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騎馬
集英院是整個王府除主院外最大的院子, 并一再擴建。
但裏面畢竟有二十幾位美人, 真正算下來, 每個人住得都不算寬敞, 甚至有兩人一間的情況。
至于先帝送來的人, 徐太後送來的人, 以及陛下送來的人, 就這樣住在同一屋檐下, 能不能和睦相處,那就不是煜親王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官家才送了新人進來,集英院就着了火,這顯然不是件太吉利的事情。
經查證,是一位美人于屋內設了佛臺祈求煜親王垂青,白日見過荊州來的佳人後心中焦慮,求告于菩薩,結果不慎讓香燭燃了帷帳, 引發了火災。
雖然縱火的人被找到了, 也沒有人員傷亡,但房屋損毀是事實。
原本就有些擁擠的集英院,此刻更是住不下這麽多人了。
就在大家以為, 這次總算要把美人們分散到幾個院子裏去的時候,煜親王卻下令, 讓人都擠在剩下的屋子裏,至于一屋要住兩人就住兩人,要住三人就住三人, 沒有任何再辟集英院的意思。
宮中得了消息,知道煜王府着火,太後和陛下甚是關心,只是對于煜親王這般“小氣”地安排十分不解。
“煜兒的王府又不是沒有其它院子,何必讓那些小侍都擠在一處,連哀家聽了,都覺得可憐吶。”
“集英院鄰水,風景絕佳,別處沒有那裏好,如果他們連這都住不慣,不如離了王府。”
當初這院子就是特意修來安置各位長輩的“心意”。
院子有兩面是鄰水的,意味着裏面的人要想從院子出來,已經有一半的路被“堵死”了,而煜王府的侍衛只用守住另外兩面,裏面的人就別想“神不知鬼不覺”地随意進出。
所以,無論這場火是意外還是人為,劉煜都不可能讓人破開集英院的格局。
要麽老老實實待在方寸之地做“母子情深”、“兄弟和睦”的象征品,要麽就徹底離開他的煜王府,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再不受約束。
徐太後和陛下聞言,不禁對視一眼,遂知道此事再無勸說的必要。
Advertisement
于是徐太後又婉言開口道:“說起來,煜兒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因你的魇症,說有人在身邊更睡不安穩,所以才耽擱了……如今你既然已經好些了,何不想想成家的事情?你身邊若有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着,哀家和陛下也能放心不是?”
知冷知熱的人啊……劉煜腦海裏立刻浮現了一個穿着青灰色衣衫點藥燭的纖瘦身影,還有對方那帶着淺笑的小臉和裝了星星的眼睛,心中因要同時面對徐太後和劉炘而生出的厭倦頓時解了大半。
不過,滿腔柔情化作堅硬,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劉煜冷然道:“既有轉機,臣不想功虧一篑,還請太後和陛下體諒。”
換句話說,要是太後和陛下一意孤行,非要安排個人在他身邊影響他睡覺,那就是不體諒人,甚至是故意要害他了!
這樣類似的話,過去也重複過無數次,徐太後原本就不指望煜親王會跟陛下一樣聽話,于是只能作罷。
相比于性格溫和懦弱的皇帝,煜親王從小就肖其外祖父,固執起來連先帝都拿他沒有辦法,要不然也不會臨危親封他為攝政王,護冀州州境。
徐太後現在尚需要煜親王這個“靶子”,所以不打算與之硬着來。
反正只要帝王忌憚煜親王,兩人不能聯手對付徐家,她就可以從中得利,其它的,就等他們任何一方不受控制了,再想辦法解決就好。
她現在無比慶幸劉焜留下這一手——看來,瘋子也有瘋對的時候……
……
其實不僅是宮裏的長輩,連簡大夫聽了煜親王的“安排”,也覺得驚訝。
——原來放着一屋子美人不管不問,現在還讓她們擠在着過火的院子裏……殿下是這樣不懂憐香惜玉的人嗎?
回憶起劉煜冷峻嚴肅的臉,他無奈地想:這還真有可能是煜親王做出的事情。
等集英院着火的第二天夜晚,曉年見到了劉煜,關心道:“殿下昨夜睡得好嗎?”
後來有人過來傳話,說殿下已經睡了,不會傳喚簡大夫,讓他歇息,簡曉年才安心睡着。
見劉煜自己點點頭,懸着心落了地,曉年沒跟他提及集英院的事情,反而提起了秋狩。
“蔣長史說,每次陛下去京郊圍場,都要趕在拜月之前回宮……這樣算算,咱們應當過不了多久就要出發了吧。”
從小就在京城長大、只去過乘音寺的簡大夫說起秋狩來,眼睛還是有幾分期待的,笑起來的時候愈加好看。
劉煜不動聲色地微微坐起,狀似無意地問:“想學騎馬嗎?”
在煜親王的印象裏,男孩子好像都喜歡這項活動,連他小時候第一次學騎馬的時候都難掩興奮。
——若是教他騎馬,小大夫也許很快就能把昨夜的事情忘記。
簡曉年聞言,愣怔了一下,随口就問:“這還有幾天時間了,到哪裏學?”
他還有自己的病人和小虎崽要照顧,肯定不可能去馬場的,即便想學,也有心無力。
劉煜沒有接話,曉年也以為他只是随口一問,遂沒有将此事記在心裏。
殊不知第二天午後,等小虎崽睡午覺,蔣長史突然來晚楓院,說要接他去主院。
還以為煜親王有什麽事,曉年不疑有他,立刻跟蔣智趕到主院,也沒進屋子,徑直就往後院走去。
曉年還沒提出疑問,剛跨入院子裏,就看到一位“眼生”的朋友,令他大吃一驚。
只見劉煜立于院中,他身邊赫然有一匹通身烏黑、只有四蹄雪白的駿馬!
走近了些,簡曉年更能感受到它的俊美,想伸手摸一摸,又怕唐突了它,所以身體不自覺就往劉煜身邊靠了靠。
察覺到他的小動作,劉煜輕輕拍了拍馬的脖子,介紹道:“這是越烏。”
原來跟煜親王“聊天”的時候,曉年聽劉煜說過,他有兩匹心愛戰馬,一匹四蹄踏雪名為“越烏”,一匹通身赤紅如血,名為“赤追”。
前者性情溫順內斂,耐力極佳;後者則速如閃電,野性難馴,除了煜親王能夠駕馭,旁人就是站在旁邊久一點,都可能受傷。
“殿下,這難道……”這該不會是要在院子裏教他騎馬的意思吧?!
蔣長史不指望自家殿下會開口跟簡大夫解釋自己的心路歷程,于是主動攬過解釋一事:“簡大夫要和殿下一起去秋狩,雖然只有幾天時間了,但能提前學學騎馬,也是好事。”
——其實像簡大夫這樣的随駕醫者根本不需要會騎馬,反正他們全程都在馬車和帳子裏……但礙不住殿下想教,他們也只能配合配合。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簡大夫當然不會不識擡舉再推辭,他睜大眼睛走近越烏,只覺得它漂亮極了。
越烏似乎也對這個陌生人感到十分好奇,側過頭看他,露出友善的目光。
曉年正準備問“我要怎麽學呢”,就感覺一雙大手握住了自己的腰,然後整個人就跟上了天似的,“一覽衆山小”了。
“跨過去。”聽到劉煜的聲音,曉年條件反射般地做出了動作,然後穩穩當當坐在了越烏的背上。
曉年:“!!!”這就騎……騎上來了!
還沒等簡大夫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煜親王也随即翻身上馬,坐于他身後,高大的身形立刻将曉年整個圈在懷裏。
“像這樣拉好缰繩,腳踩進馬镫,”劉煜給他示範,末了還道:“孤抱着你,別害怕。”
“好……好的……”感覺腦子裏已經一片漿糊的簡大夫只能順着身後之人的話回應,不知道蔣長史已經默默退出了院子。
越烏果然神駒,身上坐了兩個男子,步履依然穩健。
待劉煜輕輕拽了缰繩,它就開始起步,優哉游哉地繞着院子小跑起來。
“噠噠噠噠……”馬蹄聲傳入曉年的耳朵,卻被他自己的心跳聲覆了過去。
這種被人擁在懷裏感覺太陌生了,連福利院的阿姨和祖父都沒有這樣抱過他。
曉令倒是喜歡膩歪,但都是摟着他的胳膊,再加上曉令跟他差不多高,想擁他入懷還沒有辦法。
感覺到他全身僵直,劉煜低頭問道:“習慣嗎?”
簡曉年聞言,好像突然驚醒了一般,他猛然擡起頭,差點撞到了劉煜的下巴,還好煜親王身手利落,躲了開去,否則此刻必然“痛徹心扉”。
——這時候要回答習慣……還是不習慣呢?
曉年糾結一陣,總算發出了點聲音:“謝謝殿下……”教他騎馬……
劉煜面不改色:"嗯。"
在院子裏騎馬多少有些約束,但對于簡大夫這樣零基礎的人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越烏脾氣真是好,千裏名駒得這樣慢慢溜達也沒有不耐煩,遇到小障礙,都不用背上的人給指令,自己就順路繞過去了。
它一會兒跑快一點,一會兒跑慢一點,還不讓人感到厭倦無聊。
于是,這個初秋的午後,在主院寬敞的後院裏,簡曉年終于捋清楚自己纏成球的思緒。
——所以劉煜這般對他,僅僅是因為他是他的大夫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蔣長史:我們王爺會憐香惜玉?不存在的!
大喵王:牽孤的越烏來,它脾氣好……就在院子裏騎,免得跑遠辛苦……孤來教,你們都教不好……子謙,你再想想,還有什麽是沒考慮到的?
蔣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