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葉丘村一行讓謝瑾華身上有了既不明顯又很明顯的變化。
不明顯, 是因為這種變化不是厲陽,不是邵瑞, 不是葉正平,不是他們這些人能清晰感知到的。很明顯, 是因為這種變化在柯祺眼中就像一場蛻變。謝瑾華顯然是放下了一些事, 又想通了一些事。
人活在世上, 就如一棵樹, 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生活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每一個孩子都免不了會渴望母愛。謝瑾華肯定在心中構建過一個娘親的形象。他或許曾偷偷盼着自己生母是溫婉的,是文雅的,是美麗的, 是很好很好的。但家人的避而不提又會讓他懷疑,也許生母曾經做下了什麽錯事。這樣的懷疑看似對他的生活沒什麽影響, 其實卻造就了他過分懂事的性格。
當然, 如果生母真的曾經做下錯事,那麽謝瑾華還是要認她的,然後他會下意識變得更加懂事。
可現在,當他發現自己真有了一位溫婉的、文雅的、美麗的、很好很好的生母時, 那些被他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忐忑不安就全部飛走了。他為親娘的早逝可惜, 然而他又為能有這樣一位親娘而驕傲。
謝瑾華其實是個重情之人。只是能為他看重的人實在太少了。
謝純英安排好了一切,當小小的謝瑾華向大哥追問生母時, 大哥明明可以在那時把江钰的經歷拿出來說給他聽,因為謝瑾華只能是江钰的孩子。可大哥卻選擇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原因就在于此。
理智上已經懂得取舍,而在情感上, 其實謝純英一直在拒絕讓謝瑾華真認了江钰做母親啊。
因為,如果被記住的是江钰,那麽必然有一個人會被遺忘。
知道得太多不一定會快樂,比如謝純英;知道得太少不一定不幸福,比如謝瑾華。他就像是一棵迎風而長的樹,原本總是束手束腳地希望自己能長成他人眼中最适合最規矩的模樣,而現在的他終于敢由着自己的心意一點點冒出那些彰顯個性的枝丫了。柯祺為謝瑾華身上的這種變化感到驚喜不已。
因着葉正平的母親曾經照顧過江钰,謝瑾華更願意和他親近了。
可惜的是,江钰那時總被拘在家裏,輕易不見外人,葉正平即便見過她幾面,對她的印象也已經模糊了。他很老實地說:“最叫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钰姐姐的發旋,因為她在外人面前總喜歡低着頭。”
謝瑾華并沒有因此覺得失望。
葉正平畢竟是叫過江钰為“钰姐姐”的人,離着葉正平近了,謝瑾華就覺得離着早逝的生母近了。
于是,過了些日子後,葉正平猛然發現自己竟然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多了個大外甥。
外甥女多好,葉正平最喜歡郝萱兒了。他甚至覺得自己不該太早娶親,在碰不到合适的人之前不如就先這樣吧,只怕自己娶來的妻子容不得郝萱兒。可是,便宜的大外甥什麽的……能不能不要啊。
天天被大外甥用略帶孺慕的眼神盯着,還怎麽愉快地向他請教問題?!
謝瑾華和葉正平有着相似的愛好,比起走仕途,他們都更适合做學問。謝瑾華再三猶豫後,終于用還沒有徹底成立的報社的名義對葉正平發出邀請。雖然葉正平的家境确實需要他參加科考,把葉家從耕讀之家轉化成官宦之家。但葉正平大約沒什麽卯足勁兒往上爬的野心,因此是有精力做學問的。
事業上的合作又加深了他們之間的親密。
謝瑾華的生活重心開始漸漸向慕老的崇文館偏移。他雖然還是秋林書院的學生,但同時也是慕老的學生。再加上他基礎紮實、學識淵博,确實不适合像其他學生一樣再接受集體教育,來自大儒一對一的培養顯然更适合他。而且跟在慕老身邊會讓他認識更多的文人,日後想要邀稿時也就更方便了。
“邀稿”這一說法自然是來自于柯祺的。
柯祺最近也很忙。當他決定把報紙定名為“秋林文報”時,其實他就已經在算計秋林書院了。都說南有易風、北有秋林,秋林書院在學子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易風的山長是陳老,也就是謝純英的外公,書院追求的教育理念是有教無類。而秋林書院在生源上把控嚴格,一直都在追求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使得秋林書院為安朝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如果這些人被團結起來了,會怎麽樣?
所以,柯祺在忙着統計、整理秋林書院的歷屆畢業生數據,這些都是可以被拉攏的人脈啊!這是一筆無形的龐大的資源!不過,柯祺還要堅持學業,他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就把邵瑞拉來當作了苦力。反正,謝家有姑娘嫁到邵家,謝邵兩家已經是天然的同盟者了,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邵瑞确實有天賦,但他是個極其正常的年輕人,他沒有柯祺的自控力,沒有謝瑾華的記憶力,甚至都沒有葉正平的勤勉。不出幾日,被柯祺過度使用的邵瑞就有了黑眼圈,他覺得這日子沒法過了。
“柯賢弟,謝賢弟如今不常在書院裏,你難道就不想他嗎?”邵瑞決定要迂回自救。只要把柯祺哄得将注意力都投向了謝瑾華,那麽柯祺一定顧不上手頭的工作了,連帶着邵瑞都能好好休息一回了。
柯祺卻将自己埋在資料堆裏,直接無視了這種無聊的問題。
邵瑞不甘心地說:“你瞧瞧,不光是謝賢弟不見人影,就連正平兄都找不見人了,他們肯定瞞着我們在做什麽!柯賢弟,你這樣是不行的啊。我們抽個時間去找他們玩吧。”我已經不想再看資料了啊!
柯祺嘆了一口氣,道:“他們最近梳理思路,已經推翻了好多原有設定,不比我們閑了多少。”
從無到有去創造一樣東西,即使有了思路,這個過程也是充滿了困難的。他們如今手裏有錢,有能擴充人脈的路子,起點已經比一般人高了很多。但即使是這樣,很多事情依然需要他們親力親為。
邵瑞恨鐵不成鋼地說:“你和謝賢弟是契兄弟,就算各自都忙,也得忙裏偷閑聚一聚。否則日後若出了什麽事,你連哭都哭不出來!我實話告訴你吧,章臺中的女校書都偏愛謝賢弟那樣的溫柔人啊!”
柯祺見邵瑞越說越不成樣子,起身又抱了一堆資料到邵瑞面前,道:“各自都忙,難道不好嗎?誰規定了好兄弟就要形影不離?他要是能飛,我何必剪了他的翅膀,将他捆在我身邊?我相信他,并且我覺得一對兄弟最好的狀态就是,我們一起努力、各自優秀。而不是天天守在一起,然後一起平庸。”
柯祺說得認真,邵瑞都快被他說服了。
“可是……你真的不想他嗎?”邵瑞問。
柯祺剛走回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聞言擡頭看向邵瑞,道:“小明的爺爺活到了九十九。”
邵瑞不懂柯祺為何就切換話題了,但此時人均壽命不高,他雖不知小明是誰,卻對于百歲老人很感興趣,問:“難道是在飲食上精益求精了?有特殊的呼吸吐納之術?還是懂得什麽修仙煉體之法?”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從不管閑事。”柯祺說。
邵瑞被噎得半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嘤咛一聲,繼續痛苦地埋頭于資料中。
柯祺被邵瑞做作的嘤咛聲雷得裏嫩外焦。
邵瑞忙着忙着,漸漸就習慣了這樣的忙碌。畢竟,若身體上的勞累能帶來心理上的成就感,那這樣的勞累就是值得的。邵瑞不是那種真正不思進取的人,在被柯祺壓榨後,他很快就會自我壓榨了。
柯祺作為一個穿越者,心理年齡比邵瑞成熟,在很多時候都把邵瑞當成弟弟看。見邵瑞開始上進了,他就隔三差五在爐子上炖湯,好叫邵瑞能及時補充體力。因為,腦力勞動其實也是非常耗神的。
湯都不是什麽複雜的湯,畢竟柯祺不是專業的廚子。但他用的都是好料,無論是排骨加蓮藕,還是烏雞炖板栗,在爐子上小火慢炖了,香味就能饞得邵瑞直流口水。一鍋湯,柯祺能喝三分之一,餘下的都歸了邵瑞。在疲累至極時喝上熱湯,全身的毛孔都舒張了,一個邵瑞立刻舒坦成了一灘邵瑞。
當謝瑾華回來時,就見邵瑞很沒形象地癱在椅子上,旁邊放着一個空碗。
聞着空氣中若有似無的香味,謝瑾華忍不住問:“做好吃的了?”
“是啊……”邵瑞有氣無力地說,“謝賢弟回來了?柯賢弟去山長那裏了。”
“誰做的?”謝瑾華又問。
“什麽?”邵瑞沒反應過來。
“我問,吃的是誰做的?”謝瑾華說。
“當然是柯賢弟了!我哪裏會做飯。今天炖了老鴨筍幹湯,真好喝啊。”邵瑞意猶未盡地說。
今天?也就是說,還有昨天和前天了?莫非還有大前天?謝瑾華不愛喝鴨湯。因為鴨湯太膩了。即使慶陽侯府中的廚子廚藝高超,能把鴨油都除盡,謝瑾華依然覺得鴨湯過于油膩,叫他毫無食欲。
天天吃這麽膩的東西,怪不得邵瑞都胖了!上回見到邵瑞時,他的臉還沒有這麽圓!
邵瑞無知無覺地說:“哎呀,你回來晚了,我都把湯喝完了。早知道應該給你剩一碗的。”
謝瑾華想了想,忽然問:“先生年逾古稀卻依然精神充沛,你知道是什麽原因嗎?”
謝瑾華口中的先生就是指慕老了,慕老确實是長壽之人。食物的香氣似乎模糊了邵瑞的腦子。他一拍大腿,嘿喲,這道題我會答啊。于是,他興致勃勃地說:“我知道我知道!因為他從不管閑事。”
早年因看不慣前朝不平事幾度入獄的慕老,他不管閑事?
謝瑾華故作嫌棄地看了邵瑞一眼,道:“因為他心性開闊,習五禽戲,最關鍵的是飲食清淡。”所以天天喝那麽多湯肯定是不行的!我如此關心邵兄,這樣的言下之意,邵兄肯定是能夠聽得懂的吧?
邵瑞面無表情地看着謝瑾華。
呵呵,你們小夫夫仿佛是在逗我。
作者有話要說: 柯祺:我沒虐狗。
邵瑞:汪汪。
金花花:我沒吃醋。
邵瑞:太酸了,這碗湯真是太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