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劉盈所在的世界很多年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宗教,但是并不代表這邊不搞這一套,事實上,這個世界在降格之前,人神混居,一直到商朝,祭祀依舊非常重要。纣王為何亡國,就是因為他企圖推翻原有的祭祀制度,不敬神明,因此衆叛親離。
陰陽家追求的就是上古仙神,而道家呢,在得了道藏之後,就整理出了合适的神仙譜系出來,然後呢,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他們得到的情報很多,比如說,異世界上古的時候有許多神明,但是因為一次次的神戰,許多神明都隕落了。然後呢,陰陽家就精挑細選了幾個已經隕落的神明出來,然後呢,就扮作這些神明的信徒,選了個偏遠的地方開始傳教。
而道家呢,騷操作更是叫人目瞪口呆,人家直接将三清等神推到了創世神的位置上,表示,如今諸神無道,以至于世界屢遭災劫,如今有了轉機,創世神因此蘇醒,如今想要撥亂反正雲雲。
他們兩家都有運用元氣的手段,冒充神術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最重要的是,他們表現得非常開明,表示信仰是信仰,世俗是世俗,信仰不該随意幹涉世俗,因此呢,許多貴族聽到了這些理論,頓時就有些心動了。
各國受到各個教派壓制的時間太長了,暗地裏頭的沖突其實從來都沒有少過。只是各個教派之間有着默契,平常的時候也就罷了,打起來都是一番徹底撕破了臉皮的模樣,但是呢,真要是遇上了那等對神明不敬的,各個教派都是态度一致的,那就是追究到底。
既然各個教派有了敵人出現,這些貴族乃至王室自然是樂見其成,因此,他們不光沒有直接抓捕,反而暗中遮掩,幫着陰陽家和道家的人安排了合适的身份,甚至還允許自己封地上的人信仰他們。
道家和陰陽家呢,順勢演示了一些小把戲,頓時對方信心更足了,因為如果背後沒有神明的存在,是不可能施展這樣的力量的,他們既然這個時候敢冒頭,肯定是有把握的,因此,在傳教的問題是,更是一個個大開方便之門。
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異世界的許多情報自然也就落到了兩家手裏,他們一邊想辦法将情報傳回去,一邊已經準備在這邊玩點大的了。
劉盈接到了道家與陰陽家傳回來的情報,那是真的松了口氣,這兩家只需要做好這件事,他們這次的功勞就少不了了。
說實在的,在看到對面的詳細資料之後,劉盈都很懷疑,那個世界怎麽就能撐這麽久的。下面的平民面對着教派與貴族的雙重壓迫,他們就一點反抗的心思都沒有?要知道,自從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将相,寧有種乎之後,如今的上層就對下層黔首的态度變得謹慎了許多,因為真把他們逼急了,他們真的是要揭竿而起的。
不過,等到更多的資料傳回來之後,劉盈也就搞明白了,說白了,還是聖戰的鍋,每一次的聖戰不光是教廷削弱世俗國家的實力,實際上也是削弱了民間的實力。民間那些有可能成為英雄豪傑的人物都被教廷給出來的好處忽悠着去聖戰了。死了的自然萬事皆休,活着的呢,也因為聖戰成為了既得利益者的一員。
而一次次的戰争除了消滅了精英之外,也消耗了大量人口,确保了各國擁有的資源在不遇上什麽天災的情況下,總能夠讓底層的大多數百姓維持生存。再有教廷的教義洗腦,底層貧民逆來順受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教廷的教義就是,你今生過得不好,就是因為你不虔誠,而且呢,生來有罪,怎麽樣才能表達你的虔誠呢,贖去你的罪過呢!那就是多給教廷捐贈,捐贈得多了,你就是虔誠的信徒,死後可以進入神國永遠享福了。底層的那些百姓呢,有了個虛無缥缈的指望之後,自然只會拼命給教廷捐錢,哪裏能想到反抗呢?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劉盈就對打敗異世界有了信心,畢竟,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是那種除了信仰,什麽都不管的狂信徒,只要給他們切實的好處,他們自然會放棄原來的信仰。畢竟,你怎麽知道你死後能進入神國享福呢?就算是真的可以,你活着的時候,真的什麽罪過都沒有,一點錯都不犯?神國真要是什麽人都收,神明只怕連翻身都沒地方了,所以啊,說不定你死後不光沒法享福,還得受苦呢!與其期待虛無缥缈的死後福報,還不如這輩子好好過!跟着大漢朝,你會有自己的産業,你可以讀書識字,你有足夠的上升渠道,你這輩子就能過上堪比以前貴族的生活,所以呢?你是準備現在就去看看死後能不能上神國呢,還是準備跟着大漢走?
劉盈覺得,樹立幾個典型之後,起碼底層的百姓的心就能收了。至于上層,劉盈就更不擔心了,教廷在那裏拼命削弱各國的力量,到時候他們不會有太多反抗之力的。
而得到了這些資料之後,一幫打仗打了多年,心眼一個比一個多的老狐貍很快就拿出了針對性的計策,就等着坑那些準備大舉進攻的聯軍一把了。
Advertisement
異世界靠神術,本世界就靠格物。墨家和公輸家那邊根據劉盈給的資料,連□□都造出來了,立馬,大量的□□就布置在了兩個世界交界的地方,對面雖說也派人警戒,但是看來看去,也沒搞明白這些□□是幹什麽的。他們也不敢接近,他們最先進的武器還是投石機,而且用起來也不算順手,非常笨重不說,射程也不遠。他們的海戰正常情況下是先神術招呼,再短兵相接。若是交戰雙方都是一個神明的信徒,那就直接先遠處用弓弩之類的招呼一下,之後再短兵相接。
大漢這邊常年有戰艦駐守,對面若是敢靠近到一定的距離,大漢就當做是宣戰,直接一輪火炮齊射,幾次之後,那些駐守的海軍就不敢靠近了。
他們也想過派人潛入,但是雖說兩個世界的人相貌相差不是很大,但是語言方面就是個問題,到了靠近大漢的地方,神術就不管用了,他們根本無法迅速學會漢人的語言。何況,他們忽視了大漢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你長得再像,話說得再标準,但是若是沒有戶籍,那麽直接被拉去當做苦力賣了是正常操作。如今大家都知道對面有個奇怪的國家跟大漢交戰,這就算是敵人的細作,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這就是送上門的軍功。
因此,如今各地的百姓一個個都跟火眼金睛一般,只要看着不對,立馬就能一擁而上,你要是敢反抗,那妥妥的就是細作,打死也不為過。
在損失了不少軍中乃至教廷的精英之後,那邊就暫時打消了派人過來打探消息的主意,只是命一支軍隊守在海面上,觀察這邊的動靜,免得大漢這邊大舉進攻,到時候猝不及防。
大漢這邊又不是傻瓜,他們得了情報之後,就已經做好了打算,那就是在海面上盡可能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等到對方派不出人手之後,再大軍壓境。這年頭,大家對海洋的開發程度都不算高,在海上開戰不會影響本土的工農業生産,後方還能有源源不斷的支持,而且這種不需要短兵相接的情況,只要船只沒問題,都不用擔心太多的傷亡,這麽多的好處,幹什麽要深入敵境,在人家的土地上找不自在呢?
不管怎麽說,大漢這邊從容地将能丢的□□都丢到了海裏,對方那邊呢,根本搞不清楚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麽,他們中的神官想要試探着将這些玩意送到大漢這邊,結果很快就懵逼地發現,對面居然也有人能使用超凡力量了。
沒錯,大漢這邊在陰陽家和道家确定了他們能夠在交界處和異世界使用他們封存了很多年都無法使用的功法之後,一個個都沸騰了。各個學派誰家沒點底牌呢?當年孔子孟子等儒家的先賢還能運用所謂的浩然正氣呢,其實就是一種運用元氣的法門。
各個學派,雖說如今在政治上都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呢,大家對于其他的也是很有追求的。眼看着世界融合,世界就要不一樣了,說不定日後超凡力量就變成主流,純粹的理論就不吃香了!畢竟,就像是現代的大學招生要看就業率一樣,現在的學派也是一樣的,哪個學派更容易入仕,更容易出頭,哪個學派就能招收更多的學生,得到更多的資助。那些招不到學生,弄不到錢的,也只能被邊緣化,繼而消亡。因此呢,遇到這種情況,誰家也不敢怠慢,必須要立馬追上才行。如今大漢的變化幾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落後一步,說不得馬上就沒自己的容身之地了。
一時間,各個傳承了一些運用元氣法門的學派都派出了門內的精英弟子加入了海軍,因為這裏作為兩界交界的地方,是能撬動元氣的,他們可以在這邊修行學派中傳承下來的那些功法。即便是跟軍方關系一直不怎麽樣的儒家,如今也不敢再拿捏了,他們原本現在在百家之中就不占優勢,再故步自封,那真的是要完蛋了。因此呢,之前被儒家瞧不上的幾個早早投奔了劉邦,卻也沒得到什麽重用,只是在朝中混了個存在感的幾個儒家博士被請了出來,他們腆着臉在劉盈那裏刷了一番存在感,又在軍方那邊求了情,總算是将自家的子弟一塊塞到了海軍之中。
因此,瞧着對面的神官企圖掀起風浪将□□送到自家地盤來,這些剛剛修行沒多久的各個學派的子弟就一塊出手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法門都被用了出來,只将對面的神官弄得目瞪口呆,最後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跑回去彙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