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桃花村
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 卻讓人心裏暖洋洋的。
這世上錦上添花容易, 雪中送炭卻極難。尤其處在這樣一個世道, 連自個兒都填不飽肚子了, 哪裏還顧得上旁人。
他們還不只是朱氏一人,後頭還搭着三個拖油瓶,說白了,這是別人家的種, 兩家鬧到這個地步, 朱家就算只肯接納朱氏一個, 不認下他們也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再不忍心, 也不是自家小輩,哪裏能管這麽多?
何況本就是林家貪圖富貴鑄成的,過後還倒打一耙的喊着要休妻,讓朱家的出嫁女受盡了委屈, 而他們身上咋說還留着林家的血,便是遷怒到他們身上也怨不得人。
誰讓投生到林家了呢?
但朱家舅舅們卻什麽也沒說, 抗上兩口箱子,同白家人道了謝,便招呼着他們上路回了桃花村。
前後不過幾日, 這回來桃花村的心境卻是大變了一番。
趙氏依然守在門口候着他們,見他們回來, 渾濁的眼裏閃過亮光, 忙拉了他們朝裏頭走, 一邊兒還念叨:“我早說讓你們舅舅早些出發, 不然早就把你們接回來了,也不瞅瞅這都啥時候了...”
朱家兩位舅舅相互看了看。
一個冤啊。
昨兒定了今個兒把小妹母子幾個接回來,一整晚,正房裏頭都傳出了動靜,當爹娘的睡不着,他們兩個也沒好到哪兒去,在床上翻了一整晚,實在睡不下,天不亮就摸着黑往林家村走了。
那時,連雞都還沒打鳴呢。
誰讓這念叨的是趙氏,兄弟兩個只得摸着鼻子認下,不止不敢反抗,還得配合着她,“娘你放心,以後我們兄弟肯定不躲懶了,是吧,二弟?”
“是啊,大哥說的是。”
趙氏聽着,淡淡的“哼”了一聲。
Advertisement
林秀姐妹瞧得好笑,而外祖母趙氏同上回絲毫沒變的态度更是讓他們安了心,剛一進了屋,裏頭幾個年輕的小輩就迎了上來。
朱家大房的表哥朱秋華和她的妻子吳氏,以及二房的朱秋荷和朱秋石幾個,朱秋華年二十,朱秋荷和朱秋石是一對雙胞胎,年十六,都比林秀三兄妹大,便依次喊了他們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姐。
朱家人論樣貌,生得比林家人好些,林家裏裏外外的都長得普普通通的,朱家這頭雖不說多出衆,但模樣要清秀幾分,對他們也十分熱絡,不大一會大表哥和二表哥就跟林康拍胸捶拳起來了,朱秋荷也挽着林娟和林秀,拉着他們在一邊說話,倒是那大表嫂吳氏雖說笑得客氣,但看他們的目光卻不如朱秋荷等人親近,反倒顯得疏離得很。
朱秋荷見林秀的目光在吳氏跟前轉過,同她們撇了撇嘴,道:“兩位妹妹甭在意,大堂嫂娘家爹是村長,慣得她就是這個性兒,清高得很,別的倒是沒啥。”
說白了,吳氏只是不大會做人,把姿态放得有些高。也因為她這脾性,不會為人處世,她娘家爹娘才特意給她選了朱家。
聽完,林秀心裏更是有些疑惑起來。
按理說,朱家給長孫挑媳婦,再不濟也得挑一個手腳勤快麻利的姑娘,吳氏這人瞧着便是個不理事的,更莫說這副脾性,說親時,朱家總得打探清楚不是,她外祖和舅舅們就沒啥意見?
不過這些話她不好問出來,只點着頭:“三表姐放心,一點子小事,哪裏會放在心裏。”
朱大舅和朱二舅見他們小輩相處融洽,滿意的點了點頭,朱二舅更是點了朱秋石,“石頭,去喊你娘來認認侄兒侄女們。”
“唉,就去。”
朱家二媳婦馮氏很快就過來了,她頭發梳得整整齊齊的,穿着一身麻布,手腕處挽着,手上還沾着點水,想來是沒耽擱就過來的,一張臉帶着笑,眉眼彎彎的瞧着十分舒服,為人也熱絡周到,跟朱秋荷兄妹倆一般,“是妹妹和幾個侄兒到了呢,咱們第一回見,也莫要生分了,往後都是一家人。”說完,她便走到朱氏身邊,親親熱熱的挽着她的手,道:“正好,飯也做好了,妹妹們過來也餓了吧,走,咱們吃飯去。”
“多謝二嫂,”朱氏反手搭着她的手,兩人扶着趙氏往堂屋走。
身後,一衆小輩們跟着,林秀瞥了瞥手肘的手,難得啞然。
朱秋荷跟小舅母果然是母女,連這挽着人的動作都一模一樣,性子也都是爽利人。
桌上,孫氏已經擺好了碗筷,先給趙氏搬了凳子,這才招呼他們入座,“大夥快過來趁熱吃,要不就糊了。”
餘下的人湊近一看,臉上頓時驚訝起來。朱大舅揚起笑臉,“好家夥,還是面條呢。”
米面難得,在農家裏頭更是難得吃上一回,這回要不是為了給朱氏母子幾個接風洗塵,朱家也是舍不得拿出來吃的。
“對了,給爹留了沒?”剛坐下扒拉了兩口,他又問了起來。
孫氏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那還用你說,給爹留了面條,等他回來下水一煮就是。”
“嘿嘿。”
随後,一桌人便埋頭吃了起來。
用完飯,朱秋荷便帶着林娟姐妹去了房裏,“這是昨兒我娘和大伯母收拾出來的,姑母和妹妹們就住這兒,表弟就跟着我哥住就行。”說完,她手指了指隔壁:“我就住旁邊屋裏,你們有啥事喊我就是。”
朱秋荷拍着胸脯,仿佛在告訴他們,在朱家,就沒有她搞不定的事兒!
林娟姐妹笑着點頭。
“這就對了,便是咱們村你們出去也甭怕,她們也就嘴皮子厲害罷了,哼。”說起村裏的小姑娘,朱秋荷皺了皺鼻子,悄悄告訴她們,哪家的閨女喜歡背地裏說人笑話,哪家閨女平日裏喜歡逞能,哪家的閨女是個好的雲雲,三個在房裏說了好一會兒話,直到馮氏在外頭喊他們才出去。
“你們爺回來了,正說着今年采花兒的事兒,讓你兩個表妹也來聽聽。”
桃花村之所以叫桃花村,是因着這裏漫山遍野都是花,以桃花居大,所以叫桃花村,除開桃花,桃花村裏還有梅花、桃花、槐花,年節後梅花香氣滿村都是,也是采花的最好時節,再等上兩月,桃花、槐花相繼開花,便是村裏最忙碌的時候,家家的婦人姑娘們早早便出門漫山遍野的采了花,再送去鎮上。
往年的時候,村裏的梅花、槐花都是賣給了鎮上的藥鋪,桃花因為鎮上的姑娘們喜愛,大戶人家的姑娘們便買了來制成桃花粉,或者研磨成嫣紅的汁,用來染在指甲上。
“本來村裏人還說今年的桃花恐怕要留下了,誰知道鎮上的藥鋪前兩日派了人來,說是這三種花兒都要收,到時候還會讓人直接到村裏拉,也省得咱們背着去鎮上。”
她們到時,朱家外祖正說着,聽語氣很是高興,見她們,還招了招手:“娟丫頭、秀丫頭,來,到外祖身邊來。”
“唉。”林秀一點也不扭捏,拖着林娟和朱秋荷就在朱老四旁邊坐下,笑眯眯的喊着人:“外祖,幾時開始采花啊?”
朱老四也笑眯眯的看着她:“咋了,想做采花娘了。”
林秀大方的點點頭,承認着:“是啊,采了花賣給藥鋪了就有銀子了。”
作為桃花村姑娘的子女,如今朱氏和離回了村子,自然還是村裏的人,他們便也能夠上山采花的,只是在林秀的認知裏,如今他們沒地方住,只能住在朱家裏頭,但哪有不想帶着兄姐跟生母自個兒當家立戶的。
他們再是有血緣關系,總歸是姓林,而且兄姐都不小了,指不定哪日就要定下親事,甚至娶妻嫁人,總不能那時還靠着朱家不是?
早點掙了銀錢,他們就在村裏頭修幾間屋,無論好壞,總是有個窩,而且都在一個村了,離朱家又挨着,彼此也能有個照應。
“好好好,過幾日花正盛的時候咱們秀丫頭就能去采花了。”朱老四滿臉疼愛的看着她。對這個不拘禮的外孫女他是打心眼裏喜歡的,人大方懂事,那張嘴又甜得很,哄得他老頭子心裏舒坦得很,何況,他可是聽老婆子說了,這丫頭啊,對人巴心巴腸的,打從根裏頭就是個好的。
可不是嘛,就那老林家那一群黑了心肝的能生出秀丫頭幾兄妹,也是燒了高香了。
說着,他從兜裏摸索了會兒,再掏出來時,手心裏赫然躺了顆糖,他笑眯眯的把糖放到林秀手裏,“拿着吃,這是今兒早村長召集大夥時給挨家挨戶發的,正好給你甜甜嘴。”
朱家人含笑看着,尤其朱大舅更是說了句:“秀丫頭已經嘴甜得很了,要再吃糖,那可不得了。”說完,他擺了擺頭。
頓時滿堂大笑起來,林秀被鬧得紅了臉,那糖在手心裏都有些發燙。
“啊爺,咋秀妹妹有,我就沒,”朱秋荷嘟着嘴,不依的拿着朱老四的袖子扯了扯。
“你多大,秀丫頭多大?”朱老四笑呵呵的瞪了她一眼,沒好氣的道:“多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
“可不,荷丫頭可不能搶...”
“這孩子,一嘴孩子氣...”
都顧着埋汰朱秋荷,林秀臉上的燥熱退了下來,見朱秋荷笑呵呵的聽他們念叨,眼裏并沒有不高興,哪裏不知道她是在替她解圍,心裏也領了她這份情。
同樣是兄弟姐妹,看看朱家兄妹,再想想林家那一堆糟心的,她都不好意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