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總工程師
周誠到了西杭之後,必須有一重正式的身份加入花粉集團,呂紅中為他披了一層皮——‘花粉設備新管家’總工程師,p級待遇頂尖,還在花粉集團的官網上挂了一段入職采訪。
視頻中的周誠沒有丁點兒拘謹,但也沒有什麽傲氣,看着就是一個學生模樣。
記者問周誠,“你為什麽要加入花粉集團?”
周誠回答:“因為呂總看得起我。”
記者又問,“那你加入花粉集團,有什麽抱負嗎?”
周誠回答:“賺錢糊口,如果可以的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大家帶來一些新技術,方便用戶的操作與使用。”
那記者又問,“根據花粉集團公布出來的消息,您是第一個在十七周歲就加入花粉集團的工程師,并且還是P級為16級的頂尖工程師,專門負責‘花粉設備新管家’的運行與維護,可以說是才剛剛開始,就已經站在了很多人努力一生都無法眺望的終點,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感謝呂總的賞識,感謝花粉集團的青睐。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在我所涉及的領域內,盡量服務好花粉集團的用戶。”周誠答道。
那記者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您能談一談您對自己的規劃嗎?或者說,您入職之後,主要是從事于哪方面的工作?”
這個問題相當關鍵,可以透露出花粉集團将來着力發展的方向,很多花粉集團的競争者都在盯着。
周誠給出的回答是,“主要規劃還是系統優化,會分出一部分精力來針對現有的系統進行精簡化、扁平化處理、也會對花粉集團旗下的整個設備矩陣進行梯度化、陣列化、系統化的搭建,争取做到平衡發展。”
“還會針對花粉集團旗下設備在公共服務領域的短處、薄弱點等進行打補丁式研究,比如說貼近民生的全息導航技術、實景地圖技術等。前者是集團給出的任務,後者是我自己想送給花粉集團的禮物,前者一定完成,後者盡量完成。”
接受采訪時,周誠穿着大紅色的衛衣,下身搭配這一條米白色的褲子,看起來簡單大方又充滿活力,當花粉集團将這條視頻上傳到官微上時,網絡上再次炸了一遍,與周誠相關的那條科普微博又被頂上了熱搜。
深市七中培優班的班主任還特意在課堂上放了這麽一個照片,詳細地給培優班的學生講了講花粉集團的p級判定标準,許多人幹一輩子也只能達到P8、P9的标準,能突破P10的人是鳳毛麟角,像周誠這樣一加入花粉集團就是P16的人,只有周誠一位。
程遠回家後,從微博上将這條視頻保存下來,刷題刷到累的時候,就翻出這條視頻來看一看,立馬動力滿滿。
-------------------------------------
Advertisement
花粉集團給周誠準備的U盤剛好4T,尺寸比尋常的U盤稍微大一點、厚一點,摸着像是一把小刀,通身銀白色金屬光澤,因為讀取速度很快的緣故,專門配備有一條數據線,
周誠拿到超算實驗室的準入資格後,在超算實驗室裏待了二十八個小時,解決了一樁自己的心頭大事。
他借助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力,将自己在四維世界中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還原了出來,主要功能是輔助完成一些科研任務,諸如圖片繪制、數據處理分析、程序編寫及自動測試校正等。
那個4T大的U盤就是人工智能助手的栖身之處。
有了人工智能助手的協助,周誠在進行編譯器研發的時候,速度就快了許多。
很多程序都是他只要開個頭,人工智能助手就會順着他的思路完成接下來的工作,當人工智能助手編寫出來的程序開始跑偏時,他及時糾正一下,再敲入幾行指令,人工智能助手就能接着繼續寫。
base計劃中的那些元老級研發人員心裏還嘀咕,“這周誠怎麽獨來獨往的,難道他不懂得團隊協作更高校的道理嗎?”
殊不知,周誠随身攜帶的那個U盤裏面裝着的,就是周誠的團隊,而且是最貼心、最懂周誠的團隊。
借助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U盤裏的人工智能助手也在不斷地疊代進化,與周誠的配合越來越密切,編譯器的核心算法發展速度一日千裏。
元旦眨眼就至,周誠自從來了西杭之後,就一直在這邊的花粉實驗室,與編譯器相關的項目報告會,他開了一共兩次,每次都能給以呂紅中為首的那些領導帶來震撼,懷疑他實力能否配得上P16福利待遇的人也都閉上了嘴。
這一年的春節來的比較早,在一月中旬。
程遠提前與周誠聯系,說是要找周誠來一起過年,周誠問,“何姨呢?”
“我媽約了幾個她的姐妹,說是要去東南亞度假去,說把我拜托給你了。嘿嘿嘿……”
這個‘嘿嘿嘿’的笑給了周誠無限遐想,簡直就是讓老司機在車上踩了一腳油門,并且直接将車開到了外太空。
周誠趕緊給思緒踩下剎車,同程遠說,“你們什麽時候放假?你帶上作業和複習資料來西杭吧,我在西杭等你,到時候咱倆一塊兒去京城過年。我記得國科大的自主招生是在三月初,七中高三開學是在二月初,你來京城後,再琢磨琢磨自主招生的東西,争取能拿下五十分的降分優待。”
“我們五號下午放假,我到時候直接買去西杭的高鐵,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你記得把住的地方發給我,然後……你洗幹淨等我。”程遠小聲哔哔了一句,然後立馬挂斷電話,心髒還不争氣地加速跳了好久。
周誠盯着手機屏幕看了一會兒,突然就笑了。
這體育生滿腦子都是些什麽東西?就這麽主動的嗎?
編譯器的雛形架構已經搭建好了,一月四號在花粉實驗室四號會議室裏進行專家驗收,據呂紅中說,花粉集團十分看重這個項目,不僅自己集團內的工程師們會來進行現場提問驗收,還會從國內知名高校聘請一些大牛進來,單單是院士就請了六七位,最後還有一個現場試驗的功能,要求是從花粉應用管家裏随機選擇十個大小在三百兆之內的軟件進行編譯,借此來驗證這編譯器究竟有沒有用,是空架子還是王炸。
希望一月四號能夠順利彙報完,一月五號帶着程遠在西杭市內轉轉,六號或是七號返回京城。
就算是兩個人過年,也得把年給過好過舒服。
為了确保四號這天的彙報不出問題,周誠還熬了兩個通宵,自己從花粉軟件管家裏随機選取了一些軟件,進行實時編譯,然後再應用到搭載有HOS的PC端與手機端,發現小問題及時修正的。
在三號的傍晚,周誠趕制了一個PPT出來。
四號這天,彙報開始時,大會議室內坐了密密麻麻的人,請來的專家坐在最前面,後排做的都是花粉實驗室內的研究人員。
周誠站在彙報臺上,背對着巨幕顯示屏侃侃而談。
“搭建HOS的關鍵技術點在于多終端互通,搭建多終端互通的平臺,打造多終端互通的生态。并且,我們一直都力求于兼容現有軟實力生态,以不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為基礎,升級用戶體驗感為目标,最後尋找到了突破點——太極編譯器。”
“取自道家文化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念,借用陰陽相易的思維,太極編譯器應運而生。”
……
“目前,全世界已經有數千萬的APP研發團隊在為上游生态搭建發光發熱,通過這些團隊的不斷努力,已經搭建起了內容十分豐富的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以及水果生态,HOS想要讓這些研發團隊服務于HOS,重新研發一套适用于HOS的程序,難度過高、成本較大,所以我們選擇研發太極編譯器。軟件研發團隊只需要将已經研發的軟件上傳至HOS,不論原先的版本是适用于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還是水果生态,都可以直接轉換為HOS生态的一員,為研發團隊提供收益與用戶,我們的用戶也無須因為轉換了一個平臺就需要面臨諸多不适,諸如曾經用慣的軟件無法繼續使用等等,借助太極編譯器編譯過後的軟件,會更加規範化、精簡化、運行會更加流暢,數據讀寫速度都會明顯提升。”
“核心代碼部分設計軟件着作專利,不在此進行演示,下面我選擇一款軟件進行示範,之後再由在場的諸位專家指定軟件進行測試。”
周誠選出來的軟件是水果生态中口碑極高的筆記管理軟件notes,notes專注于水果生态的開發,從未照拂過Android生态與Windows生态,據官方給出的理由是,notes的研發成本較高,涉及到的很多程序都只能在水果生态中完美兼容,無法适應其它生态,周誠這次就要以notes為挑戰,看經過太極編譯器編譯轉置之後的notes能否适用于HOS。
将近四百兆的安裝包被導入進入太極編譯器中,編譯進度可視化顯示,大概十七秒後,太極編譯器顯示編譯完成,周誠将安裝包安裝在了搭載後HOS操作系統的花粉設備上。
他的手指點在那個與水果生态中的notes毫無不同的圖标上,在場的衆人都屏住了呼吸。
作者有話要說:emmmm,為了在夾子上争取一個好的位置,我這兩天卡一點字數,入v當天晚上十一點之後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