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重生之至尊姊妹》作者:雪擁藍城【完結】
內容介紹:
歐陽海默,本是歐陽家身體羸弱卻文采絕絕的小姐,哮喘病發,
心肺衰竭,醒來竟然胎穿成了女尊國朝日的五皇女邵棘心,只是那個雙生阿姊迷霧重重。
徐子衿,因為情傷,她親自嘗試低溫療法,結果意外死亡,
活過來變成了襁褓之中的朝日四皇女邵凱風,蜚語流言傳來,那個雙生皇妹問題多多。
一起上書房,鬥後宮,進朝堂;一起遇美男,平叛亂,論天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共享共擔,親力親為,同喜同悲,姊妹同心,其利斷金,終于一個是睥睨天下的女皇,一個是談笑風生的尊親王,在這異世,成了至尊姊妹。
棘心為她,苦心孤詣,嘔心瀝血,步步為營,助她于危難,扶她于困窘。
她為棘心,用心良苦,機關算盡,如履薄冰,救她于水火,惜她于亂世。
******************************************************************
他與四皇女定親,卻陰差陽錯與五皇女結緣,朝日也罷,異世也好,
願生生世世只與你相伴,見證一生一代一雙人的誓言,他是太傅孟侯爵之孫【孟林諾】。
他是戰場上叱咤風雲的主将,是戀水國工于心計的攝政王,他也是一廂情願愛到偏執的可憐人,
他說既然我的孩子身體裏注定不能流着尊親王的血,不如讓我的外孫身體裏面有我們兩個人的血,他是鄰國皇子【澹臺香薷】。
一場文字獄,兩家斷腸人,吳家獨子流落風塵,與棘心相識,為她遠嫁,淪為細作,無怨無悔,只是斯人已逝,又該何去何從?
他是【吳西】。
李家獨子,逃得開仇恨,逃不開命運,一洗江湖氣,從此高牆人,他是【谷悅】。
天災中失散,市井中長大,與她博弈,跟她鬥法,他是【胡恪之】
妙手回春,仁心仁術,他是她得力助手的兒子【盧歌】。
他是朝日第一個男官,即使被她猜忌,也與她交易,聽她吩咐,為她謀劃,誤會解開,肱骨之臣當如是,他是【徐圖】。
☆、置之死地而後生
公元2014年6月8日,我身邊站滿了人。我是家裏的寶,小輩中只有我一個女孩兒,現在的我在醫院裏,呼吸機還在不停的工作着,我身上還連着好多設備。我有自己的意識,只是說話之于我太過艱難,一字一句仿佛耗費了所有力氣。一個月以前,呼吸科主任說我的情況勉強被控制下來,只是此次哮喘發作,有引發呼吸器官和心髒衰竭的症狀,一定要小心調養,下次再發作,就很難控制了。所以我知道,我命不久矣了。
我生而有疾,體質羸弱,窗外的世界,春天有花粉,夏天空氣沉悶,秋天有塵螨,冬天有冷風,這一切都是我的敵人,我只能一直呆在這個有呼吸機、制氧機、霧化器和一堆設備的家裏。家人對我關懷備至,但我十分孤單,于是我愛上了書畫,他們給我請了很多老師,我為了對比墨和顏色的不同,也自己配過很多顏料和墨水。只是書畫走心,而我用心書畫,只會加重病情。沒有人勸我,雖然所有人都想勸我,他們知道,如果連書畫都沒有了,我便再也沒有陽光了。我也有很多外教,他們每個人都來家裏教我,所以我懂很多語言,也有很多國外的網友,可惜我不能出去見任何人,我離開家的時候,就是去醫院的時候。
這一次終于沒有逃過吧,也好,累了好多年,如果有來生,我只願安穩健康度日。家裏的書房上還放着我正在看的《詩經》,我正看到“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再醒來時,我好像真的重新活了一次,只是,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想睜開眼睛,卻發現根本什麽都看不到,我只能聽到很多吵雜的聲音說,“陛下,是雙生女。”陛下?我猜想或許是到了某個類似于古代的地方。接着我聽到一個女聲說“恩,待瑾兒醒來再說。”這才發覺原來是個男生子的女尊王朝,好想看看這一世父母的樣子,我又試圖睜了睜眼,還是看不清。一個聲音說“陛下,兩位皇女都睜眼了,這是從沒有過的事啊,哪有剛生下來的孩子就睜眼的!”這一刻,我開始懷疑另一個孩子也和我一樣來自另一個世界,只是她會和我來自一個地方嗎?下一刻睡意襲來,就沒了知覺。
有人在吵我睡覺,似乎是奶公要喂食,這裏的孩子似乎要定時吃飯,我聽見我的“母親”說我生的極小,更要精心的養,奶公諾諾的應着,就抱着我下去了。等我回來時聽見父母在說話。
父親說“依慣例,雙生女不可養在一處,陛下可有什麽打算?”
“你怎麽看?”
“依臣君愚見,請将長女托于賢妃,幺女由臣君自己親自撫養。”
“我朝子嗣成活者低,幺女如此嬌小,恐難以成活,何不留下長女?”
“臣君本不宜過問朝綱之事,只是趙将軍此番得勝歸來,雖得了些賞賜,卻乞骸骨,您将如何有益于趙家呢?”
“你倒通透,賢妃趙氏,是趙家嫡子,當年朕姊妹相争,累他負疾,難以有嗣,此番便讓他雙喜臨門吧。”
“臣君不敢,只是父母之愛女,當為之計深遠,臣君不求她們有多大出息,卻知長女托于他,則兩女皆可長久安寧。”
“罷,總不叫她們相争便是,長女既然在你腹中奪了妹妹的食,便罰她護妹妹一生吧。朕明日便下旨封後,之後再差人送那孩子過去吧。至于你……”
“雙生女委實不是多大的喜事,臣君不敢貪功。況臣君不願做那風口浪尖的人。”
“随你,不過既是他晉了位份,你便補了賢君的缺吧。淑君雖也好,貴賢德淑,真不忍你叨陪末座。還有一樣,這老幺若是活的過百歲(即百天),那百歲禮那天便賜封號吧。若及一歲,朕便賜名入族譜吧。”
“可祖制只有滿一歲才可賜封號,及兩歲方可賜名入族譜。”
“朕意已決。你早些休息,朕先走了。”
那人走後,父親便抱着姐姐自言自語,他說希望堅決不要怪他,只是兩者必有取舍,将她給了未來鳳後,她便是嫡女,背後又站着趙家。趙家将軍雖然告老還鄉,趙家子弟也都是科舉而入仕,聲名極好,又屢出大儒,定能護得她周全,此一別,再相見也只能叫父親一句賢君了。
我聽及此,已然昏昏欲睡,奈何父親還在絮絮叨叨,離愁別緒竟然充斥着整個瑾華宮。
第二日,果然再聽不到另一個哭聲,姐姐,不,阿姊,再見又會是何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