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重要的人
仙界中人最近有點愁,主要原因是,魔界那邊太強了,又有整整三個上尊,而他們這邊,只有一個。
所以,仙界的各大掌門可謂是焦頭爛額啊,本來吧,當他們聽到墨依跟林染比鬥贏了的消息,可謂是普天同慶啊。
然而,這還沒樂夠呢,刷刷的,人家魔界又來了兩位上尊,而且聽說,這兩位上尊修為還在林染之上。
得嘞,別樂了,趕緊想辦法吧。
你說也奇了怪了,魔界那邊風水很好嗎?竟然出了三個上尊,如果他們到魔界那邊去修煉,會不會也成了上尊?
當然,成不成上尊是不一定的,但化成灰是肯定的。
畢竟,魔界跟仙界素來不和,要是見了面,不吵兩句,不打兩架,你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所以,眼下的形式對仙界非常的不利啊。
“師尊,南山派掌門南方,天山派掌門天離,蓬萊島島主書畫,天機閣閣主彌藥等人在大殿求見。”
墨依喝着茶,眼皮都不帶擡一下的:“不見。”
師尊,你知道嗎?你的任性讓弟子我心累。
流真猶豫了一下,繼續說:“可是,師尊,他們已經等了好幾天了,您如果一個都不見的話,怕是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墨依放下茶,“反正,他們又打不過我,我有什麽好怕的。”
“……”
師尊,我沒想到你是如此霸氣的一個人。
“弟子告退。”流真行禮離開,走到門口時,微微嘆了一口氣。
Advertisement
小溪不知出了什麽事,到現在也沒回來,師尊也不知怎麽的,把小溪給忘了,而且如果她跟師姐提起的話,師尊就會發脾氣,然後,各種懲罰接踵而至。
難不成,是師尊在外面強推小溪,小溪寧死不從,師尊一氣之下心灰意冷,跟小溪斷絕了關系?
以師尊跟小溪的性格來看,這是……很有可能的。
流真又瞄了一下身後喝茶的人,忽然覺得後背一涼,完了,要是被師尊知道她發現了真相,會不會殺人滅口啊?
瞬間,流真覺得自己的小命有點危險,便是加快步伐,飛快地離開了。
墨依看着她消失在視線裏,眉頭一皺,怎麽感覺,這個徒弟,怪怪的呢?
沒想太多,繼續低頭喝茶。
幾天之前,她發現自己睡在凡間的客棧裏
額,衣衫還算整齊。
只是,她似乎不記得自己為什麽在這兒了。
不過她也沒多想,徑直回了無憂派,然而,見到她的兩個徒弟後,她們的第一句話不是問候自己這個師尊,而是問:“師尊,小溪呢?”
小溪,這個名字很耳熟,只是,她好像不認識這個人。
于是她問:“小溪是誰?”
然後,她就看見她的兩個天才徒兒一臉的驚訝,像吃了那啥一樣,尤其是流真,她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師尊,你要不要,去醫藥閣看看?”
這是在說她有病麽?
她眉頭一皺,幽幽的回一句:“需要看看的人,是你。”
“還有,小溪到底是誰?”
大概是對她之前一句話的不滿,流真撇了撇嘴,沒好氣的說:“小溪啊,師尊你要不要猜一猜呢?”
話說,是她之前太仁慈了麽?才使得她變成了這個樣子,目無尊長,以下犯上。
她于是淡定的來了一句:“你要不要去抄抄《落花經》,不多,也就一千來遍的樣子。”
然後,流真就不淡定了,乖巧的說:“小溪是您帶回來的啊,是您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眯了眯眼,果然是太過仁慈了,看來得改變一下教導方式啊。
流羽比流真有眼力見,懂事多了,斜了流真一眼,解釋道:“師尊莫與她計較,她可能只是……出門忘記吃藥了。”
也不顧流真的臉色有多黑,流羽繼續說:“小溪是您幾百年前帶回來的人,一直養在無憂殿,但并非是您的徒兒,不過您對她的好,勝過對徒兒的好。”
額,流羽上仙,你最後那一句,是在埋怨麽?
說好的有眼力見,懂事多了呢?
墨依蹙眉,還是聽不明白:“怎麽會?如果不是我徒弟,她不可能住進無憂殿的。”
兩人這下才明白,師尊,是真的不記得了,而非是在逗她們玩兒。
于是兩人立馬就正經了,陸陸續續的說了很多關于她跟那個叫小溪的事。
只是,她沒有一件記得的,也沒有一件相信的。
資質如此平庸,怎麽可能在短短十七年內修到知仙境中期呢?
更何況,她無緣無故的,為何會收養一個被視為災星的女娃呢,且,資質還是如此平庸的。
那個小溪并非她的弟子,她如何能讓她住進無憂殿呢?腦子進水了麽?
還有,她對那叫小溪的真有如此看中?只因別人罵了她一句,她就去扒光了那個門派所有人的牙,這根本就不想是她會做的事嘛。
而且,哪怕是那個叫小溪的因為南山門派的神龜像醜,就毀了別人的神像,她也沒有追究,反而是包庇縱容了她。
這覺得不可能,她一向是公平公正的人,從來不會包庇別人,更何況是縱容呢?
哪怕就是自家兩位徒兒犯了錯,她也不會心慈手軟的,直接就大義滅親。
所以,綜上的所有結果表明,她的兩位徒兒,腦子有病了,得治啊。
于是,她撂下一句,多吃藥,多休息的話後就走了。
只是,她這兩位徒兒似乎病的不輕,只要是一有空閑的時間,就往她這兒跑,跟她說一說那個叫小溪的事情。
還說什麽,那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不能忘,忘了的話,會後悔一生的。
若是當真重要的話,那有怎麽會忘記呢?
若是忘記了,那便這能說明,那個人,根本不重要。
既然不重要,忘了便是忘了,幹嘛費力去想呢?
閑的沒事幹麽?
于是,她煩了,就把自家兩徒弟都給罰了幾遍,然後,她們就老實了,沒再出什麽幺蛾子了。
果然,最好的教導方式,就是往死裏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