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李知堯扔下手裏的大鐵勺,把蕭進手裏的逮捕令接過去,展開夾在手指間看了一下。逮捕令果然是朝中下的,右起三個大字——緝拿令,左下結束有朝中官印。
從上到下看完了,李知堯擡起目光看向蕭進。他對蕭進印象其實不深,想不起來自己對他到底有過什麽樣的恩,他從前也不愛做那些拉攏之事。
在這關鍵時刻,這個人居然站在他這邊,拿着緝拿令向他通風報信,看來老天爺又站在了他這邊。他不知道青芒山的事到底是怎麽洩露出去的,但眼下最要緊的,是保命起兵。
蕭進已經得了命令要逮捕他,張程遠那邊肯定也不會沒有舉措。蕭進這麽不遮不掩上他的府宅求見于他,張程遠若是知道蕭進已經叛變了,還能不親自出手麽?
李知堯自己的軍隊大部分在城外,此時只怕已經進不來了,而他和朝霧順哥兒現在怕是也出不去,只能留在城內王府,等着他們帶着逮捕令再上門。
情況已經很危急,李知堯片刻不再耽誤,忙動身出酒樓上馬回府。趙太後此番行動較為秘密,朝霧在內宅更是不知,還在家帶着順哥兒玩呢。
看李知堯一臉急色回來,本能地感覺出了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只與他避在一邊,認真着神色問他:“着急忙慌地回來,臉色還這麽難看,發生什麽事了?”
李知堯不瞞朝霧,直接道:“沒有退路了,只能拼一把了。她發現了我的圖謀,青芒山練兵囤糧的事已經暴露,我們以後要把腦袋懸在腰帶上了。”
朝霧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可來得這麽突然,她還是忍不住緊張了起來,看着李知堯問:“你才剛準備了一年,能行麽?”
李知堯目光堅定,“不行也得行。”
有點意識到了朝霧的緊張與擔心,他捏起她的手來,放柔了語氣,“別擔心,雖然計劃被打亂了,但我對我的軍隊有絕對的信心。他們跟着我經歷過無數戰場厮殺,豈是京城那些養尊處優,久不經戰陣的軍隊,能輕易抗衡的?”
朝霧看着李知堯的眼睛,她知道,不管李知堯有沒有絕對的信心,他們已經被逼到盡頭,不得不反了。不反就是死路一條,反的話還有一線生機。
這樣看了李知堯一會,朝霧的眼神也變得堅定,開口道:“我相信你。”
就這簡單而堅定的一句,足夠讓李知堯上天去把星星摘給她的。李知堯看朝霧的眼神越發柔和,似乎在向她起誓一般,“答應你的,便是豁出這條命,也要給你。”
聽着這話,說朝霧心裏沒有絲毫動容是假的,畢竟從此以後,他們每天都要攜手活在生死邊緣,再無安穩日子可過。成則坐擁天下,敗則黃泉做伴。
然沒等朝霧說出什麽來,就有人匆匆來找李知堯回話,緊張得額頭直冒汗說:“張大人帶兵圍了府宅,說是請王爺收拾一番,随他走一趟。”
李知堯畢竟身份極其尊重,張程遠就是來逮捕他,也不敢領兵直入府宅。他的打算是,晉王自己識趣,知道自己已經插翅難飛,放棄一切抵抗跟他回衙門。
李知堯知道張程遠在得知蕭進叛變後,一定會親自帶兵來逮捕他,但他沒想到會這麽快。既已經帶兵來了,他也只能想辦法應對了。
不想讓朝霧多緊張,李知堯讓朝霧回院子呆着,帶着順哥兒該玩還是玩,自己則往前院去了。
他府宅上有衛隊,雖然沒有城外的軍隊人多,但也都是能力極強的人,在府宅裏還是能保障一定安全的,是以李知堯自然不出去。
去到前院,他一邊讓下人去大門上回張程遠的話拖延時間,一邊與寂影商量對策。
回話的人戰戰兢兢的,依照李知堯的意思,到大門上與張程遠說:“張大人,我們王爺突感身體不适,正卧床休養呢,不宜多走動。不知您找王爺有什麽事,要麽進來說話?”
張程遠聽完這話,瞥開目光往王府大門內瞧了一眼。他也不是個傻子,大夏誰不知道李知堯是個狠角色。之前趙太後抱恙小半年,傳言就是被他軟禁了。
這府宅無異于龍潭虎穴,他若是和和氣氣進去了,再帶不了幾個人一同進去,以李知堯那心狠手辣的做派,他還能活着出來麽?
張程遠拒絕不進,這便在門外僵持住了,只讓回話的在中間來回跑得滿頭汗。最後他實在耐不住性子了,硬着語氣與那傳話的說:“王爺若不願自己出來,那下官只能硬闖了!”
該給的面子都給了,再這樣下去,他交不了差,如何向朝中交代?張程遠不打算再耗着,擡手向王府外的士兵打了個手勢,意思是準備硬攻進王府。
然就在他手擡起剛打完手勢那一剎,一支箭不知道從哪裏“嗖”一下飛了過來,不偏不倚,直接射穿了他的喉嚨。他擡起手的手僵在半空,瞪大了眼睛往下看,血腥氣瞬間漫了上來。
還沒等他和在場的士兵有反應,又是幾支箭先後射了過來,全部中在張程遠的胸口。在場的所有人都懵怔了,眼睜睜看着張程遠瞪直了眼睛滿身是血地倒了地。
随後士兵中先有人先反應了過來,起頭大吼了一聲,“捉拿反賊,為張大人報仇!”
頭領都被射殺了,這如何不激起這些士兵的憤怒?在幾位勇猛士兵的帶頭下,府外士兵立馬對李知堯的府宅發起了進攻。
然也因為沒了頭領,一時間無人組織指揮,雖然他們人多,但勇猛的也就那麽幾個人,混亂的隊伍根本打不過晉王府內的衛隊,很快就被擊潰了。
而張程遠被解決了,并不是說蠻州就被解決了。在蠻州幾個城門各處,仍有守衛的将領。趙太後為了壓制李知堯,派到蠻州的人還是不少的。
既然已經兵刃相向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繼續往下走。
把王府外的士兵擊潰以後,李知堯又讓人往城外的軍營送了指令——起兵奪蠻州!
魏川得到這樣的指令,知道一切都開始了,他們終是要走上那條路了,再回不了頭了。
拿到指令後,魏川當晚便按他們早就計劃好的,趁夜率兵直接攻擊蠻州西城門。因為行動太過于突然,西門上的守衛士兵根本都沒反應過來,連抵抗都是無力的。
第一個城門被破,随後蠻州幾個城門一一被破。因為對蠻州太過熟悉,李知堯根本沒有費太多功夫,就取得了蠻州各大城門的控制權。
此後便是關門打狗,城中将領士兵早已經亂成一盤散沙,紛紛逃亡去了。
趙太後費了無數心思控制的蠻州城,就這麽在短短幾日內,徹底成了李知堯的地盤。而李知堯就從占據蠻州城開始,以此為起點,開啓了自己的造反之路。
***
趙太後自打派了人去蠻州後,就一直在等着好消息從蠻州傳回來。在她看來,最好的消息自然是她的人把李知堯押了回來,連同他的女人和孩子,以後都供她逗樂消遣,膩了就給斬了。
然她沒等到她想象中的好消息,反而得到了蠻州城在幾日被李知堯占領的消息。聽得這個消息,她瞬間便慌措了起來,心跳快跳到嗓子眼,她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
現在追責是沒有用的,蠻州那邊的官員将領,不是叛變投歸了李知堯營下,就是被李知堯殺了,或者逃了,找什麽人追責去?再者說,眼下要緊的事可不是追責。
趙太後知道,李知堯這是拿命在搏,便是他的勝算再低,她也不能輕敵。所以她召集了周賢明樓骁以及兵部尚書等人進宮,協商了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幾個人協商一番後便發現了,如今朝中竟沒幾個有實戰經驗的人。趙太後最清楚,在她謀權的過程中,李知堯幫她除掉了多少有威脅的人。
如今整個大夏最有實戰經驗的人,就是李知堯這個把她扶上太後之位,又要造她反的人。
于是幾個人商量下來後,趙太後最後決定派朝中作戰經驗最多最老的一名将領秦志方領兵出征。為了讓秦志方順利蕩平叛軍,趙太後足給他派了三十萬大軍。
秦志方領命後很快就帶兵出發,帶着趙太後的無限期望,一路往北而去。
***
而李知堯成功占領下蠻州城以後,并沒有急着再發起進攻。他讓自己的士兵有一個休憩和反應的時間,并通過擴散流言等方式,讓自己的造反看起來足夠正義。
其中最正義的一個名頭,也就是清君側除奸佞了。
上天也似乎很配合他,自從他不要臉地舉起清君側的正義大旗後,在這開春時節,大夏各地陸陸續續都爆發了大大小小的災難。有的地方旱災,有的地方水災,有的地方地龍翻動。
尤其這地龍翻動,大地晃蕩分裂,讓許多老百姓都相信,這是要變天了。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所有的事情綜合到一起,讓朝中人心惶惶壓力倍增,卻讓李知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甚至連自己都騙信了,覺得自己就是正義的化身。
朝霧在這些事上幫不上李知堯的忙,能做的也就是照顧好自己和順哥兒,不讓他們娘兒倆給李知堯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他們都好好的,李知堯才能安心投入到打仗的事情中去。
而李知堯在蠻州城暫時安定下來後,除了時常煽動軍隊裏士兵的反動情緒,讓他們甘願為他賣命,還做了一件要緊的事——那便是揪出了奸細周大鵬,直接揮刀給斬了。
青芒山練兵囤糧之事,是不小心被他偷聽去的,不然也不會這麽快暴露。
處理了軍中奸細,占領蠻州城不過大半個月,李知堯便又得到了情報——朝中派了秦志方前來除反賊。他對秦志方這個老将很了解,知道他不簡單,所以派了董遠去偵察敵情。
董遠查探後回來後,自信滿滿地告訴他,“敵軍分紮三地,紀律渙散,幾個将領都是無能無謀之輩,秦志方年紀大了,想要打敗他們,是件很輕松的事情。”
董遠這一番話也不是自傲吹牛,而是基于自己常年征戰,擁有最為精準的判斷。李知堯也相信他的判斷,與魏川他們做了一番商量之後,決定向三地中的一地發起進攻。
而後李知堯選了一個極為特殊的進攻時間,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因為是熱鬧的節日,城內氛圍很重,士兵也愛湊這熱鬧過節,借酒思鄉思團圓。
李知堯沒讓他們的士兵過這個節,而是讓他們趁夜摸上城頭,直接殺了敵方士兵一個措手不及。雖然敵軍反抗得較為及時,也撐了很久,但因為援軍遲遲不來,終究因為寡不敵衆而全部戰死。
若是援軍及時趕到,倒是不會輸了這場仗,可援軍在哪裏呢?
原來秦志方從京城帶來的軍隊分了三地駐紮,本來的打算是穩紮穩打包抄深入敵營,三者間還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照應。一方受襲,可以及時向另一方求援。
戰術好倒是好,可他碰上的偏偏是李知堯。李知堯身上的豐富作戰經驗是別人所比不了的,他又對秦志方很是了解。
他早就料準了,三地中的一地被攻擊之時,他們一定會向另一方尋求支援,于是他另外派了一支軍隊半路伏擊攔截支援士兵,又是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把支援士兵全部打敗。
兩邊出擊,一箭雙雕。
這兩處的軍隊被解決後,便只剩下秦志方和他帶領的二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