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審訊
“陛下要見陳曦。”
“不行,”阿希姆斷然拒絕,“目前尚不知道陳曦和恐怖分子存在何種關聯,對方到底要求她做什麽,不能讓陛下涉險。”
司克特大臣沉吟片刻,被他說服了。
“好吧,我勸勸陛下,”老公爵嘆了口氣,“十分鐘後參議院進行下一輪投票,如果反對派占多數……副首相将接任首相。”
阿希姆和他同時沉默下來,副首相接任首相,也就意味着帝國拒絕向恐怖分子妥協,即使代價是首相的生命。
不得不說,東聯邦激進組織綁架首相這一行動讓整個帝國上層陷入兩難,恐怖分子通過民用有線電視網絡讓民衆同一時間得知事實,參與進來,在皇帝陛下和參議院尚未作出決定之前,民間已經就此吵翻了天。盟書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它的實際價值,并不是失去它聯邦和帝國的盟約就會失效,再幼稚的人也不會做此假設,兩國建約是無數利益交換相互妥協的成果。正因如此,部分民衆和議員都贊成用盟約交換首相,認為這符合帝國憲法的基本精神:生命高于一切。
但另一部分人,包括皇帝陛下都清醒地認識到絕不能妥協,那才是将整個帝國民衆的生命安全當作甜點送到恐怖分子面前。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無論帝國上層如何面對這個兩難選擇,萬一首相遭遇不幸,對民心和凝聚力都将是沉重的打擊。
阿希姆切斷了通訊,思索着擡頭看向陳曦,後者從旁聽開始便一直凝視着他,目光相接,又各自移開。
安德烈安和阿希姆進了旁邊的小房間,過一會兒出來一個,又是一位不認識的皇家衛隊軍官,面無表情地指了指從左到右排第一的女人。
“01號陳曦,進。”
那是個三十五到四十歲左右的職業女性,穿着服貼齊整的套裝,戴一副玳瑁邊眼鏡,很鎮定地點了點頭,按軍官的指示推門而入。
陳曦心中默數,十五分鐘後,那名軍官第二次出來,身後沒有跟着01號。
“02號陳曦,進。”
“03號陳曦,進。”
……
Advertisement
每多一個女人消失在門內,站在陳曦旁邊的小姑娘就抖得愈厲害,也不知道她開了怎麽樣的腦洞,眼神驚恐地瞪着那扇緊閉的房門,仿佛那是什麽噬人怪獸的血盆大口。
那位軍官第十二次出來,依然是面無表情,音調機械地點名。
“012號陳曦——”
“啊!”小姑娘陡然尖叫起來,那名軍官猝不及防,被驚得呆了一呆,陳曦伸手去拉她,小姑娘一把拍開她,抓着自己的頭發持續不斷地尖叫。
“別叫了!”軍官厲聲斥喝,見她沒有反應,大約有些不耐煩,兩大步跨上去拉她,陳曦連阻止都來不及。
小姑娘被他扯住手臂,似乎毫無所覺,那軍官輕而易舉地使力将她拖近,她才像終于驚醒,倏地出手推向他的胸膛。
“小心!”陳曦眼尖,瞄到一抹白光捅進那軍官左胸心髒的位置,急切之下也顧不得看清到底是什麽,和身就向小姑娘撞過去。
兩個女人一上一下交疊着滾倒在地,小姑娘還要掙紮,陳曦左手手肘撞向她的後腦,右手直接卸掉了她右肩關節,待她軟癱在地,扳開她的手掌看,果然手心裏緊攥着一把十公分長的匕首。
她擡頭看那名軍官,事情發生得太快,他顯然接受不了自己疏忽大意之下犯了大錯,愣呆呆地看回來,一只手捂着左胸,指縫裏漸漸滲出血色。
陳曦嘆了口氣,心髒被刺可算是大半只腳已經邁進了天堂,如果匕首沒有□□還好,可以堵住傷口争取搶救時間,現在這種情況只能祈求上帝保佑。
“手繼續按着,別動別出聲,”她走近那名軍官,低聲囑咐,“呼吸放到最慢。”
她越過已經變成蠟像的倒黴軍官,随意敲了下那扇依然緊閉的房門,忽然心頭火起,擡腳就踹。
門在這瞬間向內打開,陳曦踹了個空,腳尖在阿希姆平整的軍服上留下一個淺淺的鞋印,似乎還蹭歪了他的褲線。
他緩慢地低下頭,盯住那個鞋印,眉頭深深地、沉重地皺起來。
這幢不知名的神秘建築物裏各部門配置齊全,阿希姆傳訊以後,僅僅過了一分鐘,五名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匆匆趕到,将那位倒黴軍官和012號陳曦運走。
安德烈安關上門,回來坐到側後方,留阿希姆和陳曦隔着一張金屬桌和鐵網遙遙相對。
陳曦下意識地瞥了他一眼,他坐在一扇半開的窗戶底下,折騰了這些時候,外面天色已經徹底黑下來,又是一個無月無星的夜晚,自然光照不見他臉上的表情。
這間房裏僅有一處光源,是一盞紅得有些刺眼的夜燈,燈臺放置在阿希姆手邊,光柱卻朝向她。
标準的刑訊室,陳曦想着。
她看不清阿希姆在強光背後的臉,也不想看清,低垂着眼睑,盡量減輕強光對眼角膜和瞳孔的刺激。
“姓名。”
“陳曦。”
“年齡。”
“二十七歲。”
……
阿希姆不緊不慢地問了幾個例行的問題,陳曦幾乎是閉着眼睛回答,他微微停了停,雙手指尖相抵,習慣性地彈了彈。
“你認識綁架首相的恐怖分子或是相關組織成員?”
“不認識。”
“你在何種情況下遇見過他?”
“沒見過。”
“他為什麽指名要你?”
“不知道。”
連續否認并沒有打亂阿希姆提問的節奏,鐵網那頭傳來“簌簌”聲,他以閱讀的姿态平靜地翻過一頁白紙,對着另一頁白紙語調毫無起伏地繼續。
“綁架首相的恐怖分子一共有幾人?”
“不知道。”
“你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為他們提供了服務?”
“從來沒有。”
“你曾經以任何方式收取過任何東聯邦激進組織付予的酬勞或者金錢資助?”
“從來沒有。”
……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套着問題,相似的、類似的、近似的、相反的,阿希姆語速看似平均,實則愈來愈快,陳曦不假思索地回複,一問一答之間卡得恰到好處,精準得就像剛剛重新較準以後按節拍行走的秒針。
那年輕男人給出的期限是二十四小時,陳曦猶有餘暇想,首相還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