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血染墨香哭亂冢(6)
“其實縱觀古今,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沈長安接過茶飲了幾口,“今日得空便與你多說些吧,你可知如今情勢之下義父為何會主張撤藩?”
見人搖了搖頭,沈長安也只好對着茶杯苦苦笑了笑,道:“太子殿下仁善卻終非帝王之材,且說如今形勢,雍安以武震國,新帝可不是靠什麽仁善便可震住朝臣的,不過我也不希望這天下太早落進了雍王殿下的手中,否則我遲早得被人害死,從我走上這條路的時候我就已經清楚……”
後來的話越說越輕,蘇文不由得出聲問了幾句,沈長安這才對着人笑了笑,接着說道:“強藩在側的險惡環境下柔弱便是致命的缺點,太子殿下有意實行推恩令固然是可行的一策,然卻也實在是下策,且不說各方權貴不會領情,單就義父……推恩令不正給了義父更多的時機?你說實行了推恩令義父又怎麽會怪我?”
“所以公子勸雍王殿下時才說什麽‘敗不過負高氣而志靖難’的?”蘇文恍然,“可這也不會真要雍王殿下去策馬提長、槍吧?”
“自然是不會的。”沈長安又是一陣苦笑,“還有襄王殿下呢。”
“可是公子又怎知國主不會聽從殿下的策論呢?萬一……”蘇文還是有些心驚。
沈長安依舊是苦苦地笑着,“我适才也說過‘成則權傾天下’,阿文你說義父用這樣的犧牲若還是不能将雍王殿下扶上寶座豈不是殿下的無能了?”
蘇文看着眼前的沈長安,心裏也是一陣驚恐——這世上又有誰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翩翩公子,內裏居然是這樣細密的心思……
“再說撤藩之後,勢必會引起雍安大亂,以史為鑒,‘七國之亂’和‘靖難之役’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說簡單些便是開國皇帝開了歷史的倒車,分封諸侯王到各地留下了反叛的禍根,而叛亂都發生在他們孫子輩當皇帝的時候,且叛亂的導、火、索都是皇帝實行‘削藩’政策導致最強大的藩王舉兵造反,而且連謀反之時所打的旗號都非常相似,都是要誅殺朝廷內的奸臣,恢複祖宗之法。可是從規模上來看,‘七國之亂’要甚于‘靖難之役’,但偏偏規模大的被迅速的鎮壓了下去,而規模小的卻在肆虐了四年之後,颠覆了政權。你可知這是為何呢?”沈長安幽幽地望了望遠方,雍康的方向,忽然發現自己說不下去了……
“公子?”蘇文又喚了兩聲,沈長安這才将将回過神來,“今日或許要去拜訪一下襄王殿下了。”
“什麽?”蘇文明顯沒跟上沈長安的思路,天知道公子這是要去害人還是要去幫人呢?
“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沈長安淡淡笑了笑,“無論如何,襄王殿下總是待我最真的一個,那我又怎麽可以讓他平白遭了橫禍呢?縱然不能勸他放下皇屬軍,我也總想為他謀劃些個,權當作人情也好,于我又何嘗不是退路呢?”
明知公子在說笑,蘇文卻是無力反駁——他又怎好點破沈長安這不忍的心思呢?明明是多情的人兒卻偏偏裝作無情,明明不必陷得如此深卻偏偏要将自己置于萬劫不複!可縱然如此又怎樣呢?無論何時,蘇文定然會陪在公子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