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時間倒退到邊慈剛和五皇子定下親事的時候,那會兒遠在南婪的邊嘉玉還沒收到消息。
魯氏開始有孕吐症狀了,她每日變本加厲地折騰安平侯爺,然後自己被肚子裏的孩子鬧得夠嗆,氣得她管安平侯爺叫老東西,管肚子裏的孩子叫小東西。雖是這麽說,她卻還是很期待孩子出生的。
只是,魯氏孕吐的反應太大,一時間真沒法教導邊慈什麽,便依然讓值得信任的老嬷嬷去教邊慈為人處世。他們也不求邊慈能給家裏帶來什麽助力,只要她能保全自己、不給府裏帶來麻煩就好了。
魯氏每日都讓邊慈來請安,問一問教學進度。
那老嬷嬷倒是教得用心,但她再如何得主子信任,也只是個奴才而已,不能在嘴上編排主子,因此在教導邊慈時,有些話不會說得特直白。老嬷嬷只說:“姑娘若是能學到夫人三分就受益無窮了。”
這是要邊慈向魯氏學習了。
其一學魯氏立身正。魯氏出生商戶,進府就做繼母,如果立身不正,敢對原配嫡子出手,她這會兒在府裏哪裏還能有立足之地?因她品性正直、做事公正,叫人都挑不出錯,反而一步步得了人心。
其二學魯氏目光遠。魯氏的目光從來就沒有放在內宅這一畝三分地,所以邊靜玉才被她教得如此優秀。不是世子又如何?不如世子風光又如何?照現在的局勢來看,侯府日後如何還得看邊靜玉啊!
其三學魯氏的獨立。瞧魯氏對侯爺,從來都是恭敬有餘、親熱不足,只要她占了大義,她就是家裏的女主人,情情愛愛的反倒是沒什麽重要的。邊慈也當如此,她什麽都不做都已經是側妃,再如何努力也成不了正妃,實在不需要有太多的進取心。在內宅中,與其借助男人的力量,不如相信自己。
若是邊慈從小在魯氏面前長大,沒有被她姨娘教歪,聽老嬷嬷這麽說後,她就應該能夠明白老嬷嬷的意思了。但是,邊慈已經被教歪了,前些日子雖被掰正了性子,卻又一不小心走了極端。曾經的魯氏是怎麽樣的呢?邊慈已經沒什麽印象了。她對魯氏的印象都是通過這段時間的請安重新建立的。
看着魯氏對侯爺那呼來喝去的樣子,邊慈恍然大悟。男人麽,算個什麽呢,等懷上了孩子,管他是侯爺還是王爺,都可以一腳踹了。再看下人照顧魯氏時那無微不至的樣子和魯氏打賞下人時豪爽的樣子,邊慈又琢磨過來了,她們女人的手裏啊,還是得多攥着點錢,有了錢自然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邊慈每日就這麽觀察着、琢磨着,漸漸總結出了一套不得了的經驗。
魯氏見邊慈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便以為她是真的懂了,每日只召她說一回話,把更多的心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親兒子身上。自從邊靜玉當了官,雖是風光無限,但他人也是真累,肉眼可見地瘦了。
魯氏就張羅着給兒子炖湯喝。她自己也每日喝湯養胎。雖兩人喝的湯水不是同一種,但邊靜玉每日下衙後,見自己和懷孕的母親一塊兒抱着碗喝湯,還是覺得不自在,總覺得他好像也在養胎似的。
邊靜玉是翰林院修撰,一般像他這樣的官場新人,每日要做的都是整理資料、編寫文件等事情。但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秘書的作用和權力會因為領導對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別。自從邊靜玉兼了天子侍講一職,大家就不能用看待官場新人的目光來看他了。果不其然,顯武帝時常招他伴駕。
邊靜玉殿試時的答卷非常犀利。他在卷子裏提出了改革的構想,而那構想其實和顯武帝的打算重合了七八成。邊靜玉本以為自己做官後,顯武帝肯定會就卷子的事和他商讨一番。卻不想,顯武帝表現得好像從未見過那張卷子一樣,招他伴駕時也不與他多話。于是,邊靜玉在很多時候都是安靜地立在一邊看顯武帝處理公務。邊靜玉有着遠超于他真實年紀的老成,面對這種待遇,反而覺得安心了。
Advertisement
如果顯武帝沒有想過要好好使用邊靜玉這個人,僅僅是把他當作了一柄随時可棄的刀,那麽這會兒早就把他放出去“殺人”了。但顯武帝沒有。這說明他其實是在衡量邊靜玉的價值。或許他在猶豫,到底該把邊靜玉當作是短暫使用後就會報廢的刀來用,還是要把他培養成可持續性使用的肱骨大臣?
邊慈這事給了邊靜玉一個試探皇上的機會。
這一日,皇上又招邊靜玉伴駕。待邊靜玉走到禦書房時,顯武帝剛發完一通火。
事情是這樣的,二皇子自高飛案後,受他母妃的母族成家的連累,卸去一身差事,閉府讀書了。如今,他已經讀了好些日子的書,就差人進獻了一本讀書心得上來。這其實是在隐晦地試探皇帝,看皇帝願不願意把他放出來。皇帝沒說放也沒說不放,卻把成年的兒子都叫到跟前,詢問他們的意思。
那高飛案确實駭人聽聞,成家人也确實都罪有應得。人人都知道,成家是想要擡二皇子上位才做下這些事的,但又确實沒證據能證明二皇子親自參與了其中。成家最早開始算計的時候,二皇子都沒有出宮建府呢。因此,這會兒只能說二皇子是被成家連累了,卻不能說二皇子心有不軌、圖謀甚大。
至于二皇子到底有沒有心懷不軌,這就問他自己吧!
太子向來溫和,不管心裏怎麽想的,嘴上只說二皇子受牽連了,既然反省過了,就該把他放出來了。他還說,二皇子又添了一個庶子,他身上擔着養家糊口的責任。這是在隐晦地幫二皇子讨差事。
大皇子哼了一聲,仿佛看不慣太子這虛僞的性子。
五皇子向來和大皇子一個鼻孔出氣,他自己沒有要奪嫡的心,自然是什麽話都敢說的,道:“若把他放出來,豈不是愧對邊疆那些枉死的英靈?哼,應該打發他去皇祖父守陵墓!”守陵其實是種圈禁。
若高飛案是二皇子主導的,他早被圈禁了。但既然沒有證據,五皇子這話在皇帝聽來就毫無孝悌之心了。他從果盤裏抓了個橘子朝五皇子丢去,道:“他什麽他?有你這樣說話的麽,那是你二哥!”
五皇子接住橘子,嬉皮笑臉地說:“謝父皇賞。”
皇上招了六位皇子來,除太子為二皇子說了話,四皇子附和了太子,其餘幾位皇子都沒說要把二皇子放出來。其中,五皇子是出言明确反對的了。而六皇子只表現得唯唯諾諾的,什麽話都沒有說。
顯武帝看着這幾個成年的兒子,心裏非常失望。這種情緒和二皇子無關,而是沖着太子去的。太子明顯已經壓不住他的兄弟們了,所以只有四皇子附和他的話。六皇子看似膽怯,但這膽怯的人都沒有站在太子這邊,明顯是在顧忌着大皇子啊。至于大皇子,他對于儲君的不滿已經公然寫在了臉上。
顯武帝氣太子不能拿出儲君的魄力,也氣大皇子對太子的挑釁。
再聯想到最近朝堂上發生的很多事,顯武帝的氣就有些不順。
邊靜玉來時,幾位成年的皇子剛走。顯武帝見到邊靜玉,就想起他家庶妹要做五皇子側妃了,頓時對邊靜玉有些遷怒。邊靜玉是顯武帝打算培養起來留給太子用的,雖說這樣的心思不為他人所知,但其實顯武帝這念頭已經存在很久了。結果這會兒邊家卻和五皇子結了親,這不是在打皇上的臉麽?
即便皇上清楚,這門親事并非是邊家主動謀劃的,但說了是遷怒嘛,遷怒總是毫無道理的。
邊靜玉行禮後,顯武帝始終沒有叫起。
邊靜玉低着頭,從容地面對着顯武帝的打量。
過了好一會兒,顯武帝才叫起,卻不像以往那樣賜座,只道:“聽說府上近來有喜事?”
邊靜玉開心地說:“皇上您也知道啦?微臣成親的日子已經定下了……”
顯武帝:“……”
朕沒問你什麽時候成親,朕的意思是,你庶妹那件事,就沒什麽需要解釋的麽?
邊靜玉喂了好大一捧狗糧給皇上,這才話鋒一轉,主動提起了邊慈的事。但是,有些話即便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卻是不能直說的。邊靜玉不能當着皇上的面表決心說,就算邊慈嫁給五皇子,邊家也不會站到大皇子那一派去。他一旦說了這樣的話,就是在暗示大皇子有奪嫡之心,這不是找死麽!
遮羞布這種東西啊,還是需要的。誰率先掀開了遮羞布,誰就倒黴了。
邊靜玉毫不猶豫地把鍋都甩給了魏山侯府,道:“……微臣的母親本來已經在為大妹相看親事了,連人選都定下了,只差尋人給男方家裏遞話,叫他們上門來求娶了。好在還沒有遞話啊,要不然好女不二嫁,我大妹若先有了婚約,再被算計着落水又為五皇子所救,她只有古佛青燈這一條路可走了。”
這是在說,邊家從未想過要攀附五皇子。
邊靜玉繼續說:“大妹的性子确實被養得單純了些,但她遭此無妄之災,卻叫微臣實在懷疑魏山侯府的教養。”先說邊慈性子單純,她連別人的算計都躲不開,可不就是單“蠢”了麽?這樣的女子進了皇子內院,能保全自己都不錯了,這是在暗示邊家不指望這個單純的姑娘能籠絡住皇子了。再說魏山侯府,是為了方便甩鍋,要不是那府裏的姐妹互相算計,邊慈又怎麽會落水呢,總之都是魏山府的錯。
邊靜玉身為男子,不好說女人的不是,于是他直接把這個事情性質拔高,略過魏山侯府的女人,直接對男人們開刀了,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魏山侯治家不嚴,又如何能為皇上盡忠呢?”
皇上都不知道話題是怎麽轉到這兒來的。
邊靜玉行了個大禮,道:“微臣懇請皇上削去魏山侯的爵位,以儆效尤。”
皇上眯着眼睛打量邊靜玉。邊靜玉恭恭敬敬地跪在那裏。他如此針對魏山侯,足以證明他對邊慈和五皇子的親事不滿了。這也是隐晦地對皇上表了忠心了。要不然,他一個初入官場的新人又何必給自己樹敵呢?而且,皇上的怒氣确實需要一個發洩地。于是,早已經漸漸沒落的魏山侯府就倒黴了。
皇上親自下了聖旨,将魏山侯的爵位降一等,改侯府為伯府。
一時間,滿朝文武把邊靜玉這年輕人的危險程度都提了一等。
這次的事情往大了說固然能被拔高到邊靜玉說的那個層次,但往小了說卻只是內院的一件小事而已。誰家的內院能一直風平浪靜呢?魏山侯府,啊不,應該說是魏山伯府了,卻因為這事降了爵位。大家都有些恍然。皇上對那邊石美也太過寵愛了吧?他們卻不知,邊靜玉只是正好對上皇上的心思。
有人心有警覺,覺得應當離邊靜玉遠一些;有人卻心有算計,想方設法要和他搭上線。
因為姚和風是邊靜玉的好友,他那兒也跟着多了不少的事。好在他很快就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到了,暈暈乎乎地和永樂郡主定下了親事。有了大長公主作為倚靠,無人敢算計到姚和風的頭上去。
永樂郡主已經查清楚了姚和風口中的元芳是怎麽回事,聽說那是話本裏面的人物。
兩個年輕人被長輩們用上香的名義帶着在寺廟見面時,永樂郡主故作天真地說:“其實我們倆見過面,狀元游街那日,你在酒樓的過道裏和友人聊天……你們說話真好玩,是不是什麽都要問元芳呀?”
毫無戀愛經驗的姚和風見到了貌若天仙的嬌女,緊張得都結巴了,說:“是、是啊。”
“那既然都問過元芳了,是不是什麽事都要聽她的呀?”永樂郡主一臉乖巧地問。
“是、是啊。”姚和風覺得永樂郡主真可愛,那元芳難道真能走出話本給他們出主意嗎?
————————
#論妻管嚴是如何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