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陶清源是被樓下一聲巨響的罵聲吓醒的,那是陶謹言的聲音,罵聲還在持續,她有些擔心臉也沒洗就跑下了樓。
陶清涵跪在大理石地磚上沉默不語,而陶謹言滿臉怒氣手上拿着雞毛撣子直往他身上招呼,方珍禾在一旁阻攔但是效果甚微。
“啪!”雞毛撣子落在陶清涵背上又是重重一聲,陶清源還沒搞清前因後果趕緊上前跟方珍禾一起攔人。
“老陶,你先冷靜下來,先讓孩子說完。”方珍禾死死拉住陶謹言,看到跪在地上的兒子心疼不已。
“都說這麽清楚了,還有什麽好說的!”這還是陶謹言頭一次發這麽大火,拿雞毛撣子的手都在發抖,“臭小子長本事了,找男人!看我不打死你。”
陶清源被找男人三個字驚到了,但是現在的情形也容不得她想太多:”爸,爸,有話好好說,不一定非要動手。”又對陶清涵說,“哥,你說句話呀。”
陶清涵從一開始就沒說過話,被打疼了也沒哼一句,直到這時他才開口:“我愛他,我想跟他在一起。”
這句話一出明顯就是在火上澆油,陶謹言一把推開老婆女兒,舉着雞毛撣子又是一頓狠打,棍子落到背上的聲音很響,足可見陶謹言下手的力度之重。方珍禾在一旁急得直掉淚卻束手無策,陶清源也是急得團團轉,陶謹言現在明顯聽不進任何話,她一咬牙跑出門去搬救兵。
兩位老人原本在房間裏悠悠哉哉看着戲曲節目,結果孫女就急急忙忙就跑了進來,氣還沒喘勻又拉着他們往外走:“爺爺奶奶,快救救哥哥,他快被爸爸打死了。”
老人們一聽心都快跳出來了,也不用孫女扶自個兒腳下生風趕着去救孫子。
雞毛撣子已經被打得沒剩幾根毛了,倒是陶清涵身上以及他跪着的四周散落了一對雞毛,他衣服穿的少,此時□□在外的兩條胳膊全都是一道道青青紫紫的傷痕。老人見到自家寶貝孫子這副可憐的樣子沒還來得及控訴兒子的暴行就開始掉淚了。
“爸,媽,你們怎麽過來了。”有老人在陶謹言也不适合繼續打孩子,只好暫時收了手。
老太太想把孫子拉起來,但是陶清涵不肯動,她只好回身責備兒子:“再不過來我孫子就要被你打死了!虎毒還不食子,你看看你把你兒子打成什麽樣了。”
陶老爺子也加了進來:“就是,就算仔仔做錯事了,不能好好說?動不動就上手打,有你這麽做孩子他爹的?”
“爸,媽,你們不了解情況。”兩位老人血壓不太穩定,陶謹言也不敢激怒他們,耐心跟他們解釋。
“那也不能打孩子,就算孩子犯再大錯誤也不能打。”老人家都溺愛孩子,加之陶清涵從小就乖巧懂事,不讓他們操心更是對他疼愛的緊,說句重話都舍不得,哪舍得讓人這麽打。
Advertisement
“爸媽,這件事你們就別管了。”陶謹言也是無奈。
“憑什麽不能管,仔仔是你兒子,那也是我們孫子。”老爺子怒道。
“爸,老陶不是這意思,您先別氣,小心血壓。”方珍禾安撫老爺子,“這件事情不是我們不讓你們知道,實在是它說不出口。”
“到底什麽事。”老爺子用拐杖敲了幾下地,“一家人還有什麽丢不丢人的。”
“仔仔,他……喜歡男的!”方珍禾捂着臉哭。
兩位老人皆是一震,老爺子輕聲問陶清涵:“仔仔,你媽說的是真的嗎?”
陶清涵點頭:“爺爺奶奶,我喜歡男的,我喜歡韓昭易。”
“昭易?”爺爺奶奶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讀出了意外。
陶清涵怕他們會認為是韓昭易拐了自己,又加了句:“你們別怪他,是我先喜歡他的,也是我先追的他,不關他的事。”
“怎麽你還很自豪是不是?”陶謹言突然插嘴,“我不管你們誰追誰,立馬跟他分手!以後那小子別想踏進我們家門一步。”陶謹言只要想到乖巧了二十多年的兒子自從遇到韓昭易後就變得離經叛道他就恨不得領着那人的衣領揍一頓。
“我不會跟他分手,就算跟他分手我仍然會找個男的。”陶清涵和陶謹言對視,眼神堅定。
“不分是不是,不改是不是。”陶謹言用雞毛撣子指着大門,“那你就滾出這個家!”
“爸!”
“老陶,你先冷靜點。”方珍禾和陶清源一起勸阻。
陶謹言不聽,堅持道:“從今以後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兒子!”
“好了,好了!聽我說句話!”老爺子不疾不徐開口道,“仔仔是做什麽什麽十惡不赦的事,你都準備不要他這個兒子!不就是喜歡男的嘛,只要他喜歡,他開心管那麽多幹嘛。”老爺子坐在陶清涵身邊面容平靜。
“爸。”陶謹言不敢置信,“你……”
“都坐下來聽我講個故事吧。”老爺子嘆了口氣:“還記得中屋的李叔和張叔嗎?”
所有人點點頭,陶清源道:“爺爺你說的是前幾年一起去世的李爺爺和張爺爺嗎?”
“是啊,他們兩個啊跟仔仔是同樣的情況。”
此話一出,所有人錯愕。
幾十年前,桃源村還是個交通閉塞的偏僻小村子,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個外人,突然在一個冬天,村裏來了兩個年輕小夥子,他們自稱從城裏來鄉下走親戚不幸迷了路,摸索了好幾天才找到一處有人煙的村子。村民們還沒見過外地人,聽說了他們的事情後很熱情得收留了他們。
雖說是迷路了,但是那兩年輕人也不見着急每天結伴到處走,村民們問他們村子的名字想幫他們找到親人他們也是含糊其辭,不過他們談吐舉止溫文有禮,也不像個壞人村民們雖說不解但也沒有趕人。
就這麽住了幾天,兩年輕人突然提出想買村子裏一處荒廢的宅子,提出的價錢還不少,村長是個聰明人,想着他們或許是有什麽不為外人所知的隐情便也沒多問很爽快把宅子賣給了他們,又召集了村裏的年輕人幫着一起修整宅子。就這樣兩個城裏小夥子在桃源村住了下來。
兩個人估計是城裏富人家的少爺,剛開始真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少個火都不會。後來跟着村民一起下地幹活,燒火做飯,慢慢地也都學會了。
很快村民們發現這兩人做什麽都是一起行動,關系很親密,但是那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喜歡跟自己同一性別的一類人,只當他們感情深厚。
就這樣他們在這片陶氏家族的土地上生活了下來,兩人眉目清秀,又讀過書,村裏很多情窦初開的小姑娘都喜歡偷偷看他們,每天來家裏說親的媒人也是能把門檻踏破,但是次次失望而歸,漸漸地姑娘們到了婚嫁年齡,一個個相繼出嫁,那些個大娘媒婆也收起說親做媒的心思。
後來,村子開始漸漸出了傳言說是那兩個外地小夥子關系不一般,至于怎麽個不一般所有人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後來有個小孩子童言無忌跟父母說自己看到過那兩個叔叔親嘴,結果換來父母一頓打,還責備他胡說八道。雖然這麽跟孩子說着,但是也上心了,再次打量他們的眼神也變了。
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關系,但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挑破,一方面是村子裏沒幾個人讀過書,說難聽點都是一群愚昧無知的人,他們雖然知道喜歡男人肯定是有違倫理的但是沒人敢站出來做這出頭鳥;另一方面這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那兩人的品性如何他們也是看在眼裏的,除開這件事他們也沒有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所有人都知道此事一捅出去他們肯定沒有什麽好下場,這也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因此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選擇了沉默。
他們二十歲到達桃源村,一直到八十五歲攜手離開人世,六十五年間知道他們關系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僅剩的幾位知情人提起他們時都不免為他們至死不渝的感情動容,即使是異性夫妻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執手相偕老。
陶老爺子第一次見到那兩年輕人時才五歲,小時候家裏窮沒有閑錢讓他去上學,那兩人知道後就會時不時無償教他讀書寫字。那是陶老爺子見過的這世上最溫柔最好的人,因此長大後在從父母口中知道他們的關系後他沒有厭惡沒有不理解,他只是好奇兩人私下的相處方式。
不可否認陶老爺子對于感情的态度受他們的影響最大,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潛移默化的他也逐漸模糊了愛情中的性別觀念,他是個許多人口中無知的農民,但是對于愛情他比任何人都透徹。
因此他在知道孫子也喜歡男人時他沒有震怒也沒有激動,他突然就想起了那漸漸被人遺忘的兩“兄弟”。
陶老爺子用低緩毫無波瀾的語氣講了個令人感慨的故事,故事講完後,所有人都沒有從餘波中回過味來,空蕩的客廳沉默安靜。
“仔仔喜歡男的又怎麽樣,兒孫自有兒孫福,百年後我們都走了,只要能有個人陪着他,管他是男是女只要他喜歡就好。昭易那孩子我覺得挺好的,配得上我們家仔仔。”陶老爺子孫子扶起來,這次陶清涵沒有拒絕,跪的太久剛站起來時一個趔趄差點往前撲,陶清源趕緊過去扶人。
陶謹言頹然坐在椅子上,嘆了口氣,終于還是松口了:“清源先帶你哥上去敷藥。”
陶清涵身上傷有點多,陶清涵不敢太用力,只能虛虛握住哥哥的手小心翼翼扶他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