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邊靜玉和沈怡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桃子上被下了毒的可能性最大。
“還好你非要把所有的桃子都埋進大米裏,想要讓它們變得更熟更甜,所以我們還沒來得及往親朋好友那裏送。”邊靜玉說。其實桃子已經是熟了的,但這種桃子的品種是青中帶粉的,沈怡就想把桃子放得更粉一點。這把水果埋進大米裏催熟的方法也不知道沈怡是從哪裏學來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沈怡這麽一折騰,他們唯一送出去的桃子就只有老尤頭那裏的六個。
可惜,現在連着桃子帶大米都不能吃了。
“若是被下了慢性毒-藥,你覺得有可能是什麽毒呢?”邊靜玉也算是博覽群書了,然而現在卻毫無頭緒。要知道太子可是住在宮裏的,身邊有着一群醫術高超的禦醫,什麽毒-藥能避過太醫們的眼睛?
沈怡也只是隐隐有個猜測的方向,并不能十分肯定,道:“怕是……重金屬一類吧。”
“重金屬?”邊靜玉從未有過這樣的概念。
沈怡根據腦海中那些超出時代的知識信息先努力把自己搞懂了,又努力給邊靜玉解釋,說:“比如我們炒菜用的鐵鍋,炒菜煮湯時,鐵就會少量地……不對,是微量地出現在菜裏和湯裏。但鐵是對身體好的,我們吃了以後反而有益身體健康,不會造成鐵中毒。再比如說,婦人用來塗臉的某一些白-粉中,裏頭有一種叫鉛的東西,她們把粉塗到臉上後,裏頭的鉛也會被身體吸收,這就會造成鉛中毒。”
邊靜玉瞪大眼睛說:“你的意思是……鐵鍋在炒菜時會像雪一樣融化在菜裏?可是鐵那麽硬!”若沈怡的說法是對的,那鐵鍋用起來時該多費啊!每炒一個菜,鐵鍋就要薄掉一層吧?而且,邊靜玉回想自己平日裏吃飯喝湯時的場景,他沒覺得自己咬到過鐵啊!他再信任沈怡,也覺得這說法很奇特。
沈怡忙說:“菜裏只有微量的鐵。微量的意思是,我們肉眼不可見的。”
“積少成多。我們每日都要吃菜喝湯,如果菜裏、湯裏真的有鐵,積攢起來應該不少了。”邊靜玉若有所思地說,“這鐵存在我們身體裏……莫非我們的骨頭之所以那麽硬,是因為骨頭裏有鐵塊嗎?”
沈怡:“……”
雖然邊靜玉自以為他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沈怡知道他肯定說得不對。
再說這重金屬,這時沒有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所以蔬菜瓜果上不可能出現農藥殘留,可是也許哪裏的地下水中的某種重金屬含量超标了,用這種水長期澆灌農作物,得到的蔬菜瓜果就有可能是重金屬超标的。像這樣的農作物,只吃一次肯定毒不死人,但若是日積月累地吃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真有人用這種方法給太子投-毒,這筐桃子就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那麽,那些送往東宮的蔬菜水果還可靠嗎?再說,竟然有人對太子東宮出手而叫人抓不住把柄,這人究竟還有多少手段?
邊靜玉和沈怡的心裏同時出現了一個名字,他們看向對方異口同聲地說:“孫明!”
那孫明之所以會盯上菜農老陳,只是為了謀財害命而已。但如果這件事是在某些人的引導下做出來的呢?等到孫明徹底取代老陳而沒有引起新誠伯府的懷疑後,他們只要用孫明的把柄拿捏住孫明,從此孫明運往新誠伯府的蔬菜就完全可以悄無聲息地替換成由他們提供的了,說不定這蔬菜和運往太子東宮的蔬菜是同一類的。如此一來,新誠伯府裏的人也會悄無聲息地中毒了。幕後的人何其歹毒!
邊靜玉和沈怡心裏湧起一陣後怕,沒想到他們差點“享受”到了一番和太子同等的待遇。
該說幕後之人有眼光嗎?竟如此高看他們!
“接下來該怎麽辦?”沈怡問。
宮裏被動了手腳,雖劍指太子,但誰知道皇上身邊有沒有事!邊靜玉實在不想參與到這種皇家陰私中去。但他又不能不管。哪怕是為了自己的仕途,他也希望顯武帝能再活十年,然後由太子繼位。
邊靜玉打算找個合适的人把這事交付出去。
就在邊靜玉想明白的一瞬間,他和沈怡的視線又對上了。聰明人就是有這樣的默契,兩人再次異口同聲地說:“安定大長公主!”話音剛落,兩人一同笑了起來。即使局勢險峻也無損他們的好心情。
安定大長公主是最适合管這事的人。她是個不怕事也能擔事的奇女子。而且她已有年歲,是皇族中輩分最高的人,當初又有恩于先-帝,就是顯武帝到了安定大長公主面前,也得做出一副恭敬的晚輩模樣。更何況,安定大長公主沒有後代,即便養了永樂郡主在膝下,但永樂郡主是女孩,用常人的眼光來看,安定大長公主還是無後的。所以就算大長公主插手了這件事,她也不會引起顯武帝的忌憚。
邊靜玉和沈怡商議到這裏,正巧雨就停了。邊靜玉叫人給老尤頭送了一碗安神的湯藥,留他在家裏住上一晚。他和沈怡則收拾妥當,拎着六顆禦桃做禮物,坐着馬車去了姚和風與永樂郡主的家中。
夫夫倆輕易見不到大長公主,就把桃子往永樂郡主面前一放,笑着把事情說了,道:“……畢竟貢品被換不是小事,我瞧着這些桃子都長得差不多,或許是那位小吏記錯了也不一定。我們沒有別的證據,所以實在不能去驚動聖上。但一切涉及了聖上安危的事都不是小事,我們也不敢把這事隐下了。”
永樂郡主吓了一跳。她立刻就明白了邊靜玉和沈怡找上門來的目的。她被大長公主教養長大,政治敏銳度不低,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姚和風要強一些。她叫人把桃子裝盒,說要帶去給大長公主請安。
邊靜玉和沈怡把這事丢開了,又拉着姚和風喝了酒,就像正常的好友聚會一樣,傍晚時才歸家。
五皇子府。
邊慈一臉關心地說:“今日請安時,妾見着方妹妹,覺得她面色不好,便多問了一句。原來方妹妹這些日子受夢魇攪擾,一直睡得不好。妾想着,王爺乃是真龍之子,定是能幫方妹妹鎮壓了夢魇的。”
方庶妃之所以睡不好,分明是因為五皇子這些日子在邊慈這裏過夜的日子多了,她心裏着急。邊慈也不想虛僞地把五皇子趕去方庶妃那裏,畢竟五皇子哪一日住在她這裏,那日她們院子裏的飯菜用的就是五皇子的份例,不僅吃得更好了,邊慈還能因此把自己的份例省下來。積少成多就都是錢啊!
所以,邊慈繼續笑眯眯地說:“可是,妾舍不得讓王爺去方妹妹那裏呢……不如這樣,王爺親手抄一些經書給方妹妹放在枕邊吧,好不好?妾也想為方妹妹做點什麽,王爺抄書時,就讓妾來研磨吧。”
雖然方庶妃是五皇子的真愛,但因着邊靜玉在顯武帝面前極有臉面,五皇子對邊慈也很重視。更何況邊慈從來不去找方庶妃的不是,五皇子知道她是個心善的。就好比現在,五皇子向來不學無術,哪有那個心思去抄佛經呢,但見邊慈如此關心方庶妃,五皇子念着她的好,竟真的被她哄去抄經了。
這一抄就連抄了三天。
五王妃一邊整理着府裏的賬冊,一邊對身邊的嬷嬷吩咐說:“行了,把消息賣……”五王妃噎了一下,她竟然被邊慈帶歪了。她連忙改口說:“叫雨石把消息遞出去。”雨石姑娘是五皇子身邊的丫鬟。
雨石是五皇子身邊的大丫鬟,但其實她是五王妃的人。
雨石按照五王妃的吩咐,故意漏出了一個破綻,她那待在府外的大哥故意做出了一副不成器的樣子,出入賭場輸了好多的錢,賭坊的人揚言要剁了他的手,他只能求雨石幫他還。雨石急着弄錢,就被各路的探子盯上了。他們不斷把錢塞給雨石,雨石十分謹慎,但也時不時地洩露一些消息給他們。
嗯,所有的錢都只是過了一遍雨石的手,然後進了邊慈的口袋裏。雨石那輸了好多錢的大哥确實是存在的,但不一定真輸了錢。因為那賭坊是魯家邊靜玉的一位表兄和幾位沒落宗親胡亂搞的産業。
五王妃看着五皇子在外頭蹦跶得那樣歡,誰知什麽時候就蹦跶死了,她總得為全家找一條退路。
雨石按照王妃的吩咐,把五皇子抄經的消息漏給了二門上一個負責守夜的婆子。而這婆子其實是被皇上安插進兒子後院的探子之一。于是,這一天皇上就知道了,他的五兒子在偷偷摸摸地給自己的生母抄往生經,還一連抄了三天。五皇子之所以一直站在大皇子的那一派裏,是因為他剛剛出生時就死了生母,他是被大皇子的母妃淑妃養大的。五皇子偷偷給生母抄經,難道是在淑妃那裏受委屈了?
皇上忍不住就往深處想了。
老五這些年也不容易,既然為淑妃養大,就得在淑妃面前做出一副孝順的模樣,于是不得不聽從淑妃的安排,為大皇子吶喊助威。早年跟着胡鬧也就算了,最近老大跳得厲害,老五大概害怕了吧。
這麽一想,皇上就有些可憐五兒子了。過了幾天,他賜了些東西給五皇子。
五皇子摸着下巴暗想,父皇為了單單賞了東西給我?莫非他終于覺出我比幾位哥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