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宣和這是第二次到趙王府,第一次是在老三開府時他們來賀喬遷的。
宣和府上有個水簾洞,老三家裏頭有個湖心亭,人工湖中間堆起一座假山,綠植掩映間依稀可見一座亭子,夏日裏納涼十分舒适。
謝潤就在這裏招待宣和,沒有茶沒有酒,只有幾盤水果。地點、點心都是宣和喜歡的,如果不是當年親眼見到他扼死了一只鹦鹉,或許他也會很喜歡這個哥哥。
在京城吃到荔枝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當年宣和還曾經問過貴妃為什麽不愛吃荔枝,似乎在他的認知中,貴妃就該喜歡吃荔枝。
或許貴妃也并不是不愛,只是她向來懂得分寸,不論是荔枝吃多容易上火還是荔枝的奢侈,都足以讓她克制自己。
宣和倒是挺喜歡,就是剝起來麻煩,然而謝潤連淨手的水都給他備好了,一只十分精致的蓮花銅盆就放在他手邊。
這周到的,比他在自己家也不差了,連帶着看老三都順眼不少。
“三哥找我來有什麽事?”
謝潤并不同他賣關子,直言道:“當初截殺裘老一事,宣弟可查出什麽名目了?”
宣和挑眉:“案子都結了,三哥為何如此篤定我還在查?”
“當初截殺裘老的不止一方勢力,再者,宣弟府上的錢統領已經許久未見了。”
宣和将手上的帕子一扔,冷了臉:“三哥對我府上的事知之不少啊。”
“這滿京城,誰家門前沒有人盯着,又有誰不盯着別人?”
宣和像是重新認識了老三,納罕道:“今日怎麽轉性了?”
謝潤苦笑:“我思來想去,宣弟不喜歡我大約是因為我不夠直白?”
宣和不置可否:“所以三哥今日來找我開誠布公了?”
Advertisement
“是啊。五弟被奪爵圈禁,戶部便空了出來,宣弟掙銀子的本事衆人皆知,如今既有這樣的機會,何不試試?”
這是要宣和入朝參政了,謝潤既然這樣說了自然也會支持他,這是他給的籌碼,同時也是要宣和上他的船了。
互惠互利,同舟共濟。
宣和沒有出聲,他在思索謝潤這話的可行性,他要是入朝,最方便的确實是戶部,但就像他之前說的,戶部還欠着他銀子,卻他上趕着給人出主意掙錢。
說白了不就是他出主意他出錢,戶部現成拿銀子?哪有那麽好的事,他又不是除了錢麽都沒有的底層商戶,戶部的名頭對他而言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
又聽謝潤說:“聽說宣弟同七弟有些不愉快?”
哦,撬牆角來的。
他跟謝淳不和,這事早晚他們都知道,只要不涉及具體原因,也沒什麽不能說的,宣和捏開一顆荔枝低頭細細播起來:“我不喜歡他,也不喜歡你啊。”
謝潤笑了笑:“宣弟十九歲生辰就快到了,父皇想來已經在為你籌備親事了。”
言下之意,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僅僅憑借喜好做事。
謝潤說的也不算錯,就目前的情況看,跟他合作比跟謝淳合作要安全得多,何況老三還愛惜名聲,将來即便要過河拆橋也不會做得太明顯。
問題在于他加上謝潤,都沒有把握贏過謝淳。
如今看起來謝淳仍舊是最弱勢的一個,事實卻并非如此。說到底,他們鬥來鬥去都跳不出京城。謝淳不一樣,他沒有實質上領兵,但以他在涼州的影響力看,他調兵遣将未必還需要兵符,他身後還站着領兵駐紮在京郊的衛将軍。
謝潤在朝中名聲很不錯,宣和也有錢,但沒用,歸根結底是軍權決定政權,有些事在他們當年你争我奪最後把謝淳扔去涼州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宣和說:“我是覺得,你贏不了他。”
謝潤收斂了笑意,過了一會說:“宣弟太低估自己了。”
宣和吃着荔枝搖搖頭,他是不低估謝淳。
“三哥倒是提醒我了,既然如此,我為何要在你們之間做選擇?”
謝潤輕輕挑眉,明白了他的意思,也不強求:“那為兄拭目以待。”
宣和不只是應付老三,他是真的這麽想,既然這幾個人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他為什麽不靠自己。
原本他以為站在謝淳這一邊,給他金錢上的支持就夠了,沒想到謝淳居然還對他有想法。
他身份敏感,弄權可能會給皇帝給貴妃帶來麻煩。他是郡王,但他姓沈,歸根結底他也是異姓王,因此他可以有錢,卻不能掌權。
皇權對他沒有威脅的情況下确實是沒有必要冒險,可要是龍椅上換了人坐,他參政不參政對他們來說都一樣,不過就是好欺負和更好欺負的區別罷了。
他總說要皇帝立個皇孫何嘗不是因為年紀小的好把控呢。但幼主二字本身就意味着大權旁落,君主集權的時代,皇權旁落可不是什麽好事。
成年的皇子那麽多,選擇這麽多,朝臣不會同意,皇帝也不會這麽做。
舉國之力供養着皇室,宣和享盡尊榮,自然也要為天下百姓考慮一二。況且真到那個時候,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個大權在握的攝政王。
如果不想任人擺布就必須掌控話語權,不過得選個穩妥的法子。
宣和身邊只有生意上的下屬和伺候他起居的人,沒有所謂的門客智囊團,但他有貴妃,貴妃将這朝堂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也能替他出主意。
貴妃說:“歷來想要在皇權之下自保,不是倚仗便是抗衡,你要什麽?”
“如今看來我是倚仗不得了。”
貴妃心道未必,若真要倚仗,其實謝淳是首選,正因為他別有所求才最好拿捏,只是宣和畢竟不是女子,這話她也不會說。
“朝中百官,獨善其身者寥寥無幾,哪個身後不是錯綜複雜,這些關系歸根結底特不過是宗族,姻親,師生……如今慕家沈家指望不上,宗族是沒有了,姻親卻不難,端看你如何選了。”
宣和沒想到這樣都能繞到成親上,苦着臉道:“我自然也知曉,結親最是容易,可我若娶妻,必然要給她最好的,喜歡也就罷了,要是不喜歡,我多憋屈。”
貴妃輕輕嘆了口氣,她擔心宣和現在不成親,将來便成不了了。
“倒還有一個法子。”
“嗯?什麽法子?”
貴妃只說了三個字:“長公主。”
大公主是老六同父同母的親姐姐,當初擇婿時便選了家裏頭關系簡單的,驸馬爺家裏三代單傳,又性情溫和醉心于詩詞歌賦。甫一成親,她就把持了夫家,公主府裏養着一幹幕僚,資助有識之士,幫他們入朝為官各展所長。
分明是公主,入朝參政卻比任何一位皇子都要早,不過是沒有直接露面罷了。
若非如此,當年去涼州的恐怕就是老六了。
宣和所有所思,長公主是因為性別限制,他是因為身份敏感,說到底都是一樣的,不好直接入朝,既然這樣,為什麽不找幾個人放在朝中替自己說話呢?
再者老六雖向着老三,大公主可不是,這何嘗不是一方勢力。他又有錢,籠絡些人也不算難,他們大可以聯起手來明哲保身不站隊。
“大姐姐的詩會也開了幾次,可選定了人?”
長公主府的詩會适齡男女都可以參加,雖然分席,卻有見面的機會,詩稿更是在兩邊傳遞,也算是個大型的青年男女交友相親會,當然主要還是為了給六皇子相看。
老六其實就是個顏控,見了蘇婉清一面就對她念念不忘,可要說他是好色,他也沒想着當人家的入幕之賓。
宣和有幾分好奇他會看中哪家的姑娘。
“慕家。”
慕家?那還真是看臉的。宣和将慕家幾個姐妹的年紀對照一番,便大致有數了。
“是二妹妹?”
貴妃颔首,她同長公主素來關系不錯,前幾日長公主還托她将慕家二姑娘接到宮中小住幾日,算是擡一擡身份。
慕家到底不是什麽大族,進宮小住一段時日,說出去也便是貴妃親自教養過的,将來定親時也好看些。
“你對自己的親事不上心,倒是關心旁人。”
“我才多大呢?”
“你想自己選,找個可心的也好辦,不若趁着這個機會幹脆托了長公主也為你辦幾場詩會。”
宣和忙不疊地搖頭:“我不愛才女。”
直接定親他要拒絕,叫他自己選他還要拒絕,貴妃便生出些猜測來:“喜歡好看的?”
他們慕家人各個都生得好看,也只喜歡好看的人,宣和若是如此倒也說得過去。
宣和想了想說:“也不是非得好看,還是要性子好。”
“如何才算性子好?”
“溫婉大方,不過可以對我耍耍小性子。”
貴妃愈發肯定了方才的想法,繼續旁敲側擊:“绾花樓裏的姑娘如何?”
“自然都不錯。”
“那你看中了哪一個?”
“嗯?”宣和聽到這裏才覺出些不對來,哭笑不得:“我沒有喜歡哪一個啊。”
“要你娶妻不願意,問你喜歡什麽樣的倒是說得頭頭是道,也不見你去找,可見是有人了。”
宣和就差對天發誓了:“真沒有。”
“都說年少慕艾,你自小愛吸引姑娘,不知騙了多少芳心,怎的到如今也沒見你說要娶哪一個呢?我倒情願你多情些,府上只有下人,終究是照顧不周。”
宣和也不明白,怎麽美人兒娘親今日竟也關心起這些凡塵瑣事來,還這樣執着,他還未想好如何應對,便聽她道:“罷了,你既不願,我也不同你多說,只是近來我總有些不安,想看着你成家才好。”
宣和輕笑着寬慰她:“我如今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裏能娶妻帶累人?等将來,塵埃落定了,我自然要成親的。”
話雖如此,他若要成親,定然繞不過謝淳去,他就是以身做餌對付老五了謝淳就敢教他做人,要是真成親了還不定做出些什麽事來。
就算現在不做,将來呢?
何苦拖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