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下
殷家兄弟兩個的朋友來了很多,總算是把前院站滿了,不至于院子裏顯得冷清。這個時代辦事的時候越是人丁興旺,越是能顯示出家族氣象來。
殷祺陪着自己的同僚們在前院正房說話,這些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都是新貴。聊的內容也是榮國府那裏擺了多少桌,去了多少客人。
聽說榮國府那邊的場面不算他們家族史上最隆重的,但是也不算排場低了。
這些新貴們都議論紛紛,聽說和賈家交好的四王八公要麽嫡出的子弟親自去,要麽派得力的旁支子弟參加,門下依附的官員也紛紛上門讨一杯喜酒。加上他們寧榮二府在京城的時間久了,族人不少,沾親帶故拖家帶口的來參加婚宴的人更多。
至于四王八公的當家人只有賈珍一個人去參加婚禮也說的過去,畢竟榮國府和寧國府同屬一脈,兩家關系特別近。
特別是賈瑭屬于不襲爵的孩子,他的家族地位還沒法驚動各個家族的家主,再加上賈瑭娶的媳婦又是皇帝那邊的人,和他們不屬于同一個陣營。所以種種原因導致雲芳和賈瑭的婚禮屬于熱鬧卻不隆重。
身在官場,很多事兒都要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今日在殷家,皇帝身邊的親近臣子都來了,但是太上皇的老臣們來的不多。
新舊交鋒仍然是非常激烈,新皇身邊的人因為年輕,非常主動。而太上皇的人确實圓滑,喜歡避重就輕。殷祺他們這群人就比較在乎這個場合,想要和老臣們過一過招,他們如今鬥志昂揚。
而殷叡的同窗們和賈瑭也認識,大家哪怕是不認識的也是聽說過的,行事更單純一些,都在大門口那裏等着讨喜錢。這群是真的來參加婚禮的,也是最快樂的一群人,什麽都不考慮,只要參加婚禮輕松一天就行了。
一群人堵在門口,有人說:“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讓賈瑭多掏點銀子才行。”
“還要讓他多做詩。”
“我聽說賈瑭在做詩這一向平平,別到時候弄得下不來臺了,臉上不好看。”
“你放心,我跟你們說,這些公子哥成親的時候,家裏面都會提前給他們準備好催妝詩,只要能背得下來,到時候不會下不來臺的。”
……
就在這一群人叽叽喳喳說話的時候有人跑了過來,“各位各位,新郎帶人已經來了,到巷子口了。”
整個大門口瞬間熱鬧了起來,早就有賈家的人提前跑到巷子口和大門前開始點燃鞭炮。殷家這裏的賓客和主人聽見鞭炮聲,都知道娶親的隊伍已經來了。
Advertisement
一群人擠到門口看新郎官,還有很多随着娶親隊伍跑來的孩子和看客,把整條巷子堵的嚴嚴實實。迎親隊伍往外一把把撒着喜錢,引來衆人一次又一次的争奪。
門口那些同學把門擋着了,堵着賈瑭要讓他做詩。
幸好來之前賈瑭提前有準備,并且下功夫苦苦背了幾十首詩,就是為了應付現在這個場合的。大家都是讀書人,都能看得出來賈瑭這是讓人代勞,畢竟這些詩看起來是一團錦簇,但是實際上有點兒不太應和這個場合。好在大家都不是故意找事,讓賈瑭背了十幾首詩之後,又在對方承諾請幾次酒,這事算是過去了,讓開路讓娶親的隊伍進入了殷家。
和上次送聘禮一樣,女人們是直接到了後院,男人們留在前院進行各種儀式。
留在前院少不了要先拜見一下殷家以前的親戚。如果沒有和姑父他們家鬧翻的話,這個時候賈瑭這個新姑爺就應該先拜見一下老姑爺。随後再拜見雲芳的舅舅。把這些貴親拜見完了之後再拜見殷家的人。
可是雲芳他們家沒有這麽多親戚,也只有舅舅一家,舅舅一架更是特意早早的來擺下了一桌,這也是唯一的一桌認親酒席。
舅舅家這一桌酒席上除了舅舅之外,還帶了幾個表哥表弟,賈瑭聽着雲芳舅舅的囑咐,是一些要好好過日子的話,舅舅絮絮叨叨的囑咐了一堆,又讓賈瑭多包涵體諒一點雲芳,說這個孩子從小就苦。
很多話都是殷殷囑咐,十分動情,雲芳這個舅舅為人不錯。出身并非是大富大貴之家,家裏面僅僅夠溫飽而已,據說當初雲芳他們家過得艱難的時候,這位舅舅幫了不少忙。更是看着雲芳他們兄妹一塊長大的,所以這個時候說到動情之處難受的掉下了幾滴淚。
賈瑭趕快保證自己會好好的對待媳婦兒,和舅舅喝了一杯之後又敬了幾位表兄弟。
這幾杯酒喝完算是認識了一門親戚。接下來本來該姨媽家,可是姨媽家在外地,所以這門親戚暫時不能拜見。
實在是家裏人口簡單,所以賈瑭接下來就是拜見了爺爺和岳父以及兩位大舅子。又被囑咐了一通,随後前院的事就算是結束了。
後院雲芳這裏已經收拾好了,榮國府這邊派出來的女人把雲芳的小院子站得滿滿的,就等着雲芳出發了。
這次仍然是李纨和王熙鳳過來接親。在前面流程還沒結束的時候,這些結親的女眷還不能進入閨房,都在外邊等着。
李纨和王熙鳳都打扮的比較隆重,并且身邊都帶了不少丫鬟婆子,她們兩個此時坐在一處,共用一個火盆。
李纨說:“瞧着殷家的親戚不多。”
王熙鳳知道一點兒底細:“他們家老太爺以前是個逃荒的孤兒,早些年跟在咱們老國公的帳下一起出征。後來大小得了一個官兒,又聽說沒過多久就犯事兒了被押解到京城。多虧咱們家老國公惦記着當初出生入死的情誼,拉了人家一把。
只是他們家這位老太爺一身是傷,再想出來當官是不能了,也是咱們家老國公推了親家老爺一把,
在衙門裏給他找了一個差事,這家裏才算是有了進項。前幾年國公爺去世之後就不來往了,沒想到現在居然有這樣的緣分。
這老太爺沒什麽親戚,他們家這位老太太也沒什麽親戚,是當初跟着他們家老太爺從邊關一路被押解受苦回來的。聽說因為一路吃的苦頭太多,把一個好好的哥兒夭折了,要不然是兩個兒子呢,這也是為什麽親家老爺行二。這老太太也是個苦命的人,到最後三個孩子只活下來親家老爺一個。所以親戚算來算去,也只有親家太太娘家那邊的了。”
李纨點點頭,嘴裏嘆口氣:“這也怪不容易的,真沒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事兒讓我看到了,他們以前門庭衰落,轉眼就起來了”。
耳朵邊全是鞭炮聲和衆人說話的歡笑聲,王熙鳳手裏抱着暖爐,打扮的富貴逼人,頭上的釵還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她聽了李纨的話,點點頭:“所以啊,富貴榮華皆前定,這是命裏帶來的,該來的時候就來了,誰也奪不走拿不去。”
這個時候外面忽然喊了起來:“姑爺來了。”
這邊李纨和王熙鳳趕快站起來。連帶着榮國府其他的女眷以及丫鬟婆子都動起來。
賈瑭身邊圍着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婦人,帶着新郎和新娘的兄弟一路進來。大家彙聚到一起到了閨房前面,香草出來攔着門,她也不說話,對着賈瑭把手伸了出來。
這是要賞銀呢,于是王熙鳳趕快讓婆子把荷包遞過去。嘴裏說着各種吉祥話。
但是香草看了看,還是不讓路。這是嫌棄給的太少了!
榮國府的婆子接着給她遞荷包,滿院子都是王熙鳳清脆的聲音“......好丫頭,差不多夠了。你主子等着家去呢!”
香草也跟着笑起來,看了看荷包,轉身進去了。
一群人随着賈瑭進門,賈瑭趕快整理衣服,彎腰作揖:“三奶奶,該走了。”
頭上蓋着蓋頭的雲芳端坐着紋絲不動,旁邊李纨和王熙鳳一起上前扶起她,“三奶奶,我們來接你了,走走走,家去吧。”
門外殷叡等着背雲芳出嫁,雲芳被扶着到了門口,榮國府的一個本家嫂子立即端着紅封過來,這是辛苦殷叡的紅包。殷叡對賈瑭說:“不要你的辛苦銀子,我把我妹妹背上轎子。不過走之前我給你看個東西。”
說完香草的弟弟捧着一塊洗的幹幹淨淨的方塊板磚過來,殷叡拿着板磚在賈瑭跟前比劃了兩下,“看見了嗎?這是我特意為你準備的,質優價廉,存貨量大,一塊不夠還有十塊,絕對保你滿意。”
賈瑭看着幾斤的板磚被殷叡輕松的托在手掌上,心想落腦袋上我就沒命了。于是趕快請殷叡背人:“辛苦兄長了,回頭我要是對不起我媳婦了,你再拿出來吓唬我。”
“可不是吓唬你,真給你準備的。”
是是是,我知道了,趕快把我媳婦背上轎子吧!
殷叡這才把板磚收了,彎腰讓妹妹趴在自己背上,先背着妹妹去拜別爺爺奶奶,後來背着妹妹送上轎子。
直到晃晃悠悠的轎子離開了殷家,街道上再次想起鞭炮聲,雲芳悄悄的掀開蓋頭,把轎子的側邊簾子掀開一點,被跟着的香草發現了,她趕快擦看四周,對着雲芳擠眉弄眼讓她把簾子放下。
雲芳立即放下簾子,但是從剛才的那一瞬間,她從小小的縫隙裏看到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