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培優班
開學總是顯得兵荒馬亂,摸底考,排座位,開班會,收作業……一周之後成績公布,紹吳考了班裏第二名,第一名是班長韓惠媛。紹吳幫姍姐把英語作業抱到辦公室,見姍姐桌上一份成績單,白紙黑字标注得密密麻麻。
“這次發揮得不錯啊,”姍姐笑着對紹吳說,“寒假加班了?”
“也不算吧……就是把作業寫完了。”成績單上,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被做了标注,比如韓惠媛的數學成績是123分,偏低了;比如沈琦的名字後面有個“↑”符號,應該是表示她的排名有所進步;再比如紹吳自己,地理成績被圈起來——他的地理只考了70分,明顯拖後腿。
那楊書逸呢?紹吳在心裏輕嘆一聲,楊書逸的排名太靠後,在第二頁紙上,看不到。
“正好你來了, 快幫我分擔分擔,”姍姐拉開抽屜,“想吃什麽自己拿,我可不敢吃了,過個年胖了7斤!”
抽屜裏是各種零食,紹吳抓起兩塊旺旺仙貝,幾顆巧克力,笑着說:“謝謝老師。”
“你去拉個椅子,坐着吃。”
反正是大課間,紹吳便坐下了,一邊吃零食一邊和姍姐聊天。姍姐先是抱怨自己長胖了,又說起過年被家人安排去相親——“我的天,一米六五!一米六五的男的也好意思介紹給我?我自己都有一米六七!”
另一位女老師哈哈大笑:“你就知足吧!我當年相親的時候,我姑父給我介紹了個男的,說是家裏條件好得很,又是做生意又是當官的,必須見,不見不行!我說那就見見嘛,大年初一啊,約我去看電影——人山人海你曉得吧,電影院裏都是臭的!看到一半我就受不了了,想出去,他竟然吵我,啊你怎麽這麽浪費?不是你掏錢買的電影票哈?”女老師笑完了,自言自語感慨道,“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姍姐也笑:“這麽說我相那個還算正常了?”
“矮一點嘛,哎,重慶男人普遍都不高……對了,我老公有個學弟,西南大學畢業的,現在在重慶上班,你要見見不?”
姍姐連連搖頭:“謝謝謝謝,還是不了吧,過年我連着相了三個,有陰影了!”大概害怕其他老師再來湊熱鬧介紹對象,姍姐轉移話題問紹吳:“小紹過年幹什麽了?一直在家待着啊?”
“我們家去重慶團年,我姑姑在重慶,但是初一就回來了。”
“唔,沒去別的地方玩玩嗎?”
“沒……”
“那以後就沒什麽機會了哦,”姍姐笑着說,“今年暑假你們肯定要補課,到明年寒假,讓你玩你也沒心思玩了——那就等高考完痛痛快快玩吧,去年有兩個高三的小姑娘,高考完跑到俄羅斯,就她們兩個,現在的孩子真是膽子大。”
Advertisement
畢業旅行?姍姐這麽一說,紹吳立馬想到楊書逸,如果,他是說如果,他能和楊書逸一起畢業旅行——去哪旅行?唉,楊書逸那個德性,可能只想去網吧畢業旅行。
紹吳剝開一顆巧克力,想着楊書逸的神态,做出副漫不經心的語氣:“今年過年我去楊書逸家吃飯了。”
姍姐:“啊?楊書逸家?”
“唔,他婆婆住院的時候我不是去看望了一下嗎,初二那天,就喊我去他家吃飯。”
姍姐稀奇道:“原來楊書逸這孩子還挺熱情嘛。”
“對的,和他熟了就感覺他人挺好,”紹吳說,“後來還帶我去吃麻辣燙,特別好吃。”
紹吳走出辦公室,被冷風一吹,才發覺自己的臉有多燙。
一顆金色包裝的巧克力豆被他攥在手心,幾乎要融化了。
楊書逸帶他吃的麻辣燙——其實也沒到“特別好吃”的程度吧?但這也夠他回味很久很久了。去楊書逸家吃飯的事,爸媽是不能講的,因為初二那天他靠裝病才沒去外婆家;其他同學也是不能講的,大家都是一個班的,一人傳一人,肯定要傳到楊書逸耳朵裏,按楊書逸那性格,他大概不想別人知道這件事吧?至于老班,那天他随口一句“你倆關系很好嘛”就把紹吳吓得夠嗆,更是不敢叫他知道。這種隐秘的興奮和歡欣被紹吳憋了好多天,終于,終于忍不住了。
就講給姍姐聽吧,裝得漫不經心,其實心裏洋洋得意——我去楊書逸家吃飯了!我倆關系很好!楊書逸還帶我去吃他從小吃到大的麻辣燙!只有姍姐什麽都不知道,也不會多想。他只能以這種方式,悄悄炫耀自己的快樂。
紹吳步履輕快地走進教室,先朝角落望去,楊,他知道,昨天楊書逸買了本《萌芽》雜志。
“剛才老班過來了,你不在,”鄭小寧輕聲說,“他叫了幾個人中午放學去辦公室開會,咱倆都要去。”
“開會?怎麽了?”
“我也不知道,”鄭小寧推推眼鏡,“看他的表情,挺嚴肅的。”
“噢……好,謝謝。”
中午放學,紹吳和班裏幾個同學一起去了老班辦公室。這次被叫過去的都是平時成績不錯的學生,基本穩定在前十名。老班的桌子上亂糟糟的,各種筆記本、文件、便利貼。他叫韓惠媛把辦公室的門關上,略微壓低聲音:“那我就長話短說了——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現在開始搞自主招生政策了。簡單來說,就是一些很好的大學會在高考之前單獨組織考試錄取學生。像清華啊、北大啊、人大啊,都有這個政策。”
清華,北大……這些響當當的名字令學生們全都屏息凝神,聽着老班的話。
“這些學校具體怎麽考、考什麽,各大中學都在研究,我們學校也在想辦法為大家找一些資源,你們呢是文科這邊比較有希望參加自主招生的同學,今天把你們叫來就是通知一下,從後天開始,高三的孟老師會給你們單獨開一個數學培優班,為自招做準備。”
“每周一三五下晚自習之後去四樓403教室上課,原則上自願參加,但是有補課費,具體多少回頭再通知——我建議你們都參加,自招是個好機會,能抓緊就抓緊。哦,這件事就不要在班裏聲張了,知道吧?”
自主招生?數學培優班?散了會,紹吳和鄭小寧一道向教室走去,本來中午放學都餓得半死,這會兒卻也不急着回家吃飯了。莫名其妙地,紹吳感覺心裏很亂,像打翻了一杯開水,他問鄭小寧:“你要參加嗎?”
鄭小寧抿着嘴唇,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哎,我的數學本來就不好,培優班,我能聽得懂嗎?”鄭小寧是他們班歷史課代表,文綜成績很好,英語語文也不錯,唯獨數學是死穴,總是飄在100分上下。
“那你呢?”鄭小寧問紹吳,“你肯定要參加吧?我覺得你去參加那個自主招生的話……希望很大的。”
“我都不知道那是什麽東西。”
“大家都不知道呀,能試試總是多個機會,”鄭小寧看着紹吳,目光中滿是羨慕,“我覺得你很聰明,真的,能把數學學好……肯定可以的。”
紹吳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也沒有吧。”
紹吳倒不是故作謙虛,他确實不覺得自己屬于“智商高”的那一類人,數學學得好,也不過是因為他在數學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也許文綜需要悟性,英語需要語感,但對于數學來說,題海戰術總是有用的。
他們這就要開始為自主招生做準備了——也就是說,要開始為考大學做準備了。這是第一次,紹吳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考大學”這件事離他這麽近。他心裏亂糟糟的,尤其是想到每周一三五晚上的培優班,這意味着每周一三五他不能和楊書逸一起放學、一起散步似的走出校園。雖然那一段路那麽短,但這就是他為數不多的和楊書逸單獨相處的機會了。
紹吳又有些愧疚,也許是對父母,也許是對老師,也許是對自己,考大學啊自主招生啊這些都是多麽重要的事,可他竟然,因為不能和楊書逸一起放學,就遲疑起來了?
紹吳悶悶地回到教室,果然楊書逸已經走了,其他學生也都匆匆回家吃飯去了。教室裏空蕩蕩的,後門沒關,風吹進來,桌上的書本被吹得嘩啦啦響。紹吳把自行車鑰匙揣進兜裏,想從後門出去,可雙腿不聽使喚似的就停在了楊書逸的座位旁邊。
相比于其他學生,楊書逸的桌面幹淨得可憐,一支自動鉛筆,一本封皮皺巴巴的歷史課本,一本《萌芽》雜志,他甚至不避着老師,光明正大地看閑書。
紹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但手已經伸過去了——他看見自己的指尖輕輕撫過楊書逸的桌面,楊書逸的自動鉛筆,這只筆是钛銀色鋼制的晨光牌,好涼。
“紹吳,”身後傳來楊書逸的聲音,“你幹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