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食單在禮部和皇宮轉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聿懷樓,最終敲定了下來。
而禮部也将各位新晉學子擔任職務的文書發放到了各人的手上,而禦宴只有二甲和一甲的學子才得以參加,才有一睹聖顏的機會。
不在都城務城上任的學子,需要在參加完禦宴之後立刻趕往各地赴任,因此一時務城的大小驿站和客棧都人滿為患。
宋懷誠和江出雲也不意外,收到了吏部的官職任命函,兩人作為榜眼和探花,毫不意外地将一同前往翰林院擔任編修的工作。
而今年的狀元又正是成編修的兒子,翰林院的衆人也是八卦之心正在熊熊燃燒着,想看看這三人齊聚一堂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但在看這個熱鬧之前,禦宴那天卻率先到來了。
禮部的官員提前三天就通知到了聿懷樓,将在禦宴當日清晨派人來接何間等人進宮,從早上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宴席。
何葉想着畢竟皇宮不似其他地方,不用過夜也樂得輕松,還免得夜長夢多,只要禦宴當日沒有橫生枝節,聿懷樓之後必定聲名大噪,到時候必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真的那個時候,她存夠錢換個房子,也許還可以考慮嘗試開家私房菜,來做試點。
到了禦宴當日,何間和何葉天還沒亮就趕到了聿懷樓,而後一臉惺忪的小廉也匆匆出現了。
何葉看着小廉揉着眼睛站在一旁想着明明應該睡覺的年紀,卻要早早地出來打工。
另外幾位錢掌櫃精心挑選為他們打下手的人也都早早等候在一旁。
不過還沒等何葉暢想,前往皇宮的二輛馬車就已經穩穩地停在了聿懷樓的門口。
一位身穿藍色宮裝領頭公公問道:“可是聿懷樓的何間師傅,若是的話,就上馬車走吧。”
何葉看着面前的公公,見對方趾高氣昂,但想着對方畢竟是皇宮裏的人,平時也是狐假虎威慣了。
何間按照之前錢掌櫃囑咐地偷偷塞了一包銀子給那個公公,那人掂了掂分量,頓時換上了一副笑臉:“來來來,幾位都車上請。”
Advertisement
第一次坐馬車的小廉很是興奮,坐在馬車上東張西望,一刻不停地看着外面。眼看着皇宮近在咫尺,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簾子。
來到了皇宮的偏門,何葉下車看着高聳的朱牆,萬萬沒想到她這一世還有機會還能來到皇宮。
那位公公在進門前再三叮囑他們在路上眼神不要亂飄,萬一沖撞了貴人,可不是他們能擔得起的責任。
見數人都應下了,公公向守門的禁軍出示了腰牌,幾人簡單地被走過場地搜了一次身才被放行進了皇宮。
約摸走了一刻鐘,終于來到了看到了後廚的樣子,才發現皇宮裏膳食處甚至沒有聿懷樓的竈臺多。
何葉想着大概或許各個宮裏各自都有砌小竈,才會顯得這個地方顯得格外冷清,連油膩感也沒有,又或許宮裏的清潔做得好。
一旁膳食處負責的公公和宮女見何間他們到來,立刻将所有菜的位置都說明了一遍,随即退到一旁開始監督他們。
小廉平時雖然習慣了被監督着工作,這次換了個地方,一時不習慣。
而且宮女和公公的眼神,又是擔心他們行不軌之事,他現在的狀态就是手足無措。
何間和何葉倒是十分坦然,何葉注意到了小廉的緊張,悄悄對小廉說:“不要管周圍的人,你就當他們大蘿蔔,一個蘿蔔占一個坑。”
小廉聽着何葉不着調的話語,這才放松了下來,立刻投入到了忙碌的準備工作中。
何間等人一直忙得暈頭轉向,就連中午送來的餐食,也只能簡單地吃了兩口,又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去,這一忙轉眼便是黃昏。
宮門外也已經停了不少馬車,這次禦宴除了被邀請的新晉學子外,一品官員及其家眷也都應邀出席。
不少官員都是宮門處的守衛,只看臉不看文牒就直接放行了,而新晉考上的學子們則站在宮門門口排成了長長的隊列。
寬陽侯府的馬車停在了宮門口,頓時迎來了衆人的竊竊私語。
江出雲剛下車就接收到了無數的目光,但他則是轉身先将母親周婉扶了下來,而秦萍和江出硯作為二房自然是沒有資格出現在這種場合。
“江兄!”江出雲不用回頭,就知道喊他的聲音是顧中凱。
江出雲禮節性地回應了顧中凱:“顧兄!”
顧中凱壓低聲音對江出雲說:“讓我也享受一下萬衆矚目的感覺。”
江出雲笑着對顧中凱一如既往地搞怪不置可否。
“江兄,顧兄!”
江出雲和顧中凱回頭看見宋懷誠往這邊來了,身上難得穿着不是粗布衣衫,應該是新購置的藏藍錦袍,衣服上一絲皺褶也沒有。
顧中凱上下打量了一下宋懷誠:“宋兄這身衣服看着可真是英俊,宋兄之後應該多穿穿這種衣服。”
“是江兄謬贊了。”
一旁的周婉看着三人你來我往的互動,便悄聲對江出雲說:“娘,不打擾你了,你既然進入官場,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娘先進去,你和他們慢慢來。”
“好,娘,你自己當心。”
周婉聽着江出雲的關心,內心想着明明還是個孩子,現在卻能反過來照顧她,內心不無感慨,但現在也不是适合她感慨的場合,交了文牒由宮女帶去入座。
江出雲、顧中凱和宋懷誠三人則是排在了一衆學子的末尾,膽小一點的只能遠遠看着三人,而膽大的一點的則是直接向三人搭話,他們三人也好不介懷,與其他學子攀談起來。
等進了宴席分位置,自然是一品官員同此次的前三甲一同坐在前方單獨的桌子上,後面則是數個大圓桌,讓衆人有機會互相交流。
當然也有例外,那自然是當朝丞相陶之遠同其妻簡蘭枝,簡蘭枝依舊像個木偶一樣,目光呆滞。
随着宣帝攜皇後入場,宴席拉開了序幕。
下座的百官齊聲跪下,高呼着“萬歲!”
“各位愛卿平身!”随着宣帝的聲音,各位官員重新回到座位落座。
“今日,諸位學子經歷多年寒窗苦讀,成為國家棟梁,希望各位在各個州府繼續盡心效力。”
衆學子就像排練好的一般,齊齊跪下:“謝皇上!”
這一來一去地形式走完,宴席正式開始,從後廚一道道冷菜端了出來,橙汁山藥,四喜福袋、涼拌珍菌……
江出雲看到這些聿懷樓的名菜也是有一種熟悉感,想着這幾道菜正是當初何葉參賽時的作品。
宋懷誠心裏也是五味雜陳,他沒想到平時何家看似随便的家常菜,但這次卻以其他的風貌出現在他面前,他突然意識到平時何師傅總是給他燒菜送飯,多少是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
随即又開始內心感嘆,光是這一道涼拌珍菌,裏面混雜的松茸、牛肝菌等,就是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他也只是在書上才見過。
皇後正在與宣帝輕聲交流着今日的食單,點評着今日的菜肴。
而新晉的進士之間,也是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突然席間一陣躁動,就連鎮國将軍李忠也未向宣帝告知,徑直離席,隐隐約約還傳來了“快宣太醫!”的女聲。
宣帝終于注意到了下面的動靜:“何事喧鬧?”
身邊的公公聽着下面宮女的禀報,趕緊湊在宣帝耳邊說了幾句。
“竟有此事?孩子性命要緊,趕緊叫太醫來看看!”宣帝立刻下令。
背着藥箱的太醫一路小跑到席間,急急忙忙地跑到宣帝面前,剛要跪下,宣帝卻讓他不要多禮,看孩子要緊。
因為這一插曲,一時間宴席也無法進行,衆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女眷席,只見鎮國将軍李忠毫無平時的大将風範,只是緊張地抱着懷裏不停嘔吐的小孫子李團圓,不停地拍撫着小孫子的背。
太醫一見李忠如此緊張,只能輕聲地勸道:“将軍,請将孩子放一放,讓老夫看一看。”
李忠這才放了手,李團圓此時早已沒了平日裏的活力,一張圓滾滾的小臉更是嘔吐不止而顯得煞白。
太醫仔細診了李團圓的脈,看了看李團圓的舌苔,心下頓時有了主意,“将軍莫急,這只是輕微的中毒現象,讓孩子全吐幹淨,反而對孩子好,臣再開兩副藥,讓他喝下靜養應該就無大礙。”
太醫剛說完,李團圓“嘔”地一聲,又開始吐了起來,李忠只能蹲下來請拍着孫子的後背,不放心地将孫子交給了夫人,由夫人帶着去後宮休息。
見此情形,太醫只能立刻開出藥方,令公公交給正在藥方值班的太醫,再将煎好的藥端過來。
宣帝也記挂着席間的情形,立刻招來太醫詢問:“這孩子可有事?”
“回皇上的話,現在已無大礙,看上去只是輕微的食物中毒。”太醫回答道。
“放肆!”宣帝突然大怒,“這聿懷樓的廚師竟然第一次入宮就做生出如此事情,令無辜孩童受罪。”
衆人聽到宣帝震怒,還未經歷過官場風雨的進士立刻跪倒一片,但坐着的人其中最為緊張的當屬昱王和昱王妃。
昱王立刻上前跪在宣帝面前:“父皇,這裏面定有蹊跷,菜上桌之前都已經過銀針檢驗,不妨細細調查一番,再做定論。”
可是此時,孫子李團圓的不斷嘔吐的小身軀的樣子浮現在李忠面前,一時被憤怒蒙蔽了全部的理智,立刻跪上前去:“臣要求嚴懲聿懷樓一衆廚師,包括膳食處所有人。”
氣氛在這一瞬間被凍住了,宣帝看着跪在下面的兩人各執一言,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