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三十章
到了九月下旬,長寧總算從皇帝處得到了西梁的具體情況。
西梁太子宋崇周和後來僞诏登上帝位的陳王宋崇友大戰,輝王宋崇中,本是随太子宋崇周側一起攻打京城殺宋崇友,但宋崇中臨陣倒戈,殺了太子宋崇周及其家眷屬官,并向宋崇友獻媚,宋崇友十分高興地打開了京城城門,要重賞老九宋崇中,沒想到宋崇中在城門大開之時,便帶着自己的軍隊攻入了京中。
宋崇友遭此臨場變化,一時間反應不及,而且他和宋崇周大戰,兵力本就已經不濟,被弟弟殺入京城,只得往皇宮逃,想要守住皇宮,然後再讓其他将領去殺宋崇中。
宋崇中不僅十分奸詐狡猾,而且善于用兵,他的軍隊常年駐守和大周的邊境,十分骁勇善戰。
一向暴虐又好享樂美色的宋崇友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被宋崇中殺死。
在這次皇位之争中,西梁的京官死了有半數之多,不少人家甚至被滅門,而且無辜百姓也受了牽連。
宋崇中攻下京城之後,甚至縱容部下劫掠了京城中商賈密集的北市,在三天之後,才開始管理京中秩序。
宋崇中在九月十二登基為帝,并且随即就改元天福,重賞部将,又提拔不少親信為朝中官員,組成了新的朝廷。
西梁這次內亂,前後只經歷了一個多月,宋崇周死得冤,宋崇友則像唱大戲一般地在皇位上坐了一個月便被殺,最後卻是宋崇中得了皇位。
不過,他即使得了皇位,但以他的所作所為,也沒有明君之相。
皇帝親自來給長寧說了西梁這次的情況,他将密奏的奏折拿給長寧看了,長寧看完,便問道:“沒有長姐的消息嗎?”
皇帝嘆了口氣,說:“怕是已經沒了,原太子的東宮女眷,品階稍高的都被殺了,剩下的則被分下去獎賞給了将士,東宮裏的男丁更是一個不留,據說郡主都被殺了。宋崇中性情殘忍,在宋彥在位時,宋彥便因他性情殘暴不喜他,将他發配到邊境鎮守。”
長寧知道長平公主能活下來的希望非常小,甚至可說是沒有,不由心中難過,她尚且記得當年長平公主不願意嫁人,自己去勸說了她。
她想,要是不是自己去勸說了她,她劃傷了臉不能去和親,到時候先皇找人替代她前去,說不得長平公主還能在此時保住一命。雖然她的結果大約也不會好,或者會讓去常伴佛燈,或者會讓去守皇陵,但活着總比沒了好。
長寧深深嘆了口氣,低着頭不再說話。
Advertisement
西梁的先皇帝宋彥,早年征戰四方,晚年便很保守,而且鐘愛性情仁愛儒雅的太子宋崇周,但哪曾想,他才剛死,他鐘愛的太子就被其他兒子殺了呢。
而大周的先皇帝顧宗豫,就正好和西梁的宋彥相反,他不喜自己的太子性情太仁和,反而喜歡處處都有表現欲的老七簡王,不過好在他兒子少,大周沒有出現西梁這種事。
長寧想到父皇駕崩時的事,皇帝病得已經不能說話,甚至呼吸不暢,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但他還有大業沒有完成,又覺得自己的兒子們都不成器,故而無論如何是要死不瞑目。
長寧跪在他的床邊,握着他的手,說:“父皇,您就放心吧。太子哥哥他有明君之相,定然能夠護住您創下的基業。”
皇帝眼睛已經昏黃,搖了搖頭,又急喘了幾口氣,長寧眼中含淚,但始終沒有哭出聲來,說:“女兒也會一直監督太子,讓他為一代明君,待到大周一統天下,太子會入太廟告知您此事。”
皇帝迷離着眼神看着長寧,慢慢地才咽了氣。
長寧自此才輕聲哭了起來。
之後幾日,皇帝上朝和臣子議事,便讓長寧立在了皇座之後的帷幔後旁聽,這幾日讨論得最多的便是對西梁的用兵。
以宋崇中的好戰,即使大周不去攻打他,他也會派兵來攻打大周,所以,第一是要加強和西梁邊境的兵力,其次是要将主動出擊的作戰計劃定好。
大周和西梁自從聯姻以來,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打過仗了,邊關的将士,有些可能都要生疏于戰事了,而且因和西梁無大戰,駐守同西梁邊境的将領也換了不少。
皇帝于是決定既要多派數萬人去駐守同西梁的邊境,又要啓用更好的大将。
皇帝親自給當年駐守過萍州城的萬将軍萬叔祯寫信,并親拟了聖旨,加他為鎮國大将軍,并賞賜了不少東西,讓他再次前去鎮守萍州城。
因皇帝不信任太監,是以在政務十分繁忙時,讓長寧到崇政殿的偏殿裏為他整理奏折,有時候甚至讓長寧為他執筆批閱,這些都是長寧做慣了的,倒也不覺如何。
因長寧對長平公主的事耿耿于懷,皇帝便專門讓人去打聽了長平公主之後的事,得到的消息的确不好。
在太子宋崇周被宋崇中派人殺掉的同時,太子的子女和內眷,便被宋崇中派去的人殺了,太子妃也不例外,雖然她是大周的大公主,但宋崇中并沒有忌憚她是大周公主的身份,讓人将她殺了,不過好在有人好好安葬了她。
皇帝不想對長寧隐瞞此事,所以之後就向她說了。
皇帝以為妹妹必定會哭泣一陣,沒想到長寧只是沉默了一陣子,然後就說道:“宋崇中不顧長姐乃我大周的大公主,讓人殺了她,可見,他并沒有要和我大周和平相處之意,恐怕已經在做襲擊我大周的準備了。哥哥,多做準備先下手為強才好。再有,既然長姐被安葬了,等我大周的軍隊攻入了他西梁的國都,定要将長姐接回來安葬。而那宋崇中,将他暴屍最好。”
皇帝知道長寧其實很難過,他說:“會有那一日。”
大周在同西梁的邊境屯兵了有二十來萬,戰争已經一觸即發。
而這時候,朝廷也受到壽州城的奏報,說北齊已經在準備南下進攻大周。
這已經是意料之中之事。
大周在之前已經又招募了數萬兵馬,并且進行了訓練,這些兵馬已經被派到了同西梁的邊境去,此時北齊要南下,皇帝想要禦駕親征。
亂世裏禦駕親征是常事,所以臣子并未反對皇帝前去前線犯險。
朝廷裏繁忙起來,招募兵馬,籌集糧饷,皇帝要帶不少親兵上前線,京中只會剩下兩支禁軍駐守。
戰事如此頻繁,當然就不能選秀了,但有好些人家的女兒一直在等着選秀入宮,要是皇帝一直不選,那麽,這些女孩子就要熬成老姑娘了,于是在禦駕親征之前,皇帝選了四位官宦家的閨秀入宮,進來一律是美人,其中就有之前抛磚引玉要長寧公主彈琴的郭榕儀,還有長寧力薦的劉和。
劉和長得清秀,絕算不上難看,但在一衆容貌出衆的京中閨秀之中,實在排不上名號,本來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她被選上,但她有個優勢就是是長寧公主的奶姐,經常進宮陪伴長寧公主,所以皇帝認識她,再加上長寧在皇帝面前說,希望劉和能夠入宮來,而且劉和自己也願意入宮來,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當然是将劉和的畫像抽了出來,并在她的名字下面畫了一個圈,表示看上她了。
十月底,大周和西梁開戰了。
而大周同北齊的邊境形勢也變得十分緊張,大周國受到兩國夾擊,境況窘迫,但是不至于就招架不住。
十一月初,慕昭帶回給長寧的信,寫得就有些長,平常只寫三四頁,這次的信卻有些長,有八頁。
而且信是慕昭的仆人親自送回來的,不是讓驿站傳回的。
長寧讀了信後,十分震驚。
慕昭在信中說了他的身世之謎。
他的父親乃是北齊骠騎大将軍皇甫元,他也不知他的母親為何會和皇甫元結識,并且有了他,但之後他的外祖父知道了此事,怕先皇懷疑慕家同皇甫家結交,就一直隐瞞了此事。
但從他前往壽州城後,便有北齊皇甫家之人前來同他接洽,希望接他回皇甫家,他的外祖慕老将軍怕此事暴露,會讓先皇懷疑,便将他遣回京城,不讓他留在邊境上。
現在,皇甫家又來勸說他回去,他打算先回去,然後做探子探了消息傳給他的外祖,如果有可能,他會讓北齊君臣離心,到時候,北齊便無力再來騷擾大周,大周北取北齊便也有有望。
在信的最後,他說他希望長寧能夠将此事告訴皇帝陛下,并且替他和慕家在皇帝面前美言,促成此事。
長寧異常震驚,好半天回不過神來。
她才剛将信放回信封,外面就響起宮人拜見皇帝的聲音,長寧一愣,慌慌張張地起身,沖進了自己的卧室,将信放在了自己枕頭下,這才深吸口氣慢慢走了出來。
她剛才看信時,将身邊的人都遣出去了,此時如意已經跑進來,對她說道:“公主,皇上來了。”
于是長寧帶着如意出去恭迎了皇帝,皇帝這些天累得慌,睡眠嚴重不足,故而精神看着就不大好,但看到長寧,他臉上就帶上了笑,上前将長寧扶起來,說:“說了多少次了,讓不必行跪禮。”
然後帶着長寧一起進了稍間裏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