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收買人心
“莫說我與小姐只是滴水之恩,便是再大的恩情,小姐能施以援手救我阿爹一命就夠還的了,夏荷不能再貪得太多。”
貪的太多是要遭報應的。
沈君茹笑了笑,原來這時候的夏荷性子就這麽拗了啊。
“我何嘗說過是白給你的?”
衆人微微一愣,只聽沈君茹繼續緩緩說道。
“我鋪子裏正卻管事幫襯的丫頭,你若是願意便先跟掌櫃的學着。”
考量到夏荷要照顧老父,沈君茹現在身邊也不缺伺候的丫鬟,但娘親陪嫁的鋪子和莊子裏都還缺放心的管事。
夏荷一聽,這麽好的事情落在自己身上,覺得像做夢一樣,擡手捏了一下面頰,感覺出疼來才傻笑了起來,本以為人生都逼到了絕路上,卻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忙感恩戴德的對着沈君茹叩拜了下去。
“小姐不嫌棄,奴婢願意誓死追随伺候小姐。”
“你該謝的是自己有一顆仁善之心,不用着急,待夏伯伯身體好轉一些再去柳林街上的如意綢緞莊找我。”
至于趙潤之,沈君茹有意交好,但又怕文人傲骨,攙和了太多金錢在裏面反而會适得其反,斟酌了一下,便說道。
“趙大哥,我瞧着你是有學識的,我家中有一幼弟,比你還要小上歲餘,學業甚是叫人擔憂,不知道趙大哥可有時間,能否幫襯一把?”
為了将趙潤之跟沈钰結交,沈君茹也不在乎小小的抹黑一下沈钰了,不過她确實是挺擔憂沈钰的學業。
若是沒有差錯的話,今年趙潤之便會在秋闱之上一舉奪魁,展露頭角,以後位列宰相,門生遍布朝野,前世沈钰哪裏有機會與他相交?更沒有機會成為他的門生。
那麽今生她既有機緣碰到,為何不改一改這本無什麽交集的命運?
“這…”
趙潤之有些猶豫。秋闱在即,很多外地來趕考的學子也都入了京,大多都住在同福客棧,那裏卧虎藏龍,雲集天下才人,其中才高八鬥的不計其數,小道消息也多不勝數,雖有來源不明的,但也有異常精準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學子舉人日後很有可能同朝為官,早些接觸結交也是好的。
趙潤之沒想那麽遠,他的性子也不是那等圓滑的,只想着能與那些才華洋溢的學子們多多交流。
“趙大哥若是為難,君茹也不強求,只是可惜了家弟沒那個福分能得您的指點。”
“不、不不不,是沈小姐擡舉在下了,在下只是擔心能力有限,不能助到沈公子。”
沈君茹欣喜一笑,忙說道。
“那這事就有勞趙大哥了,至于工錢,便與尋常先生一樣,趙大哥你意下如何?”
與趙潤之交談間,沈君茹不免帶了幾分恭敬,到底還是受了後世的記憶所影響,還記得當初這人冷着臉的樣子呢,也不知他原本這般羞于腼腆的性子都經歷了什麽才變得那麽硬臭。
“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與趙潤之和夏荷稍稍又寒暄了一陣,沈君茹很滿意今天的收獲。
連收了趙潤之和夏荷兩人的心。
回程的路上,心情都是難掩的愉悅。
映月不禁問道。
“小姐為何要如此幫他們?那位趙公子似乎是有些學識,但少爺的才華也不算差啊。”
沈君茹抿唇一笑,沈钰是不算差,但比起趙潤之來還是差了一截。
前世沈钰在連舉人都沒中,被爹爹狠狠罰了一番,那時候自己被林良源迷的亂了心竅,又因為娘親的事與沈钰感情別扭,自然也沒怎麽管他。
而這一次,因着守孝,他也不能參加應考,她曾以“守孝”為由拒絕了皇後,怕是皇後也正抓着這個制衡沈家呢。
“他可以的,你家少爺性子有些孤僻,還是需要結交一些同門好友,日後入了官場也好幫襯一些。”
“就他?大小姐,這等鄉野村夫,可能麽…”
映星一個沒忍住便将心裏話給說了出來,當即沈君茹便沉了面色,冷聲道。
“鄉野村夫又如何?學問還能擇人分貴賤?此等話日後莫要再說,在朝為官的也不是人人都出生于書香門第。”
映星自知失言,又被沈君茹如此一番訓導,當即便垂了眉眼,認錯道。
“奴婢失言,是奴婢見識淺薄,以後不會了。”
沈君茹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麽。
“那夏荷姑娘呢?您就那麽信任她麽?”
要她去綢緞莊跟掌櫃的學習,日後很有可能便成掌事的,而且大小姐還請了大夫親自給她父親看病。
這等恩惠,說是救命之恩也不為過了。
若是換了冬梅在這,她定會疑惑,大小姐何曾受過夏荷的恩惠,又何時到過這麽偏遠的小村子來過?
沈君茹卻只是輕笑着抿了口熱茶,篤定的說道“我相信她。”
馬車晃晃悠悠,半個時辰之後在沈府大門前停下,方才下了馬車,便有一個小厮模樣的人來遞了信,像是早就在這等着她了。
信上只短短四個子“人已送達”。
是鳳珉!
他将刺客送到了她給的地址。
“先不回去。”
剛下了馬車,還沒進府又折了回頭。
“小姐,咱們去哪?”
“綢緞莊,快走。”
她應該叫鳳珉直接将人送到京兆府去的,就算是看在秦王的面上,那京兆尹也不敢懈怠。只是當時她竟沒想到要報官,只想着自己先責問一番,當日說要送官,多數也是為了吓雲姨娘的。
很快便趕到了如意綢緞莊,莊子裏的管事也是沈夫人陪嫁過來的老人,四十出頭,留了兩撇小胡子,瞧着還挺和善。
見着沈君茹忙放下手中算盤迎了上來。
“大小姐,您來了。”
“柳叔,人呢?”
柳管事左右瞧了瞧,做了個“請”的手勢,一邊壓低了聲音說道。
“大小姐請随老奴來。”
柳管事将沈君茹領着入了後院,院子不大,分前後廂房,前面住着的是柳管事,跑堂的小二和一個賬房先生,後廂房便是廚房柴房和雜物間,院裏有一口枯井和老樹。
兩個刺客被五花大綁的關在柴房裏,奄奄一息,顯然是經過了“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