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子正未至,郁容就出了門,在約定好的地方,跟老裏長的侄子碰頭,聽從他的建議并由其引路,決定走水路進城。
出了村,穿過官道,又往北步行近兩刻鐘,就有一個渡口。
渡口泊了幾只船,比起農家自用的木船要大上幾倍。
郁容看中了一艘烏篷船。老裏長的侄子以極為伶俐的口才,用十分優惠的價格,與船老大談妥了一天的船租。
——從青簾到雁洲,乃至去更遠的城池,船是當地人首選的交通及運輸工具。比起牛車,用人力搖漿的船行速度,要慢上一些,不過由于水路直通雁洲碼頭,陸路卻繞了道,最後耗費的時間基本上相差無幾。
起航,出發。
新安府水系密布,幾大繁華的城池都建立在江河之畔,水上交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雁洲是其中的典型。其之所以是西、南、北往京城滄平的必經之地,進而成為連通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最重要的緣由就是定古河的存在。
定古河繞過了半個雁洲城,源起西北,向東南流去,直入滄平的河口,最終彙進旻國第一大內陸河乾江的幹流……天南地北的客商,途徑這裏,休整小憩後,随着定古河的水路,趕赴京城。
時日久了,雁洲就從初始只有水雁落足的小洲頭,變成了一個熱鬧的小鎮,轉而又化作一座城池,因其繁華,又毗鄰京城,漸漸傳出了“小雁京”之名。
青簾通往雁洲的河流,是定古河的支流之一。直接以方位命其名,稱為“南河”。
南河兩岸風色秀麗,四時之景各有不同,盡皆可觀。
但再好看的景色,深更半夜也是難以欣賞得到的。
水面夜風大,帶着凜意。
郁容立于船首,澹薄的衣衫有些保不住暖了,風迎頭吹來,讓他不自覺地打了個冷戰。
“進去裏面坐呀,小郁大夫,晚夜裏水上冷得很,可別凍着了。”老裏長的侄子熱切地招呼着,順手撩起了烏篷的簾子。
Advertisement
郁容沒推拒其好意,道了句謝,先一步進了艙內,轉頭看向還在外面的人:“林三哥也快請進吧?”
“哎,馬上就來!”
“林三哥”應了聲,揚頭沖在烏篷船尾搖漿的船家喊話:“劃快些啊,我們要趕鬼市子。”
雁洲的“鬼市子”一旬才有一次,三更起、五更散。縱是水路更近,時間也很趕。
行船經驗豐富的船家,仍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他與兩名水手輪流劃槳,保證舟船全速行進,四更天準能到達雁洲碼頭。
這是“林三哥”告訴郁容的。
郁容倒不十分在意是否趕得及,雖然對神神秘秘的“鬼市子”有一定的好奇,卻并不強求,能趕得上、見識一下自然挺好,錯過了也沒大要緊——否則只要他提前一晚進城,就不必擔心來不來得及的問題了——十天一回的“鬼市子”,總歸有機會見識到的。
這樣想着,郁容也不會打斷“林三哥”的聊興,聽他眉飛色舞地說着“鬼市子”的見聞,神态十分專注,不時地點頭附和着,間或穿插一些不甚了解的問題。
倒真開了一些眼界,讓他停留在表層的對旻國民情風俗的認知,稍加變得深刻了些許。
不得不說,這“林三哥”不僅能說會道,眼界挺廣,看樣子還掌握了一些信息渠道,本人對方方面面的或多或少懂得一點,商業嗅覺相當敏感,挺适合做生意。
“林三哥”知道了郁容的想法,顯得挺高興的,直說他在牙行做活,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自己做生意。只不過一開始年齡太小,對行商又一竅不通,才托了關系進牙行當了學徒。
現在的年齡其實也不大,剛滿十九,乳名為“林”,在家行三,因而比他小兩歲的郁容才會喊“林三哥”。
當然,與現代不同,十九歲的林三哥,無論在家人或者外人看來,都該是能當家的漢子了。
事實也是如此。現而今還在牙行做活兒的林三哥,已不再僅僅是個小跑腿兒了,而是能獨立理事、官方許可的牙儈了。
提到牙儈、牙人,他們可只是買賣人口的“人牙子”。實際上,旻國的律法已廢止了人口的買賣,若被查到有私自買賣人口行為的,必然得吃好一通刑罰的。
于是,除了一些獲罪被貶的賤籍外,有權或有錢的人家想找人服侍,一般會通過牙儈雇傭些人力。可不能說這些人是奴仆,小厮、女使都只是“合同工”——至少,在明文規定上是這樣的,至于私底下或者暗中情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牙儈也不光是給雇工的雙方牽線搭橋的。
商人做生意,總有些不便的時候,這個時候牙儈出現了。牙儈就是中間人,更形象地說,應是買賣經紀人——這個“買賣”是涵蓋了一切可定義的“買賣”。
随着旻國的經濟日益繁華,大批人投入牙儈事業。官營與民間的“牙行”俨然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産業鏈。
對郁容來說,結識林三哥的時機太巧了。
哪怕對方不是老裏長的侄子,只要遇上了,他也會試探着與其接觸一番,若是其人品可信,又有一定的能力,與其建立穩定的聯系就十分可行了。
畢竟,他有副職業“行商”在身,縱使副業的任務要求不太苛刻,但既然選定了職業,甚至關聯到系統商城的交易情況,理當好好經營一番,如此才不至于浪費系統這一有力的“金手指”。
可他到底是個大夫,不提自己有沒有做生意的天賦,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系統商城裏的交易必須由本人操作,這個沒辦法,好在現實裏“行商”,并非每一筆交易都必須由本人親自完成的。
這時就可以考慮,找個“經紀人”了。
作為一名醫者,對“行商”的構想免不了與醫藥行業有關。
由于時代因素,這裏的醫戶可不像現代那樣細分專業什麽的。而系統對主職業的升級要求又設定地相當嚴苛,本非藥劑專業的郁容,現在是“全面發展”,通過對系統給的藥典的深入學習,對制藥制劑很有一些深刻體悟。
決定了要“賣藥”,只待新家建好,就付諸實踐。讓人的擔憂是,這個時代沒條件規模化地生産藥劑,就算利用系統,頂多搞個私人作坊……畢竟系統提供的很多東西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
有問題,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尚且連個窩都沒有的郁容,心裏安穩得很,一點兒也不着急——事情總得一件件地做,反正系統任務又跑不了,日子長得很,按部就班來吧。
“……在鬼市子買東西一定要仔細,裏面有許多假貨。”林三哥還在說鬼市子的事,“尤其是一個叫程三兒的,小郁大夫得留心,他可是做假的行家。”
郁容不解:“官府不管嗎?”
林三哥笑了:“要是官府能管得着,還叫什麽鬼市子。牛鬼蛇神,裝神弄鬼,所以才叫鬼市子。”
“不是因為‘半夜而合、雞鳴則散’,神出鬼沒的,才被稱為‘鬼市子’嗎?”
“小郁大夫曉不曉得什麽是‘活見鬼’?”
大半夜的,風吹得簾子呼啦啦地響,用作照明的燈籠也被刮得搖搖擺擺的。光線昏晦,忽明忽暗的,平添一種鬼魅的氣氛。
郁容感覺後背有些冷飕飕的:“難不成真有人活見鬼了?”
——他不怕鬼,真的。
“蘭花變野草,金銀成銅鐵,上等的絲綢轉眼成了裱紙,可不就活見鬼了嗎!”
郁容恍然,就是買東西遇到了騙局嘛,說什麽活見鬼,怪滲人的。
“鬼市子上最容易遇到‘活見鬼’。”
“可還是有很多人會趕鬼市子吧?”
林三哥點頭道:“鬼市子上有不少好東西,就是考眼力,眼力好的搞不好就能‘撿漏’。”
“原來如此……”郁容了然,轉而又問,“鬼市子裏都有什麽好東西?”
“什麽都有。”
郁容有些疑慮:“這麽厲害……那那些好東西都是從哪兒來的?”
林三哥笑而不答。郁容先是奇怪,緩了一拍,陡然明了對方意味深長的表情下隐藏着的是什麽信息。
——所以,“好東西”的來源是有問題的吧?具體是什麽問題……不言而喻。
郁容有些發窘:跟這個時代的“同齡人”相比,他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在兩人交談時,船行了一個多時辰,漸漸逼近目的地。
隔着好一段的距離,郁容隐約聽得到岸上的喧嘩。
可以想象,雁洲有多熱鬧。
旻朝與許多封建王朝又一個大不同之處在于,取消了宵禁制度。像雁洲這樣的交通樞紐城市,人口流動性大,一些食宿商家,還有什麽青樓妓館的,夜裏生意不停,人來人往特熱鬧,漸漸就傳出了“不夜城”的聲名。
“快到停靠船的地方了,”林三哥提醒着,“小郁大夫小心些,船靠岸時沖力挺大的,別摔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