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兩難
這日,大雪停歇了兩天出了暖陽,趙明歌喝了些補氣血的藥便睡下了,李晉到小廚房正欲用些午飯,卻看到謝蘇榕正坐在小廚房中的木幾旁看着自己,面前清炒的幾樣小菜還冒着熱氣。
“蘇榕?你怎麽在這兒!”
李晉快步上前握住謝蘇榕的手激動地說道:“你可安好?最近身在何處?這些時日可讓我擔心!”
“晉哥哥...”謝蘇榕看着被李晉緊握住的手,趁勢往他懷裏靠去。
“榕兒沒事,那日不知被誰人襲擊,萬幸是被義軍的一個小将軍所救,一切安好。只因昆侖山大雪封山送不上來消息,讓晉哥哥白白擔心了。這不,榕兒為了致歉特意做了幾樣你喜歡吃的小菜,專門等着晉哥哥呢!”說罷拉着李晉落了座,“快嘗嘗吧!”
李晉看着面前的這幾碟小菜不由得想起從前謝蘇榕也總是偷着給自己做一些好吃的,兩人躲到沒有人的地方蹲在牆角,一個面帶微笑地看着另一個狼吞虎咽。
年少時的回憶總是那麽美好,李晉仿佛一下子胃口大開,一會兒功夫就把桌上的小菜一掃而空,還不忘像以前一樣誇上一句“榕兒做的真好吃!”
李晉的一聲‘榕兒’讓謝蘇榕內心五味雜陳,“晉哥哥,以後還喚我榕兒可好?”
李晉一愣,方覺有些失言,但看到對面似輕紗籠月般的女子,一聲“好”已悄然出口。
謝蘇榕的眼裏放了光,她平複了一下激動的情緒道:“其實這次榕兒回來是要把晉哥哥帶走的”。
“你要...帶我走?”
看着李晉欲言又止的樣子,謝蘇榕抿了抿嘴,神情語氣也變得認真起來。
“晉哥哥是否與樊統領有過一個君子之約?”
李晉想起自己在江郊大營與義父辭別時的約定,點了點頭。
“那好,樊統領要你務必七日之內趕到瑯州”。
看着李晉皺起的眉頭,謝蘇榕又道:“封州破城那日,晉哥哥可曾見到歸璞?”
對于莫名出現在封州城後山上的歸璞,李晉印象深刻,随即點了點頭。
“歸璞是奉樊首領的命令專程趕往封州,為的就是勸降封州刺史方江城。”
“勸降?”李晉聯想到瑯州,“難道是因為...”
“不錯,瑯州乃怒江南岸重鎮,與北岸的封州幾乎隔江相望。我義軍在南方發展壯大,想要北上,必取瑯州。可朝廷在瑯州布下重兵,直取勝算極小。但如若聯合北岸的封州三鎮南北夾擊,再加上和義軍之前在北岸沿線取得的幾座小城形成側翼,瑯州這一戰我們便有七八分的勝算。”
李晉點頭道:“義父的想法很對,只是朝廷沒有任何預兆的攻下封州,是不是已經看出了我們的意圖?”
謝蘇榕搖了搖頭,“應該不是,如若看出了我們的計劃,朝廷應該順勢把我們在北岸的幾座小城也拔除,可是他們并沒有那麽做”。
“那,歸璞在城破之前出城又是為何?”
“可能只是巧合。我現在得到的消息是,歸璞去了封州三日,方江城那個老狐貍就這麽一直把他好酒好菜的當個坐上賓給吊着,既沒答應又沒有拒絕。歸璞看沒有什麽希望準備先回去再做打算,出了城又覺得心有不甘,在城外後山逗留了幾日,直到遇上你”。
李晉恍然大悟,這樣很多事情就說得通了。威逼方辰交出兵符,原來是想就算得不到封州,但可以此控制封州下屬的三鎮兵權。看到城破放棄拿到兵符和殺掉自己的絕好時機而是立刻掉頭就走,應該是害怕朝廷趁勢分兵收回義軍在北岸控制的幾座小城而急忙趕回部署。
謝蘇榕又繼續說道:“瑯州一戰關乎整個義軍的命運,樊首領說你定會答應相助的”。
李晉當然明白,攻下瑯州,義軍就控制了整個南方,即使不能立刻北上征伐,也真正的能與朝廷分庭抗禮了。但是如若失敗,朝廷就能以瑯州為點,大兵壓近義軍的大本營随州。唇亡齒寒,這就是瑯州的意義所在。
“我答應,但是...”
“明日一早,我在山莊門口等着晉哥哥!”
謝蘇榕不等李晉把話說完便站起身走到門口,複又轉身對李晉笑了笑,“榕兒聽說瑯州守将碰巧是趙明德呢!那...晉哥哥好好和郡主告別,榕兒就不打擾了~”說罷轉身離去,只留下尚在驚愣中還未回過神來的李晉。
“你可知那守城的将軍是誰?!”趙明歌看着李晉怒上心頭。
李晉不敢看趙明歌此刻噴着火的眼睛,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趙明歌胸口劇烈的起伏着,“既然知道,你還要去嗎?李晉,我可以為了你抛下父兄不管不顧,但是不代表我可以眼睜睜地看着你去傷害他們!”
李晉擡起頭看着趙明歌,眼中神情複雜,內心糾結不已。
趙明歌想努力平複着煩躁的情緒,卻猛地感覺喉嚨一甜,一口血噴了出來,直接打在坐在對面的李晉的衣袍上。
李晉驚呼着趕忙站起來扶着她坐到床邊,“不說了,明歌,我們先不說這些了!”
趙明歌緊緊抓着李晉的袖口,眼中已露哀求之色,
“晉,就如之前商量的那樣好不好,我們去漠北去塞外。我...我不能看着你們互相殘殺啊...”
趙明歌感覺仿佛有千百把刀子自喉間而下寸寸分分的抛入心肺,眼前黑白輪轉,意識也開始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看着眼前昏睡過去的趙明歌,李晉紅了眼圈。一邊是大義,一邊是情長,取舍兩難。
作者有話要說:
李晉:這是一篇gl小說麽?感覺我的戲份好大..讓我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