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桃源村年前習俗很多,基本上臘月二十五之後每天都有事情要做。臘月二十六做發糕,二十七做豆腐,二十八做包子。韓昭易之前從來沒有過這種經歷,無論做什麽都是興致濃厚。
陶清涵睡了一天之後也重新生龍活虎了,繼續被父母壓着做苦力。
二十八這一天全家一起圍在竈臺前做包子。
由于陶清涵家是新房子,當初建造時沒有把竈臺給做進去,此時一群人拎着大盆小碗去了爺爺奶奶的住處。
兩位老人沒有跟陶謹言一家住在一起,而是住在旁邊的大宅子裏,離陶謹言家很近,就幾步路的距離,倒不是陶謹言一家不肯讓兩位老人住進來,而是老人們自己不肯。陶謹言夫婦勸說了很久,但都無果,于是只能作罷。所幸老人們之前的房子條件也不錯,而且宅子是四合院,除了兩老人還有陶謹言的兩對小叔夫婦,倒也算熱鬧。
老宅子的廚房裏有土竈,平常要做些什麽大工程的菜肴基本上都擺在這裏。
這座老宅子韓昭易無數次看到但都沒有走進來過,今天是他第一次踏入。剛踏進第一步,韓昭易就忍不住感慨:“這宅子放到城裏就是天價了。”
陶清涵聞言,放慢步調跟他并排:“這種宅子村子裏還有很多,冬暖夏涼,住着也舒服。”
陶清涵忘性大,病好後就忘了幾天前兩人的尴尬,現在又再次與人勾肩搭背,插科打诨。
韓昭易也極力隐藏自己的情感,至少兩人表面上已恢複如常。
陶清涵一家人口多,每次做包子這類的食物都是大數量。餡料是在那邊就準備好了,面團也已經醒好了,現在只要上手做包子就行了。
陶家爺爺很自覺得去燒火,陶清涵和陶清源也主動洗幹淨手準備幹活。
韓昭易撞撞陶清涵肩膀問:“你也會做?”
陶清涵挺起胸膛,一臉得意:“開玩笑,從十五歲開始被逼着學,再笨也學起來了。”
方珍禾也揉好了面,正在揪面劑子,聽到兩人的對話就跟韓昭易說:“昭易啊,你也來試試啊,反正也是自家人吃的,做成什麽樣都可以。”
陶清涵也一個勁得慫恿他,韓昭易被磨得無法,只得挽起袖子去洗了手,回到桌子旁,陶清涵和陶清源已經開始做了,揉面,擀面,放餡,捏褶,兄妹兩做得有模有樣。
Advertisement
很快,蒸籠上就出現了兩個大小相似,模樣好看的白胖面團。陶清涵把一個面劑子遞給韓昭易,自己也拿了一個。
“來來來,我教你怎麽做,這東西很容易上手。”
陶清涵特意把雙手舉高好讓韓昭易能看得更清楚。
“先把劑子放在掌心搓成圓,然後把它壓扁,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點點把他捏扁。”
陶清涵先給他示範了一遍,然後韓昭易學着做,這步驟也不算難,韓昭易很快就把手裏的面團捏成了圓形面皮。
接下來就是放餡了,陶清涵看韓昭易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嫌棄道:“大哥,不用這麽節儉,餡很多,可以大膽地放。”
韓昭易反駁道:“放太多不好捏。”
“那你也不能把包子做成餃子啊,這麽點餡,塞牙縫都不夠呀。”說完,陶清涵主動舀了滿滿一勺餡放進了韓昭易手上的面皮裏。
“好了,現在就開始捏褶子吧,很簡單,你用左手大拇指抵在裏面的面皮邊緣,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面皮邊緣略微向上提起,然後捏出一個小褶,然後用左手大拇指把面皮往右手大拇指送,捏出第二個,之後的也照着這個方法捏就可以了,你先試試。”陶清涵快速做好一個包子,放進蒸籠裏後便開始看韓昭易的學習成果。
韓昭易動手能力很不錯,只看了一遍,便能做的像模像樣,雖說沒有達到皮薄餡大十八個褶的程度,但至少能看出是包子。
方珍禾看到贊美道:“昭易啊,這包子做得真不錯,比仔仔第一次做得可好太多了。”
陶清涵撇撇嘴,怨念得瞪了韓昭易一眼,然後自己繼續低頭做包子。徒弟出師了,也不需要自己這個師父了。
韓昭易又繼續做了幾個,越做越熟練,越做越好,很快的,在三位年輕人的埋頭苦幹下,第一籠便放滿了,一直在旁邊休息的陶謹言也終于有了活幹,鍋裏的水早已經燒開了,他把蒸籠放進大鍋裏,蓋上蓋子。
農村裏的土竈一般有三個鍋,兩個大鍋平常不太用,只有像今天這種做包子之類的大工程才會使用到,另外一個就是正常大小,平常燒菜做飯都用它。
廚房不算特別大,幾分鐘後包子的香氣便彌漫到了整個房間,這時窗外響起了說話聲:“謹言啊,在燒什麽好吃的呢,這麽香。”
陶謹言直接在廚房回那人:“在做包子,小叔,過會兒來我家吃包子啊。”
那人答應:“好,我搬完這些柴就來。”
韓昭易在桃源村待了也快一個月了,對于比較簡單的方言還是能聽懂一些,但兩人說話速度太快,他只能聽懂幾個字,于是他問陶清涵。
“剛才說話的人是我叔公,他問我爸在做什麽這麽香,我爸就跟他說在做包子,讓他過一會兒來吃。”
韓昭易了然點點頭。
幾分鐘後陶謹言掀了蓋子,大量蒸汽嘩啦一下全往屋頂沖。陶家奶奶拿出一個竹篾編成的籃子,把包子一個個放進去。剛出鍋的包子一個個白白胖胖,還冒着熱氣。
陶清涵眼巴巴等着包子出鍋,還沒等奶奶把包子全部放到籃子裏,他就去拿了,奶奶放一個他拿一個,老太太被氣笑了,拍拍孫子腦袋:“急什麽,沒人跟你搶,小心別燙到。”
陶清涵點點頭,又從籃子裏拿出來一個,這才心滿意足回了桌邊,他給了陶清源一個,自己嘴裏叼了一個,把最後一個遞給了韓昭易,韓昭易舉起自己手上還未完工的包子道:“等我把這個做好。”
陶清涵拿下嘴裏的包子催他:“快點,很燙啊。”
韓昭易失笑搖搖頭,手裏加快速度。
等包子全部拿出來後,第二籠的數量也夠了,于是緊接着又把第二籠下鍋了。
因為陶清涵三人是最先吃的,方珍禾便問他們味道如何。
“餡味道剛剛好,皮也不厚,挺軟的,剛剛好。”陶清涵顯然是做了無數遍的試吃員,一點一點說得有條不紊。”
陶清源也點點頭表示好吃。
方珍禾又轉問韓昭易的意見。
“确實很好吃,皮很薄,餡也很鮮香,比外面賣的好吃。”
方珍禾這才放心下來,招呼其他人一起吃。
這時陶清涵的叔公也尋味找了過來,陶謹言招呼他:“小叔快來吃吧,剛出鍋,還熱騰騰的。”
叔公也不客氣伸手拿了一個。
這時方珍禾又說:“裝幾個給三叔家和舅舅家。”
陶謹言點點頭,拿出兩個碗分別裝了四五個包子,與陶家奶奶兩個人分別送了過去。
很快一籠十幾個包子,送人的送人,吃的吃,很快就沒了。
韓昭易有些意外,其他人倒是神情如常,陶清涵主動跟他解釋:“每年都這樣,前兩籠基本上是不可能會留的,後面送的送完了,吃也吃飽了就能留起來了。”
“那你們一般都做幾籠?”韓昭易忍不住好奇。
“四五籠吧,今年比較多,可能得有個六籠。”
果然就如陶清涵說的一樣,第二籠出鍋,又拿出了一部分送給了周圍的鄰居,其他的也被他們吃了個七七八八。陶清涵又幫韓昭易帶了一個。
“先跟你說啊,我們晚飯就是包子了,你現在能出多少吃多少,晚上餓了可沒飯吃。”
方珍禾接道:“沒事,昭易你要是餓了就跟我說,我給你做。”
陶清涵不忿:“媽!為什麽之前我餓的時候不見你這樣,就知道讓我吃包子。”
“有包子吃就不錯了,你還嫌棄。”
陶清涵嘆了口氣跟韓昭易抱怨道:“自從你來了之後,我越來越像我爸媽撿來的。”
韓昭易失笑,半開玩笑半認真道:“沒事,我寵你。”
陶清涵也沒多想只當他開玩笑,白了他一眼,埋頭吃包子。
這次有了韓昭易幫忙,完成速度快了不少,一個小時不到就把包子都做好了,現在只等着上鍋蒸了,陶清涵放包子的時候,捏着只明顯不是包子的奇特物種觀察了很久,然後問自家小妹:“清源,你又做些什麽亂七八糟的了?”
“什麽叫亂七八糟啊,我做的多可愛啊。”
“那你這做的是個什麽玩意?”
韓昭易道:“應該是只豬吧。”
陶清涵雙眼亮晶晶用力點頭,一臉激動得看着韓昭易。
韓昭易不解,這還是陶清源第一次向他露出這麽活潑的表情,很快陶清涵就幫他解惑了:“這丫頭每年都會做些奇怪玩意,你是第一個猜出她做的是什麽的。”
韓昭易了然,忍不住笑道:“其實清源做得還挺像的,特征很明顯。”
陶清源被韓昭易誇得美滋滋,一臉神氣得看着自家并沒有藝術細胞的親哥。
等到最後一籠包子也出鍋了,陶清源立馬把自己做的小豬拿了出來,以免被自家老哥搶了去,陶清涵揪了條小豬的腿,一臉得意得抱着滿滿一籃包子離開了。
韓昭易看着陶清涵孩子氣的舉動,眼神溫柔。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比較平淡,所以決定再放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