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邊靜玉揣着玉米種子回家時,寶來正在恒安院裏等着。寶來常幫邊靜玉處理外頭的事。見寶來表情嚴肅,邊靜玉立刻把那些激動得仿佛要冒泡泡的心情壓了下去,領着寶來去了書房,問:“有事?”
寶來表情糾結地說:“就是去年有人雇了賴皮三給沈公子潑水的那件事……”
“終于找到線索了?”邊靜玉若有所思地問,“瞧你這樣子,莫非幕後之人是我認識的人?”
寶來表情痛苦地點了點頭,不敢多說廢話,壓低聲音、開門見山地說:“有人認出了世子夫人身邊的雲苓姑娘就是那位女扮男裝雇了賴皮三的小娘子。”他口中的世子夫人就是指邊嘉玉的妻子柳氏了。
這消息真是出人意料。
邊靜玉微微皺了眉頭,問:“消息可靠嗎?”
事關柳氏,寶來哪裏敢輕易下結論啊。于是,他把整個事情的經過對着邊靜玉複述了一遍,盡量沒有帶上自己的主觀想法,好讓邊靜玉自行判斷。自從去年沈怡被潑了水後,寶來按照邊靜玉的意思一直派人盯着賴皮三那幫人。雖然沈怡後來再也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了,寶來這邊卻沒有放松過。
但賴皮三自那以後就失蹤了,一直沒有出現,聯想到賴皮三常對狐朋狗友說他有位親戚去了外地發財的話,他很可能在拿到酬銀後投奔那位親戚去了。賴皮三不在,他那些狐朋狗友能提供的消息極為有限,只說曾有位女扮男裝的小娘子找過賴皮三。寶來那時就猜測,這小娘子應該是內院的丫鬟。
內院的丫鬟很難有出門的機會。
拿柳氏的大丫鬟雲苓來說吧,像她這樣常在主子跟前伺候的,養得比小門小戶的小姐還要嬌氣,規矩重得很!她就算會跟着柳氏出門,也往往是随着柳氏一起坐轎子,外頭的人輕易見不到她的面。
最近這一月,老鎮國公的身體又有些不好。從去年開始,他的身體就一直好好壞壞的,聽說鎮國公府連棺材都預備上了,就為了給老國公沖一沖煞。結果老國公當時是熬過來了,熬了半年,現在又病了。柳氏作為孫女,雖已經嫁了人,不能在老國公床前伺候,卻也想盡一份心力,就提出去一趟皇寺為老國公祈福。因為有沈怡被邊靜玉求來的護身符喚醒的先例,邊家的人現在對于皇寺非常推崇。
柳氏出門不可能不帶丫鬟。她似乎極信任雲苓,只要出門,十有八-九帶上的都是雲苓。
到了皇寺所在的山峰的山腳下,柳氏下了馬車,沒有選擇被人擡上去,而是決定親自爬臺階走上去。在一般情況下,像她這樣的內宅婦人是不屑于抛頭露面的,但去寺廟為長輩祈福就不同了,越是親自爬山越能證明自己的誠心啊!雲苓自然也跟着柳氏一起爬,周圍還跟着十幾個別的丫鬟婆子等。
再說那賴皮三的狐朋狗友中有一位名叫陳四的,他有一把力氣,但就是太懶了,但凡日子能過得下去,他就整日招貓遛狗什麽正經事不做,只有當實在吃不上飯了時,他才會去皇寺山腳下當幾天挑夫。就是這麽巧,陳四當初正好見過雲苓女扮男裝去找賴皮三,這次又被他瞧見了雲苓陪柳氏爬山。
陳四立馬就撂擔子不幹了,跑去找到了寶來的人,用這條消息換了幾兩銀子使。
“雲苓……柳氏……”邊靜玉神色莫名不知道想了些什麽。他起身對寶來說:“這事你辦得很好。但這事先到此為止,大哥的承安院裏,不要插人進去,只管把我們的恒安院守好了。”他起身去找魯氏。
Advertisement
魯氏沒料到邊靜玉會在這時過來,正拉着後院的一位姨娘一起看布料。那姨娘也乖覺,見邊靜玉來了,忙低眉斂目,一躬身就先離開了。魯氏叫邊靜玉來自己跟前坐了,問:“怎麽回來得這般早?”
邊靜玉哪回出門見沈二不聊盡興了才回來啊!
邊靜玉沒有理會魯氏的打趣,一揮手叫魯氏身邊的大丫鬟都退了個幹淨,等屋子裏只剩下他和魯氏兩個人了,他才認真地問:“娘,您覺得大嫂那人怎麽樣?她可還做了什麽叫您生氣的事情沒有?”
魯氏奇怪地看了邊靜玉一眼。柳氏和邊靜玉之間是需要避嫌的,他們兩人按說沒有交集,邊靜玉為何要問起柳氏?不過,魯氏向來縱容邊靜玉,就皺着眉頭回憶了一下,說:“除了她剛嫁過來時送我的衣服把我氣到了,後來還真沒有見她做過什麽沒有分寸的事情,到底是國公府裏養出來的姑娘呢!”
邊靜玉示意魯氏多說一點。
魯氏便道:“就因為她很有分寸,我還想過,當初那衣服應當不是她故意要送的,估計是被身邊親近的人坑了,真以為我喜歡的就是那樣的吧。她後來大約也知道衣服送錯了,見着我時顯出了幾分尴尬。但我哪犯得着和她那樣的年輕姑娘計較,反正我從不管承安院的事,就這麽相安無事地處着吧。”
邊靜玉道:“前些日子,大嫂送我一方雲河硯,莫不就是在對我們示好?”
柳氏剛嫁進邊家時,在認親禮上送給邊靜玉的禮物是一套文房四寶,只是最普通的那種文房四寶而已,寓意不錯,但真不值多少銀子,比着邊靜玉平時慣用的文房四寶差了很多,邊靜玉沒必要委屈自己,領了柳氏的心意,卻把她送的禮物束之高閣了。但前些天是邊靜玉十七歲的生辰,柳氏忽然通過邊嘉玉的手送了他一方雲河硯。這種硯臺不損毫、宜發墨,頗受文人學士青睐,是硯臺中的珍品!
雲河硯并非是光有錢就能弄到的!邊靜玉相信這方雲河硯肯定是柳氏嫁妝中壓箱底的好東西了。但是,她卻拿出來送于他了。邊嘉玉當時是怎麽說的來着?邊嘉玉道:“你嫂子說,你在讀書一事上最有靈氣,這東西就你配使。”他說這話時,語氣是非常驕傲的,顯然對妻子表現出來的大氣非常滿意。
魯氏不以為意地說:“她在這府裏待久了,就該看明白了,世子就是一個守成的性子,你和世子相輔相成,伯府才能更進一步,所以她這當嫂子的不該薄待你。哦,孫姨娘仗着在先夫人跟前伺候過,以為自己能在柳氏面前有點面子,柳氏卻仿佛是極厭惡她的,很不待見她,連帶着也不待見大姑娘。”
安平伯有兩位姨娘,一位姓孫,生了大姑娘,一位姓周,生了二姑娘。孫姨娘是原配夫人的陪嫁丫鬟。周姨娘原本是安平伯的通房,後來慢慢提上來的。剛剛陪着魯氏一起看布料的人就是周姨娘。
魯氏又說:“若說柳氏厭惡孫姨娘是因為她不喜妾侍,可她對周姨娘和二姑娘又不錯。我瞧着倒像是孫姨娘做了什麽事得罪過她一樣。有些人啊,天生就不聰明,這孫姨娘當初還想籠絡了世子和我打擂臺呢,也不想想她是個什麽身份!伯爺能讓世子和奴才秧子親近麽?伯爺恨不得能把世子捧上天!”
邊靜玉默不作聲地聽着。他平時多住在太學,偶爾會住在家裏,輕易和柳氏碰不到面,就算是那種阖家團圓的時刻,他們男人坐一桌,女眷另起一桌,他也不會和柳氏有近距離的接觸,因此他對于柳氏只有一個很刻板的印象,沉靜穩重,應該是能叫安平伯滿意的兒媳婦、能叫邊嘉玉滿意的妻子。
從魯氏的話中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柳氏并不蠢,也不是那種會恣意妄為的人。這樣一個人,她為什麽要讓心腹去雇人朝沈怡潑水?她甚至不應該和沈怡有交集!邊靜玉覺得,他是真想不出理由來。
“你今日怎麽想起來要問這些了?”魯氏問。
邊靜玉想了想,并沒有瞞着,把寶來查出來的事情都對魯氏說了。邊靜玉問:“我實在想不出大嫂到底想要做什麽……有沒有可能是那雲苓自作主張?莫非雲苓是被別人故意安插到大嫂跟前的探子?”
“不可能!柳氏若是連一個貼身丫鬟都拿捏不住,我就只當她是個蠢貨了。”魯氏說。
柳氏可能會被自己的父母坑,可能會被自己的堂姐妹坑,但絕對不會被一個貼身丫鬟坑。雲苓一家子的賣身契都在柳氏的手裏捏着,她又自小跟着柳氏一塊兒長大,沒有勇氣也沒有動機背叛柳氏。
那麽,究竟是哪裏出問題了呢?
邊靜玉對着魯氏露出了一抹略顯孩子氣的笑容。每當他對着魯氏這樣笑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撒嬌了,魯氏從來都吃他這一套。邊靜玉說:“娘,內院的事我肯定不方便插手,就勞煩您幫我盯着了。”
魯氏得意地笑了起來,說:“別看我早就把管家權給你大嫂了,但在這府裏,我若想要動點手腳,她肯定什麽都發現不了。”不管柳氏是出于什麽原因要出手對付沈二,她以後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柳氏雖是柳家的姑娘,但她已經嫁到安平伯府做長子媳婦,那麽她和安平伯府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從她對魯氏、邊靜玉示好不難看出,她應當沒有要害邊靜玉的意思。魯氏便只是盯着她。
此時的邊靜玉還不知道,這一盯就是撿漏的開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