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決定
胡國棟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不早了,不過現在天兒暖和了天并沒有黑透。晚上吳紅兒并沒有做別的,擀了一些面條,配着韭菜炒雞蛋的鹵子,見胡國棟回來,她忙說道:“回來了?那我趕緊煮面條去。”因為不知道胡國棟幾點回來,所以雖然面條擀好了,鹵子也做好了,但是面條并沒有煮。
煮好面條一家七口坐在飯桌前開始吃飯。胡傑和胡卓兩個孩子剛才吃飯前嚷着餓,非要吃胡杏兒拿來的桃酥,李桂蘭被兩個孩子磨着一人給了好幾塊兒,現在吃飯兩個小子都沒怎麽吃。胡家老兩口吃的也并不多,倒是胡國棟自己吃了整整三大碗才放下了筷子。
他現在正是吃的多的時候,再加上最近又一直在幹體力活,所以吳紅兒到沒有擔心他撐到,反而問道:“吃飽了嗎,要不要再給你煮一碗?”胡國棟的飯量一直是很大的,因此整個人看着也壯實。
“不用了,吃飽了。”胡國棟擦擦嘴表示已經吃飽了。然後把今天送錢的事兒跟胡老屠說了說。
“說起來還是杏兒想的周到。”聽胡國棟把今天的情況一說,胡老屠便感嘆道。他老了,現在想的也沒有以前那麽多。再加上現在這世道跟以前也不同了,一時半會兒想不到也是很可能的。像他們年輕那會兒,給別人家蓋房子中午管頓飯再給盒煙抽就不錯了,哪裏會想到要錢呢。不過想想也是,現在的人們都富裕了,那盒子煙也就不被人看在眼裏了。他年輕的時候那也是好東西。
“家裏應該有幾頭豬該出欄了,趕明咱們殺了送到鎮上飯店幾頭,杏兒那也得留下點兒。剩下一頭後天是大集賣了去。”胡老屠說道。
“爹,我二姐那裏的生意那麽火爆,鎮上合作的飯店也一直想讓咱們加量,要不就別在集市上賣了吧。”胡國棟說道。豬肉零賣價錢當然是高一些,但是胡老屠畢竟上了年紀,去趕一天集回來也得累的夠嗆,因此胡國棟便不想再零賣了。畢竟也多掙不了幾個錢。那點兒錢多養兩頭豬就有了。
胡老屠是經年的老把式了,不管是殺豬還是切肉都特別準确。在集市上賣肉的時候根本不怎麽用稱稱,僅憑一雙手就能感覺個差不多,上下差不出多少來。他這一手絕活胡國棟也沒徹底的學會,這是幾十年的經驗才煉成的。
“對呀爹,咱們以後在鎮上也有房子了,就我看要不咱們也在菜市場租個鋪位賣鮮肉,可比您每天趕集輕松多了,估計生意也會更好。”吳紅兒說到。她比胡國棟想的更周到一些,胡老屠到了這把歲數還整天想着趕集賣肉在乎的就不是那點兒錢了,估計就是放不下這份兒手藝,與其整天趕集還不如在鎮上的菜市場開個攤位賣鮮肉。胡杏兒的鹵肉鋪子和胡梨兒的蔬菜攤子都在那一塊兒,以後也好有個照應。平時他們把肉給送到攤子上去,老兩口就在那賣賣,可比現在整天好幾個村子的輪着跑輕松多了。
以前吳紅兒不提這個是因為自家住在村裏每天往鎮上走不方便,現在鎮上也有了房子,倆孩子明年應該也會去鎮上念小學,有個攤子給老兩口打發時間是再合适不過的了。要不然就算他們在鎮上住也住不安生。
就算是在後世很多老人在城裏住了大半輩子,臨老臨老也要回村裏來養老,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在鎮上住着沒意思罷了。
胡國棟聽吳紅兒這麽一說也覺得在理,這次在城裏蓋房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三個孩子以後在鎮上上學做打算,但是現在他們的事業也算是剛剛起步,他和紅兒怎麽也是不能離開村裏的,就算是住的鎮上也得經常回來。以前他打算的是他跟紅兒帶着倆小子住到鎮上,早上把倆小子打發去上學,再回村。至于他爹娘就還在村裏住着順便帶着丫丫。
現在這麽一琢磨還是紅兒的想法妥當。他們一家子都搬到鎮上去。老兩口在菜市場賣鮮肉也不會太忙,順便也就能接送孩子。這樣有個事情幹也不用擔心兩老會在鎮上住不習慣。他和紅兒每天往村裏跑就行了。這樣也省得他們既得擔心小的,也得擔心老的。兩頭都不安心。菜市場那一塊兒既有他二姐也有他三姐,也不用擔心老兩口沒照應。這麽一想還真是一舉多得。
雖然他大姐就在本村裏,但是把老兩口留在村裏胡國棟也真是不放心,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把老人扔在村裏他自己去鎮上住,估計得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說實話最近胡國棟也真是犯了愁,以前不經事兒還沒什麽,現在事兒一多他也就發現家裏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他既得顧小的也得顧老的,而這兩者偏偏又有些矛盾,還真是讓他十分無奈。其實他們家的攤子早該往大的方面撲騰了。
去年胡杏兒就提議再開一家鋪子,紅兒也提出來可以把他們家的鹵肉做成罐頭之類的,不用玻璃瓶子真空包裝就行,放的時間也長。雖然胡國棟并沒有上過多長時間的學,骨子裏的精明卻是有的,僅僅是紅兒這一提議她就可以看出裏面的巨大價值。如果紅兒這個提議可行的話,那麽他們家的鹵肉就不僅僅可以在這巴掌大的鎮上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可以銷往全國各地去了。
Advertisement
只要一想到這個胡國棟就忍不住心潮澎湃,他現在才三十歲,正是創業的時候,這麽好的前景他怎麽能不激動。但是現實卻不得不讓他暫時妥協,家裏老的老小的小,就算是他有那個能力撲騰那麽大的攤子也□□乏術啊。如果明年能把老人和孩子的安頓好了,他也就能騰出手來擴大規模好大幹一番了。
聽胡國棟這麽說,胡家老兩口對視一眼。其實他們本來的打算就是胡國棟他們小兩口帶着倆小子住到鎮上,丫丫留在家裏給老兩口帶的。雖然舍不得孫子,但是也不得不為倆孩子的前途考慮,他們在莊稼地裏刨了一輩子的食兒,當然希望孫子能有個好前途。
現在想想倆孩子的提議,李桂蘭首先便有些動心了。倆大孫子都是她一手帶大的,離開他倆恐怕她晚上連睡覺都睡不踏實了。而且丫丫也還小,離開親娘恐怕也得鬧騰。
見李桂蘭面上有些松動,吳紅兒便繼續說道:“娘,等到明年丫丫也就三歲了,我問過二姐了鎮上也有幼兒園,到時候把丫丫往那一送,我爹賣肉,您在那算賬多好。平時不忙的時候還能跟我二姐和三姐聊個天兒。”
這件事兒吳紅兒跟胡杏兒打聽過,現在鎮上就有幼兒園,丫丫的年紀雖然偏小,但是送過去也沒啥跟她差不多的孩子也有,鎮上很多雙職工家庭老人也沒法給帶孩子的,都是這麽做的。賣鮮肉跟賣菜不一樣,應該不會那麽忙。李桂蘭每天接送孩子應該也沒問題。
“老頭子,你說呢?”李桂蘭這明顯就是動心了,見胡老屠沒說話便問道。
胡老屠也知道國棟一直想擴大養豬場的規模,老二那丫頭也一直鬧騰着要開分店,要是再早上個十幾年胡老屠覺得他一定雙手贊成,他年輕那會兒也是出了名的敢想敢幹。但是這幾年他畢竟上了年紀,也有點兒力不從心了。
不過他一直不怎麽願意服老,整天不停的趕集賣肉說白了也就是他不服老的體現。今年他也才七十歲,完全還幹的動。不過只有胡老屠心裏知道,雖然他面上裝的挺好的,但是他的确有點兒幹不動了。每次趕集回來第二天都累的爬不起來。要不是這樣,蓋房子的這段時間,他也不會把事情交給什麽都不太懂的兒媳婦兒,自己之管個大面就行了。
現在兒媳婦兒的這個提議說起來還真不錯,每天在菜市場賣肉他們老兩口能帶孩子順便也能解個悶,不過如果那樣,恐怕他就得把養豬場完全交到兒子手裏了。胡老屠為人強勢,現在完完全全的撒手,他心裏既不放心也不是那麽甘心,他咋就沒晚生幾年呢。
不過看看等着他答案的兒子和兒媳婦兒,看看旁邊一臉贊同的老妻,再看看坐在電視機旁打打鬧鬧的倆孫子和坐在媽媽懷裏揉眼睛的小孫女,他嘆了口氣。其實這樣安排也挺好的,他平時還能教教三個孩子,他們老胡家的手藝可得一輩輩兒傳下去。
這麽一想他心裏的那幾分不甘心也就沒了。再說了畢竟他也還能掙錢不是,起碼在鎮上的菜市場賣豬肉比趕集賣要掙錢多了,還輕松。因此他便說道:“行,就這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