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帝王的愧意
禦書房內點着龍涎香。
明德帝靠在軟榻上看着工部尚書遞上來的奏折,心情一好忍不住哈哈笑了兩聲。
盡忠悄悄上前倒了一杯茶,遞到明德帝面前,“龔尚書奏折上寫了什麽,讓陛下這般高興?”
明德帝這會就缺一個能跟他分享喜悅的人,從小就随他一起長大的盡忠自然最是懂他心思。
果然,盡忠話音剛落,明德帝抿了一口茶,“是推廣農具一事,龔信奏折上說那農具堪稱民之利器一點都不誇張,他根據各地郡縣的回傳,統計了一下,明年整個大雍新開荒出來的土地可達十萬畝,盡忠你想想,這能給國庫添多少銀子啊?”
想到這,明德帝一陣身心舒暢。
這些年他雖然因為身體原因精力愈發不濟漸漸放權于幾個兒子,但國事不可能絲毫不過問,自然知道這幾年大雍都在走下坡路。
無奈幾個兒子能力也屬平庸,有時候也實在有心無力得很。
但這回,他聽到的卻是确确實實的好消息。
連他都沒能想到,不過是幾種農具而已,就能給大雍百姓帶來這般大的好處。
每天翻翻這本奏折,看看那些萬民書,他都感覺自己精神頭更好了。
“皇恩浩蕩,”盡忠朝明德帝深施一禮,“百姓之福,大雍之福,皆是因為陛下的英明決策。”
“行了行了,”明德帝不耐煩地擺擺手,笑罵道,“你個馬屁精!”
盡忠一臉真誠,“奴才是句句肺腑之言。”
靜默片刻,明德帝突然擡頭看向禦書房大門的方向,“朕記得,當初負責督辦此事的,是朕的第九子,叫,叫什麽來着?”
“陛下,九皇子名諱胥。”
Advertisement
“宗胥!”明德帝低語一聲,垂下眼皮,心情難得有些複雜。
這宮裏,生下來的孩子不少,但活下來的卻不多。
從老大到老七,要麽是中宮所出,要麽親娘是寵妃。
唯獨這個小九,從小在冷宮長大,竟然也順利活到了能臨朝聽政的年紀。
且這第一樁差事,辦得連他都驚豔。
而他這個做父皇的,連這孩子的名字都不曾記住。
明德帝的心裏難得感覺到了一絲愧疚。
“小九此次立了大功,宣。”
臨近正午,禦書房的大門轟然洞開。
正在書案前寫聖旨的明德帝擡頭,看向門口方向。
光順着禦書房的大門照進來,有些刺眼,明德帝微微眯眼,看向背光而來的身影。
少年身材有些纖瘦,便愈發顯得高挑。
直到越走越近,直到看清楚了那道背着光的面容,明德帝瞳孔一點點放大,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兒臣見過父皇。”
明德帝跟被施了定身術一般一動不動。
時間一點點過去,禦書房的氣氛也愈發沉凝。
盡忠大着膽子,“陛下?陛下?”
“嗯?”明德帝被叫着回過神,定定看着還跪着的宗胥,“起來吧。”
宗胥站起身,擡眸間正好對上明德帝看過來的目光,長睫微顫了顫,垂下頭去,“不知父皇宣兒臣觐見,所謂何事?”
“你······”明德帝在一個‘你’字之後停留的時間有些長,良久,才接着說道,“你的母妃,可是淩水姬?”
淩水姬三個字一出,候在一旁的盡忠心頭猛然間一震,也顧不得尊卑,擡頭朝對面的九皇子殿下看過去。
待看到那張能與日月正輝的面容,呼吸猛地一頓。
随後,他便聽得一聲,“是。”
盡忠萬年不變的笑面險些維持不住。
倒是明德帝已經從震驚中緩和過來,但看着宗胥的臉,思緒仍舊有些悵惘。
那個二十年前風華絕代的女子,如今猛然一回想,依舊能在記憶中找出她的一颦一笑。
“她······”
“母妃在兒臣三歲那年,因風寒病逝。”
殿內又是一陣寂靜無聲。
良久,明德帝慨然長嘆一聲,再看向面前的小兒子時,眼底多了一絲愧意,“這些年,委屈你了。”又想到宣他來的因由,“推廣農具之事,你做得很好。跟父皇說說,你想要什麽賞賜?”
宗胥把明德帝眼底那一閃而逝的愧意看在眼裏,心底諷刺一笑,躬身道:“兒臣沒想過要什麽賞賜。奉公職守,為百姓着想,是兒臣分內之事。”
“好,好一個奉公職守,為百姓着想,說得好,不愧是朕的兒子。”明德帝大笑一聲,眼中多了幾分贊許之色,見宗胥離得自己遠了些,笑着招招手,“來,走近些,讓父皇好好看看。”
宗胥依言走近幾步。
盡忠候在一邊,此刻也忍不住偷偷擡頭打量了好幾眼。
同時心底偷偷贊嘆了一聲:這位九皇子,容貌之盛,比之二十年前的那位水姬娘娘,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當年那位便是讓陛下一見鐘情,現在這位九皇子,既繼承了水姬娘娘的容貌,本人又有能力,這下該是一步登天了。
“好好好,不愧是水姬的孩子,一表人才。”明德帝對自己的相貌很有自知之明,小兒子長這般模樣,自然不是繼承了他的,“跟父皇說說,推廣農具一事,皇兒是如何做的?”
“是,父皇。”
宗胥挑着說了一些,啓料明德帝大概是被其他幾個兒子的平庸本事給無奈地狠了,越聽越是盡興。
宗胥只好接着說下去。
“陛下,”眼看着父子倆越說越是眼看着不到頭,盡忠看了眼時辰,只好上前小聲打斷,并提醒一聲,“陛下,午時已到,該用膳了。”
“哦,這麽快?”明德帝擡頭一看牆邊的刻漏,饒是他也沒想到居然過去了這麽長時間,擺擺手,“那就傳膳吧!”
宗胥擡手準備告退,明德帝站起身,直接朝他招招手,“胥兒也過來随父皇一起用膳吧!”
宗胥一愣,忙躬身道,“是,父皇。”
等到用過午膳,宗胥才出了禦書房。
無歡等在走廊裏,見人出來忙迎上去,小臉上滿是擔心,“殿下?”
宗胥拂了拂出來時明德帝握了一下的那條袖子,眼底一片平靜,“無事,走吧。”
禦書房裏。
明德帝看着桌案上剛寫了一半的聖旨,沉思片刻,“盡忠,給朕換一張空白聖旨。”
第二天的早朝上,盡忠直接宣旨:“九皇子聽旨。”
宗胥在旁邊幾道目光的剜視下面無表情地從角落裏走出來,到了大殿正中跪下,“兒臣聽旨。”
“茲,皇九子宗胥,于農具推廣一事,恪盡職守,立有大功,另,子已年滿十五,宜開府,特封皇九子宗胥封號越,特賜越王府一座,賜六百親兵,封地越州。欽此!”
大殿內鴉雀無聲。
只剩最前方,一道清冷華貴的聲音響起,“兒臣領旨,謝父皇隆恩。”
當天下了早朝,皇宮旁的幾座皇子府裏,接連傳出摔碎茶盞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