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憶舊事生辰之禮
寶娘下馬,對嚴公子拱手,“承讓了。”
嚴公子也拱手,“二娘子好馬技。”說完,嚴公子把身上的玉佩摘了下來,放在旁邊的臺子上,算是輸給寶娘的賭資。
嘉和縣主沖了過來,“寶娘,你最後跑的那一程真厲害呀。我就說,你怎麽會跑不過嚴家人。我還以為你因為生病了身子不适,果然跑兩圈就好了。”
寶娘用帕子擦了擦汗,“我沒事,你不用擔心我,就是那塊石頭吓了我一跳。”
嘉和縣主哼了一聲,“說是不小心掉出來的,誰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
寶娘奇怪,“那石頭是誰的?那麽大個,還染了色。”
還沒等嘉和縣主說話,旁邊沖過來一個小姑娘,“寶娘姐姐,真對不住,那是我準備拿回去哄我弟弟的,誰曉得沒拿穩掉了下來。”
寶娘看了看她,思索了一下,想起來了,這是嚴家的一個庶女嚴露娘,估計和剛才跑馬的那位有些關系。寶娘總結了一下自己搜索來的信息,這姑娘就愛蓮言蓮語。
寶娘曾經問楊太傅,承恩侯是先帝心腹,一向自律,如何家裏卻放任這個庶出孫女出來讨人嫌。
楊太傅直言不諱,“嚴皇後生有二子,承恩侯家子弟做官的也不少。若是家裏孩子個個都有出息,聖上要不放心了。你能看到的只是這個不識大體的庶出孫女,以後還會有不成器的子孫的。”
寶娘明白了,這是承恩侯放養的孫女,性子有些歪。她覺得自己是皇後的侄女,卻總是被寶娘壓一頭。
寶娘眯着眼睛看着她,面部表情地回了一句,“無妨,嚴娘子以後也小心些,這樣随意掉東西,搞不好會出人命的。”
嚴露娘尴尬地笑了笑。
寶娘繞過她直接往前走,到了趙三公子身邊,她屈膝行個禮,“多謝三公子出手相助。”
趙傳炜雙手背在後面,手裏還捏着馬鞭。聽見寶娘的聲音,側過身,微微一笑,“二娘子不用客氣,舉手之勞。”
寶娘也笑了,“對三公子來說是舉手之勞,對我來說,不光是跑馬的輸贏,說不定還關系到性命。”
Advertisement
趙傳炜又把雙手背到了身後,“多年不見,二娘子長高了。”
寶娘有些奇怪,這話是什麽意思?
趙傳炜又笑得如春風般和煦,“都是小事,二娘子不用客氣,我先去前院了。”
說完,他對着二人拱了拱手,又看了寶娘一眼,然後帶着笑容走了。
寶娘呆滞在現場,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嘉和縣主笑得賊眉鼠眼,“寶娘,這趙三公子難不成認識你?你們什麽時候見過的?”
寶娘搖頭,“我不記得了啊。”
嘉和縣主斜眼看她,“我成天跟你在一起,這一個個的,怎地眼裏就看不見我。”
寶娘趕緊拍馬屁,“縣主娘娘龍子鳳孫,豈是我敢比的。”
小姐妹兩個又在衛家找了個地方換了衣裳,嚴公子的那塊玉佩,雖然品相不錯,但寶娘不想要,賞給了喜鵲。
在衛家吃過了酒席之後,楊家女眷一起回來了。
到家後,寶娘悄悄問劉嬷嬷。
劉嬷嬷立刻哈哈笑了,“二娘子忘了,二娘子六歲的時候,在承恩公府裏,愣說人家個子矮。三公子和胞妹是雙胎,生下來時有些弱,小時候個子小了一些,但聽說聰明的緊。”
寶娘頓時有些尴尬,小朋友在一起,笑話人家個子矮什麽的,确實該被打屁股。
寶娘想起今兒校場上青松翠竹一般修長的少年郎,忍不住擦了擦汗,這是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了。嗨,果然還是個小孩子。
寶娘忍不住笑了,“幸虧嬷嬷還記得,不然我還摸不着頭腦呢。”
劉嬷嬷眯着眼睛回憶,“趙家三個兒郎,老大世子爺跟二娘子這麽大的時候就名滿京城,如今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老二在福建跟着國公爺一起,殺倭寇,平匪亂,是一員猛将。這老三因為自小身子弱,趙家花費了不少心思養大的。聽說讀書很不錯,沒想到還會跑馬。晉國公當年是京城有名的文武雙進士,這幾個兒子也是一個比一個養得好。”
寶娘喝了口茶,懶懶地躺的旁邊的躺椅上,“嬷嬷,這京城彈丸之地,彙聚了這麽多豪門世家,每天真是有聽不完的故事。争權奪利,蠅營狗茍,還不如寺廟裏清淨。”
原身小時候在外頭寺廟裏養過一陣子,那是她最快活的時光。
劉嬷嬷輕聲細語地勸慰寶娘,“二娘子只當聽聽故事罷了,外頭有老爺在呢。”
再多的,劉嬷嬷不肯說了。
夜裏,楊太傅回來後,寶娘去問了許多功課上的事情,又纏着他問了許多朝堂上的事情。
楊太傅最怕女兒糾纏,說了一些大致的情況,還告訴她不能沾染後妃家族,特別是嚴皇後家、張淑妃家、謝賢妃家和劉貴嫔家,這是宮中有實權的四位妃嫔,都生有皇子。
皇子們漸漸大了,新的一輪鬥争又開始了。
楊太傅是帝王心腹,對幾位皇子,他從來都是不偏不倚。後妃們的娘家多方拉攏,他像那茅坑裏的臭石頭,誰的賬也不買。
轉天,楊太傅讓莫大管事送了一份厚禮去晉國公府,謝三公子搭救小女。
晉國公府裏,世子妃王氏收到禮物後,有些為難。
等夜裏世子爺回來了,她悄悄把這事情說了。
晉國公世子告訴王氏,“既是三弟做了好事,人家來酬謝,也是人之常情,不用放在心上,接下了就是了。”
王氏笑道,“官人不知道,三弟才回來幾天,好多人家都來跟我打聽三弟的親事。”
晉國公世子喝了口茶,“三弟的親事有阿爹阿娘做主,咱們只管照看好他的吃喝和讀書的事情。”
王氏問他,“三弟回來好些日子了,各處親友也拜訪了,是不是該去讀書了。”
晉國公世子點頭,“我明兒送他去官學,娘子打點好他的行裝。”
趙三公子此時正在院子裏舞劍,一身藍錦袍,手中劍如游龍一般飛舞,看的旁邊的小厮書君拍手叫好。
因趙傳炜小時候身體不好,晉國公為了他親自學了套劍法,然後手把手教給兒子。
趙傳炜從小就是個自律刻苦的好孩子,讀書上頭十分有天賦,知道自己身子骨不好,勤練劍法,連吃飯也不用人督促。十幾年過去了,他身上的先天不足漸漸已經彌補,變成個身手敏捷文思泉湧的十佳好少年。
除了這,他還長得好看。
趙家四個孩子中,他的外貌是最出色的。同胞妹妹跟他在一起時,換上衣裳,他更像女孩子。
他在福建長大,那邊氣候溫暖,适合他養身子。
如今他大了,晉國公夫婦把他送回了京,讓他多接觸一些豪門子弟,發展自己的人脈關系。
舞劍結束,他把劍扔給書君,自己去找大哥大嫂。
趙傳炜出生時,晉國公世子都已經成親了。看到這個弟弟,他如同對自己兒子一樣,先問了功課,又問今天見到什麽人。
楊家來送禮的事情,王氏告訴了趙傳炜。
趙傳炜點點頭,“大嫂看着辦吧,我不過是順手之舉。”
王氏笑看這個小叔子,“阿娘來信說,過些日子是你的十二歲生辰了,讓我帶你去大相國寺燒柱香,給菩薩還願。”
趙傳炜放下碗,“大嫂整日忙碌,我自己去就行。”
王氏給他盛了碗湯,“那怎麽能行,阿爹阿娘不在家,你大哥要上朝,我豈能讓你一個人去。三弟不要跟我客氣,阿爹阿娘是這家裏的主人,這裏是三弟的家。”
趙傳炜笑了,“我不是跟大嫂客氣,大相國寺的方丈說了,每年生辰燒香,需得我獨自出行。”
王氏這才作罷。
太傅府中,楊太傅忽然想起,過幾日寶娘要過生辰了。
他先讓莫大管事給女兒去定了套頭面,等首飾送來之後,他又叫來寶娘商議,“到時候你去大相國寺燒柱香,回來後請妹妹們一起聚一聚,在家聚也可以,出去找地方也行。你想請誰就請誰,不用問阿爹。”
說完,他把裝首飾的盒子遞給女兒,“這是阿爹送你的生辰禮物,你滿十二歲了,可以戴這些東西了。”
寶娘打開匣子,之間裏面是一套赤金鑲嵌寶石的全套頭面,一共十幾件東西,閃閃發光。匣子的蓋子上還有個夾層,打開一看,裏頭是一摞銀票。
銀票都是小面額的,加起來值個好幾百兩。
楊太傅摸了摸女兒的頭,“這些錢你拿去零花,不夠了問阿爹要。”
寶娘內心忽然湧過一絲感動,她擡頭看向楊太傅,眼中有了些濕潤。從古至今,士大夫們有幾個這樣關心女兒的,大多都是直接甩給老婆,不聞不問。
楊太傅笑了,“要過生辰了,高高興興的,去吧,早些歇着。”
寶娘從鼻孔裏嗯了一聲,抱着匣子回了栖月閣。
作者有話要說: 小寶娘(鄙視):你怎麽這麽矮呀!
趙傳炜(俯視):二娘子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