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在大商有句話叫着:冬節過去, 便是終年。
這話的意思就是,冬至過去後,後面的日子就是這一年的年末了。
進入臘月初,族裏就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
陳家也一樣, 不過這跟陳述的關系不大,因為準備年貨都是家裏的主母主君們負責, 當家漢子基本是不會管的,除非是未婚,但是未婚的也還有父母置辦。
而在陳母木哥兒和肖氏小王氏四人忙着置辦年貨時, 陳述還在優哉游哉的繼續教村裏的小孩子們上學。
并且在教書之餘, 他還在研究一向對于他很重要的研究。
之前陳述在去找人做學生們用的書桌凳子時,他去木匠家裏,就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這有種樹特別多,基本是漫山遍野都是, 木匠們做木活大部分都是用這種樹木。
這種樹叫做桉樹, 這還不重要,重要的是桉樹可以做紙!
陳述為什麽會知道呢, 那是因為他上輩子在某個視頻裏面看過某個主播用毛竹做出了紙, 而且做出來的紙還非常不錯。
所以看了這個視頻後, 他很好奇還專門去查了資料,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制作成紙,其中就有一種樹叫做桉樹。
并且用桉樹制作紙比用毛竹制作的成本要低很多,打個比方, 同樣一畝地,種植毛竹收獲是一噸,那麽種植桉樹至少有四噸。
而一噸毛竹只能制作出五百到六百的紙漿,可是四噸桉樹想想能制作出多少。
所以,陳述上輩子仔細的研究了桉樹是怎麽制作紙的,重頭到尾沒一個步驟都在他腦子裏記得清清楚楚的。
故此他在木匠那發現桉樹後,找木匠要了好些廢棄的桉樹刨花和桉樹鋸末。
弄回家後,陳母還以為他是要回來燒火的,笑話他知道顧家了。
結果哪曉得并不是,反而是用一個大鍋把這些刨花和鋸末全煮了,煮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後,又用一個大水缸像泡鹹菜一樣泡着,這下不止陳母好奇,全家上到陳父下到幾個小毛頭都很好奇。
但是陳述只說暫時保密,并且還囑咐家裏任何人不要動他這個水缸,只說他還在研究,如果研究成功了,那麽他們陳家就有了能傳承的手藝了。
陳父一聽是能做傳承子孫的手藝,大驚失色,頓時無需陳述在說什麽,他就嚴厲的叮囑幾個兒子和孫子,甚至一向以不聾不啞不做家翁的想法都抛去了,給肖氏和小王氏二人耳提面命,讓兩人不準在外提這事一個字,也不許回娘家提,誰要是把這事說出去,那就是陳氏的罪人,陳氏要不起這樣的當家媳婦,到時候直接休棄回娘家。
當家人陳父這話一出,連陳母都沒反駁,頓時當肖氏和小王氏兩人兢兢戰戰的。
因此兩人以後在家裏每次都是離陳述那缸三米遠,每次陳述侍弄他這缸東西時,兩人都是要麽離家出去,要麽都是待在自己的屋子裏不出來。
哪怕好奇心很重的肖氏都忍着不去打聽陳述做的事。
今天,陳母領着肖氏小王氏跟族裏的其他阿麽阿嬸們去縣城置辦年貨,家裏就只有他們幾個大男人。
陳述和建功他們中午從祠堂放學回來,幾個大男人和小毛頭都不會侍弄飯菜,還好陳母他們知道這父子三人是啥樣子的,早上就做好了飯菜留在鍋裏,只需要熱熱就可以直接吃了。
其實陳述還好,他會吃,也知道怎麽做,但是....他親手做卻是怎麽都做不出來。
上輩子他一個人生活時,外賣吃厭了,想着自己做點家常菜,他仔細的研究了一些菜單後,覺得很簡單,買了廚具和菜回來。
結果....每次不是炸鍋了就是炒糊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再一次炒菜炸鍋後,屋子裏的煙霧引起了鄰居們的注意,以為是着火了,害怕的甚至都報了119,結果119來後才發現只是他做個菜而已。
之後119離開時,很隐晦的勸他以後不要親自做菜了。
從哪之後,陳述完全死心自己做菜了。
咳~咳,扯到有點遠,回到當前來。
幾個大男人帶着幾個小毛頭吃了午飯,又喂了小哥兒糊糊後,老大老二倆收拾廚房洗碗什麽的,陳父領着小哥兒和幾個小毛頭睡午覺。
陳述開始了他的造紙大業,為了他的小屁屁不被竹篾劃破,今天他的紙必須制作出來。
沒錯,他制作紙的最大的原因是為了......開屁股。
其實陳家還好,因為陳父心疼媳婦的原因,他們家開屁股的竹篾都是他親手制作成巴掌長度的竹快,而且還會把上面的毛絮都擦的很光滑,完全不會劃到小屁屁。
并且陳家的這個竹篾都是用過一次就丢掉,沒了再從新做。
這讓陳述還能接受,但是有次,陳述去族裏做客,想上廁所時發現,他們家的這玩意居然是反複用的,惡心的他當天飯都吃不下了。
從那之後,他發誓一定要發明卷筒紙抽紙出來,到時候他要用一張丢一張。
陳氏打開水缸蓋子,水缸裏的木漿已經已經洗漂的差不多了,水缸表面浮起的絮沫比前幾次都要少了,這次過濾後,基本完全可以制作了。
上面的污水倒掉,再從新倒入清水,再加入他之前就配好的礦物,用一根木棒使勁攪拌,攪拌了估計半個時辰吧,陳述的手臂都已經攪拌的酸軟了,實在沒辦法,他去叫了兩位兄長來幫忙。
老大老二一起又各自攪拌了半個時辰,終于裏面的的漿液完全粘稠狀了,因為沒有化學物品可以漂白,所以顏色雖然并不是怎麽白,反而很像以前用的原漿紙顏色。
不過不管什麽樣色,只要能用就行,反正是開屁屁,又不是要寫字。
之後便把這粘稠木匠倒在早已準備好的寬敞木板上,全部攤開,因為是用來開屁屁的,陳述沒有攤的很薄,就怕第一次做沒弄好,紙太脆弱了,一不小心就破了到時候弄到手上就不好了。
所以第一次攤厚點都可以,等以後慢慢的再調整厚薄度。
今天天氣不錯有太陽,陳述把木板放在太陽底下曬着,等水分去掉後,再放在屋檐下慢慢晾幹。
這天氣看着一時半會也不會下雨,木板曬着也不會出問題,這大冬天的也不會有鳥來啄什麽的,陳述也就暫時不管了。
但是陳述不擔心,陳老大老二倆兄弟擔心呀,他們可是聽三弟說了,這個東西是可以做傳承的,必須要看緊呀,因此兩人就坐在院子裏,一邊編織着竹筐一邊盯着木板上的紙漿。
陳述見勸說不動,也就随着他們,自己轉身進屋,繼續他的寫大業。
說起來,他發現了大商朝的一大怪事。
那就是大商不管是文武百官還是下頭平明百姓,都十分崇拜雅士。
而什麽是雅士呢?
顧名思義就是:才情富贍、品格高尚的人。
《詩》雲:‘殷士膚敏。’髦士俊秀,雅士博達,列士有不易之分,處士隐居放言。”
《舊唐書·趙憬韋倫等傳論》也有:“ 趙丞相區分檢裁,求為雅士,以争權而陷陸贽 。
還有《詩薮·閏馀中》:“就中若丁晉國謂 ,其才情足上下 寇忠愍 ,當時不入相,居然宋 初一雅士。”
也有魯迅《三閑集·述香港恭祝聖誕》:“今年聖誕,尤為熱鬧,文人雅士,則在陶園雅集,即席揮毫,表示國粹。”
所以雅士也分為幾種,例如文人雅士、高人雅士、騷人雅士等等。
而在大商,陳述來了這幾個時間裏,就聽說了好幾個雅士之人。
其中最盛名的一個雅士之人名叫李名臣,他是大商二十一年的秀才,再考舉人之時,他的考卷被一個有後臺的考生搶為己有。
但是他當時家庭貧寒,狀告無用,悲憤不已,故此也對朝堂失望了。
可他也不是自哀自怨之人,雖然失去了報效之心,但他卻又起了其它的心思。
之後他就着秀才之身游歷全國,更是時常出入青樓楚館,每次離開他都會留下詩詞,讓裏面的花魁頭名為之傳唱。
之後他閉關三年,寫出了一本以他親生經歷的地理游記。
這書一出,頓時火爆全國,再加上又有青樓楚館裏的傳唱。
就這樣大江南北都聽了有這麽一位有才之士。
之後他又陸陸續續的寫了許多才子佳人的,十分受那些閨閣兒女和書生們的喜歡。
之後他又運氣好的碰上當時皇帝當今陛下的爹,榮臻皇帝,但是李名臣不認識榮臻皇帝,只把榮臻皇帝當做是談得來的一個朋友,而榮臻皇帝也隐瞞身份。
就這樣兩人當個對酒,談天論地,談古人談當今,酒性上來後,更是談論起了當時的朝政。
見李名臣是位有才之人,榮臻皇帝起了招攬之心,故意問了幾個跟當時時局有關的問題,他都回答的很不錯,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
榮臻皇帝大喜,覺得李名臣是有大才之人,之後他透露身份,想請李名臣去做官。
但是李名臣拒絕了,說他此生只願游覽這山水之間,不遠沾染那庸陳俗事。
榮臻皇帝對他的拒絕也沒有生氣,只嘆他李名臣是高人雅士也。
就這拒官一事被傳了出去,再加上榮臻皇帝的話,李名臣的名氣是上到百歲老人,下到三歲小兒都聽說了。
之後榮臻皇帝更是把心愛的皇少君也就是當今陛下的同胞小弟嫁給李名臣,李名臣也沒有辜負皇帝的厚愛,成親之後跟這位皇少君一生一世一雙人。
之後這些學子書生們,都視李名臣為偶像,很多人都開始學他當雅士之人。
其中不乏有成功的,但也不乏失敗的也很多。
作者有話要說: 告訴你們一個事,存稿君已經空了,所以加更得等我再碼幾章存稿出來了再加哈,寶貝們稍微等等(づ ̄3 ̄)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