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結局(三)
帝後大婚的日子定在八月中旬, 天最熱的時候,也是最近的一個黃道吉日。
眼看日子将近,高覆卻突然心煩意亂起來, 這就導致高忻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一堆瑣事,給老父親當起知心姐姐。
八月初,一場持續三日的大雨解了些暑熱, 房檐下成串的水珠連成了一跟根素白的棉線。高覆在書房中踱步,望着天, 覺得征兆不好,他皺着眉回憶,片刻後低聲道:“當年你姑姑進宮時, 也是這樣的天。”
也是這樣的天,也是這樣的喜悅又沉重的氛圍。
所有人都很開心, 覺得小姐得了天大的造化。
高覆那個時候, 年紀還不大,天真又稚嫩。他滿心希望随帝能看在高家滿門忠烈的份上,善待自己的妹妹, 他亦希望, 在深宮紅牆之內, 那個躲在父母兄長羽翼下長大的姑娘,能照顧好自己。
與他預想的一樣, 随帝沉迷聲色,高貴妃的溫柔小意令他沉迷不已。十多年的相伴, 高貴妃育有一兒一女,大公主鹿晨曦與六皇子鹿邑深得寵愛, 前者随了其母,性子溫柔和善, 後者卻與随帝一樣殘暴荒誕,怎麽教都無所改變。
那個時候,各地頻發禍亂,随帝不管不問,反而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尋歡取樂,他身為國家重臣,日日愁得嘴裏起連串的水泡,然君主不為,他也是有心無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淺顯的道理,真要實踐起來,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啊。
大和搖搖欲墜,風雨飄搖,可笑的是,皇位上坐着的那位,卻聽信讒言,一意孤行揮兵攻打漠北。
那日夜裏,高覆捶胸頓足,及至天明,方才長嘆一聲,備了馬車前往羅府。
過了段時間,前方戰線的噩耗一個接一個傳回京裏,這樣的要緊關頭,高覆卻從外頭接進了一個長着絕美臉蛋的女子,安排好了身份,轉頭孝敬給了随帝。
漠北大軍壓境時,随帝終于從美人鄉中清醒過來,忙活着與群臣商議對策,割城讓地,獻金納貢,一個比一個離譜。
高覆終于死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可憐他善解人意的妹妹,到底錯付了人。
Advertisement
再後來發生的事水到渠成,随帝殘暴,高家與羅家叛國,斬下舊主頭顱,迎漠北王進了皇宮。
萬幸,諸多努力,他好歹算是保住了自己妹妹的性命。
等他趕到皇宮接人的時候,高貴妃氣息奄奄,她身子靠在桌椅上,很是不解地問他為什麽。
為什麽呢?
這一刻,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諸多解釋話語一句都說不出口,面對着嫡親妹妹的質問,高覆只能顫抖着萬般艱難地朝她伸出了手,說,跟哥哥回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然而他們兩人心知肚明,以前的日子,那段美好的青蔥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高貴妃沒有跟着他回高府。
她說:哥哥,我從未想過,會是你。
是啊,誰也想不到,那個信誓旦旦要護妹妹一生的男人,最終會親自設計,毀了她的一生。
高貴妃到死,也沒舍得責怪兄長一句。
書房一靜下來,外邊的雨聲便越發的清晰,像是沉悶的鼓聲,又像是極遠處傳來的蕭聲,明明近在耳畔,卻又聽不真切。
高忻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天氣,确實會令人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來。
父親與姑姑,就如自己和歡歡一樣,但凡還有一線希望與辦法,誰會想傷害至親呢?
他該慶幸,成武帝是個好皇帝,他将來并不會面臨那種艱難的抉擇。
“父親還有機會,将來,送雙雙出嫁。”高忻接着道:“逝者已矣,活下來的人,便不應該拘泥于過往,姑姑在天之靈,也希望看到雙雙安好。”
風疾雨重,高覆無聲颔首,拍了拍高忻的肩,語重心長:“朝堂與後宮一刻也分不開,如今皇上有情,但情意會變,皇後與太子都需要一個有力的娘家撐着。”
高忻面容堅毅,神色淡然,“兒子知道。”@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高家父子間的談話傳到嚴褚耳裏時,男人眼也不擡,坐在黑檀椅上把玩着手裏的兩顆琉璃珠,而後不輕不重地往桌案上一磕,元盛知他心情好,不會同這父子計較,于是将茶續上,道:“照奴才說,高大人太過小心了,皇上對二姑娘是何等的心意,就連奴才都看明白了。”
心裏卻是暗暗咂舌,這高大人初生牛犢不怕虎,什麽話都敢往外說。
後宮雖然人少,也不見皇上寵幸,但未必以後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二姑娘,高家這話,說得實在是有點早。
嚴褚似笑非笑地掀了掀眼皮,“都是混跡朝堂的人精,你真以為他們是在自說自話?”
不過是以此試探他的态度罷了。
他揭開茶盞,淺抿兩口,而後皺眉,元盛忙上前笑着解釋:“這是二姑娘近日愛上的珠蘭茶,茶裏加了珠蘭花蕊,香氣比別的要幽靜出衆些。”
嚴褚斂目,不動聲色又抿了兩口,方擱到一旁,道:“既然皇後喜歡,往後宮裏就多備些。”
“奴才知道,一切以娘娘喜好為主。”
“嗯。”嚴褚颔首,長指點在椅背上,他朝南窗外看了一眼,突然問:“今日是幾號了?”
“回皇上,今日是八月十二,再有兩日,皇後娘娘就該進宮了。”這樣的問話随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發頻繁,元盛答得尤為順口。
嚴褚如玉的食指摩挲着茶盞邊緣凸起的紋路,緊接着極輕地笑了一聲。
他捧于掌上的明珠,終于正大光明歸他所有,從此以後,他們榮辱與共,同喜同憂,攜手白頭。
這些字眼,怎麽聽起來就這樣美妙呢。
嚴褚愉悅地眯了眯眼。
夜半,雨聲終于慢慢停歇,萬物褪下喧鬧,變得沉寂冰冷起來。
嚴褚處理完政務,合衣歇下。
不知過了多久,模糊又朦胧的夢境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夢裏,是與現實截然不同的場景。
沒有太後的授意,沒有蘇四姑娘那失手一推,他放話再不踏入瓊玉樓之後,那邊的消息便再也沒有傳到他的耳裏過。
他也曾偷偷去看過她幾回,小小的姑娘同身邊的兩個丫鬟說話,一笑,臉上便是兩個甜軟的小梨渦,她對別人,總是笑得這般沒心沒肺。
這樣的日子,一晃過去三年,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他再也沒有去過瓊玉樓,她也從未想着找他服軟,日子相安無事地過,一日接一日,他重複着平衡朝堂,處理瑣事,漸漸的,心思也當真淡了下來。
偶爾恍惚放縱一醉的時候,他也曾動搖了念頭,他想,這樣拘着她做什麽呢?
留在宮裏,留在他的身邊,她那樣不開心。
真正下決定的那一日,是她二十三歲生辰。
蘇太後乘着轎辇來了建章宮,那日天氣極好,微而不燥的陽光落在琉璃磚瓦上,流動着七彩的霞光。
歲月仿佛總是善待男人些,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他卻越見矜貴清隽,往常的七分鋒利盡數收斂沉澱下來,模樣一點也未變。
他将手中的筆擱置在硯臺上,朝着蘇太後拱手喊了聲母後。
這三年裏,蘇太後與自己的哥哥鬥智鬥勇,勞神勞力。只是蘇俞最終也沒妥協半分,他素來雷厲風行,說過繼一個嫡子就過繼,誰勸都不管用,就在一年前,終于得償所願,将顧町過繼到了鎮國公府的名下,恨得蘇太後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操心完了兄長的事,還得操心兒子的。
只是她這個兒子,也是一根筋拗不過來的癡情種,從前為了那個不識趣的女人,許久不臨幸後宮也就算了。可這都斷了三年了,他仍是半分覺悟都沒有,每日在這建章宮死守着,知道的說他是皇帝,不知道的,說和尚也情有可原。
蘇太後面色不虞,但也心疼他肩上背負許多,先是關心了他的身體,緊接着苦口婆心地勸:“我知你還念着她,母後也不要求你立時放下,只是你當知道,作為這一國之君,三十有三而膝下無子無女,這叫朝臣如何安心,天下百姓如何看待?”
這些話,朝臣翻來覆去的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奈何他這個皇帝就是不為所動,時間久了,勸的人也少了。
“母後,兒子都明白。”嚴褚眼也不眨,應得快,又敷衍。
“哀家今日只問你一句,你覺得這樣下去,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自己過得舒心嗎?她又快活嗎?”
嚴褚薄唇緊抿,狠狠皺眉,隐有一絲動容。
怎麽舒心,怎麽快活?
蘇太後撫了撫他的手背,聲音有些細碎的哽咽:“母後老了,等不了多少年了。”
嚴褚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蘇太後的臉上,那張臉施了脂粉,卻還是有皺紋接二連三的從眼角,額心冒出,一根接一根,看得人心酸不已。
“今日是元歡二十三歲生辰,将她放出宮吧,就當是送她一份合心意的生辰禮。”
蘇太後走後,嚴褚挑開靛青的首飾盒,裏邊靜靜地躺着兩支玉蘭簪,一支羊脂玉,一支木簪,都不是什麽稀奇的物件,但經了他的手,刻了小半個月,也還算是能看下去。
時隔三年,他再一次踏進了瓊玉樓。
小姑娘一見到他,臉就冷了下去。
她生得好看,時間在她臉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他乍一看,仍是心動。
兩兩相顧,半晌無言。
嚴褚将首飾盒推到她的跟前,緩聲道:“生辰禮。”
元歡挑開看了一眼,又飛快側首望向遠處,“拿回去吧,我不喜歡,也不會簪的。”
“歡歡。”男人一個字一個字說得艱難,“如果,朕放你離開,你會覺得開心嗎?”
“你會嗎?”小姑娘盯着他反問,那雙漂亮的秋水眸中亮起了一點點星光,望得他心尖發冷。
過了好一會兒,男人默然起身,聲音已恢複以往清冷自若,“收拾收拾東西,朕會命人送你出宮。”
元歡訝然,一時之間竟猜不透他這話是真是假。
直到她人坐在一輛素色小馬車上,遠遠看着關上的宮門,才恍然回神。
她終于離開了那個困了她二十餘年的牢籠。
元歡出宮的時候,嚴褚在城牆上看着,元盛在一旁作陪,他負手而立,啞着聲音問:“你說她這一走,還會想着回頭嗎?”
不會的。
他心裏比誰都清楚。
“明日,把查到的那些東西丢到高府。”他閉眼,聽見自己甚至有些冷靜地吩咐。
那是他最後能給的庇護。
元歡被接回了高家。
一年後,她由高家父子做主,與一個喪妻的三十歲男人成了親。
嚴褚混跡人群中,被那大紅的喜字刺得紅了眼,拳頭幾乎要捏出血來,然他最後什麽也沒說,頂着風雪回了宮。
後來,他立了後,納了妃,有了子嗣,蘇太後終于滿意,朝臣也不再揪着這個點死谏,每次午夜夢回,他卻一身汗地驚醒。
他做了無數的夢,夢見她好,夢見她不好,夢見她哭了,又夢見她朝着自己的夫君笑,她終于還是像一個初嫁人夫的新婦一樣,學會替夫君更衣,熬湯,素手撫琴。
撐起她天的那個人,不是他。
日子一晃二十年,成武帝五十三歲,鬓邊開始長了銀發,元歡也不再年輕,但仍是端莊秀麗的模樣,眼角也有了細碎的紋路,一笑,臉上依舊是兩個小梨渦。
可他的丈夫早在十五年前就開始花天酒地,一面供着她攀着高家的高枝,一面尋花問柳,肆意快活。
後來被一個青樓女子迷得颠三倒四,帶回府上做了妾,被人好一通笑話不說,更是鬧得府上雞飛狗跳,再到後邊,甚至開始動手打起了人。
家/暴這種事,有了一次就有兩次,一日,元歡被他扯着推到牆角,腦袋上磕了好大一個包,哪怕到了這個時候,她仍是冷靜的。
她說,和離。
元歡的背後到底還站着高家,高忻親自上門接的人,在房裏收拾東西的時候,她的丈夫終于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麽,他低三下四地求,各種保證。
從始至終,元歡半個字都沒有說,已是下定了決心。
及至門前,那人面容一陣扭曲,他惡狠狠陰恻恻地道:“你日日裝着這幅樣子給誰瞧呢,高家的嫡女,哈,若不是只破/鞋,如何輪得到我頭上?你們高家做事不厚道,還要我給你留面子?”
元歡靜靜地瞧着他,像望跳梁小醜一樣,聲音輕柔,沒什麽力道,卻一字一句的紮到人心裏,“我記得成親前,哥哥親自與你談過,你若是覺得冤,便去外頭與哥哥當面說。”
那人瑟縮一下,到底沒敢鬧大。
是他自己的心思見不得人。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元歡身子不好,和離之後就養在高府的小院裏,又怕麻煩別人,漸漸的連門也不怎麽出了。
彌留之際,高忻匆匆出府,回來時身後跟着一個她曾經無比熟悉,又到底已經陌生了的男人。
她擡眸,抿起一個極秀氣的笑來,滿園春光瞬間失色,她還未說話,便見男人半蹲下身子,眼裏有光影掠動,元歡再一轉頭看,高忻眼裏亦是如此。
她心裏便有了些數。
“歡歡。”
幾十年不見,他輪廓仍沒有什麽變化,只是看上去,有些局促,元歡便彎了彎眼睛,喚了聲皇上,是極心平氣和的口吻。
嚴褚瞧着她的模樣,心裏翻湧着一股戾氣,怎麽也不是滋味,因而出口的聲音也自然而然低了不少,“他弄的?”
真是奇怪,隔了這麽多年,她幾乎還是能下意識察覺到,他這是不悅發怒的前兆。
元歡微楞,搖頭,低聲道:“沒有,是我自己身子一直不好。”
“高忻都同朕說了。”嚴褚聲音裏帶上一絲痛意,“朕會請最好的大夫,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
這話不知是在安慰她,還是安慰自己。
元歡頭一歪,虛虛地靠在椅子上,唇色蒼白,仍有六七分年少的影子,她瞧着眼前半蹲着的高大男子,開口認真地道:“這麽多年過去了,皇上還是那麽俊朗好看。”
老都老了,哪裏還同這些美好的詞扯得上關系?
嚴褚:“這還是頭一回,你說朕俊朗。”
“我不說,也是如此。”元歡眼皮子有些重,這春日暖陽灑在身上,又惬意又困倦,她從一側的石凳上取出那個陳舊的首飾盒,輕而堅定地塞到他的手裏,咳了幾聲,道:“皇上拿着,留給陪您最久的娘娘吧,我這麽個人,來時無牽挂,死後亦不想留個牽挂。”
“我不值得。”她稍稍坐直了身子,認真道:“這些年,我知道的,皇上在暗中護着高家,護着我,我都能察覺得到。”
因為無法再裝聾作啞,所以覺得虧欠,覺得不安,覺得心疼。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這些情緒,滋生在一日又一日的黑暗裏,一旦說出來,便玷污傷害了彼此。
嚴褚手背上暴出幾根猙獰青筋來,他嗓子啞得不像話,大有再說幾句話,就要冒青煙的架勢,“你亦為朕做過許多,鹿邑之死,太子墜馬,狩獵那次也是你回去找的高忻,這些,朕,都知道。”
所以歡歡,別說虧欠。
嚴褚眸色暗得像是打翻了硯池,良久,他低低地喊:“歡歡——”
元歡含笑回眸望他,從喉嚨裏嗯了一聲,是婉轉輕柔的疑問語氣,嚴褚突然伸手,想要取下她烏發上一片泛黃的落葉,卻見她人,緩緩地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再喚,無動靜。
嚴褚這才敢尋了她冰涼的手握着,力道狠得恨不得能融入自己的骨血中,他氣息有些不穩,在昭昭春光中,重重地摟住她的身子。
良久,他又伸手觸了觸她柔順的烏發,又是寵溺又是縱容,“沒關系,下輩子,你總該要喜歡我了吧。”
到了後來,他抑制不住地帶上了些哽咽,“再不放你走了。”
下輩子,絕對不會再放她走了。
既然走了也沒有過得很好,那就長長久久留在我身邊,一起下地獄也好,至少怕黑的時候,還有我護着。
嚴褚從夢中驚醒的時候,天已泛亮,他驚得胸前後背全是汗,元盛正立在帳子外,低聲提醒:“皇上,該上早朝了。”
嚴褚揉了揉額心,突然就很想那個小姑娘,他上下動了動喉結,驚悸心亂的感覺一波勝過一波,“去,将二姑娘請進宮。”
元盛大驚,苦着臉道:“皇上,明日便是大典了,這……這二姑娘實在脫不開身吶。”
這位真的,心急成啥樣了,竟是一日都等不得。
“也罷。”
嚴褚被大典兩個字拉回了思緒,他阖了眼,站起身來洗漱更衣,沒有再強求。
不過一個噩夢罷了。
他和他的小姑娘,還有很多可以相伴的日子。
不急于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