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鬼木》(一)
溫家村位于水鄉澤地,氣候溫潤,四季溫和,連人也都是溫溫吞吞的。村裏人靠着平陽湖,一邊灌溉水田,一邊結網捕魚,日子過得倒也是滋潤。可村裏人卻知道,這看似平靜的生活,實則暗含風險。
平陽湖平日裏風平浪靜,可偶爾也會發起飙來,平白從湖心卷起巨大的漩渦,吞噬掉在湖中捕魚的船只。漩渦的出現毫無征兆,有時是起風的季節,有時卻是晴空萬裏的日子,讓溫家村的村民防不勝防。
老人口口相傳着一個秘聞,說是當年有股叛軍駐紮在平陽縣,朝廷久攻不破,率軍的宦官怕聖上責罰,便将平陽上游河水的支流全部截斷,主流的水無處分流,一口氣全往下游奔騰而去,将平陽的低窪地帶,也就是叛軍駐紮的地區全部淹沒。叛軍周邊還沒來得及搬離的百姓也一并遭受這滅頂之災,從此世上再沒有平陽縣,卻多了一片平陽湖。
老人還說,這湖心底下埋着的叛軍戰魂和無辜百姓的冤魂,便是這吃人漩渦的元兇。不知道有多少村民會相信這些神神鬼鬼的傳言,但這吃人的漩渦确實給村裏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村東頭有幾間低矮的茅草屋,那兒本來住着一對敦實良善的夫婦,兩人恩愛有加,還生了一個水靈靈,清秀可愛的孩子。可這孩子卻有個天生的缺陷,他是個小瞎子。夫妻兩個并沒有嫌棄孩子的殘缺,但都十分擔憂失明的孩子在生活上會有很多不便,他們百般求醫問藥,甚至嘗試了無數的偏方,可依舊是治不好孩子的眼疾。
雖然自小失明,從沒見過外頭色彩斑斓的景色,可孩子總是挂着溫柔和煦的笑容,這也要夫妻兩人寬慰不少,鑒于此,他們便給孩子取名為溫煦。溫煦雖有着失明的天生缺憾,在其他方面卻是極為優秀,他聰慧過人,聽力和嗅覺更是比常人靈敏許多。若是有客人來訪,通過腳步聲溫煦就能準确地判斷出來者是何人,每每用一口軟糯的童聲喊得客人心都暖化了,對這個失明的可憐孩子更是疼愛幾分。
偶然間,夫妻從鄰居那裏聽來一個治眼疾的偏方,說是将平陽湖心的淡水珍珠磨成粉,和着槐花釀制出的蜜汁調成膏狀,敷在孩子的眼睛上,待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就能讓溫煦恢複光明。夫妻倆讨論了一番,見這方子即使不一定見效,卻總是沒害處的,便決定到平陽湖的湖心去捕撈珍珠貝。
夫妻倆挑選了一個萬裏無雲,平靜無波的日子,登上漁船往湖心航去。溫煦在家莫名覺得心中不安,用雙手小心地探着路,摸着走到了屋門口,他也不敢走遠,怕摔了跤出了事反倒讓父母憂心,只好慢慢地摸到了門口的大槐樹,靠着樹幹焦急地等待着父母歸來。
正值槐花盛放的季節,清幽的槐花香沁入心脾,稍稍撫慰了溫煦焦慮的心情。許是日日沾染了花朵的幽香,溫煦覺得連手中觸摸着的槐樹幹也有一股雅致的清香。溫煦站得累了,便坐下來靠在槐樹上眯着眼小憩,沒一會兒,在舒心的清香裏便沉入了夢鄉。
再睜開眼,眼前依舊是無盡的黑暗,溫煦仔細地聽着周圍的鳥鳴,來判斷現在的時辰,辨別了一會兒,溫煦斷定現在已經天黑了,倦鳥早已歸巢,天際一片寂靜。溫煦開始慌了,爹娘從不在晚上行船,村裏人都說夜色中的平陽湖十分危險,爹娘也都會趕在天黑前收網回家。
正當溫煦惶惶不安時,不遠處響起一串急促的腳步聲,這腳步聲非常陌生,溫煦似乎從沒聽到過。腳步聲漸近,在溫煦身前停住了,溫煦隐約間還聽到了水滴從身前這人身上滴落的聲音。身前的人猶豫了一會兒,緩緩開了口,這是一道年輕而沉穩的嗓音,他的嗓音很舒服,可他說出的話卻讓溫煦心頭一涼:“溫煦,你的爹娘……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