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三十三章
四月二十,長寧公主一大早便起床了。
已經進入夏季,天氣暖和起來,原本糊着厚厚窗紙的隔扇窗上已經換成了輕薄的窗紗。
此時才卯時,長寧坐在梳妝臺前的椅子上,讓侍女将窗戶完全打開。
如意在為長寧梳頭,将她又黑又長的頭發從頭梳到尾,烏黑的長發如同一匹錦緞,柔滑地流瀉下去。
梳妝臺旁的兩架燈臺上點着數只兒臂粗的蠟燭,燭光因窗外吹進來的晨風不斷搖曳。
雖然時間還早,但窗外的東邊天空已經現出了魚肚白,只是南邊和西邊的天空還是一片深邃的黑,只有幾顆星子還點綴其上。
窗外不遠處的梅花樹和海棠樹都已經枝葉茂盛,一片蔥茏綠意,在清晨的微光裏如濃墨染就的厚重圖畫。
晨風帶着沁冷的涼意,如意高挽着衣袖,又将袖子紮了起來,站在長寧身後,手中握着她那一大把頭發,因這沁冷的晨風而潔白的胳膊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她不由說道:“公主,這清晨的風還帶着春日的涼意,你會不會冷?”
長寧端坐在凳子上,目光在鏡子裏,說:“透透氣也好,不是很冷。”
長寧雖然這般回答,如意依然讓旁邊的玉娘去拿了一件大袖衫來給長寧披上,才繼續為她梳頭。
這時候,一個高大的人影從院門口走了進來,沿着檐廊,身影在廊柱後穿梭,因他穿着靴子,腳步聲在這安靜的清晨很清晰,長寧側頭看了一眼窗戶外面,然後就又繼續端坐了。
慕昭已經在幾個呼吸之間進了屋裏來,看到長寧在梳頭,他卻沒有離開。
肌膚如雪,宛若凝脂一般瑩潤細膩,眉不畫而黛,唇不塗而朱,目秀神清,長長的頭發如瀑如緞,慕昭看得心神陶醉,有美如此,誰見不憐?
不過他沒有上前去,只是站在旁邊看。
如意已經為她将頭發挽上去了,長寧頭發好,并不需要用假髻便已是烏發如雲,她側頭看了慕昭一眼,說道:“你今日練劍比往日快。”
慕昭說:“我今日早起了兩刻鐘。”
長寧笑了起來,對他招了招手,慕昭趕緊走到了她的跟前去,長寧拿自己的巾帕為他擦了擦手,說:“別盯着我了,趕緊再去洗一洗吧。過會兒,你是和我一道入宮,還是先入宮去。”
慕昭順便就執住了她的手,靠站在梳妝臺前,長寧今日要入宮觐見皇帝皇甫元,所以要梳宮中流行的高髻,這是很需要功夫的,現在站在如意旁邊幫忙的侍女便有三個。
而長寧還不是坐着不動,還在和慕昭說話。
慕昭說:“今日并不上朝,我陪你一起入宮,這樣較好。”
長寧道:“嗯,這樣也好,我心裏會比較踏實。”
慕昭低下頭親她的手指,周圍的侍婢都看得到,他也并不避諱,說:“不用擔心,父皇不會刁難。”
慕昭才剛去洗浴收拾換了一身衣裳,由乳母帶着在西間裏睡的子櫻小娘子就醒了,一大早便哭了起來。
長寧還坐在那裏由如意和侍女們給修飾發型,長寧聽到女兒的哭聲,就說:“等早膳之後再插華勝和絹花,先把子櫻抱來。”
如意将手裏拿起的首飾又放回了妝奁裏去,長寧也站起了身來,往西間去,說:“今日比往日醒得早,是尿了還是餓了?”
乳母跟在慕昭身後從西間裏出來了,聽到長寧的問話,便說:“回夫人,是尿了,已經換了尿布。”
長寧看過去,是慕昭抱着孩子,孩子還小,在高大的慕昭懷裏,就顯得更小,但慕昭神色溫柔,低頭在女兒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
長寧笑了起來,走上前去看女兒,說:“又睡了沒有?”
看一眼,子櫻小郡主哪裏有睡,此時正大睜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她的父親,被慕昭親了兩下,她就笑了起來,胖嘟嘟的小臉蛋,還沒有牙。
慕昭說:“定然是她知道今日要進宮,所以就醒得較往日早。”
長寧說:“別抱她出去吹到風了,現在外面還有點冷呢。”
慕昭本來要抱女兒去感受一下清晨的清風,也只得退了回來。
慕昭和長寧坐在一起用早膳的時候,乳母便也抱了子櫻小郡主去喂奶去了。
窗外,東邊天空已經是一片朝霞,長寧讓慕昭在外面等一陣,就又進屋去收拾去了,她換了一身紫紅色繡大朵大紅牡丹的抹胸石榴裙,又在外面披上輕薄的大袖衫,挽上披帛,頭上梳着高髻,在花釵之外又插上一朵牡丹絹花代替真花。
想她一大早進宮去,要是在裏面多待一陣,真花估計就要慢慢變色枯萎了,所以長寧覺得用絹花就好,再說那絹花做得非常精巧,同真花相類。
剛辰時,慕昭就帶着老婆孩子出門了。
他并沒有騎在馬上,而是同坐馬車之中。
本來還算寬敞的馬車廂,因他進去,就稍顯逼仄起來。
長寧只得靠坐在慕昭的懷裏,胳膊裏抱着子櫻。
後面還有一輛馬車,裏面坐着乳母,因要帶子櫻進宮去見皇帝,便必得将乳母也帶着。
皇帝在垂拱殿後殿召見,他們住在城東,便要經過舊慶門進入內城,并不走南禦街前往宣德門進宮,而是從東華門進去,東華門外的大街市井很盛,酒樓和各色鋪面林立,有賣各種鮮花果品的,還有賣魚蝦螃蟹肉類的,當然,也有金玉衣物等等。
雖然北朝一直在征戰,但除了年前皇甫家取代了蕭家接掌江山而在京中動了兵戈之外,這座東京城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起過兵戈,無論別處如何民不聊生,這座城裏權貴如雲,一直都是繁華的。
從東華門進入皇城,北邊便是三省六部之所在,雖然這個時代重武輕文好勇鬥狠,文官沒有地位,被武将殺掉甚至滅門的文官也不知多少,不過,這三省六部作為國家行政機構,在皇帝勤政的情況下,依然是十分繁忙的。
在往常,從東華門經過的文臣武将不少,東華門前大街上馬車轎子和馬匹時時經過,有時候甚至會發生搶道情況,不過這一日是休沐日,朝臣們不用去衙門坐堂,這東華門處就要清靜不少。
從劉府入宮,需要經過兩座大城門,便是舊慶門,還有便是這座東華門。
舊慶門因年久未修,城樓稍顯陳舊,不過其高聳巍峨的起勢絲毫未損。
城門內外皆有守城侍衛把手,騎馬在前引路的秦王府侍衛拿了秦王府的腰牌前去同那守城衛兵交涉,便很快被放行,一路入內城往東華門而來。
進入東華門便進了皇城,這裏的守衛比起舊慶門處要嚴格得多,慕昭親自下了馬車,讓貼身侍衛慕靳拿了秦王腰牌前去讓侍衛驗看,并講馬車中乃是女眷,要入宮見皇帝,那守衛跑到慕昭跟前來,對着慕昭行禮後,便說道:“王爺,請。”
慕昭沒有再上馬車,步行進入東華門。
長寧讓乳母孔氏與自己同乘,在馬車裏,孔氏便抱着孩子,長寧讓如意為她将衣裳和頭發再做了整理,又對着馬車裏的妝奁看了看妝容。
太陽已經出來了,照在車窗上,長寧伸手輕輕撩起了一點車窗簾,看到這東華門前大街道路寬闊,兩邊種着楊柳,樹木皆已長得高大,綠蔭滿地,整嚴的侍衛守在城門前,手中兵戈在陽光下反射着輝光。
長寧不是好熱鬧之人,自從住進劉府,這是她第一次出門。
一路乘車,她聽到道路上人流如織,車馬之聲喧嚣,買賣交易的讨論聲不絕于耳,這市場的繁忙,便能說明皇甫元登基之後,将這北朝治理得不錯。
而這城門口的守衛威武不凡,精神滿滿,紀律嚴明,也可說明宮禁威嚴,新皇治理得不錯。
這也難怪,皇甫元登基之後,北朝并沒有出什麽大亂子。
那是因為皇甫元三朝老将,軍功赫赫,又會收攏人心,人心歸附如此,也是當然。
如果不是慕昭在年前逼迫皇甫元出手,按照皇甫元自己的心思,恐怕也會在蕭祐死後篡位。
從他的治國之策便可看出,他是早就有所準備的,不然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讓北朝穩定下來。
乳娘孔氏抱着子櫻小郡主輕聲哼着曲子哄着,小子櫻大大的眼睛骨碌碌地轉着,臉蛋白嫩嫩的,帶着一層粉色,蜷着小拳頭,盯着孔氏看了幾眼後,又開始找新的目标,一會兒眼睛就對上了長寧的眼,她便開始笑。
長寧低下頭用手指輕輕碰她的小拳頭,她呵呵笑,一下子就被口水嗆住了,孔氏趕緊輕輕拍撫她,好在是沒有哭。
進入東華門之後,一路過了天祥門,一直沿着禦道往前,直到垂拱殿大門前不遠。
慕昭親自到了長寧的馬車邊上,說道:“夫人,須得在此處下車了。”
如意已經撩開了馬車簾子下了車,孔氏也随後下車,兩人站在車邊要接小子櫻和扶長寧下車,慕昭道:“讓本王來吧。”
兩人之後退後了兩步。
長寧将懷裏的小子櫻遞給了慕昭,就要自己踩上馬車凳下去,但慕昭已經把小子櫻遞給了孔氏,然後伸手,一手扶着長寧的手,一手攬着她的腰肢,把她給抱了下來。
在旁邊有數位侍衛,還有幾個侍女,長寧不由覺得些許羞赧,低聲說慕昭:“如此,乃是無禮。”
慕昭卻不以為意,說道:“無妨。”
長寧還想說他什麽,一邊卻響起了一個男聲插進來,“五弟!”
長寧和慕昭都看了過去,只見是兩位男子帶着數位侍從走了過來。
其中一位乃是長寧有過兩面之緣的皇甫昇,而另外一位長得高大健偉,虬髯濃密,面色黝黑,濃眉大眼,雖然威嚴,卻并不是心機深沉之相。
長寧一見,随即就猜測到這位便是回京沒有多久的皇甫家老大皇甫漢。
據聞皇甫漢只是一個奴隸女所生,早年随着父親皇甫元南征北戰,之後就駐守北邊邊鎮,少有回京了。
皇甫漢的風評可說是不好不壞,因他生母地位太低,即使因戰争而讓禮樂崩壞,嫡庶之分比不得拳頭說話,但皇甫漢還是因起生母是奴隸而在早年受過不少歧視,他為人悍勇,但是卻機智不足,曾經帶兵去營救受困的皇甫元,被敵人所絆,之後卻反而要皇甫元來救,這也成了他的一個污點。
長寧看向皇甫漢,皇甫漢自是也多看了她幾眼,不由眼露驚訝之色,驚訝之色之中,便是驚豔。
慕昭已經上前,朝兩人行禮道:“弟拜見大哥、三哥。”
又對兩人介紹長寧道:“這位是南朝大周長寧公主。受父皇召見,我便送她入宮。”
又對長寧說:“公主,這是我大哥燕王,這位是三哥齊王。”
皇甫昇笑得頗有深意,目光還掃了一眼被乳母抱在懷裏的小子櫻,對長寧道:“公主殿下。”
他是在前些日子便已經知道老五慕昭藏了前皇後,也是前大周長寧公主的事。
他知道慕昭要娶這個前皇後了,娶前皇後,自然是讓慕昭如虎添翼的。
不過他現在也并無對策,且現在還不是兄弟相争的時候。
而且他認為慕昭乃是剛被認為皇甫家的小兒子,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加之不是嫡出,不可能争得過他。
皇甫漢則有些驚愕,他即使一直在外鎮守邊關,但是也不會不知道所謂的南朝大周長寧公主便是北齊蕭祐的皇後。
他看着美如朝陽耀眼,又如滿月皎潔明澈,端莊又妩媚的長寧,不由想難怪先皇帝蕭祐會以退兵為條件也要娶她為後。
這的确是一位讓人魂為之迷的美人。
長寧這時候已經對他施禮:“長寧拜見燕王殿下、齊王殿下。”
皇甫漢聽她聲如清泉婉轉,慢慢回過神來,笑道:“公主殿下請勿多禮。”
又問:“五弟,為何倒是你送公主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