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定妝照
阮向笛說:“你也別把我想得太脆弱了,又不是離了你就不能活,沒事的。”
就這樣,阮向笛搬到了陸景曜的家裏。
而在這之後不久,電影《1936》也已經組建好了劇組,選好了地址,定好了檔期。電影《1936》以1936年上海的一個布料商沈氏布莊為背景,以沈家少爺沈音徽的成長為主線,反應了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的上海商界。
阮向笛就飾演這位小少爺沈音徽,此人年幼時被父母保護得很好,不谙世事,但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血,。直到戰争逐漸擴大,沈氏夫婦接連喪命,這位小少爺才逐漸成長起來。
劇本已經到了阮向笛的手裏,同他搭戲的無一不是演藝圈的前輩,只有女主是跟他一樣,出道沒兩年的新人,叫做黎雁。但阮向笛看過她的電影,黎雁科班出身,長着一張初戀臉,但演戲很有靈氣,并不是花瓶。
劇本拿到手裏幾天之後,阮向笛便去劇組裏拍了定妝照。沈音徽自父母去世後,就脫去了原本的青澀公子樣,是個很內斂卻很有爆發力的角色,常年穿一身馬褂,軟呢帽,執着手杖。
而在拍定妝照這天,阮向笛竟然看見了晨跑那天遇到的司玉琢,司玉琢今天穿着一身風衣,戴着無邊的眼鏡。
司玉琢倒是對看到阮向笛并不意外,笑着上來跟阮向笛打招呼,伸出手道:“我就說我們還會再見面吧?”
阮向笛和他握了一下手:“司先生也是劇組裏的人?”
司玉琢說:“笛子沒看劇本麽?”
阮向笛一愣,突然反應過來,這電影的編劇好像就是叫司玉琢,他都沒注意到。
司玉琢:“想起來了?”
阮向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顧着揣摩角色了,倒沒注意作者,不過以前好像沒看過司先生的作品。”
司玉琢說:“我不是說,才回國不久嘛,以前都在國外,你不知道我也正常,這下不就認識了。”
聽到有人叫阮向笛,徐向晨拍了拍他:“造型師好像在叫你,過去看看吧。”
阮向笛點頭:“失陪一下。”
Advertisement
司玉琢:“我跟着去看一下,不介意吧?”
阮向笛有點意外,卻也沒拒絕:“這有什麽,司先生是編劇,看一下也是應該的。”畢竟對于角色的理解,沒有人會比編劇更深了。
造型師早已經對角色和阮向笛都做過深入的研究,給阮向笛設計出最适合他,也最适合角色的造型。穿上衣服,化完妝走出來後,就憑他這張臉,就足以讓所有人把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因為已經揣摩過角色,因此穿好戲服走出來時,阮向笛就已經不是阮向笛,而是那個身處家國破碎,父母雙亡的少爺沈音徽了。
只見阮向笛戴着軟呢帽,穿着那身馬褂,皮鞋,拿着手杖走出來。年輕的布莊老板膚色白皙,一看便是自小養尊處優的,他唇角微微翹起,挂着一絲柔和的笑意,但眉間微蹙,似有郁結之意,而那雙烏黑的眸子裏,更藏着讓人看不透的情緒。
“好!”司玉琢拍拍手,贊道,“跟我心中的沈音徽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