertisement
見他并不在意,安秀兒也不再多說,只是領着他們來到了私塾後院,這裏,還是那熟悉的竹林,一旁石桌石椅還一如往昔,安秀兒用帕子輕擦了一下,才讓兩人坐下,又将籃子布拿開,端出裏面的飯菜來,笑道:“來,餓了吧,粗茶淡飯,你倆別嫌棄。”
“怎會,你做的飯菜我都愛吃。”張鎮安見她只拿了兩個碗過來,又問:“你吃了麽?”
“吃過啦。”
安秀兒撒了個小謊,張鎮安瞥了她一眼,拿着小碗盛了兩碗飯,一碗給了安容和,一碗卻是遞到了安秀兒的面前,不等安秀兒說話,他自己就拿着勺子就着海碗裏面的一些飯菜,大口的吃了起來。
“哎,你吃這麽一點,怎麽吃的飽呢?”安秀兒忙要将自己碗中的飯撥給他,道:“我回家也可以吃的。”
“你一個人吃飯,多孤單,下次我們一起吃。”張鎮安伸手攔住了她的動作,道:“我今天又沒幹活,就光盯着這群孩子去了,現在還不餓。這些就夠了。”
“哦,那我下次多帶一些來。”安秀兒說了一句,便也低頭扒起飯來。
見他用勺子笨拙的舀湯吃飯,連夾菜都不方便,安秀兒給他夾了一些拍黃瓜,他來者不拒,吃的津津有味,他又伸手夾了一塊魚,小心的将裏面的魚刺挑選幹淨,才夾到了他的碗中。
張鎮安見到碗中雪白的魚,擡頭看了安秀兒一眼,四目相對,郎情妾意。
吃完飯将殘羹冷炙收拾好,她也不急着走,只坐在這裏,同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
主要還是問張鎮安在這裏的感覺如何,可還适應,張鎮安聳聳肩,不置可否,反正他覺得比他想象中的要好,這群孩子,也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難照管。
聽到安秀兒問起,安容和也說了自己的看法,言語間是對張鎮安頗為推崇,覺得張鎮安不但教書厲害,而且十分的有威嚴。
他道:“以前顧夫子在的時候,後面有些同學不聽講,他也不管,有時候他不在,那些人吵的都影響到我們讀書了,不過姑父就不會,他今天一上午坐在講堂裏面,都沒有人敢說話,練大字的時候也很安靜,我很喜歡這種環境。”
“聽到你侄子說的了吧?小管家婆,我很好,你就別擔心了,你若是真的擔心,就跟裏長說,別讓我教書了。”
張鎮安覺得安秀兒真是矛盾,讓他來教書的是她,擔心他教不好的人也是她。
“你還是慢慢适應吧,我相信你會是一位出色的夫子的。”安秀兒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張鎮安會成為一個教書先生,此刻她正開心呢,對于他這個請求,自然是不會答應。
三人又聊了一會,安秀兒想着是不是要将私塾後面,那兩間卧房跟書房收拾出來,這樣他們中午就有地方休息了,但是想了想,又怕張鎮安堅持不下去,那她就白收拾了,所以也沒有動手,只是同他們在一旁說說話,聽安容和背詩。
中午午休的時間并不長,安秀兒一直待到了他們上課才提着籃子離開,走到了前院,她卻是又折返了回來,總是要看看張鎮安如今的狀況,她才能夠放心。
躲在最末一扇小窗邊偷看,站在講臺之上的張鎮安問了問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拿起一本書開始教後面的文章,教的什麽東西安秀兒也不解其意,只是覺得張鎮安聲音醇厚有磁性,雖不如顧琳琅那般溫文爾雅,但也自有一番氣質跟威嚴,安秀兒看着,這顆心總算才放下。
一直到張鎮安念完這篇文章,讓學生自行念誦的時候,安秀兒才又默默的離開,一路上她都很興奮,覺得自家相公真的是太棒了,他怎麽能夠這麽厲害呢?不行,自己晚上可得做些好吃的犒勞犒勞他。
回家安秀兒做了一會女工之後,便洗淨手,打算給張鎮安做些什麽好吃的,可是家中除了魚還是魚,貌似也沒有什麽好吃的。
她種的蔬菜倒是有幾顆小黃瓜結果了,但是黃瓜并不是什麽稀罕物,她養的那幾只雞如今也是半大不小的,還不到宰殺的時候。
要不做面人?可這面人除了好看之外,其實跟普通的饅頭味道差不多,這段時間,每次去趕集的時候,她總會捏一籃子的面人去街上叫賣,有些沒賣完的都是兩人自己吃了,如今別說是張鎮安,就連她自己也覺得有些吃膩了。
有些氣餒,有心想要給他做頓好吃的,可誰知,竟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她也不想放棄,但她在家中翻來翻去,卻是連雞蛋也沒翻出一顆,倒是找到了一些糯米粉,安秀兒眼睛亮了起來,想着殺條魚,去掉魚刺,将魚肉跟糯米粉和在一起,做成魚丸,肯定好吃。
眼睛一亮,她有了新的主意。
從魚缸裏面撈出一條草魚,将它拍暈之後,剖開肚子取出它的內髒,卻是也沒有扔掉,只是找出了張鎮安曾經用過的小魚簍,将這魚內髒放在魚簍裏面備用,又找了一根竹竿,帶了兩根絲線便出了門。
清水村,雖是以這條清澈的清水河而得名,但是村中小池塘卻也是不少,安秀兒找了一口長了水草的淺灘,将之前的魚內髒用絲線系好,絲線一頭卻是系在竹竿上,這樣簡單的做了一根魚竿,打算用來釣些蝦蟹。
這蝦蟹喜歡腐臭的東西,吃什麽也完全不挑剔,這魚的內髒最是腥了,少頃,安秀兒将這魚竿一提,這魚內髒上,便纏了幾個蝦子。
将這魚竿往岸邊一扯,安秀兒将這蝦子從魚內髒上取下來,好久沒吊魚蝦了,一不小心被這蝦子的鳌夾了一下,不過她此刻已經沉浸在收獲的快樂之中了,被夾這一下,完全不能夠打消她釣蝦子的積極性。
這村裏面的人嫌棄這蝦子難弄,腥味大,肉又不多,倒是很少有人來釣,就偶爾一些孩子饞的很了,過來釣些蝦子打打的牙祭,是以這淺灘裏面的蝦子還算是豐茂,釣了約莫半個時辰,安秀兒的魚簍裏面便積累了小半簍。
低頭看着那些蝦子在魚簍裏面擠來擠去,安秀兒眼笑眉飛,手中那作為誘餌的魚內髒已經被這些蝦子扯的七零八落,還挂在絲線上的也不多,她直接将這絲線給扯下來扔水裏,自己拄着這細竹竿,提着魚簍就往家去了。
回到家,将這蝦子倒在盆裏面,放上幹淨的水,一邊開始處理之前被她開膛破肚的魚兒。
做了這麽多次魚,如今處理魚這她,她已經是得心應手,非常有經驗了。
切下魚頭,将刀沿着裏脊的方向緩慢劈進,翻過一面,依舊是摸着魚骨緩慢推進,然後她這麽一抽,就如同變戲法一般,這魚刺就被她抽出來了。
接下來安秀兒找了一些食醋,小心的塗抹在魚身上,用手輕輕一撕,這魚皮便被她扯起了一個角,她順勢将刀放了進去,就貼着這魚皮,快速一過,魚皮跟魚肉就分開了,接下來又如法炮制的分割了另一邊的魚皮,這砧板上,就只剩下了兩團團白花花的魚肉了。
将砧板洗幹淨,安秀兒将這魚給切成小塊,加點食鹽攪拌,再用刀将它剁碎,這可是花費了她不少的功夫,不過見到砧板上一堆碎魚肉,她感到非常滿意,找了一個大碗,将這碎魚肉盛了起來。
又用水攪拌了糯米粉,将這糯米粉一直揉一直揉,直揉的它們很有彈性了,她才分出一半的糯米粉,将這魚肉攪拌了進去,又揉捏了數下,知道這魚肉跟糯米粉攪拌均勻了,她才捏出一個個的圓滾滾的魚丸來。
做了魚丸,便開始做蝦丸,第一步自然是處理蝦子了,拿着剪刀直接将這蝦子的頭去掉,再去掉蝦線,只取中間的一團蝦肉而已,這半簍子的蝦子,花了她一個多時辰來處理,最後也不過只得到一小碗蝦肉而已。
将這蝦肉剁碎,加入食鹽,同剩下的糯米粉攪拌均勻,如法炮制的做成蝦丸之後,這道小吃總算是完成了一半。
洗手生火,将鍋燒熱,倒入水,将這丸子煮熟撈出來,再将鍋中的水取出,倒上油,油鍋燒熱,倒入一半的丸子進去,滋溜溜的聲音響起,瞬間,整個廚房便是香氣四溢。
張鎮安一進門便聞到了魚蝦的鮮香,空氣中飄散的香味,竟勾起了張鎮安的饞蟲,一下午但跟這些孩子們鬥智鬥勇,勞心勞累,他只覺得比他打漁要累得多,但回到家,聞到這香味,他竟覺得疲憊盡去。
走到廚房,安秀兒正将一粒粒的丸子撈出來,見到張鎮安進來,她轉頭同他盈盈一笑,“相公回來啦,我正做了金銀糯米丸,你趁熱嘗一嘗。”
她用筷子夾着這兩色丸子擺好,一半雪白,一半金黃,看起來很是誘人,擺好後,她才小心夾起一個金色的丸子遞到張鎮安的嘴邊,他張嘴輕咬了一口,外表酥脆,裏面鮮香甜糯,只叫人連心都要酥了去。
“好吃不?”她擡頭問。
“好吃。”他點頭,眉眼中都帶着溫和的笑意。
“你喜歡就好,也不枉我今天忙活了一場。”安秀兒笑的燦爛,她讓他将這丸子端到桌上去,而自己則是趁着鍋裏的熱油,做些油辣椒。
晚上兩人的晚餐便是簡單的油潑面加這金銀糯米丸,簡陋的院子,因為幾絲食物的香氣與幾聲女人的歡笑而變得溫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