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分享
在興安雪嶺待了一陣子, 轉眼就過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由于已經到了極北的地方,曉年他們親眼目睹了青翠的山巒被第一場大雪覆蓋,處處銀裝素裹、玉樹瓊枝。
看到這裏的雪, 從小到大并沒有少看雪景的曉年卻感到非常興奮。
畢竟城中的雪景, 和山野間的雪景, 還是很不一樣的。
雪嶺的冬季景色非常美麗, 而且初冬并非想象中那麽寒冷, 但冬季來此, 山嶺冬季中偶有野獸出沒, 只是那些黑熊、狼和野豬遇到曉年他們都繞道走, 根本沒有威脅性。
由于雪嶺的樹木大多高大挺拔, 遠遠望去,深色的樹枝上挂滿冰雪,仿若一株株渾然天成的藝術品,讓人見之驚豔。
“我們這會兒已經看到了雪,可回到興安卻還得等段時間才能再看落雪,而京城那邊, 恐怕就要等更久了。”
曉年曾聽蔣長史說過這件事, 不禁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進信箋裏, 送回京城給祖父他們看看才好。
由于興安雪嶺入冬以後, 山路會被厚厚的雪層掩蓋,之後就不太好在山間行走,而且會越來越冷。
所以曉年他們見過了第一場雪之後就心滿意足地啓程返回郡府,等到了興安城,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陛下新封的葵郡王聽說煜親王終于回來了,不僅親自迎接他們進城,還要設宴給皇叔和簡小大夫接風洗塵。
看着幾乎熱淚盈眶的劉葵,曉年心中略有些心虛。
劉葵是他和堂兄的病人,但他卻帶着一家跑到雪嶺去玩了這麽久才回來,留堂兄一人看着病人。
是兩位簡大夫一起從鬼門關把他救回來的,而且一直對他悉心照顧,劉葵對簡曉意和對曉年當然一樣尊敬。
但是簡大夫沉默寡言,除了關于病症的事情和囑咐他好好休養之外,幾乎就沒有多餘的話了。
更何況他做的某些事情對于一般人來說沖擊性太大,如果不是劉葵自己也得過惡疾,恐怕還接受不了。饒是如此,葵郡王面對簡曉意大夫還是有幾分發怵,所以就更不敢跟對方聊心事了。
但他對曉年就不同了。
雖然每次接簡小大夫到王府,必定随行的煜親王總是臉色不好,但他到底沒有阻止簡小大夫聽劉葵說話。
葵郡王好不容易遇到像曉年這樣觀之可親、又溫柔耐心願聽人傾訴的大夫,還沒好好聊多久,人家就去了外面,久久不歸,讓他等得好生心焦。
這下簡小大夫回來了,劉葵多想跟他分享分享自己最近剛剛适應這個郡王新身份的經歷。
曉年給他把過脈後,又仔細觀察了一下對方的狀況,發現劉葵看上去有些疲憊,但精神卻不錯。
想到他以弱冠之齡接掌北境,遇到的又是這般光景,辛苦程度可見一斑。
“我來時已經聽堂兄說過殿下最近的情況,也看了脈案的記載,殿下恢複得很好。”
待他看完了傷口的情況,又繼續道:“原本瘡口的位置看着還有些吓人,其實已經愈合,等時間久了,落下的疤痕會變淡,也就沒那麽吓人了,殿下以後就當它是個胎記。”
“我一直都在用您給我配置的藥油,”病人聞言立刻表态:“接下來我也會好好聽您和簡大夫的囑咐。”
那藥油是曉年專門配給劉葵的,用來加快傷口恢複和去疤。
曉年點點頭,覺得自己在九州遇到的病人,尤其是身份顯赫的這兩位,都還是很聽他話的,感到十分滿意。
“等過段時間,我再給殿下配些新的。”這次到興安雪嶺,他的收獲可不止看到了美景。
劉葵連忙道謝,他情不自禁往外面看了看,就算沒看到什麽,也知道煜親王就坐在外間喝茶。
他不好立刻就開始向簡小大夫傾訴自己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于是先禮貌地詢問了曉年在興安雪嶺游玩的情況。
出門旅行的人都免不了想跟人分享自己的體會,曉年也不例外。
既然葵郡王誠心的發問了,曉年就開心地跟他大概描述了一些旅途中遇到的趣事。
一開始劉葵還只是客氣客氣,聽過之後竟真的感興趣起來,時不時就想問問簡小大夫細節的事情。
“聽您說的這些,我真是羨慕不已……”劉葵漸漸聽入了迷,直到曉年發覺自己似乎說得太多了、自己停了下來,他還意猶未盡地道:“長這麽大,我連興安城都還未出去過。”
曉年聞言,想起了他的遭遇,安慰道:“等過段時間,北境更加安穩,殿下就可以巡視懷安諸郡,看看自己治下的土地。”
相比于一來封地就可以巡視四處的瑥親王來說,還要先收拾爛攤子的劉葵可能要花些功夫才能夠真正享受“勝利的果實”。
在他看來,這其實不是件壞事——通過自身的努力,把最壞的環境,變成最好的環境……劉葵只要能堅持本心,在這個過程中一定可以有巨大的改變和成長。
說到這裏,劉葵終于有機會跟簡小大夫說起他們離開後發生的事情。
只不過這個話題明顯比之前的旅途見聞要沉重許多。
“過去只覺得命運不公,讓我沒有機會一展才華抱負,但現在要獨自面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不足,才明白原本很多事情根本不是擁有這個郡王身份就可以完成的。”
他的父親郁郁而終,是因為祖父瑥親王寵愛庶子,不給任何機會于他。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沒有機會做這件事,和有沒有能力做這件事,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他不知道父親瑥親王世子若是活着,現在能做到如何,他只知道以他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威懾懷安三郡,建功立業之途,才剛剛起步。
曉年明白劉葵所說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欲戴皇冠,必承擔其重。”
如果什麽事都依賴天上掉餡餅,那不過是白日做夢。
劉葵看到朝廷的軍隊,看到煜親王的雷厲風行,感到深深震撼的同時也打從心底裏佩服。
皇叔煜親王明明不是北境之主,卻能夠幹淨利落地處理懷安三郡的事情,可以想見他在自己的立陽三郡,該是如何威震四方……
“我在繼承王位之前,并不知道有這麽多困難,也意識不到自己見識有多淺薄……現在想想,當初您和簡大夫給我治病,我在煜親王殿下面前信誓旦旦,道出自己将來會如何竭盡全力為北境百姓勤務,是如何的不自量力!”
曉年見劉葵有些沮喪,想了想道:“殿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已經十分難得,您之前從未接觸過北境的事務,現在感到不熟悉也是自然,既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好好學習,加油改進就好,畢竟誰也不是一口就能吃成胖子的。”
他覺得劉葵虛心是好事,但他還缺乏一些領導者的自信,于是勸對方道:“其它事情都可以循序漸進,殿下不用心急,但魄力一事卻并非後天努力就能夠行成,您既是懷安三郡的主人,就當有這個信心。”
曉年也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成為了這方面的“老師”
瑥親王的大部分嫡系,甚至暗衛營都在劉炫手上,瑥親王殁時這些人去了一部分,後來劉炫獲罪,剩下的人也受到牽連,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最後剩下的要麽愚鈍不看、一直不得重用,要麽就因為“聰明”而跟劉炫和繼王妃苗氏一起上路了。
劉葵因此連個商量心思的人都沒有,更不想讓母親更加擔心自己,所以無人傾訴內心抑郁。
葵郡王身邊唯一能夠分享其秘密的對象,竟然是遠道而來的曉年,讓人覺得榮幸的同時,又覺得對方有些心酸。
“可惜祖父并未留給我能夠教我的人……不知道煜親王殿下是否可以将蔣長史借給我,簡大夫您覺得有可能嗎?”
劉葵早就“眼紅”煜親王身邊的長史蔣智,現在終于鼓起勇氣提出來,他問曉年的意見還是其次,主要是想避免以後面對劉煜的時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而特意先演練一番。
曉年想想,眼下他們周圍能找到的人,還确實是蔣長史最合适。
他雖然有心為劉葵做些什麽,但涉及公事的事情,曉年也不好仗着煜親王寵信就胡亂出注意。
“殿下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直接與煜親王殿下說道,先看看具體安排什麽工作。”
“簡大夫說的是,這次幸虧是煜親王來我北境,否則,我恐怕逃不過這一劫。”
聽到這裏,曉年也意識到,劉葵跟自己說話,向自己傾訴,一方面是因為親近他。
另一方面,對方應當也是在通過他來試探煜親王的态度。
曉年并不覺得這樣的劉葵變化得有多不好。
事實上,要想治理一方土地,光靠善良和愛心,恐怕還遠遠不夠。正是因為真正經歷了事情,劉葵似乎終于開竅了。
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
于此同時,曉年身邊有虎看似沒有成長,卻又默默大了一歲。
他們回到興安沒有多久,小虎崽的生辰就到了。
雖然他們還客居興安,但沒能參加小堂弟滿月酒的曉年心心念念要為它們好好過一個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