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五王妃其實一點都不擔心,五皇子能領會她的意思最好,但就算五皇子不能領會她的意思,那也無所謂。五皇子這次進宮,如果真是為着往東宮裏安插探子的那件事,最好的結果就是被罰禁足,最差的結果應該也是被罰禁足。在這多事之秋,閉府讀書可比在外頭蹦跶安全多了。五王妃挺淡定的。
在柳佳慧的夢裏,太子出事後,背黑鍋的人毫無疑問就是五皇子了。五皇子承受了來自皇上的絕大部分怒氣,連帶着大皇子都不被皇上待見。但現實生活中有着邊靜玉和沈怡帶來的蝴蝶效應,雖然幕後的推手依然選擇了五皇子作為背鍋人選,但在五王妃的經營下,皇上心裏其實沒有懷疑五皇子。
五王妃和邊慈(或者說是和邊慈背後的邊靜玉)的合作可以一直追溯到五皇子得到鲛紗绫後沒多久。那鲛紗绫是宮外之物,是有人偷偷進獻給五皇子的。邊慈把這個消息告知邊靜玉後,邊靜玉起先沒有多想,只是由此斷定五皇子和江南那邊有聯系而已。但是,邊靜玉很快意識到了這件事不對勁。
還是那句話,鲛紗绫太珍貴了。
在奪嫡勢力中,五皇子只是依附于大皇子而存在的。送禮給他的人,往往都是想要通過他攀上大皇子,而不是真的想要奉他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有可能送五皇子成箱的金銀,有可能送他珠寶美人,但絕對不可能送有市無價的鲛紗绫!若有人真能弄到鲛紗绫,為什麽不送給大皇子用于表忠心?再說,能弄到鲛紗绫的人,肯定在江南布政使司裏有一定的地位。這樣的人是各位皇子競相拉攏的對象。如果他們真想投資一位皇子,絕對不可能找不到門路,不需要通過五皇子來向大皇子賣好。
所以,邊靜玉有理由相信,鲛紗绫其實是一個陰謀。
人們釣魚時都是怎麽做的呢?得先往魚鈎上挂上魚餌。鲛紗绫就是給五皇子準備的魚餌。
想明白這一點後,邊靜玉有些擔心邊慈,就讓邊慈偷偷試探了五王妃。五王妃也是個有決斷的,她或許對五皇子并無多少情誼,但她既然已經嫁給五皇子為妻,就根本無法獨善其身。如果五皇子真做了什麽事情為皇上厭棄,她的家族也将會受到牽連。于是,五王妃立刻和邊慈站到了同一條船上。
在五皇子獲得鲛紗绫後沒多久,五王妃就開始行動起來了。
邊慈哄着五皇子偷偷抄經,五王妃再想辦法把這件事情改頭換面傳到皇上耳中去,這只是她們妻妾合謀的衆多事情中的一件小事而已。除此以外,五王妃還在五皇子不知道的情況下暗暗拆了他不少臺。她到底是五皇子的正妻,是五皇子府的女主人。對于外人來說,她的立場能代表五皇子的立場。
在她們的努力下,皇上對于五皇子的印象漸漸發生了變化。
最重要的是,這種變化在毒桃案發生之前就已經産生了。
如果五王妃和邊慈是在毒桃案之後才開始努力的,皇上反而要多想一下;偏偏她們在毒桃案之前就已經把皇上對五皇子的印象扭轉得差不多了。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整個五皇子府的運氣都挺好的。
于是,當顯武帝在暗中調查毒桃案時,當他最先查出五皇子往東宮裏安插人手,正好他安插的幾個人中有一人會是日後運送毒蔬菜的那條線中的一員,顯武帝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不可能!老五哪有這樣深的心計?再查!”說直白點,就是顯武帝這個親爹覺得老五太蠢了,蠢得做不成這樣的事情來。
在五王妃等人的努力下,顯武帝親自把五皇子身上背的鍋挪開了。
再往下查,自然就查出了別的事情,五皇子确實對投毒案一無所知。
如今,顯武帝已經把整件事情掌握得差不多了,此事确實和他一個兒子有關。顯武帝在某些時候顯得比較冷血,剛知道調查結果時,他有過失望、生氣等種種負面的情緒,但這會兒已經徹底冷靜下來了。五皇子在此事中被人利用了,放在以前,顯武帝在不待見那個算計了五皇子的人的同時肯定也會不待見五皇子,他覺得自己沒有這麽蠢而不自知的兒子。但現在,發現別的兒子心思深沉到一種叫人害怕的程度,再看蠢而不自知的五皇子,顯武帝心裏反而有了一絲憐惜,都怪淑妃把老五養廢了!
看着五皇子抱着太子的腿賣蠢,顯武帝心裏其實還挺樂的。
當然,就算投毒案和五皇子無關,但他收買東宮的太監宮女卻是事實。做弟弟把手往哥哥後院裏伸,做臣子的把手往儲君東宮裏伸,這手就應該被剁掉。皇上果然罰五皇子閉門讀書。五皇子領了父皇口谕從宮裏無精打采地回來後,五王妃一聽他被皇上禁足了,立刻歡天喜地地說:“快,給王爺把書房收拾出來!我嫁妝裏有一套手抄《南翁全集》,送給王爺慢慢看吧!哦,叫方庶妃去書房裏伺候。”
五皇子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着自家王妃。
這傻王妃啊,自家爺被禁足了還這麽高興!
五皇子搖了搖頭。都說妻賢夫禍少,他家王妃這樣傻,他就得能者多勞了。
見過五皇子後,顯武帝又先後把四皇子、六皇子叫進宮裏去。也不知道顯武帝和他們說了什麽,四皇子領了整頓皇莊、內務的差事,六皇子則和五皇子一樣被禁足了。四皇子對太子一向敬重,為人十分方正。據說是太子向皇上舉薦了他,而他這種丁是丁卯是卯的性格确實适合去整頓皇莊和內務。
在毒桃案中提供了關鍵信息的老尤頭,總怕自己辦事不利、命不久矣,這老實人硬生生把自己吓病了。結果,皇上大筆一揮,給他升了官,把他提為了皇莊的管事,讓他管理一整個皇莊。老尤頭暈暈乎乎的,每一腳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四皇子又親自來見了他,向他請教皇莊上的事情。老尤頭當着四皇子的面,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臉,說:“我……我這不是在做夢吧。”四皇子被他弄得哭笑不得。
剩下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顯武帝并沒有召見,放任兩位皇子在府裏左思右想。
關于毒桃案的事,皇後是知道內情的。因為她掌管六宮,皇上若要調查宮裏的事,肯定繞不過皇後去。皇後剛知道這事時,差點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但她不是那種經不住事情的人,心思漸漸穩了。
這事被發現得早,太子只喝過兩三次毒茶,其他毒物并沒有入口。太醫再三檢查,都覺得太子的身體并無大礙,叫人松了口氣。經此一事,皇上對太子越發憐惜。皇後知道自己兒子的地位更穩了。
皇後心裏很感激邊靜玉。
于是,某一日在陪着皇上用膳時,皇後忽然道:“自德妃閉宮念佛後,她身上的差事也一并卸了。臣妾想躲個懶兒,就想着,順嫔是個好性兒的,不如把她提到妃位,叫十四皇子面上更好看些,也叫順嫔能順利接手當初德妃的差事。”皇後早在幾年前就把一些在她看來不重要的宮務分派下去了,比如說花木打理、四季衣裳分配等等。德妃當初管的就是四季衣服、首飾的分配,這裏頭是很有油水的。
嫔位以下的變動都是小事,但一涉及到了妃位,就不是皇後一人能決定的了。
顯武帝沒有那麽多的心思花在後宮的女人身上,因此女人們在他心裏都只有單薄的印象,都像個紙片人似的。關于順嫔,顯武帝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是個性格柔順的人。哦,那還是邊靜玉的姑姑。
第二日,順嫔因撫育十四皇子有功,被封為了寧妃。
消息傳到安平侯府時,老夫人哭得眼睛都紅了,直說女兒終于熬出頭了。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話或許有些道理。以邊靜玉為圓心,順着他輻射出去的一張越來越寬的人際網,越靠近圓心的人就越能受到邊靜玉的影響,他們每個人都盡可能地走出了一條最好的路。
在邊靜玉休沐時,邊家和沈家都把孩子們往新誠伯府裏丢。
三兒有了大名,叫邊淳玉。小少爺已經一歲多了,搖搖晃晃能走幾步路,奶聲奶氣能說好些話。淳玉也好,大名為沈英和沈荷的盼歸和妮兒也好,他們都被大人教導着一定要聽邊靜玉和沈怡的話,日後也要孝順邊靜玉和沈怡。沈思把沈英送去沈怡那時,還故意板着臉問他:“爹是怎麽教育你的?”
沈英就頭頭是道地說:“要照顧姐姐,要孝順小叔,要敬重邊叔叔,跟着邊叔叔好好複習功課。”
沈思點了點頭。
沈英得了父親許可,忍不住歡呼了一聲。他最喜歡去沈怡那兒玩了。像他這樣大的孩子,哪有不淘的?雖說平日裏人小鬼大、用功讀書的人是他,但到了伯府裏就帶着小厮滿院子亂竄的人也是他。
妮兒提醒沈英說:“你還要跟着邊叔叔複習功課……”
沈英眼珠子一轉,把奶香味的淳玉抱了起來,機智地說:“爹還說要孝敬小叔。我這就是在孝順小叔啊。哦,帶小叔抓蟲子去了!”沈英把一歲多的小叔舉高高,但願邊小叔不要被蟲子吓得尿褲子哈。
功課是什麽?不存在的。
裹着尿布的邊小叔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