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有匪君子24
094
城陽長公主生病了。
鹹亨四年, 發生了許多的事情。
雍王李賢納妃了, 雍王妃房氏有了身孕。聖人的禦用畫師、大唐的首席宰相閻立本, 也于這一年去世。
而城陽長公主在鹹亨四年的初冬, 偶感風寒,病了之後便一直不見好。
聖人李治親自去長公主府看望阿妹, 還派了尚藥局的大夫去公主府為城陽長公主用藥。
可城陽長公主的病仍舊是沒什麽起色。
在宮中陪兩位表兄讀書的薛紹,一得閑就出宮回公主府服侍母親用藥, 可城陽長公主的病情總是反反複複的。
前幾天薛紹去找李沄的時候,李沄向小表兄問起城陽姑姑身體如今怎樣了。小公主皺着眉頭, 跟薛紹表兄說:“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 我在宮裏生病了, 臨川姑姑也生病了,城陽姑姑的病也一直不見好。下次去護國寺拜菩薩的時候, 要多捐點香火錢,唔, 再不行出資給護國寺修個菩薩金身也行。”
于是,薛紹一聽到李顯說妙空大師的事情,便想到了要去護國寺拜菩薩吃齋飯。
武攸暨坐在旁邊靜靜地喝着茶,一雙漆黑的眸子望向薛紹。
薛紹:“太平常說,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我的阿娘自從中秋之後, 身體便不太好,大夫也換了兩個, 都說不上是什麽緣由。”
少年郎說着, 便有些頭疼地掐了掐眉心, 輕嘆道:“神佛之事,誰也說不準。去拜菩薩,其實不過也是買個心安罷了。”
武攸暨站了起來,拍了拍薛紹的肩膀,“放心,長公主一定會很快痊愈。”
薛紹想到公主府中的母親,心頭一片愁雲慘淡,“但願如此。”
***
李顯等人要去護國寺,李沄和周蘭若也要跟着一起去。
出宮前一天,李沄去長生殿找父親,說她去過護國寺之後,想去長公主府看望城陽姑姑。
李治聽着女兒的話,一雙眸子含着笑意看向她,“你又要去護國寺,又要去公主府,時間來得及嗎?萬一宮門要關閉了,你還沒回宮怎麽辦?”
李沄彎着大眼睛,“如果宮門要關閉了,我還沒回宮,我可以在公主府過夜,城陽姑姑一定會高興。”
李治取笑道:“敢情太平早就想好了要在公主府過夜。”
李沄并不否認,她嘻嘻笑着跟父親說道:“那有什麽關系呢?從前骊山腳下的百草園還沒建好的時候,太平就常去城陽姑姑的梨花苑小住。她的公主府,太平也是住過的。公主府的幾位表兄人都很好,每次太平去,他們都會送我許多好玩的小物件。”
“城陽姑姑自從中秋之後,身體一直不好,阿耶也不能時時去看她。太平去看城陽姑姑,也替您一起看她,這不好嗎?”小公主一邊說一邊掰着手指頭,“剛好太平看一天,阿耶看一天,不多不少,剛好兩天。”
李治忍俊不禁,逗她,“太平怎麽不替你的阿娘也看一天?”
李沄笑了起來,“那阿耶和阿娘可得要謝謝太平。”
李治伸手刮了刮她的鼻梁,“這還要謝謝太平?那你還是別出宮了。”
“不行,不行。”李沄抱着父親的胳膊耍賴,“我要出宮,我要去護國寺,還要去公主府看城陽姑姑。”
李治看着女兒撒嬌耍賴的模樣,朗聲笑了起來。
随她去了。
小公主和她的城陽姑姑走得近,李治是樂見的。
李沄得了父親的允諾,笑眯眯地往丹陽閣走。
翌日,小公主和永安縣主兩人變成了李家五郎和周家六郎,跟着幾位兄長出宮去護國寺了。
自從蘇子喬離開了羽林軍之後,護送小公主出門的羽林軍小分隊隊長換了好幾波,如今護送小公主出門的是周季童。
周季童,周四郎,臨川長公主的第四子,周蘭若的四兄。
小公主出宮了,已經嫁給吏部尚書的華陽夫人庫狄氏卻進宮了。
庫狄氏是武則天一手培養出來的心腹,深得武則天的信任。每逢初一十五,華陽夫人都會進宮拜見皇後殿下,陪皇後殿下說話解悶什麽的。今天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華陽夫人卻入宮了,這倒是少見。
庫狄氏正在清寧宮的東暖閣跟武則天說話。
武則天坐在靠窗的榻上,身後靠着大迎枕。庫狄氏跪坐在武則天的身旁,動作十分熟練地幫皇後殿下按壓着頸肩。
庫狄氏聽見皇後殿下笑嘆着說道:“前些天的時候,我與楊侍郎唠嗑的時候,與他說想要召回武家的子侄。後來也不知怎的,太平便跑到了清寧宮的書閣找我,她看到了案桌上武家的族譜,便問我是否想要把武家的子侄召回長安。”
東暖閣裏的侍女都已被皇後殿下屏退,只留了一個碧華在裏面侍奉茶水。
庫狄氏聽着皇後殿下的話,便笑着說道:“母女連心,公主從小便與皇後殿下心有靈犀,能猜到您的心思也是正常。”
武則天靠着身後的迎枕,語氣有些慵懶地笑問:“庫狄覺得,太平當真是因為與母親心有靈犀,才會猜到此事嗎?”
庫狄氏一怔,“那皇後殿下的意思是……”
楊侍郎是東宮太子妃的父親楊思儉,自從楊玉秀入主東宮之後,楊思儉的仕途便一片平坦。他有今天,離不開武則天當初的慧眼識珠,更離不開如今聖人李治和皇太子李弘對他的信任。
武則天笑道:“太子妃是個親近娘家的人。”
庫狄氏聞言,不由得抿嘴一笑,她明白武則天的意思。
尋常女子,若是不親近婆家,那定然是親近娘家。
身為後宮女子,娘家便是她們的脊梁骨,那定然是要親近娘家的。
皇後殿下若是娘家能讓她依仗,那定然也是會親近的,只是可惜皇後殿下的娘家不僅不能為她撐腰,還要往她心中添堵,她幹脆眼不見心不煩,将娘家之人盡數貶出長安。
楊玉秀的娘家就是武則天母親的娘家。
楊氏本就是高門望族。
楊玉秀親近娘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則天倒也不反感楊玉秀親近娘家,武家的人指望不上,她自然就只能指望母親的娘家人了。
她若是沒指望楊家人能為她所用,當初又為何要選楊玉秀入主東宮?
如今楊玉秀入宮了,楊家就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地位。
楊思儉既能為皇後殿下所用,也能為聖人和皇太子所用。這幾個人之中,他總不能哪邊都不靠。
而剛才皇後殿下輕飄飄的一句話,卻也讓庫狄氏聽出了幾個意思——
皇後殿下跟楊思儉地嘀咕着要把武家的子侄召回長安。
楊思儉将此事告訴了太子妃楊玉秀。
而楊玉秀或許是在閑聊的事情又将此事告訴了小公主李沄。
以上幾個意思,層層遞進。
楊思儉是不是因為不樂意武家人回來,所以才會去跟太子妃嘀咕的?他是不是想要借太子李弘,阻止皇後殿下召回武家的子侄?
太子妃得知此事後,為何要将此事告訴小公主?
雖然皇後殿下如今已經打消了要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長安的念頭,但心中的疑慮卻并未褪去。
朝堂之上,深宮之中,步步驚心。
若不能小心謹慎,便會為他日埋下禍患。
庫狄氏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笑着跟武則天說道:“庫狄記得公主尚未滿四歲時,第一次出宮,是奴陪着她一同到了骊山腳下的梨花苑。那是奴和公主第一次見到太子妃,太子妃那時不過十三、四歲,容貌清麗絕倫,性情端莊溫婉。皇後殿下還記得嗎?那時賀蘭小娘子也在梨花苑中。”
武則天冷笑,“怎麽不記得?”
賀蘭那個小妮子入宮不成,便對她懷恨在心。
當初長姐與母親去世,楊思儉受她所托,到國公府幫着賀蘭敏之處理國公府的庶務。那時賀蘭氏驟然失去了外祖母和母親,賀蘭敏之與楊思儉說擔心賀蘭氏傷痛過度,希望楊玉秀多去國公府陪伴阿妹。
楊思儉欣然同意,便時常帶着女兒到國公府去。、
誰知後來楊玉秀被選為太子妃之後,賀蘭敏之與賀蘭氏二人包藏禍心,想要壞了楊玉秀的名節。
幸虧那時李沄淘氣,要蘇子喬半夜三更爬牆進賀蘭氏的屋子裝鬼,才撞破了賀蘭氏兄妹的奸計。
庫狄氏望着武則天的臉色,溫和笑道:“奴至今還記得太子妃得知賀蘭小娘子想要害她時的神色。太子妃是個溫順純良的年輕娘子,在家中時聽從父親的安排,如今入主東宮了,每日到清寧宮晨昏定省,風雨不改。她對周國公和公主是發自內心的愛護。”
武則天望向庫狄氏。
庫狄氏迎着皇後殿下的目光,笑着說道:“皇後殿下與楊侍郎說過要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長安之後,楊侍郎心中大概也惦念着周國公。畢竟,周國公到長安之後,便是楊侍郎幫扶着,人心肉長,周國公性情聰穎讨人喜歡,楊侍郎和太子妃待他總與旁人有些不同。大概是怕武家的那些郎君們回來長安後,會欺負年齡尚小的周國公吧?”
武則天心中的疑慮稍退。
庫狄氏又說:“皇後殿下本是太子妃的表親姑姑,如今她入主東宮,您與她便是親上加親。日後若是太子殿下有什麽事情令她委屈了,能為她主持公道之人,除了皇後殿下還能有誰呢?她親近娘家,不也是親近皇後殿下麽?”
皇後殿下也是楊家的人。
如果不是皇後殿下念着自己母親的娘家族親,楊玉秀縱然是國色天香,性情好得能被人誇到天上去,也入不了東宮啊。
***
李沄出宮,自然是不知道進宮的庫狄氏和母親說了什麽。
如今已經八歲多的小公主和永安縣主出宮都是小郎君的裝扮,既然是小郎君,出宮當然也就不愛待在馬車裏。
李沄騎着父親給她的白雪,驚鴻還站在白雪的背上,跟着小公主一起出宮。
周季童騎着高頭大馬,但是已經靠近護國寺,幾人的坐騎都不能疾馳,周季童牽着白雪的缰繩,回頭看着站在白雪背上的驚鴻,笑着說道:“我時常聽永安說起驚鴻,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看到它呢。”
李沄坐在馬背上,看着站姿十分神氣的驚鴻,也笑了。
“是麽?反正季童表兄都在宮裏,等哪天四兄要敲羯鼓的時候,讓他喊你去承乾殿。驚鴻會踩着鼓點搖頭晃腦,很可愛。”
“我聽說過的。”周季童微笑,“其實驚鴻小時候,我也喂過它的。”
李沄有些驚訝,“真的麽?我怎麽從來沒聽季童表兄說過?”
周季童呵呵地笑,“那時我已經在宮裏了,平日在宮裏當值,我住的屋子跟子喬的屋子相鄰。驚鴻小時候,天一亮就要嘎嘎亂叫,那時我晚上當值,翌日還要被它吵得不得安寧,真想剃光它的毛。”
站在白雪背上的驚鴻似乎是聽懂了什麽,一雙懵逼的眼睛瞪向周季童。
李沄伸手,輕輕撫摸着驚鴻背上光滑的羽毛。
想起從前的時候,周季童嘴角忍不住微微揚起,“那時候我以為是子喬這個家夥非要養的,差點因為驚鴻跟他幹架。可蘇子喬這家夥,一點都不客氣,他有時候當值,便将驚鴻扔給我看着,那時宮裏還有野貓出沒,他還威脅我說若是驚鴻少了一根羽毛,便要找我算賬。”
李沄從周季童嘴裏聽着關于蘇子喬從前的事情,倒也感興趣。她啊了一聲,然後好奇問道:“那季童表兄是被威脅了,還是奮起跟子喬決鬥了啊?”
旁邊的周蘭若咯咯笑,“肯定是被威脅了啊。狹路相逢勇者勝,四兄的功夫雖然厲害,可子喬的更厲害!”
周季童沒好氣地看了自家阿妹一眼,“是是是,什麽事情就你知道得最清楚。”
周蘭若哈哈大笑。
李沄也沒忍住笑意,想起蘇子喬,小公主又不免多說了一句,“我已經兩年多沒見過子喬了。”
周季童笑道:“很快就能見到了,今年過年子喬要從西域回長安述職。”
李沄聞言,眼中一亮,“是麽?我怎麽沒聽說?”
“大概是因為西域軍務繁忙吧。我昨日見到了蘇奉禦,他說聖人賜給子喬的府邸已經建好,他打算抓緊時間整理一下,好讓子喬回來後便正式遷進去。唔……我還聽說蘇奉禦和裴尚書為子喬定下了一門親事,未免夜長夢多,蘇奉禦打算趁子喬回長安述職的這段時間,抓緊時間按照六禮提親迎親。”
李沄瞪大了眼睛,随即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怎麽感覺蘇子喬成親的事情,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子喬再不成親,他的阿兄急得都快哭給他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