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有匪君子10
080
中秋節的晚上, 李沄帶着周蘭若和幾位兄長在清寧宮用過了家宴,就吵着父親陪她一起到太液湖去放花燈。
李治對女兒千依百順, 不過是放花燈這麽簡單的一個願望,自然是陪着。
自從春天到東都洛陽的時候, 李沄愛上了劍器舞, 天天跑去找父親一起練劍之後, 李治就養成了習慣, 經常陪着李沄練劍,有時候李沄不能去長生殿, 他就自己在長生殿裏比劃。
初始時不覺得有什麽,堅持了一兩個月之後,竟覺得頭疾沒那麽容易犯了。
而且有的事情一旦 養成習慣,停了一兩天,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于是, 練劍也成了李治每天必須要進行的運動。
李沄有時候看着父親那颀長的身影在劍光中游走,心想父親要是每天都能繞着太液湖跑半個時辰那就更好了。
但那也只限于想一想,這年頭沒人會跑步。
要是她真的那樣做, 父親大概會覺得她太胡鬧了。
父親每天練劍,就很好。
李治陪着女兒在太液湖放花燈, 李沄問父親給三兄的茶園好了沒有,她想去玩。
李治手裏拿着一盞荷花樣式的花燈, 點着了給李沄, 有些不解地問小女兒:“為何非要去三兄的茶園呢?三兄的茶園就在梨花苑的隔壁, 太平要是真想去玩, 骊山上有地方,骊山下也有城陽姑姑的梨花苑。”
“那不一樣。”李沄道,“城陽姑姑的梨花苑太平去過了,挺好玩的。但是三兄說他的茶園是為太平種的,等以後茶樹種好了,就送許多好茶葉給太平。還有妙空大師從其他地方帶回來了好多新奇的香料和種子,太平想看看那都是什麽新鮮玩意兒。阿耶,能從司農寺撥幾個人去茶園幫忙嗎?”
小公主一邊說,一邊将花燈給了槿落。
所謂放花燈,就是小公主和聖人站在湖邊,看着侍女和宦官将花燈放進太液湖裏。但是太液湖的水也不怎麽動,花燈就是這樣浮在上面,等到燈都燃盡了,還得把燈撈起來。
Advertisement
李治聽着李沄的話,想了想,伸手刮了刮她的鼻梁,笑道:“那個地方早就已經劃好了。太平若是真想去看看,等你的太子阿兄納妃後,就可以去。唔,太平可以幫三兄想個名字。”
李沄聽父親那麽一說,頓時眉開眼笑。
但是太子阿兄的納妃大典是在九月份,如今是中秋,等楊玉秀入主東宮還有一個月呢。她記得紅薯的種植季節好像是有春末的時候,還有初秋的時候。她想去護國寺看看妙空大師有沒有把那些所謂有毒的大種子種出苗子來。
李沄又委婉地跟父親說,既然暫時不能去三兄的茶園,那她可不可以去護國寺?
李治哭笑不得。
小公主跟父親振振有詞,說子喬還沒西域的時候,父親頭疾總是頻繁發作,她去護國寺許下心願,希望菩薩能保佑父親的頭疾快些好。如今父親頭疾好了,她得去還願。
李沄仰頭望着父親,臉上梨渦清淺,甜笑道:“阿耶,跟菩薩許下心願,要是願望成真,就得去還願,感謝菩薩保佑。”
李治俯首看着女兒,如今女兒已經六歲。
六歲的小公主,已經出落得十分好看,她的長相看着既像父親又像母親,都挑了兩人好的地方長,十分得天獨厚。但人人都說她的眼睛,其實像極了父親,一旦心中覺得歡喜時,那眼裏就像是住了無數的星星似的。
李治想起自己年幼之時,母親還在世,他也曾有過這樣的笑容。
王百川曾無意跟他念叨——
奴記得聖人年幼之時,只要遇見了真正歡喜之事,那眼睛便亮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如今的太平公主,便像極了年幼時的聖人。
李治伸手摸了摸女兒的腦袋,跟她說:“既然太平想去護國寺,那就去吧。”
李沄将父親的手拉下,高興說道:“阿耶真是太好了!”
——并不是灌迷湯。
而是在小公主的心中,父親确實是太好太好了。
中秋之後,在皇太子李弘納妃之前,小公主李沄,再度變身小五郎君,帶着她形影不離的小夥伴小六郎君到了護國寺。
小五郎君要去護國寺,平時不太頻繁到護國寺的薛紹和李旦也一起去了。
妙空大師住的地方,在護國寺後山的一個別院。別院在一個竹林之中,李沄等人穿過竹林小道,到了妙空大師的地方。
妙空大師的別院是個別致地方,用竹籬笆圍起來的院子中并無花卉,裏面種了許多植物,在東面還架了一個葡萄架,葡萄樹葉爬了滿架,穿着玄色僧衣的年輕和尚正在葡萄架下的案桌上,不知道在寫些什麽東西。
妙空大師見到了幾個小郎君,先是一怔,随即站了起來,迎了出去。
“幾位小郎君,小僧有禮了。”
李顯嘻嘻笑着跟妙空大師說道:“妙空師兄不必拘禮,都是自家人,哈哈,都是自家人。上次妙空師兄給了我一個有毒的大種子,被小五和小六發現了,說從未見過這樣大的種子,想來看看那樣的大種子種出來的東西是怎樣的。”
妙空大師:“……”
其實不能怪李顯跟妙空大師說都是自家人,因為周王李顯,是玄奘大師生前收的唯一俗家弟子。
李顯自從知道了妙空大師會種茶樹,會種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之後,就對他佩服到不行。私下也不掩飾自己的身份了,師兄長師兄短地喊着。
妙空大師被周王李顯這個現世寶弄得很是無語,但也無可奈何,只好随他。
既然知道了李顯的身份,那再裝作不知道小五和小六到底是什麽人,那也不可能。
妙空大師雙手合十,朝李沄和周蘭若一拜。
李沄也跟着雙手合十,還了一個禮,“小五在家裏看到了三兄帶回去的大種子,十分好奇那個大種子種出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麽樣,大師,能給我看看嗎?”
妙空大師微微一笑,随即往竹籬笆圍起來的院子中一指,笑道:“小郎君請看,那便是小僧從嶺南之地帶回來的大種子種出來的。”
李沄看過去,只見在院子中的一角,有一小塊地上長出來了一些翠綠色的嫩葉子,那是藤蔓狀的,因為種出來的時日尚短,才短短的一截,并不長。
幾個小郎君聽妙空大師說那是有毒的大種子種出來的,一窩蜂地跑過去看。
李沄也走了過去,心中又驚又喜。
只見小公主蹲在那地上,白嫩地如同蔥根的手指微顫着想要觸碰那些翠綠色的嫩葉。
這些嫩葉子,跟她從前看過的紅薯葉并無區別,紅薯不僅果實能吃,葉子也可以摘了當菜。
要是遇上了饑荒之年,這個紅薯能救活許多人。
就在小公主心情激動地想要觸碰那紅薯葉的時候,忽然一只手捉住了她的手腕。
“小五,別碰!”
李沄愣住,轉頭,只見蹲在她身邊的是薛紹。
薛紹眉頭微蹙着,一只手捉着她的手腕,神情凝重地說道:“三表兄不是說了,大種子有毒嗎?你別亂碰。”
妙空大師聞言,笑道:“薛小郎君放心,大種子有毒沒毒,其實小僧也不清楚。但是這葉子,定然是沒有毒性的。這些日子小僧在此澆水除草,若是有毒,小僧早便一命嗚呼了。”
薛紹:“……”
小郎君稍有窘迫之色,站了起來,跟妙空大師解釋道:“小五在家中是最小的,生性活潑好奇心又重,某擔心她有時不知輕重。”
“薛紹表兄是為了小五好,小五都知道。”小公主今天心情頗好,她朝薛紹小表兄露出了一個甜笑,轉而又去跟妙空大師唠嗑,“沒想到大師竟然真的把這東西種出來了。這些葉子,大師嘗過是什麽味兒嗎?”
妙空大師一怔,随即搖頭,“這些大種子來得珍貴,數量又少,種出來之後小僧尚未嘗過是什麽味兒。等長好了,倒是可以嘗一嘗。”
李顯聽得眉頭直皺,湊過頭來,“不是說大種子有毒嗎?怎麽如今又說大種子珍貴,等長好了可以嘗一嘗?”
李沄也是一愣。
卻見妙空大師雙手合十,念叨了一句不可說不可說。
在場的幾位小郎君頓時會意,哈哈大笑起來。
倒不是大種子有毒,是妙空大師看到周王李顯這個熊孩子,怕他見到了那大種子能吃,要是味道還不錯,搞不好能把大種子都吃完,才會诳他說大種子有毒。
李顯也是愣了半晌,看到在場幾位弟弟和妹妹哈哈大笑,也會過意來。
周王一臉受傷地捧着小心肝。
雖然妙空大師是落發受戒的,而他是個六根不淨的俗家弟子,可好歹師兄弟一場,妙空大師未免太不給面子了。
李沄在中秋之後,去了一趟護國寺,很快就到了皇太子李弘納妃的日子。
楊玉秀是武則天親自為李弘挑選的太子妃,雖說納妃大典一波三折,但到這年九月,納妃大典終于順利舉行。
皇太子納妃,舉國同慶。
聖人李治大赦岐州囚犯,賜酺三日。
也是這年冬天,在護國寺長出來的紅薯收獲了好幾個大籮筐。
李沄和李顯幾個天天往護國寺跑的熊孩子琢磨着,明年開春的時候,就将收獲的紅薯種在骊山的茶園裏。因為紅薯是蔓藤植物,到時候長出來苗子,就可以讓司農寺的人摘了蔓藤斜插在土裏,然後就又能長出許多的紅薯來。
要是能在茶園裏種植得順利,就可以讓父親在整個大唐範圍推廣。
而遠在西域的蘇子喬,忽然在年關将至的時候,收到了來自長安的信件和一個小包裹。
信件是小公主寫的,小包裹也是小公主讓信使帶給他的。
蘇子喬将小包裹一打開,只見幾個紫紅色的、圓滾滾的玩意兒從包裹裏滾了出來。
蘇子喬:“……”
這又是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