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梁這日,新屋子那裏一早就圍了大人小孩,周煜前一日就聽沈村長講了大概流程,這時候他知道除了吃的,還得準備米餅和花生之類,上梁的時候會撒給村裏的小孩子,讨個吉利。
房梁上也綁了紅綢布,等吉時到了,就開始放炮仗,然後就會有匠人将房梁擡上去安置好,之後就能蓋瓦了。
新房子這邊有沈大伯指揮着,米餅和花生早就送了上去,供桌也都擺好,上面是一個豬頭、一刀豬肉,還有一個豬尾,一罐子糖,一盤子花生。
周煜是吉時要到的時候才去的,到的時候剛好準時,他一到,就被帶到了供桌前,他是新房子的主人,第一柱香得由主人來上,本來也應該有沈青溪的,但是這邊的風俗是有了身子的人不能上的,也就作罷!
在炮仗聲中,上香祭神後,就可以上梁了,将綁了紅布的主梁擡上屋頂安置好,便是剩下的拋梁,這是十分熱鬧的,匠人一邊米餅,一邊對着祝福詞,下面的大人孩子也跟着說,一時間熱鬧非凡。
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匠人師傅的事情了,釘橼,蓋瓦,加起來也就用了七日不到。
然後砌圍牆、打井、鋪地、抹白,又用了近一月,整個房子修建完畢,差不多用了兩個月,光工錢就去用去了不止三十兩,夥食花去近十兩的樣子。
“秀才郎,你這屋子真亮堂。”葛匠人看着眼前的房子,心裏感嘆,真是不錯,就是價錢也花費得多,他估計少不得一百五十兩。
“都是葛匠人你們手藝好!”
“哈哈,就別謙虛了,秀才郎什麽時候的暖鍋飯,到時候我們也來湊湊熱鬧!”
“四月十二,是這月最好的日子了!錯過了今日,就得等下月!”
“今天四月初八,那不是沒兩天了?”
“嗯!”
回到沈劉氏家裏,沈青溪正躺在躺椅上曬太陽。沈青溪對出去湊熱鬧十分有興趣,但是沈劉氏不肯,說是人多,怕沖撞了,他只能恹恹的等在院子裏。
看見周煜回來,也沒有多高興,随意的說了一句,“回來了,上梁上好了?”
周煜把給沈青溪帶回來的米餅和花生遞給他,“這米餅我搶到的,你嘗嘗味道不錯的,新房子不用擔心,剩下的就是匠人們忙活。”說着,就把視線放到了沈青溪的肚子上,這可是他看見的第一個懷孕的男人。
Advertisement
沈青溪注意到了他的視線,瞪了他一眼,“看啥呢?”
他的肚子已經三個月近四個月,經開始微微隆起,只是衣服穿着,外人看不出來罷了。
對于他一個大男人居然懷孕就要生崽兒,以前沒有顯懷他還沒有什麽感覺,但是顯懷後,他表示真的接受不能。
周煜已經能接受這小媳婦越來越炸毛的性子了,還挺有趣的的,他默默收回視線,“沒看啥?”
沈青溪不理他,繼續啃米餅,這種事兒他會信嗎?都是越描越黑的。
兩口子沒呆一會兒,沈劉氏也回來了,“新房子那裏真熱鬧,可惜溪哥兒有了身子,不能去瞧瞧熱鬧。”
“沒事,以後天天住的,想怎麽看就怎麽看。”
“阿婿說的有道理,不過你這房子修得着實大了點,我數了數,光房間就七間了,廚房一間,柴房一間,還有一件雜物房,聽說還有個房間專門用來洗澡和當茅房的,是不是?”
沈青溪一聽,“娘,不對啊,是不是差個牛棚啊?”
“牛棚我打算移到圍牆邊,等把圍牆建好了就蓋不遲。”
“阿婿這主意好,我看你圈出來的圍牆了,這院子挺大,到時候在旁邊修個小棚子,養上個幾只母雞,但是家裏就不缺雞蛋吃了。”
“再養兩只大鵝,還能看家呢。”
周煜就看着母子兩個在哪裏讨論着,也不插話,想着等房子蓋好了他就得考慮怎麽考進臨山書院的事情了。
周煜上輩子報讀的就是師範,又是文科生,雖然是有點底子,但是末世十年,周煜為了生計,早就丢的差不多了,再說了,古代都是文言文、詩詞歌賦的天下,考試也大多是策論,他還真的需要好好學習。
所幸現在才三月十二,距離中秋還有五個月,他的時間還算是充裕。
暖鍋飯的慣例就是請村裏人,周煜也得親戚,葛匠人帶倆徒弟過來周煜一點也沒有驚訝,倒是連吳家兄弟也來了,讓他吃了一驚。
“吳家大哥,你們怎麽來了?快屋裏請。”
“聽說周秀才今日的暖鍋飯,就帶了一點薄禮上門。”說着就把擔子朝屋裏挑!
“那就多謝吳家大哥了。”
到了裏面,是有人專門記禮單的,吳家大哥的禮一露出來,周圍就是一片熱鬧,“一筐白米,一筐肉。”
“好家夥,這禮不輕了,每個一兩銀子下不了。”
“村長,這可把你給比下去啊!”
“……”
說真的,這禮若是在縣裏面也算不得什麽,但是在這小河村還沒有這樣的,一般這種暖鍋飯也就鄉裏鄉親的走一遭,随意帶點什麽,一籃子菜或者十幾個雞蛋,大方點的就給幾十個銅板或者一斤兩斤肉,之前沈村長就給捉了兩只雞還送了一鬥面,這算是好的了,但是跟這麽一比,就差了些。
沈村長也不惱,“送多少是人家吳家當家的心意,我們送多少也是個意思,大家說是不是?”
“村長說的是理。”
周煜把人送到了葛匠人這一桌,葛匠人帶了倆徒弟來,加上吳家兄弟四人,是七個人,他走去喊了沈村長的大兒來,他這人慣會來事兒,恰好能跟葛匠人他們談得來。
吳家兄弟過後,就沒有人來了,看看天,已經差不多到了十一點,周煜去了廚房,讓他們準備炒菜。
炒菜是是小河村本村的一個大叔,專門給這種大事炒菜的,聽沈村長說手藝不錯。
師傅定的是每桌八個菜,四葷四素,這是常規的标準了,不過這時候哪裏能買得到素菜,就只有山上的野菜,周煜就給定葷菜六個,又催生了豆芽,買了兩板豆腐,又給加了個骨頭湯,湊成了九個菜。
除了紅燒肉要早就炖好了,其他的都得現炒,周煜去的時候,廚房已經開炒了。
“周秀才,你這廚房夠大,還好用,有四個竈臺,能炒菜,還能炖湯,方便。”
“還有這窗也夠大,透光也好,等我家要修新房子的時候,廚房我也這麽弄。”炒菜師傅,一邊颠鍋子,一邊跟周煜說話。
“好啊,這竈砌着也不難,到時候我給你說怎麽砌。”
“還是周秀才大方。”
“這又不值當什麽,那大叔你忙,我去外面看着點。”
等周煜走了,那大廚還跟燒火的村裏人感概,“周秀才也真是舍得,一頭豬都給做了菜,光紅燒肉都給炖了一大缸子,真是能打打牙祭了。”
沈姜氏帶着幾個要好的女人還有婆婆給廚房幫忙燒火切菜,聽見這話,就接到,“可不是,上個月他見着匠人幸苦,還在郭獵戶家買了頭野豬,都收拾了給炖了吃了。”
大廚咂咂嘴,“這事兒我聽說過,還以為是胡說的,沒想到是真的。”
“這事兒還能有假?”
“這可不得了,這房子周秀才可花了大價錢了,之前人才來的時候狼狽成什麽樣子?誰知道還有這麽厚的身家。”說話人就是沈姜氏一個玩的好的婦人,她語氣酸酸的。
“該得青溪享福,我可是聽說了周秀才還打算往上考,要是真考個功名出來,可不就是官家夫人了?”
“嘿嘿,就借幾位吉言了哈!”沈姜氏一臉笑模樣,顯然是極為高興這話。
“我說,蓮花你高興這麽早做啥?自以為這麽容易就能考中的嗎?大河村的那誰誰,不也是十□□就中了秀才,這都過去二十年了,不照樣是個秀才。”
“你個烏鴉嘴呢!我看周秀才是有成全的,他呀打算再努力個幾年,再去考,根基紮實了,肯定能中。”
“要說周秀才怎麽要考上去呢!怎麽不在村裏開個學堂,我們娃子也能有書讀了。”
“上菜了!”大廚師傅一聲喊,婦人們停止了閑談,紛紛去端菜上桌。
“上菜了!”
“快,周秀才快把酒拿出來給倒上。”
周煜進了雜物間,翻出兩個50斤裝的大缸,裏面都是酒。這年代酒也算是個稀罕物,最便宜的那都是黃酒,一斤就得30個錢,要貴一點50個錢。最貴的那種周煜買不起,就給買了50錢的,也都是那種黃酒,酒味不怎樣,喝起來甚至帶點澀。但是,村裏人卻喝的很高興,就是以前不怎麽喝酒的,也會倒上半碗。那些愛酒的甚至能喝上個兩碗,要不是家裏黃臉婆在桌子底下踩兩腳,怕不是還得喝上三碗。
周煜抹抹冷汗,深怕就酒水買少了,所幸到了最後,還剩下小半缸,能有十多斤。
一共準備了三十五桌,桌子凳子碗筷都是跟村民借的,古時候都是如此,有什麽喜事,家裏桌子板凳什麽不夠,就去別的人家借,等走的時候再讓帶回去,有剩的菜,若有主人家不要,問問哪些人家想要的,就可以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