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四
此時,壽康還不知道自己弟弟的病,她一府的人都正忙着核對宮中各宮院、京中各府和各地督撫的壽禮禮單、清點入庫。
“長公主,咱們的庫房都快堆滿了……”懷辰裝模作樣地嘆了口氣,“奴婢方才去瞧,看那庫房門也真是辛苦,得幾個小子那樣兒費勁地推着才能勉強關上。”
壽康笑着合上書,“別人呢,都是怕自己家的庫房空着,你倒好,卻嫌它滿。那要不這麽着,咱們懷辰姐姐出個主意,看怎麽辦才好?是不是得把今年的壽禮都給人家退回去?理由嘛,就是我們家的庫房門說它累了,鎖不住這麽多東西。得勞各位再辛苦辛苦把東西拿回去,勞累勞累自家的庫房門。”
懷辰笑道:“長公主這是取笑奴婢呢。”壽康搖搖頭,故做鄭重地道:“我哪裏是取笑呢?明明是覺得你說得很有理嘛。說說罷,你看誰的壽禮不順眼,想要退回去啊?”
“各宮各府送過來的自然都是好東西,要是按着奴婢的意思,那肯定是都不舍得退回去的。不過……今年坤德宮的賞賜有些怪。”懷辰最後一句話,聲音低了下去。壽康一挑眉,“你說來我聽聽。怎麽個怪法兒?”
“坤德宮今年有一樣兒東西沒寫在禮單上,是一只能奏一章《胡笳十八拍》的八音盒兒。”懷辰輕聲道,“長公主,您看……”
壽康垂下眼,想了一會兒才淡淡地道:“跟宮裏跟來的人說,我曉得了。”懷辰很想問一句什麽曉得了,但那又不是本份,便只好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長公主,這事兒要不要……”陪在一邊兒的抱月遲疑了片刻道。壽康沒看她,只是專心致志的翻着自己的書,随口說了一句,“要不要什麽?告訴陛下麽?”抱月道:“長公主不說,陛下也未必就不知道。”
“怎麽說?是跟陛下說皇後病糊塗了,竟然拿蔡文姬故事喻我,還是跟陛下說,皇後想讓我學蔡文姬重歸故裏?”壽康嘆了口氣,“怎麽說都是個不是,不如算了。”
“但皇後娘娘是為什麽呢?”抱月忍不住問了一句。壽康搖搖頭,“身處是非中,能是為了什麽呢?”
抱月嘴唇動了動,但最終還是低下頭沒再說話。
壽康猜的不錯,身處是非中,薛皇後所擔心的也不過就是那麽一兩件事罷了。
當聽從行營裏回來的報信人說陛下身子已大有起色的時候,薛皇後一顆心終于可以放下來了,“阿彌陀佛,陛下龍體康健是六宮的福氣。”她對前來侍疾的肅貴妃道。肅貴妃也笑道:“正是,陛下鴻福齊天,逢兇化吉啊。”薛皇後笑着點點頭,“可不麽?”說着,頓了頓,“對了,紹徳今年也有十五六了罷?”
肅貴妃心中一動,對皇後要說的話已經猜到了七八分,“是,過了生辰就整整十五了。”薛皇後感嘆道:“時光匆匆如流水啊,一眨眼孩子們都這麽大了。眼看着就該自個兒成家了。”
“是呢,妾身也常覺得這日子過得快,明明好像昨兒才剛入宮,今兒孩子就都比我還高了。”肅貴妃笑着嘆了口氣,“年輕的時候老覺得十幾年二十年,那得是多漫長啊。現在啊,都過來了。”這話說的頗有些滄桑之感,但深宮婦人都能感同身受。薛皇後一時也頗覺難過,喟嘆許久才道:“可不是麽?年輕的時候啊,最怕的就是有一日年老容顏不再,但真到了年紀大了,日日就只記得為兒女打算,別的反而不覺得什麽了。”
肅貴妃便說皇後娘娘為天下母,慈心可敬。
Advertisement
“嘿,怎麽說起這些了?我本是想說啊,紹徳也不小了,該大婚了,你對紹徳的婚事可有什麽想法兒麽?”薛皇後笑着問道。肅貴妃自然忙道:“妾身見識淺薄,尋常事尚且要仰賴娘娘做主。此等大事,妾身自然更是全聽陛下和娘娘的。”薛皇後微微搖頭,“咱們是早年間就服侍陛下的老姐妹了,情份本就不同。何況此處并無旁人,你有什麽話就說就是了。這是我準了的。”
肅貴妃又辭了一次,見薛皇後還是執意問她,便掂量了一番輕重,然後道:“妾身也不求紹徳能如何,只盼着他娶個賢惠明理的,能打理好府裏上下事宜,也就是了。”肅貴妃又想了想,不知怎麽,臉上突然一紅,“最好……最好是個好生養的。別太瘦弱才好。”薛皇後聽了不禁拿帕子捂着嘴笑了,“這有什麽?誰家不想娶這麽一個呢?咱們又不是大姑娘了,說這些怎麽倒不好意思起來了?”
“倒也不是為別的。若是尋常年份,在紹徳的終身大事上,妾身是舍了面子都要跟皇後娘娘求一求的。但這次不同,太子眼看着也是要大婚的,還有三皇子也要指一個,紹徳于太子是臣,于三皇子是弟,再怎麽指婚也不能更越過儲君和兄長的……”肅貴妃沒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明年選秀中第一好的秀女肯定是要指給太子的,次一等裏要挑一個給三皇子,陛下恐怕也會留幾個,然後剩下的才是給紹徳的。秀女雖然肯定不差,但這麽挑過一次之後,好也是好的有限的。
薛皇後自然會意,“太子的事陛下心裏恐怕早有個想法了,咱們也說不上話。但紹徳的事,我好歹還能在陛下面前說幾句。依我看,你也不要太謙了,老三的生母詠嫔是個嫔位,在陛下面前哪裏有你面子大呢?到時候,你要是有特別中意的,又覺得可說,就只管和陛下說去。”
肅貴妃自然知道什麽叫‘可說’,兼之又覺得薛皇後今天的示好有點兒莫名其妙,想了想便小心地道:“謝娘娘指點。不過妾身愚昧,總想着再和娘娘讨個主意。”她頓了一下,“妾身想着,紹徳資質平平,日後能做個閑散郡王,或者得陛下隆恩,做到個王爺,那也就阿彌陀佛了,因此也不敢奢望什麽,只想給他求個清貴人家的好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您看……”這話可說麽?
薛皇後聽肅貴妃刻意咬重了‘清貴’二字便知道她想什麽呢,“紹徳是個好孩子,如此安排,我只怕委屈了他。”
肅貴妃聽見這話心裏咯噔一聲,心道果真是宴無好宴。但臉上的笑容卻不敢露出一點勉強的意思,“紹徳若說哪裏好,大概也就是性子忠厚些這麽一條兒了。恐怕也就是娶個性子平和的清貴人家的閨女才能和睦。”薛皇後沉默了一會兒,“肅貴妃為紹徳考慮,也是巨細無遺了。”
“娘娘也是為紹徳好,妾身代這孩子謝娘娘。”肅貴妃也怕薛皇後不高興,連忙補了這麽一句。薛皇後也明白她的用意,便道:“沒什麽,我也是想着這孩子是個好的,所以才多問幾句。”
肅貴妃聽見這話才放下心來。肅貴妃出身雖然不算極高,這些年在宮中也從不掐尖兒出頭争寵,一向都只是窩在自己的宮裏過自己的日子,但這不意味她傻。薛皇後今天的話鋒一開始就不對頭,肅貴妃當然會有所警覺。同時薛皇後心中也忍不住誇了肅貴妃一句好機敏。
“不過,我想了想,如今在朝中稱得上清貴的人家,且又有女兒到了年紀該參選的,似乎并不多。兩年前那一輪大挑裏倒有好幾個,但大多都是指給了一些閑散宗室。”薛皇後言下之意就是,你兒子再怎麽想閑散好歹也是陛下的四子,而且只要德行無虧總之是要領差事的,這兩點一加,陛下怎麽可能同意讓你兒子娶一個‘清貴’人家的女孩兒?肅貴妃低着頭,心道,那幾個清貴人家的女孩兒嫁的的确不算很高,但最低也嫁了個散轶大臣,怎麽到您這兒就變成閑散宗室了呢?
“妾身本是不該說的,但娘娘都和妾身這麽掏心窩子了,那妾身也就直說了。妾身之前聽說柳家的三小姐明年要來京應選……其祖父曾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做過先帝的太傅,其父是現任江蘇巡撫。”這樣的官宦世家官位都不低,名望也有,但在京城這樣一塊招牌砸下來,砸死十個八個都是二品以上的地界兒,也的确算不上什麽。肅妃覺得這事兒再合适不過了。
薛皇後意味深長地看着低着頭的肅貴妃,露出了一個含義不明的微笑,“江蘇巡撫的女兒,家教當是很好的。若有機會我也會和陛下提一提。”
肅貴妃雖有些疑惑但還是謝過了。二人又說了會兒話,薛皇後便說自己累了,肅貴妃順勢告退離去。
“綠衣,去把那匣子紅寶石拿去賞給薛尚書夫人,跟她說,她做的很好。”薛皇後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