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沈德源家中只有一位妻子,并無旁的妾侍婢女一類的。因此,他在家時都不曾處理過妻妾争風吃醋而引發的鬧劇。今個兒終于被他遇着了,安平伯和魯家主兩人真像是一對争寵争得厲害的妻妾啊!
沈德源忙拉着二位坐下,二話不說先給他們倆倒了一杯酒。
魯家主除了和安平伯有些不對付,在別的事上還是很拿得出手的,見沈德源親自為他倒酒,忙舉着酒杯站起來,說着漂亮話敬了沈德源一杯。他心道,必然是沾了外甥的光,沈大人才能如此客氣。
喝了酒,酒桌上的氣氛就融洽了很多。
沈德源笑道:“今日冒昧引魯家主相見,原是有一樣生意要和魯家主做。”
魯家主以為沈德源說的是鹽田的事,諸多心思在腦海中轉圈了一轉,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笑呵呵地如同寺廟裏的彌勒佛,道:“好說好說……我字廣升,若沈大人不棄,不如稱我為廣升吧。”
沈德源笑道:“廣升兄是爽快人!”
大家愉快地交換了一下自己的字,酒桌上的氣氛更好了。
沈德源道:“不知廣升兄有沒有聽過‘餓否’,想不想把‘餓否’開遍全國。”
魯家主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話說得真是稀奇,沈怡前些日子剛拿着從“餓否”而來的各類消息來他跟前走了一遭,聽沈德源話裏的意思,他這當爹的仿佛不知道沈怡做過的事情一樣。魯家主定神朝沈德源看去,卻見沈德源的臉上寫滿了真誠。他忽然就懂了,沈德源這是在裝傻呢!這幫讀書人啊!
也是,如果沈德源直接和他讨論消息網的事,又怎麽會選擇隔牆有耳的酒樓呢?
魯家主心裏一動。
今日定是只讨論“餓否”,不讨論那個要命的消息網了。
見着沈德源臉上的笑容,魯家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怕是沈德源暫時還不打算把“餓否”獻給皇上,他想要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但又怕魯家主會洩了口風,因此想把魯家主拉到同一條船上。
沈家的船啊……
為了大外甥,這船是不得不上了。
Advertisement
魯家主忙做出一臉驚喜的模樣,道:“本昌兄有什麽想法,不妨直說。”
于是,沈德源和魯家主兩只老狐貍很有默契地達成了共識,沈家把“餓否”這門生意正式移交給魯家主,魯家主負責把它開遍全國的各大繁榮城市。兩人當場簽了協議,安平伯這只老兔子做了見證。
構建消息網這事,則被沈德源和魯家主一起忽略了。他們仿佛同時清除了相關記憶。
如果日後沒有特殊需求,那麽“餓否”就永遠是單純的“餓否”,送餐員自然也是單純的送餐員。外賣這生意簡單又賺錢,誰都能做得!魯家接手“餓否”,只有賺錢一個目的,誰都找不出其中的錯處來!但如果他們日後有了某些需求,需要有一張消息網,只要他們重新訓練一批能刺探消息的“送餐員”,消息網就能被迅速建立起來。真到了那種時候,他們想用此法來做什麽,就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了。哪怕他們要将此法獻給皇上求立功,也可以說這點子是那時才想出來的,皇上哪能知道背後的真相?
安平伯沒聽懂大舅兄和好友話裏的機鋒,只以為這二人是單純來談生意的。
皇宮中。
順嫔娘娘坐在皇後的宮中,陪着皇後聊天以打發時間。順嫔是安平伯的妹妹,是邊靜玉的姑姑。因着沈家和邊家一起獻新糧種的事——雖說現在玉米的種子還不夠多,正在皇莊進行試種,尚處在保密階段——最近幾個月裏,皇上常招順嫔侍寝。說是常招,其實也只是每月多招了那麽三五回而已。
跟在順嫔娘娘身邊伺候的人都以為自家娘娘要得寵了,順嫔卻越發謙卑,侍奉皇後時比以前更為恭敬。因着順嫔入宮多年只得一女,有心腹還勸順嫔借機再懷個孩子,若是有幸誕下皇子,位分肯定要升一升。順嫔卻一點都沒有動心。她想,在宮裏想過平安日子不容易,她何必要冒險再去懷一胎?
懷胎生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女人生育原本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更何況還是在不缺冤魂的宮裏!
比起還不知道在哪裏的兒子,順嫔當然更看重她的女兒十一公主。若是她遭遇了不幸,在這宮裏頭,還有誰能真心實意地護着十一公主長大呢?前幾年,十四皇子的生母安嫔十分得寵,他也活潑聰明、讨人喜愛。結果十四皇子三歲時,安嫔再懷一胎,卻在八個月時于寝宮摔了,掙紮了一天一夜,肚子裏的孩子沒生下來,她也去了。十四皇子要為安嫔守孝,在人前消失了三年。前些天,十四皇子出孝,順嫔領着十一公主在園子裏玩耍時,曾碰到過十四皇子,六歲的孩子竟怯生生地不敢說話了。
順嫔娘娘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所以,就算是為了女兒,她也是萬萬不敢冒險的。
而且,順嫔娘娘始終覺得,在這宮裏,皇後娘娘的看重其實比皇上的寵愛更為可靠。于是,她打起精神陪皇後挑選布料。皇後娘家的侄女要定親了,皇後為了給娘家做臉,正精心挑選賞賜的物品。
忽然,有個太監從外頭匆匆進來,附在皇後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
順嫔跟着皇後的時間長了,也認識了這個太監,知道他常被皇後打發去找皇上。這人在此時匆匆趕來,怕是皇上那裏出了什麽事。後與妃到底是不同的。皇後派人去找皇上,那是關心皇上。若是妃子常派人去找皇上,那就有窺探帝蹤之嫌了。順嫔心裏想得明白,面上卻不顯,繼續低頭研究布料。
皇後臉上的表情有些凝重,但很快又恢複了正常。待太監說完了話,皇後把他打發下去了。
要起風了啊……
皇後在心裏嘆了一口氣,看向坐在一邊的低眉斂目的順嫔,道:“安嫔離世已三年,本宮欲給十四皇子尋一養母。”十四皇子才六歲,雖然已經到了可以入學的年紀,但還是有必要為他找一位養母的。
見皇後在和自己說話,順嫔連忙擡起頭,目光清正地看向皇後。
“本宮素來知道你是個辦事穩妥的……就把十四皇子交給你了,如何?”皇後問。
順嫔忙起身,匍匐在地,誠惶誠恐地說:“妾資質愚鈍……”
皇後笑了一聲,打斷了順嫔的話,道:“你把十一養得很好。莫要自謙,本宮自然是信你的。”這話有些雙關的含義,她一是信順嫔确實有耐心能養孩子,二是信順嫔就算得了一位皇子也不會張狂。
知道皇後心意已決,順嫔也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恭恭敬敬地謝了恩。
安嫔去世前,她和十四皇子都很得寵。有次宮內小宴,皇上甚至把當時才兩歲的十四皇子抱上了膝蓋。大約就是這樣才會紮了某些人的眼吧,安嫔去世後,十四皇子身邊的人被淘換了一下,後來被派到十四皇子跟前的也不知道是誰安排的,性格都十分冷淡。于是十四皇子竟被養成了內向的性子。
順嫔想了想,派一個小內監去了安平伯府傳話。
邊嘉玉和邊靜玉兩兄弟便接到了姑姑順嫔布下的任務,搜羅一些民間的有趣的小玩具送進宮去。這任務看似簡單,其實是有些難度的。因為,他們送的東西必須是不犯忌諱的,不會被人利用的,又能讓十四皇子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喜歡的。既送了十四皇子,當然也不能落下他們的親表妹十一公主。
邊嘉玉和邊靜玉對視一眼。
邊嘉玉的腦海中忽然劃過到一道閃電,急急忙忙地問:“你是不是想去沈家取經了?他們家正好有一男孩一女孩兩個孩子……我就知道!你現在總是一有機會就往沈家跑!”這語氣聽上去竟有些吃醋。
邊靜玉一臉無奈地看着大哥。自從他們兄弟倆本性全都暴露後,他們的關系确實親密了不少。但有一些時候,邊靜玉還是想晃着邊嘉玉的肩膀說:“快把我以前那個很有君子之風的大哥還回來啊!”
大哥放棄僞裝後就變成了這樣,也不知道是誰的錯。
想到大嫂的月份已經很大了,再看着一臉控訴的大哥,邊靜玉暗想,看來他很有必要接手未來侄子的教育問題。邊靜玉一臉無辜地說:“大哥,我本來想說,不如從我們小時候玩的玩具裏挑些出來,給娘娘送去。不過,你剛剛倒是提醒我了,怡弟在這方面很有巧思,我确實應該去找怡弟取取經……”
沈怡這個做叔叔的,一直都很疼妮兒和盼歸。他親自動手做出了好幾樣簡單的卻又很有想法的玩具。邊靜玉還想為未來的侄兒讨些回來。不過,現在侄兒還沒出生,只能先緊着宮裏的表妹表弟了。
邊靜玉三步并作兩步地跑遠了,愉快的聲音在風中飄散,說:“大哥,我去找怡弟了!”
邊嘉玉:“……”
邊嘉玉輕輕地在自己臉上打了一下。他不舍得打重了,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打了自己,就是不孝順父母。好吧,其實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長得很好看,不舍得真的打重了。真是的,叫你多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