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穆桂英·挂帥(3)
有虞孟梅主導,新劇團的第一部戲很快就确定了:《穆桂英》。
選這部戲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陳雲笙演過武戲,有底子,能很好完成穆桂英的角色;二是現在抗戰節節勝利,民衆情緒都很振奮,推出這樣一部戲,也正好适應觀衆目下的需求。
平時都是陳雲笙照顧虞孟梅生活起居,定了這部戲後,兩人角色卻調換過來了,變成了虞孟梅天天督促陳雲笙練武戲。
打戲自然是辛苦的。不過和幾年前的那部戲比起來,現在的陳雲笙無疑要愉快得多。因為虞孟梅一直陪着她練習。只是她總擔心這樣練會把虞孟梅累着。虞孟梅的武功底子倒是很好,據方秀瓊說她以前能連打幾十個旋子。不過前幾年的那場大病,終歸是在體力上對她造成了一些影響。每回虞孟梅陪她練完,總是滿身的大汗,讓陳雲笙心疼不已,可是勸虞孟梅去歇着,她又不肯聽。陳雲笙只好咬緊牙關,希望能盡快練好武戲,讓虞孟梅能早點休息。還好這出戲主打的是穆桂英,正式表演時虞孟梅的武打部份并不多。她練完了打戲,虞孟梅的負擔就輕得多了。
除了要打得漂亮,穆桂英這個人物也和陳雲笙以前演過的人物不一樣。穆桂英不是閨閣少女,而是英氣的女将軍,舉手投足都應該有武人氣息,但是又不能太過粗魯,完全磨滅她的女性特質。在這一點上,虞孟梅也和陳雲笙反複推敲,一點點幫她摳戲。
緊張排練了好幾周,新戲《穆桂英》終于上演。
陳雲笙演穆桂英,虞孟梅自然就演了楊宗保。就戲份而言,楊宗保顯然是配角,但是不管虞孟梅還是陳雲笙其實都不怎麽在乎戲份的輕重。也是在虞孟梅的堅持下,到底是陳雲笙挂了頭牌。不過陳雲笙這次雖然沒能拗過她,卻也逼得虞孟梅答應,以後兩人頭牌輪流挂。
果然如虞孟梅之前預料的那樣,現在的陳雲笙差的只是一部為她量身定做的好戲。而《穆桂英》正是這樣的戲:既能突出她的武功底子,穆桂英的人物性格也很适合陳雲笙亮麗的嗓音。而唱腔上,陳雲笙自然也是花了心思設計,铿锵有力又不失柔情。不管《責夫》、《辭印》還是《挂帥》,觀衆的反響都非常好。
《挂帥》是最後一場,也是全劇的高潮。鑼鼓聲中,衆将官先上了臺,接着音樂大作,陳雲笙人未登場,嘹亮的聲音已經噴薄而出:“轅門外三聲炮響似雷震——”這句詞唱過,陳雲笙才一身戎裝披挂出現在舞臺上,邊走邊唱:“天波府走出我保國臣。”
不同于《辭印》的激憤,這時的穆桂英已經年過半百,卻老當益壯,氣質也更加沉穩:“頭戴金盔壓蒼鬓,鐵甲戰袍又披上身。帥字旗鬥大穆字顯威風,穆桂英五十三歲又出征!”
這幾句雖然用的還是四工調,卻融入了新的節奏和旋律,與以前的老四工調十分不同。她開唱的時候,聲線高亢,咬字緊實,隐隐有金石之音,然而聲腔處理上又略顯滄桑,以表現穆桂英的老年狀态。剛一唱完,臺下便是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
身段動作上,陳雲笙的做工也幹淨有力,以期表現人物的英武之氣:“穆桂英五十三歲不服老,不平賊人不回營門。抖擻精神把校場進——”
臺下聽得熱血沸騰,虞孟梅也對她的表現十分滿意,覺得從聲腔到表演,陳雲笙都達到了她的要求。
接着是校場訓子的一段。這裏有虞孟梅的唱段:“此番點了你先行,行軍打仗責不輕……”
因為楊宗保此時也是五十開外的人了,這幾句她便用了老生的唱腔。
觀衆想不到她竟能以老生應工,而且唱得還如此地道,又是一陣激動。
萬事具備,穆桂英也終于要出征了:“未曾興兵先傳令,馬步将官聽分明。此番出征到遼東,你們努力殺賊争功名。聽我令者我有賞,不聽令斬不容情。號炮三聲,兵馬出動,穆桂英要為國建功殺賊人!”
這部戲,陳雲笙把穆桂英從青年演到老年,收獲好評如潮。至此,觀衆對她的認知再也不僅僅是虞孟梅的搭檔,而是能與虞孟梅齊肩的名角了。
因為《穆桂英》宣揚為國殺賊建功的精神,開演之前,大家其實都有些擔心,怕當局會禁止這部戲上演。然而日軍在戰場上接連潰敗,軍心散亂,當局似也無心再管越劇演出這樣的小事。因此這部《穆桂英》不但順利開演,而且票房極好,連滿幾十場。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陳雲笙和虞孟梅這天正演着《穆桂英》的最後一場《挂帥》:“……此一番去到兩軍陣,娘是元帥兒先行。待兵要如同親兄弟,聽候軍令殺賊人。叫你戰你就戰,不叫你戰你休胡行。”
後臺這時突然傳來一陣熱烈的喧嘩,緊接着,觀衆席也沸騰了。原來剛剛廣播上播報了一條新聞: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作者有話要說:
《穆桂英》是呂派的戲。就本文的年代上來說自然是早了太多,不過故事是很早就有了,而且我就是喜歡夾私貨,不服你打我啊。另外這段雖然大體參照呂瑞英老師的表演來寫,但在具體編排上其實還是有一點差異的,特此說明。
本日私貨,呂瑞英老師的《穆桂英》,《辭印》和《挂帥》的片斷。其實我個人更喜歡《辭印》,字字血,聲聲淚,聽着過瘾。