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諸葛亮,字孔明。
不對,面前的少年再怎麽擺出一副老成的模樣來,也沒到冠字之齡,就連“諸葛孔明”都稱不上。
但這少年既然能說得出方才那一番話,見地深刻,言辭鋒利,卻又由不得王妩不信。
“那個……你是南陽人?居于卧龍崗?”王妩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聲音,卻還是忍不住要确認一遍,張燕到底有沒有找錯人。
卻不想那小小少年轉身先向張燕舉手一揖,端端正正,寬袖揚揚,衣袂灑灑。一禮之後,這才轉而回答王妩的話,稚音清亮:“亮原徐州琅琊陽都人,随叔父往襄陽。”
王妩分不清正史和演義,唯獨記憶中那一篇苦口婆心的出師表稍稍派得上用場。殊不知諸葛亮躬耕南陽确實不錯,可所居卧龍崗者,卻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的事了。
沒 等她理清楚其中關系,張燕率先嗤笑了一聲:“哪兒來什麽卧龍崗!某在荊襄翻了整整兩個月,別說南陽,南郡江夏,長沙武陵,哪一處某沒有尋過?別說卧龍崗, 就連卧龍泉,卧龍山都沒有!倒是在襄陽見到了你說的那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水鏡先生,只不過此人一心避世,某也不好強之……”
水鏡先生此人,王妩只記得就是此人告訴劉備一句“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驚天之語,指點劉備三顧茅廬。
因她說不出卧龍崗究竟在南陽的哪個位置,是以才模模糊糊地告訴張燕,若是實在尋不到人,可尋訪水鏡先生。至于這個人姓什麽叫什麽,她當然……還是完全不記得了。
張燕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某方才接報,令弟已安然達襄陽蒯祺處,交予你長姊照料。”
“勞煩将軍。”諸葛亮聞言,繃得緊緊的唇角微微一松,顯然為此事已記挂了許久。
他口中稱謝,向張燕再行一禮,問道:“将軍的傷勢如何了?”
“你受了傷?”
王妩大吃一驚。而與此同時,另外還有兩個人,一遠一近,同時和她問出一樣的話來。
一個是就站在她身側的趙雲,而另一個,清冽的聲音裏除了吃驚更有幾分憂慮之意,則是正疾步往這裏走的雲姜。
張燕也是剛剛回來,和趙雲是一先一後進的城,兩人都是安頓了兵馬便立刻往郡府裏趕。要不是半途發覺了諸葛亮不知怎的也跟着進來了,張燕早就直接繞過曲廊,進了後院去看雲姜了。
Advertisement
此時雖晚了一刻,但總算是見到了人,張燕的眼睛陡然一亮,望着雲姜“嘿嘿”笑了兩聲,一手仿佛沒處放似地,又在諸葛亮肩上拍了拍。
雲姜一身淺色短褐,外面和王妩一樣罩了件寬大的披風,只是快步行走之時,披風攏了風,獵獵作響。
雲姜帶了一陣風站定,向趙雲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目光和張燕巴巴望過來的目光相觸,面上微紅,卻是不閃不避,在他身上仔細打量。
“那個……某回來了……”張燕說了一句廢話。
“莫擔心,某這回在南郡與長沙相交之地,遇到了個神醫,續骨生肌,當真是手段非凡。偏偏為人謙和,半點架子也無,某将人請了回來,等會兒便到……”
他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串,好像陪着雲姜拉家常說閑話解悶一般,恨不得将此行路上看到幾只兔子,幾座山,都已告訴雲姜,哪裏還有半點精明果決的黑山軍主帥模樣?
若是換在平時,王妩定要好好逮着這瞞了她許久的兩人打趣一番。
雲姜和張燕,一個面薄易惱,一個又時常以黑沙掩面,這兩人自相識起,便如同一對歡喜冤家,喊打喊殺,現在想來,實在是有趣。
而現在,王妩的腦中卻是被方才張燕和諸葛亮的對話中露出的只言片語塞得滿滿的。
諸葛亮一身重孝,張燕又受了傷,還讓人将他的幼弟送走……
既然她會想到找諸葛亮,曹操自然也會想到。
王妩心中微微一動,不等雲姜接口,脫口而出:“你遇上曹軍了?”
不論諸葛亮是否真如演義中所描繪的那般心系匡扶漢室江山,能選擇一個在當時無處容身,幾度奔逃的劉玄德為主,才華豪情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是此人自恃才高。
寧為雞首,走一條艱辛無比的道路,成萬世之功業,贏生前身後名,也不做那鳳尾,令自身的光芒受損一分一毫。
所以,諸葛亮絕不會為曹操所用。這正是王妩一心要找諸葛亮的原因,可這又何嘗不是曹操要殺諸葛亮的原因?
扪心自問,王妩覺得,若她是曹操,要打散三國鼎立的局面,設計劉備固然必要,而另一方面,确實更要阻止諸葛亮為他人所用。
不為所用即殺之,豈非向來就是她這位老鄉粗暴又簡單的手段麽?
一如趙雲。
而張燕既然一下子沒能找到傳說中的卧龍崗,大有可能,諸葛亮也是因此而在曹操手下逃得性命至今。
諸葛亮眉峰幾不可見地一動,目光落到王妩身上,若有所思。
哪知張燕卻連連搖頭:“不是曹軍,某是遇上了陷陣營。”
能在張燕手中讨得便宜的兵馬絕非等閑,但“陷陣營”這個名字,王妩卻并無印象,正要問是否對方人數衆多,卻見趙雲神色一凜,多了幾分凝重。
“飛燕兄與呂奉先交手了?”顯然他知道“陷陣營”的來歷。
不知“陷陣營”,王妩對“呂奉先”三個字倒是如雷貫耳:“你說這個‘陷陣營’是呂布……”
張燕哈哈一笑:“這呂奉先擅騎射,精武藝,號稱‘飛将’,某昔日在冀州中山時便曾與他戰過一回。那時他尚在袁紹麾下,所領的‘陷陣營’雖人數不多,可卻是生生殺散了某上千軍馬!這一回再交手,某縱然為他所傷,可他也不見得好過……”
張燕毫不避諱地說起以前和袁紹為敵時,敗在呂布手中之事。語氣之中,非但沒有半點怨怒,反而對那“陷陣營”極為欽佩。以至于這次與呂布再度交手,兩敗俱傷的結果令他很是得意。
實際上,他這回救下被追殺的諸葛亮,實屬因緣際會。他一開始卻并不知道這個小少年就是王妩要找的人。反而是見到了呂布的旌旗,這才出的手。事後還是諸葛亮自報姓名,他才發覺自己找了兩個多月的人,就這麽出現在了眼前。
張燕正自得意,卻突然看到雲姜目色一凜,狠狠朝他瞪了一眼,一句話說了一半,生生頓住,舉手在額頭上重重拍了拍,心虛地朝她“嘿嘿”一笑,神色讪讪。
趙雲看在眼中,不由好笑:“雲也聽聞過都亭侯武勇之威名,只可惜始終無緣一較高下……”
他本意是要給張燕解圍,卻不想這句話說出來,王妩也是緊跟着橫了一眼過去。
一時之間,回廊上五個人,頓時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諸葛亮意味不明的目光在四人之間轉了一圈,清了清嗓子,緩緩往前跨了半步:“如非将軍,亮早已命斷荊襄。”他微微擡頭,目色沉沉,眉宇間湧上層層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沉痛恨色,聲音也跟着有些暗啞,“然殺我叔父者,卻非呂布,實曹操曹孟德也。”
此言一出,王妩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
而張燕卻是“嘿”的一聲,怪叫道:“曹操,曹操,怎麽又是曹操!算計子龍,算計某,算計些幽州軍馬也便罷了,怎的還要算計到你叔父這個未及上任的豫章太守?”
至于王妩方才是如何得知曹操與此事有關的,他倒是沒半點奇怪。只覺得王妩曾在曹營之中待了那麽久,聽到點旁人不知道的消息也實屬正常。他在這一時之間,甚至還想到了她是事先得知曹操要追殺諸葛亮叔侄,這才讓他前去尋人,伺機将人救下。
只可惜他終還是晚了一步,令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喪于曹軍之中。
“等等,”張燕忽然語聲一頓,看着諸葛亮的目光露出了幾分疑惑,“圍殺你們的分明是呂奉先的‘陷陣營’,又與曹操何幹?”
諸葛亮垂目不答,臉色發白,額角的青筋微微跳動,垂在身側的手也握得死緊,甚至因用力過度而帶得寬袖一同簌簌發顫。
呂布是刀,身後自有執刀之人!
張 燕忽地明悟,卻又不敢相信。呂布此人,他與之戰于冀州之時已将其看得清楚。雖技藝高絕,卻好高骛遠,反複無常,驕恣無狀。是故當初他縱敗于呂布之手,卻也 絲毫無慮,料袁紹必容不得此人多時。果然只隔數月,呂布便露擴充兵馬之野心,令袁紹心生不安,甚至不顧其功,險以甲兵将其狙殺。
收攬這樣一個人,如飼猛虎,稍有不慎,就有被其反噬之危,曹操又怎敢用?
張燕轉而望向趙雲,正好見到趙雲目中凜然的戰意飛揚,正向王妩投去詢問似的目光。
曹操用呂布,王妩也是大吃一驚。依曹操對這個時代的熟悉程度來看,又怎會冒險用這麽一個随時會翻臉的“三姓家奴”?莫非她又被什麽誤導了?
然而,此時,王妩卻是沒有多餘的心思再揣摩曹操所想。她只知道,既然諸葛亮認定了和曹操有仇,那不管他是如何認定的,于她而言,都是一個難得之極的機會!
向 趙雲點了點頭,不動聲色地挨到他身邊,王妩的目光卻在諸葛亮的一身孝衣上輕輕掃過,最後落到他面上:“君既随飛燕兄來青州,想是要借妩之力,向曹操報此深 仇。君方才既言青徐之交的兵馬有進退不得之險,妩智計淺短,實不知當如何從三萬曹軍之中奪下徐州之地,還請君以計教我。”
從“小郎君”到“君”,這稱呼之間的變化,王妩可謂标标準準的“前倨後恭”。
張燕更是大為詫異。他一路護送諸葛亮來青州,雖知這少年聰慧,卻也畢竟只是一個年未及冠的少年而已,王妩向他問計,又有何用?
然而,他嘴一張,正要說話。雲姜手快,微微側過身子,右手自他背後探過去,在他緊實的腰裏掐了一把。
張燕身體猛地一抖,一句沖口而出的話好像被這一把生生掐斷,梗在了喉嚨裏,憋得耳根通紅。
而趙雲卻一點也沒注意他們倆這背着人的小動作,他雖然也詫異于王妩對諸葛亮的态度,而令他更挂心的,卻是王妩掩在寬袖之下,和他握在一起的手,正不安地來回扭動,顯然是緊張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