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反複無常的作精夫婦
“我讓他考慮兩天,然後寫一份正式一點的協議給我。”顧明鳶聳了聳肩。“我想他應該沒有理由拒絕。”
葉甄聞言沒有說話,對顧明鳶的話持保留的意見。
雖然跟沈嘉禮接觸不多,但她感覺沈嘉禮那樣的男人,不太像是能接受顧明鳶做一對合約夫妻的樣子。
否則他也不會刻意在出國前揭破顧明鳶僞裝出來的端莊模樣。
還有那天在酒吧,她能感覺到沈嘉禮對顧明鳶的不一樣。
雖然不太明顯。
不過嘛……來日方長,這次矛盾爆發對他們來說,是個契機也說不定。
葉甄看了一眼徑自沉浸在自己幻想出來的夫妻關系中的好友,意味深長的扯唇一笑。
……
顧明鳶離開後,沈嘉禮直接去了書房,處理公司事務。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幾個小時。
徐明澤兩點準時來到香山明水。
門是沈嘉禮開的。
在徐明澤來之前,沈嘉禮就已經換好了衣服。
徐明澤把答應給顧明鳶的vip門票帶來了,本想過來的時候直接給她,但他在來接沈嘉禮之前,收到了老張的消息。
消息說夫人早上十點之前就離開了,走之前看起來表情還不太愉快。
Advertisement
沈嘉禮将手裏的袋子遞給了徐明澤。
他晚上還有一個商務晚餐,必須要穿正裝,可去打高爾夫又不能穿的太過正式,所以只能帶上一套衣服去,打完高爾夫後再換回來。
徐明澤接過袋子,欲言又止的看了沈嘉禮一眼,不過看自家boss情緒也不是很好的樣子,話又咽了回去。
兩人上了車後,徐明澤大氣都不敢出。
他快要被這倆夫妻反複無常的行為搞的神經衰弱了。
這昨晚開會的時候,不……不還好好的嗎?
早上顧明鳶接他電話的時候,語氣也沒有什麽不對勁兒。
怎麽才幾個小時就又發生了矛盾。
兩人都是奔三的成年人,咋就這麽能折騰呢?
真是每天都能在這兩人身上收獲一個恐婚小技巧。
徐明澤覺得自己都快要恐婚了。
他以後要是找到顧明鳶那樣難招架的大小姐,他大概每天瑟瑟發抖,欲哭無淚吧?
女人這種生物,可真是難讨好。
當然,不結婚是不可能的,他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就是娶妻生子抱孫孫,只不過……他要娶一個溫柔聽話的賢惠妻子,可不能找顧明鳶那樣能難哄的,他招架不住。
到了俱樂部後,沈嘉禮換上了休閑服,還戴了棒球帽,看起來年輕朝氣。
明達制藥的聞時韞早十分鐘就在vip休息室等候,見到沈嘉禮,笑着迎了上來,朝沈嘉禮伸出手。“沈少,久仰大名。”
沈嘉禮跟他握了手。“聞總,幸會。”
聞時韞是明達制藥老總聞賢良的小兒子,年紀比沈嘉禮要大幾歲,三十出頭的樣子,上面還有兩個哥哥。
明達制藥以前是在東北做進口醫藥發的家,有了家底後,便自主研發,歷經四十年,明達制藥已經是個估值5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聞賢良年紀大了,又有心髒病,這兩年來已經不怎麽參與明達的管理,退休意向已經很明朗了。
聞時韞的兩個哥哥分別掌管着明達制藥的研發部門和進出口貿易。
聞時韞雖然是公司總監,但實際上卻沒有多少實權。
他不甘心将公司交給他那兩個資質平庸的哥哥,所以聞時韞主動聯系上沈嘉禮,沈氏集團的年輕掌門人。
他需要在沈氏的幫助下拿下明達的掌控權。
聞時韞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在聯系沈嘉禮之前,他心裏是沒有什麽底氣的。
明達制藥這樣規模的公司,在京圈這樣一個財閥密集的地方,根本算不得什麽。
沈氏在京圈的地位,一直都是頂級的。
像他這樣一個沒什麽實際控股權的公司總監,想見沈嘉禮,根本不夠格。
可就在上個禮拜,他無意中從認識一個念過麻省理工的同學口中得知,沈嘉禮在美國念書時,曾給麻省理工跟哈佛大學合作的一個研究課題捐贈了2000萬美金作為研究經費。
這事兒都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沈嘉禮還是個學生,國內也沒幾個人報道。
聽說這事後,聞時韞就讓人查了一下當時那個研究項目,還有跟那個研究課題相關的人員。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個研究項目跟一種名為SSIS病毒有關,他打聽過,這個病會破壞人體的基礎免疫功能,直接導致的後果是這個病毒攻擊骨髓,使其喪失造血功能。
沈嘉禮在回國後,依舊會每年在固定時間給研究室捐款,金額數目也不斷在增加,已經不可估量。
而他每年也會特地飛一趟美國,跟實驗室的負責人見面。
沈嘉禮有意涉足醫藥行業,而且他在七年前就在布局。
相信這個病毒的疫苗如果真的能夠研制成功,那它最後的直接受益人,一定是沈嘉禮。
所以他主動聯系上了他。
明達制藥也有自己的研發部門,沈嘉禮如果想要涉足這個行業,那麽跟明達制藥合作,将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兩人打了兩杆後,聞時韞便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沈嘉禮并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而是塗了手套,看了看球消失的方向。
聞時韞也沒有絕對的自信,見他說完後,沈嘉禮遲遲沒有松口,只能逼自己沉住氣。
不知過了多久,沈嘉禮終于開了口。“聞總的意思是想讓君臨出資控股明達,又不願意讓君臨參與公司決策,是吧?”
“呃,這個,沈總我……”聞時韞也知道自己提的這個要求聽起來是有點離譜了,但……
“聞總為什麽覺得我會同意你的無理要求?”沈嘉禮笑了。
“明達制藥是不錯,但君臨如果想要入主醫藥行業,那選擇可多了,跟你們明達規模差不多大小的醫藥公司,沒有三十個,也有二十個。”
“況且你自己也說,明達現在內部争鬥不斷,我如果想要明達的控股權,那只需要将這個消息發布出去,給你們制造點負面新聞,屆時等你們股票跌至谷底,君臨再抄底收購豈不是最佳選擇?”
“我何必現在花百億美金當個沒有決策權的冤大頭?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