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小夫夫湊一起交換了一下信息。
謝瑾華認真複述了大哥對創辦報紙這一事的看法。柯祺則用一種飄忽的語氣說了丁家兄弟的壕氣沖天。丁家兄弟絕對是創業者們最喜歡的那種投資人了, 他們願意提供大筆資金,卻又表示了不會對具體事務指手畫腳, 鼓勵柯祺只管放手去幹。這簡直就是親爹一樣的存在啊!不,這比親爹還要親!
原以為他們會在資金投入這一塊卡上很久, 結果沒想到這是最容易搞定的。
這麽一來, 倒是謝瑾華這邊的進度落後了。他的編輯團隊還沒有組建起來。
謝瑾華把手裏的書放到一邊, 問:“你覺得正平兄如何?”
“學識和人品都沒得說, 但他真的願意在這件事情上耗費精力嗎?”柯祺提醒道。謝瑾華需要創立一個穩定的合作團隊,最好團隊中的人都和謝瑾華有着差不多的興趣。唯有興趣相投才能一起走遠。
“柯弟覺得正平兄志在仕途?”謝瑾華反問道。
“難道不是嗎?”
“你在別的很多事情上或許比我通透,但在這件事情上卻沒有我看得準。”謝瑾華搖了搖頭,“他雖一直都有心仕途, 但那是因為他沒有其餘的選擇。若是可以,他大概也是想要安安靜靜做學問的。”
葉正平家境一般,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他也必須要出人頭地,而像他那個階級的人若想出人頭地,就只有科考做官這一條路了。這就好比柯祺的前世,他生于窮鄉僻壤, 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 就算有一點別的興趣愛好,也必須要給讀書讓道。但其實, 若讓葉正平順應本心,他更想去做學問。
謝瑾華早早就看出了這一點。他不算特別會識人,卻在識字這方面有些天賦。
只要見過一個人的字, 謝瑾華基本上就能知道那人的兩分性格了。這聽上去似乎非常不可思議。謝瑾華本人也說不清楚這是什麽原理。書院裏有位書生擅長仿人筆跡,他仿寫了柯祺的字,已到了能以假亂真的地步,就連柯祺本人都看不出區別來,然而謝瑾華只用一眼就能判斷出哪張字是誰寫的。
柯祺覺得這或許就是老天爺給謝瑾華開的金手指。
這金手指還挺好用的。
柯祺用腦子來識人,謝瑾華就以字識人。結果在葉正平身上,謝瑾華看得比柯祺還要準。
“就算正平兄更喜歡做學問,但他依然是要參加科考的。因為這是他提升自我社會地位的一種有效手段。”柯祺卻還是不看好葉正平。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已經是秀才的葉正平肯定要參加八月鄉試。
“這正是叫我苦惱的地方。我不該耽誤他的前程。”謝瑾華嘆了一口氣。
很多事情都是急不得的,這個話題便到此為止了。柯祺忍不住對謝瑾華說起了李旭,道:“他這些日子不怎麽好過,不是在抄寫經書,就是在拜神祈福。世子卻比他更為辛苦,據說人都瘦了一圈了。”
“德親王府又被參了?”
“并不是……皇上前些日子封了皇太孫,他們是奉了皇命要給這位皇太孫祈福。”柯祺小聲地說。
謝瑾華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太子嫡子被封皇太孫,這雖在衆人意料之外,細想起來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太子只有這麽一個兒子,這兒子還是嫡子,他當然就是太子的繼承人了。然而,世子李昶和二公子李旭都是皇太孫的堂兄,再如何有君臣之別,也該講長幼之序吧?堂兄去給堂弟抄經祈福?就不怕折了皇太孫的福分?
謝瑾華和世子之間很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即使他們不常見面,甚至都不常通信,但作為棋友,他們一旦發現了什麽有趣的棋局,都喜歡寫在信裏給對方寄去。高山流水遇知音,不外如是。
現在世子受此委屈,謝瑾華心裏當然不會有多高興。
“我懷疑是東宮出過點事,皇上就一方面封了太孫安撫東宮,另一方面又想要殺雞儆猴……”柯祺也跟着皺起了眉頭,“只能說世子和二公子有些倒黴吧。”生在皇家,哪裏真的能有那麽多骨肉親情。
皇後千秋節時發生的事并沒有傳開。謝純英就算有心要培養柯祺,但在柯祺未有功名時,也不願意叫柯祺牽扯太深。于是,柯祺對于時局的把握并沒有特別到位。但真相卻和柯祺猜測的不差多少。
如今能把聞采女和前朝勢力聯系到一起來考慮的人就只有謝純英,而他還是在陰差陽錯下被柯祺點醒的。其餘的人,就算是正在大肆清掃後宮的皇後,都只以為聞采女是某位後妃設下的棋子。如此一來,皇後甚至不必等事情的真相被徹底調查清楚,她只要打壓所有的後妃,就算是替太子報仇了。
出于對嫡妻嫡子的尊重,再加上千秋節上的那場陰謀确實過于陰毒,皇上也默認了皇後的舉動。
之前太子身體有恙,最後查明原因是東宮小廚房中藏了一個前朝餘孽。那時皇上并沒有再往下查探了,可他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前朝餘孽就算真的存在,也該如喪家之犬,哪能有這麽大的本事。
自然還是後妃們的嫌疑更大。
皇上甚至忍不住往深處想了想。太子的身體雖說一直不如其餘的皇子那麽康泰,但經過這些年的細心調養,只在換季時會生場小病,從未得過什麽大病。既然如此,太子為何在子嗣上就這麽艱難?而既然太子已有兒有女,就證明了他是能生的,莫不是遭人算計了?這算計還連累了皇太孫的身體?
如果柯祺知道了皇上的想法,肯定要在心裏噴他一臉。太子的精子活躍度低,這能怪誰呢?能勃起,也能射精,這和精子質量好是兩碼事。但皇上沒有這方面的概念,就越來越忍不住要陰謀論了。
不久前太子因吃多了補身的藥,在床上性趣大減,這仿佛在進一步證明皇上的想法是對的。
認定了太子是被算計得子嗣艱難這點後,皇上不得不痛心地承認,能從算計太子這事上得到益處的,肯定就是他餘下的兒子們。為了不讓他們繼續生出不該有的野心,皇上決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于是,明知道叫賢親王、德親王為太子抄經祈福,叫其他的孫子們為皇太孫抄經祈福,這并不合乎禮數,但皇上依然這麽做了。他在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的決心,太子之位不是其他兒子能肖想的。
倒不是說皇上真的懷疑德親王心有不忠,他只是必須要打壓一下所有的庶子來彰顯自己的态度。不管誰忠誰奸,反正都沒有太子重要。為了保太子一個兒子,皇上只能選擇給其他的兒子們難堪。現在還只是叫他們抄經祈福而已,要是其他的兒子們不學乖,日後說不定就是禁足罰俸、當衆斥責了。
“為人父母者,有時候不一定真的偏心,但很可能會偏弱。”柯祺頗為感慨地說。
“此話何解?”
“就是哪個孩子弱,就偏向哪個孩子,并且對不弱的那個孩子進行道德綁架。德親王剛被封為親王沒多久,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太子宮裏出了事,那麽德親王的春風得意就襯得太子的處境更加不妙了。因此,皇上現在肯定是偏向太子的。”柯祺細心地給謝瑾華分析着,“但等到這一陣子過去,太子依然是太子,德親王卻被打壓得像鹌鹑一樣,皇上回過頭又會對德親王府心懷內疚了。”
謝瑾華若有所思地說:“道德綁架?這說法真是有意思。”
“所以,我勸李旭忍了委屈,不如真心實意為那位太孫祈福,等皇上看到他為此累了、瘦了後,肯定會對他大有憐惜。既然德親王府真的毫無野心,那就在皇上面前做個順從的兒子,順從的孫子吧。”
李旭在皇上面前的好感度不是白刷的,他表現得越聽話,皇上日後就越會覺得虧欠了他。
謝瑾華不知道該說什麽。親人間竟需要如此算計來算計去,這樣的親情又有什麽意思?好在太子确實當得起“純善”二字,只要太子能順利登基,德親王府不用擔心被趕盡殺絕,反而還會榮寵加身。
就在這時,門被敲響了。
“應該是小廚房送點心來了。我怕你從外歸來肚子會餓,便叫他們多準備了一些。”謝瑾華說。
自從進了秋林書院,當謝瑾華和柯祺在一起時,不管他們聊的話題敏不敏感,都已經習慣不留人近身伺候了。厲陽原本是跟在主子身邊端茶倒水的,現在卻站在了外面守門。小廚房的人在三米外就被厲陽用手勢攔下了。然後,厲陽敲了門。得到允許後,厲陽才領着小廚房的人端着點心推門而入。
主子們如今難得回維桢閣,小廚房中的人恨不得能使出渾身解數去證明自己的能力。謝瑾華叫他們多準備一些,他們就足足準備了能叫三五人吃飽的分量,不光有各類糕點,甚至還有小籠包和鮮菌素湯。但其實柯祺一點都不覺得餓,于是只取了一碟小米糕,其餘的都叫厲陽端下去讓下人們分了。
厲陽領着小廚房的人從房間裏退了出來。
負責送食物來的人是廚房裏的幫工,一共有兩個。他們不比厲陽在主子面前有體面,雖得了柯祺的話要把食物分吃了,但到底該怎麽分,這是要厲陽拿主意的。其中一人便道:“厲陽哥,這些……”
“倒是要對你們說聲抱歉,正巧我覺得餓了。”厲陽毫不客氣地說。
他今日早早駕馬車去書院接了主子,早飯都沒有吃多少。好在主子憐惜,他能有點心吃了。
“剩下的呢?”又有人問。他是臨時被安排過來的,對厲陽不了解。因謝瑾華如今不常住侯府,小廚房雖然沒有被取消,但小廚房中的下人卻被裁掉了幾個,先前那些幫工們大都被安排去了大廚房。
點心有三五人的量,新來的這位便覺得自己總能分到幾口。老人則默默低頭看着自己的腳尖。
厲陽不假思索地說:“剩下的我繼續餓着,只能餓到晚飯時再多吃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