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到古代當書生13
聽到這裏邵宴才知道,原來陶和雅今年也參加會試。
至于其他人,除了同樣參加鄉試的蕭谕和聞人蘊其他人邵宴是一個都不認識,不過其中王景他們幾個世家子邵宴在之前主神給的劇情中倒是提到過。
不過其中也就謝子深作為七皇子的鐵杆支持者,提到的次數多一些,其他的也不過是只露過一兩次面的小配角,或者炮灰罷了。
也正是因為都是不重要的角色,所以劇情中壓根沒有提他們是什麽時候參加科舉的。
讓邵宴沒想到的是,他不過是提前三年而已,居然和這些人趕到一塊來了。
不過也僅此而已,他本來就沒有打算去混朝堂,這些人再怎麽厲害,總不至于礙着他鑽研書畫吧。
只是對于狀元的位置,邵宴現在也沒有那麽大的信心了。
原本他就在書畫方面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根本沒有全身心的投入科舉中,如今又有這麽多世家天驕加入,能拿到第幾名還真不一定。
不過邵宴的要求不高,能考中進士就好。當然,若是能夠拿到一個好名字那就再好不過了。
想到這裏,邵宴覺得他需要盡快擺放杜頤南了。
說到拜訪杜頤南就不得不提一下官學中教邵宴書畫的荀、李而二位夫子了,他們和杜頤南有些交情,其中李夫子更和其是同窗,關系很是不錯。
在邵宴去官學和衆位夫子辭行時,兩位夫子又一次鄭重的跟他确認了一番,知道他是真的無心官場後,兩位夫子給他寫了推薦信,讓他進京後去擺放杜頤南。
邵宴雖說早就有意擺如杜頤南門下,可他還真心沒有什麽門路,能做的也就是到了京城後,多參加幾個文會,多出幾幅作品,以求能夠引起杜家這位書畫大家的注意而已。
如今有了兩位夫子的推薦信,一切就容易多了。他只要提前送上拜帖,然後找個日子去拜見就行。
當下,邵宴也不在茶樓浪費時間,直接回了小院,午飯後讓邵義套上馬車直接去了杜家。
杜家是老牌世家,地位超然,家裏奴仆也很有教養,見邵宴穿着普通,也沒有絲毫看不起的意思。
Advertisement
在聽到他報上兩位夫子的名字,并且送上他們的親筆書信後,更是被迎進了偏廳等候。
邵宴運氣好,本來打算送上拜帖書信後,等杜頤南有時間再來拜訪的,沒想到的是今天杜頤南恰好有空,直接讓人将邵宴帶到了他的書房中。
杜家果然不愧是世家,這院子修的是清雅之至,邵宴跟着一個小厮走了好幾分鐘,最後穿過一道垂花回廊,這才到了杜頤南的書房。
說是書房,這根本就是個獨立的院子,穿過院子,杜頤南已經在書房裏等這裏。
“見過杜大家。”見到杜頤南,邵宴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禮道。
“先坐吧。”杜頤南此時正在看着邵宴送來的兩位夫子的書信,讓邵宴坐下後,又吩咐了身邊的小厮給他上了茶。
“我去年就聽過你的名聲,前段時間還挺和雅提起過,說你中了解元,想來以你的水平,中進士進入朝堂并沒有什麽問題。只是剛剛看了兩位好友的來信,說你無心官場,反而醉心于書畫?”看完信杜頤南上下打量了邵宴一番,忽然開口問道。
“學生自幼喜愛書畫,只是早年家裏貧困,父母為了供我讀書花費了太多的心力,所以無法全心學習。如今家裏有了墨坊,我也考中了舉人,可以安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邵宴不卑不亢的說道。
“聽聞那留香墨便是你家墨坊所出?”杜頤南問道。
“是,留香墨配方是學生自家裏長輩傳下來的書籍中所得。”邵宴說着,将懷裏捧着的裝着頂級留香墨的木盒遞給一旁的小厮道:“這是我制的頂級留香墨。”
雖說今天只是來送信和拜帖的,但邵宴還是待了幾塊他親手做的留香墨來,沒想到真的排向用場了。
那小厮先是看了杜頤南一眼,見他沒有反對的意思,便立即将木盒端到了他面前。
杜頤南打開木盒,立即有香味撲鼻而來,那是淡淡的畫像,而且還不止一種。就見那扁平的木盒內,整整齊齊的擺放着四塊精致的留香墨。
這四塊留香墨的正面分別畫着蘭花、荷花、菊花以及梅花,這不僅僅代表着四種花,同樣代表着四季。
伸手拿起代表着荷花的那塊留香墨輕嗅了一下,一股淡淡的荷香立即将其他的香味都覆蓋。
随意的将手裏的墨反過來瞟了一眼,杜頤南的手立即停了下來。就見這墨的背面刻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好句!好字!”反複品味了一番,杜頤南忍不住贊嘆出聲。
不僅僅是那詩句,同樣那自成一家的字也讓他很是欣賞。
“這是你寫的?”不等邵宴開口,杜頤南便追問道。
“是學生獻醜了。”邵宴颔首道。
“難怪荀夫子如此盛贊,你這字的确不凡,随差了點火候,卻自成一家,邵宴你在書法方面的确是天資絕佳,難怪要醉心于此!”只是看了這幾個字,杜頤南對邵宴的好感立即翻了個倍,忍不住贊嘆道。
“杜大家擡舉我了,在您面前我怎敢稱自成一家。”邵宴連忙道。
他可是清楚自己的水平,雖說他的字比絕大多數的人都要好得多,但在杜頤南這個名聲響徹整個昭朝的書畫大家面前,還稚嫩的很。
“我說的是實情,你不用謙虛。”杜頤南擺了擺手,然後繼續翻看着其他的留香墨。
就見每一塊墨的背後都可這一句與正面的花草所對應的詩句,而且句句都堪稱經典,傳出去必然會被競相傳頌。
不過杜頤南卻從來沒有聽過,顯然這些詩句都從來麽有傳出去過。
想到這裏,杜頤南看邵宴的眼神又添了幾分滿意之色。
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本應正是年輕氣盛,追求聲名的時候。而邵宴雖有幾首不凡的詩詞傳出,卻都是在院試、鄉試所作。
而邵宴本人更是聲稱不擅長詩詞,只是有幾分急智,臨場發揮較好而已。
以前對于這樣的話,杜頤南有幾分信的,可今天見了這幾句詩詞,他哪裏還不知道,眼前這個少年分明的文采非凡,在詩詞上的造詣完全不比書畫上的差,只是他不慕名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