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買花布的準爺爺
胡老屠最後到底是按自己的想法來的,在鎮上幫了兩天忙回來以後,不僅提回來兩條肥魚,買了吳紅兒想要的酸梅子,甚至還買了塊兒布回來。胡老屠雖然什麽話都沒有說,但是大家都明白,這是買給孩子的。
現在最流行的布是的确良,但是的确良大人做衣服還罷了,做小孩子的衣服卻不是那麽合适,小孩子皮膚嬌嫩,還是穿軟一點兒的布料才好。胡老屠買回來的這塊兒布是純棉的摸着很軟乎,顏色也難得的适合小孩子穿,但是一看就不便宜。胡老屠能做出買布的事兒來可見對這個即将降生的孩子的重視和期盼。
不過現在可不是後世,小孩子的衣服穿都穿不完。現在講究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候,這種價錢的料子別說是給小孩子,就是大人都舍不得糟蹋。連一向以孩子為重的李桂蘭看着這塊兒布料都肉痛了。
胡老屠被大家看的也有些不好意思,便說道:“這是碰巧遇到了,見這布賣的便宜,我就買了一塊兒,你們最近不是在給孩子做棉襖棉被什麽的嗎,就用這個做吧。”說完他掩飾性的咳嗽了兩聲說道:“他娘,棟子媳婦兒前幾天不是念叨過那什麽酸菜魚嗎,你給她做了吧,我專門挑了兩條肥點兒的魚。”
兒子和兒媳或許不知道老頭子的心思,但是李桂蘭和胡老屠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了還能不知道?什麽價錢便宜,一聽就是騙人的。真當她是小孩子不成?恐怕買這點兒東西就把這兩天掙得錢全花了出去吧,要不然幫着幹了兩天活,怎麽可能一點兒別的東西都沒拿回來?要知道胡老屠做婚宴的手藝在這十裏八鄉都是響當當的,在村裏幫忙都得給幾盒煙意思意思,還得讓拿回不少肉菜回來。這次是去鎮上,更不會少了。但是這老頭子回來了一分錢不交,一點兒別的東西都沒拿,顯然是把錢花完了。
不過老頭子也是心疼孫子,他今年都六十多了,如果是結婚早的,恐怕第四代都有了,他們家這才是第一個孫子輩兒,老頭子看重也難免,說來說去也是她不争氣,要不是一連串的生了那麽多閨女,老頭子怎麽會饞孫子饞成這樣,畢竟外孫子再多再親,也不姓吳啊,等他們老了也不會給他們養老送終。
想到這裏李桂蘭心裏的那點兒心疼便又都壓了下去,不就是買了塊兒布嗎,他們家又不是買不起。她孫子難道還要穿別人家孩子剩的不成。這麽一想,李桂蘭越發覺得自己想的沒錯,她笑着接過了布去屋裏放下,又去廚房收拾魚去了。她準備今天先做一條,另一條留着明天頓點兒魚湯給吳紅兒喝。現在天兒已經暖和了,魚這東西也放不了多長時間,幹脆一起炖了得了。
可以想象,當天晚上吳紅兒的晚餐又十分豐富,雖然她在胡老屠問她想吃什麽的時候會懂事兒的推辭掉,但是現在已經擺在桌子上了,她還推辭啥。再說即使是她想推辭,肚裏的那個貪吃鬼也舍不得讓她不吃,僅僅是那道改良版的酸菜魚端上來,她就饞的幾乎都要流口水了。
吳紅兒懷了孕,吳家也看重,雖然知道胡家一定不會虧待自己閨女的,但是當娘的總是不放心。吳紅兒剛查出懷孕那會兒胡國棟就想借個小推車把人推回去了,想也知道在她的孩子沒滿三個月之前,胡家人是絕對不會放心她回娘家的,因此只能崔榮梅自己來了。
崔榮梅第一次來胡家是胡國棟和吳紅兒從吳家回來半個月之後,她是帶着大兒媳王榮花來的,陳香枝孩子小,高桂棉又懷上了,所以就王榮花自己一個人跟着來的。見自家閨女吃的好,也沒什麽害喜的反應,崔榮梅便放了心。本來她還擔心女兒會不習慣或者萬一有什麽想吃的不好意思開口而受了委屈呢。
但是一來才知道,這哪裏會受委屈,吳紅兒什麽都不用說胡家就好菜好飯的伺候着,她一露出想吃什麽的口風出來便趕緊給做。重活更是不用幹,吳紅兒一伸手,她婆婆簡直比閨女自己還緊張。這哪是伺候孕婦簡直就是伺候祖宗。
饒是崔榮梅自诩自己是親娘也不敢說她伺候的比李桂蘭伺候的要周到,因此崔榮梅在胡家吃了一頓午飯便回去了。她老在這兒帶着倒顯得不相信親家似的。親家都做到這種份兒上了,她還能說啥。
但是又過了一個多月,崔榮梅在家裏又有些坐不住了。算算紅兒的肚子現在也快四個月了,本來以為滿了三個月小兩口會回來,但是前幾天女婿是來了,但是女兒卻沒回來。女婿心情很好,還給家裏提了不少東西過來,帶來的消息也是吳紅兒一切都好。不過崔榮梅沒見到閨女總是放不下心來。雖然國棟說紅兒身體狀況很好,孕吐反應也沒那麽嚴重,但是沒見到心裏總是惦記着。
不過眼現在地裏正忙,崔榮梅也抽不出時間過去,好不容易等春耕這陣兒忙過去了,崔榮梅才去了大兒子家一趟,準備讓王榮花跟她去一下安平莊。
聽婆婆這麽一說,王榮花倒是一口就應了。其實她還真不擔心小姑子會在婆家會過得不好。別的不說,就說前段時間他們過去的那次,那時候紅兒可才兩個多月呢,胡家一家子就跟伺候祖宗似的。小姑子甚至跟婆婆說每天早上都能吃到雞蛋,隔兩天就能吃一次肉,平時在家裏也不用幹什麽活,那日子滋潤的簡直讓她這個當大嫂的都有些羨慕了。
崔榮梅也算的上是個好婆婆了,但是跟紅兒的婆婆比起來還真的是差遠了。人家那簡直比對待親閨女還要上心呢。
Advertisement
不過對着婆婆她卻不能這麽說,王榮花順勢翻出了自己做的兩身兒小棉襖說道:“正巧我閑的時候也給孩子做了兩身兒棉襖是照着東東他們三四個月時的大小做的,趁着這次機會也給紅兒帶過去吧。”吳紅兒生産的時候是在十月份,出了月子恐怕都快進臘月了,因此王榮花做的這兩身小棉襖都格外厚實,崔榮梅伸手摸了摸臉上就露出了滿意的笑,說起來還是老大家的最懂事兒。
“行,我也知道胡家虧待不了她,前幾天國棟來的時候說這孩子一頓能吃三四個雞蛋呢,胡家這麽可着勁兒的讓她吃哪裏能虧待的了她,但是我這心裏就是放不下啊。看一眼我也就不惦記她了。”崔榮梅笑着說道。
“瞧娘說的,我都嫁過來這麽多年了長時間不回去我娘還惦記呢,紅兒才出嫁又懷了孕,您擔心也是應該的。既然紅兒來不了,咱們多去看看她就行了。咱們過去了還能跟着紅兒一起吃大戶呢。”說道最後,王榮花還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平時見你穩穩當當的,沒想到你也是個促狹的性子,好了明天早上你就來家裏吧,咱們一起走。”崔榮梅笑罵了王榮花一句便要離開,她也得把這幾個月給吳紅兒做的小孩子衣裳包被之類的整整,明天正好一起帶過去。其實最關鍵的是她不會騎自行車如果會騎車的話她自己也能過去。
崔榮梅本來急着回家準備但是往回走的路上,卻遠遠地看到了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王蘭,“哎呦,蘭丫頭回來了,怎麽回來也不發個電報通知一聲好讓家裏人去接你,看你抱着個孩子手裏還大包小包的累壞了吧,來把東西給我我給你提着。”見王蘭累的滿頭大汗的,崔榮梅連忙接過她手裏的包袱,然後說道。
王蘭臉上閃過幾絲不自然然後說道:“我想着家裏現在正是忙的時候,反正路也沒多遠便沒讓家裏去接。”
“孩子他爸還好吧?聽你娘說你去城裏看你男人去了,怎麽待了這麽幾天就回來了,好不容易帶着孩子去了一次該多待兩天的。”崔榮梅說道。
“他那也忙,我也惦記着家裏便回來了。”王蘭說道。
有了崔榮梅幫忙,倆人很快就到了王蘭家門口,其實本來剩下的路也沒多遠了。“真是謝謝嬸兒了,回家歇會兒吧。”到了家王蘭心裏也松了口氣,跟崔榮梅寒暄道。
“我就不去了,你帶着孩子趕緊回去休息休息吧,看着孩子也累壞了。”崔榮梅推辭道,王蘭和孩子看着都有些累,她現在哪好進去打擾,見王蘭娘迎了出來出來了,她又跟王蘭她娘聊了幾句便回了家。一邊往家走她一邊想,王蘭這丫頭真是太愛折騰了,這孩子還沒滿一周呢就抱着孩子瞎折騰,本來在家的時候那孩子還圓圓胖胖的小臉眼看着就瘦了不少,看着就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