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溫黎和夏弘光等五人很快就到了清臨縣。但到了目的地之後,出現了一個問題,夏弘光居然不知道自己爺爺的住址!在衆人滿臉驚訝的神情下,夏弘光搔了搔頭,跑到前面的路人邊,拉住一個大叔問路去了。溫黎隐隐約約聽到“城隍廟”三個字。
倒是小青在二青耳朵邊說悄悄話:“這個夏公子,怎麽有點不靠譜的樣子。”二青鄭重地點了點頭。
待夏弘光回來,朋友朱邪送了兩個白眼給他。夏弘光倒是不生氣,臉上還帶着笑:“走吧,我問清楚了。”
太陽落了山,光線暗了下來,夏弘光才帶着衆人到了地方。溫黎仔細打量眼前的建築,紅牆泥瓦,看起來是個什麽廟宇,不經意間一擡頭,被那牌匾上的字鎮在當場:你來了麽。
“少爺,怎麽了?”小青見他呆愣,順着他的眼光看去,笑彎了腰。
溫黎聽到他的笑聲,反應過來,感嘆道:“只怕只有那坦蕩之人才能應一聲‘我來過了’。”又轉過身去問夏弘光:“夏兄,怎麽帶我們來這城隍廟?”
夏弘光一笑:“看我爺爺啊。”說着,徑直向前走去。
衆人莫名其妙跟了上來。小青道:“夏公子的爺爺,難道是廟祝?”
走到片刻,夏弘光又是一轉,繞到了後門。“扣扣”兩聲敲門,不一會兒,有人開了門。開門的是個老頭,看樣子應該是廟祝。廟祝見了夏弘光,忙道:“少爺,你怎麽來了?”
夏弘光道:“我有點事來找老頭子。”
“啊?”廟祝一愣,“少爺,這個時候,老爺在監考呢。”
“來得正好。”夏弘光一樂,“行了,帶我們進去吧。”
廟祝臉上為難:“這,少爺,這不好吧。”
夏弘光一擺手:“沒事。出事了我負責。”
廟祝見實在沒法,只得讓他進了。夏弘光招手,讓溫黎跟上。朱邪倒是已經毫不猶豫一腳跨了進去。溫黎有些猶豫:“這會不會有些為難……”
夏弘光道:“沒事,快進來吧。他是膽子比鼠小。放心,有我呢。”
Advertisement
這話溫黎不好接,終還是進了門。夏弘光又對那廟祝說道:“前邊帶路。”
這座城隍廟有些大,廟祝帶着衆人穿過幾座殿,才到了目的地。溫黎擡頭去看,面前的建築占地相對其他殿來說有些大,但眼前的門卻相對窄小,門上也沒有名字。
廟祝推開門,請衆人入內。夏弘光一馬當先踏了進去。待溫黎進了內,才明白,原來這竟是後門。面前擺着的是一整扇屏風,只在兩邊留了一個門的空隙。
隐隐約約,溫黎可以看見屏風背面坐了一個人。再遠些,好像擺了些桌子。
這時,廟祝穿過屏風旁邊的空隙,伏在那人的耳邊說了幾句。那人站起身來,朝着這邊走來。
衆人盯着屏風上那人的眼睛,都有些好奇是個什麽樣的人。
那人的步子有些優雅,走得近了,衆人不由得感嘆,好一個儒雅的老翁。老翁五六十歲的樣子,眉眼中顯露出風雅的氣質,讓人一看就覺得此人飽讀詩書。
在這儒雅的氣質中,溫黎又能看到他有一絲威嚴。溫黎當然也見過其他五六十歲的老人,就如那胡老翁,但是眼前的這位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非要說的話,就是這個人雖然長相是五六十歲,但是身體氣質告訴溫黎,他就是一個年輕人。
就在溫黎思考着的時候,夏弘光已經帶着老翁給大家介紹了:“溫兄,小青、二青兄弟,這是我爺爺。”
老翁眉頭顫了顫,很快又藏起了情緒。衆人都沒注意。
夏弘光正待要說什麽,“當當”兩聲敲鑼聲響了起來。老翁告了聲罪,忙跑向了屏風後。
小青低聲問道:“夏公子,你爺爺是做什麽的啊?”
夏弘光正要說話,房子裏有人說了句“開始吧”,聲音有些威嚴,衆人也看到了屏風後老翁站起的身影,猜測必是他所說。
幾人怔愣了一會,夏弘光才悄悄道:“我們去看看吧。”
溫黎搖頭,覺得這樣不太好。小青倒是不在乎這些,想要去看看,可是一看溫黎的表情,也不再說什麽。
倒是二青看了看小青的表情,低聲在溫黎耳朵說了幾句。
溫黎思索了一下,終于還是點點頭。夏弘光只見他從懷中摸出什麽,仔細看去,卻是之前他們在陽信縣遇到的瞳中人。見此,夏弘光有些好奇。就連一直沒什麽存在感的朱邪也看了過來,緊緊盯着兩個小小人。
小丁和糯米感受到一股冷冰冰的目光,不由有些害怕。夏弘光忙去拉了拉朱邪,朱邪這才轉移了視線。
溫黎對兩個瞳中人說了些話,兩個小人點點頭,飛向眼前的屏風,過了片刻,停在屏風頂上。
而溫黎的面前出現了一面像是鏡子一樣的東西,鏡子裏有些畫面。溫黎低聲告訴衆人,這是兩個瞳人眼中的世界。夏弘光當然又是一番驚奇。
衆人去看那畫面,只見是十幾個書生正在考試。小青不由道:“這是考什麽試?”
又過了一會,有人将那些書生的試卷收起來呈交給了老翁。老翁閱起卷來,速度倒是有些快,拿起卷子,有些一看就搖頭,有些看了一半就放下,最後拿在手裏的只剩下一張。老翁道:“誰叫宋文,上臺前來。”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書生站了出來。又聽得老翁道:“永城缺一城隍,你便去吧。”
那宋書生一驚,愣在原地。屏風後的溫黎等人這才明白,這竟然是在選拔城隍。溫黎不由向夏弘光望去,夏弘光面向他正笑得燦爛。
這時聽到一個聲音道:“小人承蒙恩寵,”幾人去看,那宋書生正跪在地上磕頭,帶着哭腔,“……本不敢有推辭。只是,小人的老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無人贍養。還請……待我為老母親奉送到送終後,再來聽從調用。”
老翁沉吟片刻,召來旁邊的差人低聲吩咐了幾句。那差人便退了殿,不知去了哪裏。老翁又對臺下的衆書生道:“稍等片刻。”又讓宋書生坐回位置。老翁拿起一邊的試卷又翻看起來,忽而又在一旁思考什麽。
這片刻實在有些久,宋書生坐在位置上渾身不自在,就在他有些坐不住的時候,剛剛離開的差役回來了,差役附在老翁耳邊說了什麽。
老翁揮退差役,道:“宋文,”宋書生忙站起來,“念你孝心,給你九年假期。九年後再來召你。”停頓片刻,又道:“張鵬池何在?”
張書生站了起來,聽得臺上老翁道:“張生可願代理永城城隍?”張書生略有猶豫,片刻後表示願意。見事情解決,老翁揮退衆人。當下,臺下的書生皆一一退去……
夏弘光有事和老翁交代,便讓朱邪帶着溫黎幾人在廟中轉轉。
天色已晚,廟中已無游人,顯得整個城隍廟有些安靜。
這座城隍廟面積頗大,建築很有特色,長年受香火供奉,游覽起來倒也不無聊。朱邪雖不愛說話,但溫黎旁邊的小青倒也不會讓場面冷下來。
轉過一個拐角,前面忽然有兩個書生,正是那宋、張二人。兩人似乎正在道別。過了片刻,那宋書生就與張生告別,騎着馬飛奔而去。
卻見張生目送宋書生遠去後,徑直直向着溫黎幾人走來。
張生走到幾人面前,先行了個禮,道:“打擾諸位了。可否同游?”
溫黎倒是不介意,其餘人也沒什麽所謂。溫黎雖有些疑惑,到底還是一起游玩起來。
一路走來,溫黎發現這張生性格極好,發現幾人從外地而來,對此地不熟,便主動向衆人介紹起來。衆人好奇他對此地的了解,張生便道:“我本就是清臨縣人,對這城隍廟本就很熟悉。”
又走了一會,張生忽然道:“之前在考場上,溫兄你們就在屏風後吧。”
溫黎一愣,小青剛吐出個“你”字就被二青拉到一邊。朱邪則有些驚奇地看着張生。
張生見溫黎表情,道:“還請溫兄海涵。我這個人比較敏感,之前考試的時候我感覺有什麽在盯着,就看到……那屏風上有兩個小人。”他是本地人,對此地極為熟悉,雖然見了奇異事,倒也不害怕。因此竟全程不動聲色。
張生又言,此時廟中只有他們幾個外人,因此猜測他們與那屏風上的小人有關。待問出這個問題,見了幾人表情,才确定。
溫黎有此佩服他了:“張兄好生厲害。”
張生有些不好意思:“只因我……有事所求。我見溫兄與那屏風上的小人有關,且,能在城隍爺背後的屏風後觀看我等考生,應是有些神異手段,還望溫兄仗義出手。”
溫黎奇道:“什麽事?”看得出,此事定然對他十分重要,不然依他性格,定然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此事說來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